APP下载

从莱辛的悲剧观剖析《萨拉小姐》

2023-10-27成秋凤

今古文创 2023年37期
关键词:莱辛

【摘要】《萨拉小姐》是莱辛市民悲剧的代表作,其中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萨拉小姐,她在苦难的磨砺中坚守自己的初心,情节也随着萨拉的活动展开,观众与她产生情感共鸣,从她的苦难中感受到了恐惧,随之而来的怜悯情绪,促进了悲剧道德教育功能的实现。本文以莱辛的悲剧观为基础,从性格、情节和道德教化功能的角度剖析作品,品味戏剧内涵。

【关键词】莱辛;悲剧观;《萨拉小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7-002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7.007

莱辛是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著述颇丰,以理论著作和剧本为主。莱辛处于思想交锋激烈的时期,他的出现打破德国启蒙主义戏剧对古典主义的依附,给德国戏剧发展带来了新阶段。莱辛在悲剧理论方面的影响力巨大,他的戏剧理论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为基础,主张发展传统的悲剧观,同时对古典主义悲剧理论进行了系统批评,尝试改造古典主义戏剧,力图创立反映德国人民生活的市民戏剧。《萨拉小姐》是莱辛创作的第一部市民悲剧,意义鲜明,剧中市民登上戏剧舞台,打破传统,剧中涉及到的人物、情节、场景都来自市民生活,这打破了戏剧只赞扬歌颂贵族阶级的桎梏。在市民生活中,人性的复杂面和原始生活面貌才会被展现出来,深刻的悲剧主题才会被更深层次的发掘利用。本文拟从莱辛的悲剧观入手,剖析《萨拉小姐》中人物性格、情节安排和道德教化功能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人物性格观

莱辛主张学习亚里士多德的戏剧观,而且在其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亚里士多德提出悲剧是由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歌曲六要素构成,主张情节是六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性格次之,但在莱辛的主张中,性格比事件更神圣。

(一)“性格中心说”

“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1]64亚里士多德对悲剧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且提出了“情节中心说”。

从亚里士多德到莱辛,实际上代表了“情节中心观”到“性格中心观”的转变,但情节和性格之间有着辩证关系,两要素相辅相成。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是对行动的摹仿;这里说的‘情节’指事件的组合。”[1]64“事件,即情节是悲剧的目的,而目的是一切事物中最重要的。”[1]64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虽然把情节置于第一位,情节是悲剧的灵魂,但性格也居于重要的地位。但发展到了莱辛,他将性格置于中心位置,这之中涉及到历史背景问题。

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戏剧这种艺术形式还处于早期时期,当时的悲剧题材大多取自古希腊神话传说和史诗,剧中的人物大多是已经有明确轮廓,故而戏剧家并未将他们的性格描绘放在首位,而是着重关注情节,比如人对命运的反抗等。但莱辛所处的德国社会生活环境复杂,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时间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的生存斗争处于一个焦灼的状态,思想上,当启蒙思潮涌进德国时,古典主义和启蒙思潮交织,新旧思想碰撞。现实和思想的碰撞导致了人的性格复杂化,时代艺术作品需揭示带有深刻时代特征的人的性格。

莱辛从市民悲剧的观念出发,在《汉堡剧评》中进一步提出了人物性格观,以性格作为戏剧的首要因素,“一切与性格无关的东西,作家都可以置之不顾。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征的过程中最当着力用笔之处;”[2]125在莱辛看来,性格在悲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没有性格内容和情节的悲剧是没有灵魂的。在《萨拉小姐》中的主要人物萨拉小姐的性格丰满,次要人物梅雷封特、玛尔乌特等人的性格也多面,在性格丰富的人物的行动中,萨拉小姐、玛尔乌特和梅雷封特的情感纠葛也逐渐明晰,梅雷封特作为线索型人物将作品人物串联,情节精巧。

