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高粱》葛译本中文化隐喻译介策略及文化外译启示
2023-10-27吕松博张咪
吕松博 张咪
【摘要】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是文学作品惯有的叙事手段。隐喻,尤其是带有文化特色的文化隐喻是翻译活动的障碍和文化传播成功与否的试金石。本文尝试分析葛浩文译《红高粱》中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隐喻的翻译例子,归纳《红高粱》葛译本中的相关文化隐喻译介策略和规律,分析其具体翻译方法,最终总结出一种关于文化隐喻的翻译逻辑思维模式,并提出对于中国文化对外译介中的文化隐喻翻译启示,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文化隐喻;翻译策略;葛浩文;《红高粱》;文化外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8-0082-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8.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西学东渐以来中国翻译文化历史观方法论探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CX20220136)。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及其语言表达形式,而由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生活环境的差异,使得人们认识世界和语言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就产生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隐喻。文化隐喻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也是翻译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研究和解决文化隐喻的翻译具有重要意义。有些文化隐喻具有人的认知共性,互相之间具有一定可理解性;但有些文化隐喻是该民族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这些独特的文化隐喻是带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隐喻,这种文化隐喻在翻译转化成另一种语言时经常找不到对等语言表达,从而给翻译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对于文化隐喻的翻译,以往的学者多是从自身的翻译案例总结文化翻译的策略,并没有形成具有普适特点的翻译策略,而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翻译大潮中,文化隐喻的翻译策略势必要找到一定的普适翻译策略,这是本文所努力探索的方向。
作为一个美国翻译家,葛浩文称得上是造诣较高的汉学家,所以他能够深刻领悟汉语文化并将汉语的意义和特点,采用得当贴切的方式进行英语语言的译写。莫言小说《红高粱》作为莫言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其内容描写的时中国20世纪普通人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其写实性的叙事方式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红高粱》中的确有很多文化隐喻,这些文化隐喻产生于汉语文化土壤,带有浓厚的中国风格特色。其众多译本当中,葛译本最为成功,影响最