(二)萨拉小姐性格典型性

“莱辛强调悲剧人物的性格刻画必须符合‘历史的内在可能性’,一个真实可信的悲剧性格并非是现实生活中的那个悲剧原型,而是指在那个按照悲剧艺术法则创造出来的新世界中获得了真实性的性格。”[3]196人物性格的刻画要符合“历史的内在可能性”,人物性格浓缩群体共性,也需有个性,并且莱辛创立的市民悲剧把市民阶级作为主要人物进行描绘。萨拉小姐是萨姆森爵士的女儿,为爱离家出走,选择私奔,她的行为活动中体现出了她的性格。

从环境与性格的角度来看萨拉小姐性格的典型性。“莱辛则强调性格具有超越环境(处境)的稳定性。”[3]197莱辛认为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性格一旦形成就不太容易变动,他不否认环境对性格有影响,比如某些特殊环境的变动,可以使性格表现的激烈或平淡一些,但性格的根本不容易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萨拉小姐》环境设于旅馆中,情节展开以旅馆为主要地点,旅馆环境嘈杂,人流量大,爵士的女儿为爱情与人私奔到旅馆,萨姆森爵士不忍女儿受苦,偷偷来看望女儿,从爵士对萨拉小姐的描述来看,她漂亮、是世间最好的姑娘,在家中时贴心陪伴父亲,照料父亲的生活。在爵士与威特伟尔的交谈中,“你应该对我说,萨拉从来就不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因为她那么容易就放弃了她的好品行。”[4]123在父亲和仆人眼中,萨拉是品行高尚的人,她为了爱情,选择了离开家庭,但人的性格多面,萨拉坚守爱情,坚定地追逐人生理想。这浓缩了德国社会中部分女性执着追求爱情的观念。

为了爱情,逃离家庭,萨拉在欲望和现实间纠结。她选择与梅雷封特私奔,在小旅馆等了九周,但是并没有等来结婚的消息,反而在谎言中挣扎。她渴望结婚,试图挽救自己被私奔折损的名声,由于梅雷封特的猶豫,她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萨拉对他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她与他私奔,想与他结婚都是出于自己的意志,本被世俗压制的情感在欲望面前喷薄而出,这体现出启蒙主义时期市民自我意识的觉醒。“最亲爱的萨拉,我答应您,您的痛苦一定会结束,但不会是生命的结束,您的生命的结束也将是我生命的结束。”[4]130在可怕的梦境与现实的黑暗之中,萨拉的境遇可预见了,现实环境的束缚,年老的父亲、不肯结婚只有花言巧语的情人以及来自外界的压迫,这都对萨拉的境遇产生影响。

从萨拉自身来看,她的性格鲜明。她的心地和动机都是善良的,共性的美好品德从萨姆森爵士和梅雷封特的话语中已经侧面体现出了她高洁的一面,这些共性在大多数女性身上也会有体现。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可以找到自己与萨拉的共通之处,与父母之间的亲人之情,与恋人的爱人之情,与兄弟的手足之情,这样戏剧塑造的人物性格才会表现出典型性。萨拉小姐认为“神圣的事情并不会因为庆祝而变得更有力。”[4]133她不认为婚姻的神圣不在于庆祝,也不在于有无见证人,她所期待的只是婚礼,惟有这样她的离家出走才会名正言顺,才会与自己的生存环境达成和解。萨拉敢于追求爱情,不在乎外在的形式,如庆祝婚姻的仪式,不在乎世俗的名誉禁錮,坚守内心最本真的爱。

萨拉小姐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觉醒女性的代表,她身上有着坚韧、敢于追求爱情、坚持自我的性格特点,从她身上可归纳出女性性格特点,这也正是莱辛人物性格观的独特之处。

(三)萨拉小姐的对立面:玛尔乌特

莱辛在作品中塑造了与萨拉相反的人物形象——玛尔乌特。玛尔乌特是梅雷封特的情人,两人育有一女:阿拉贝拉,按理说两人会结婚给贝拉一个家,但现实是两人并未关注婚姻,仅仅关注情感体验。在性格方面玛尔乌特与萨拉小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萨拉小姐执着追求爱情,玛尔乌特却追逐的是肉欲的满足,在两者的对比中,萨拉小姐的形象更加丰满。

在玛尔乌特和梅雷封特的认知中,彼此的存在是若即若离,玛尔乌特习惯了梅雷封特在外与别的女子相处,依旧选择回到自己的身边,她认为梅雷封特与萨拉的爱是梅出于欲望和生活情调而做出的短暂选择,当他厌恶萨拉,等他们之间的激情消退,他依旧会回来,玛尔乌特为了留住他营造出不善妒的假象,她允许他的身边有变化,她认为这种变化是可把控的,但这次却与以往都不同,“自从我同那个品行高尚的姑娘交往以来,我也学会了区分爱情与肉欲。”[4]140梅雷封特与萨拉在一起之后,他思考与玛尔乌特的感情,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欲望表达,但当玛尔乌特把贝拉当作诱饵,试图挽留时,实际上并未将女儿置于人的位置,是把贝拉当作维持感情的工具。这丰富了玛尔乌特性格,她关注自己的个人体验,忽略自己至亲的感受,自私的一面暴露无遗。

随着情节的推动,玛尔乌特与梅雷封特争吵加剧,她决定做新的复仇的美狄亚,她想毒药和匕首杀死梅雷封特和贝拉,她想效仿美狄亚杀子报复丈夫的行为,但是美狄亚的行动是出于对于父权的挑战,而玛尔乌特的行为仅仅是为个人私欲,她发疯似的报复与梅雷封特有关的人,她向萨拉坦白了自己与梅雷封特的恋情,离间二人,并且把贝拉的事情也告知了萨拉,她自私狡诈,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她的一己私欲。她最终毒死了萨拉,实现了自己的私欲,但随之而来的是梅雷封特用匕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己最后也是一场空。性格是莱辛悲剧观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萨拉小姐》中人物性格复杂多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情节安排的起伏

“一部悲剧,最主要的构成要素乃是该剧的情节,情节的统一是悲剧的最重要的规律”[3]在莱辛对悲剧要素的理解中,性格是居于主要地位的,但情节也占据了重要地位。从莱辛的悲剧观念入手,解读第一部市民悲剧《萨拉小姐》的情节安排。

《萨拉小姐》是传统的五幕剧,情节主要围绕萨拉小姐和梅雷封特和玛尔乌特的爱情纠葛展开,同时萨拉小姐与萨姆森爵士的父女之情作为辅线也随着剧情的推进逐渐明晰。戏剧刚开始,萨姆森爵士为寻找自己的女儿,来了这个破旧的小旅馆,本有着美好生活的女孩却为了爱情私奔至此,那么她的爱情应该是顺顺利利的,跟自己的心爱之人顺利结婚,从此婚姻幸福美满。但想象和现实之间有着差距,私奔后,她在小旅馆中等待梅雷封特来与她结婚,在这个过程中,梅雷封特为了和萨拉结婚做了很多准备,最主要的就是与旧情人玛尔乌特断关系。梅雷封特顺利结束这段关系,并且坦白自己有一个女儿的事实,和萨拉结婚是情节发展至此的正常推断。剧中的人物为了达成目标都在争取。但事与愿违,本该是轻松就断掉的关系,因玛尔乌特的偏执与自私,没有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反而开始朝着相反方向发展,非但没有美好的婚姻,最终是以萨拉小姐和梅雷封特的死亡告终。这之中显示了情节“突转”,玛尔乌特妒忌萨拉和梅雷封特的爱情,她拒绝与梅分手,并且把梅的真实告诉了萨拉,两个女人对峙的过程中,萨拉误食毒药,奄奄一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萨拉与父亲和解,得到父亲的宽恕,虽然最终失去生命,但父亲和爱人陪伴在身边。婚礼变成葬礼,这也是莱辛对亚里士多德的情节“突转”继承。

萨拉刚开始认识玛尔乌特时,玛尔乌特是以梅雷封特的表妹出现,与此同时,父亲的信件也送到了。在这个时间段内,萨拉结识了所谓的表妹,也得到了父亲的谅解,她开始计划给父亲写回信,看似一切都在顺利发展。但第二次与玛尔乌特相见时,萨拉跪下来祈求“表妹”不要把她同玛尔乌特看做一类人,但“表妹”却坦白自己是玛尔乌特,她把自己为梅雷封特的牺牲告知萨拉,把自己塑造成有高尚品质的人,并且假说梅雷封特还爱着自己,这些话语刺痛萨拉的自尊心。萨拉知道表妹的真实身份,认识自己恋人的亲属那份喜悦被强烈的羞辱感所取代,这之中萨拉从不知到知的过程,体现了人物发现的这一过程。莱辛在情节的设置中巧妙地运用了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悲剧情节观,这也是莱辛对于其理论继承的体现。

三、道德教化功能的凸显

“在十八世纪的德国,许多启蒙思想家推崇戏剧的道德教化作用,希望通过戏剧的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达到改善人心、改造社会的目的,莱辛也不例外。”[5]戏剧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教育和道德感化的功能。“悲剧的教育作用在于引起恐惧与怜悯以促使这些情感的净化。”[6]基于理论,悲剧中的情节、人物性格还有人物所受的苦难会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共鸣,悲剧人物所受的苦难会引起人内心的恐惧心理,进而会推及自身的经历,进而会怜悯悲剧人物,以此实现对人们的教化功能。

萨拉小姐实际上与现实中很多人的经历类似,她实际上是一个家境优渥的女孩,幻想拥有纯洁的爱情,本质上她是至善的,选择与梅雷封特私奔,是她的人生抉择,坦率且真诚地跟着他离开,但是现实所托非人,梅雷封特带萨拉离开,理想状态中两人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现实却是她钟爱的人有一个长期的情人,而且还有孩子,虽然后来迫于压力,梅雷封特选择把事实真相告诉萨拉,但这已经是加工过的“事实”,这些事情给萨拉带来灭顶之灾。

从萨拉小姐的品质来看,她敢于坚守自己的爱情,知错就改,为了爱情,舍弃父亲,但当父亲的仆人送来了书信,她与父亲和好,对自己鲁莽离家的错误感到羞愧,但从萨拉的离家动机来看,为了爱情,但却被爱情背叛。因为梅雷封特的不作为,对事实的遮掩,对自己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的不坦诚,最终致使玛尔乌特嫉妒心被激发,愤恨嫉妒使她失去了理智,带着毒药和匕首来与萨拉坦白自己的身份以及情感纠葛。天真的萨拉被现实的黑暗所打败,一个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子被欺骗,受尽磨难,却没有与自己的爱人结婚,最后被毒害。

萨拉经受的苦难与现实中人经受的苦难有一定的相似性,求而不得,爱而不得,与长辈之间的矛盾种种问题都是贴合当时市民的生活。观众从萨拉的苦难中看到了她性格中高洁的一面,萨拉的小我与时代中的大我相联系,观众对经受苦难却求而不得、最终丧命的萨拉自然而然的有了怜悯的情感,戏剧的道德教化功能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四、结语

从莱辛悲剧观入手分析《萨拉小姐》,整体剖析人物性格、情节、道德教化功能,对第一部市民悲剧有了基础的了解。从萨拉的情感经历可以看到18世纪德国社会生活的一角,从现实入手解读人物性格,从恐惧和怜悯中体会戏剧道德教化的功能,便于后续解读莱辛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德)莱辛.汉堡剧评[M].张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3]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莱辛.莱辛剧作七种[M].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5]鞠慧.论莱辛的戏剧批评[D].南昌大学,2013.

[6]张玲霞.论莱辛的悲剧理论[D].延安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成秋凤,女,山东东营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莱辛
末日神话视域下的多丽丝·莱辛苏非哲学探究:以《第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为例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叙事学研究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
英美多丽丝·莱辛研究概述
多元化文化视角下的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
《在我的皮肤下》结构探析
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在中国*
论多丽丝·莱辛早期“逃离”性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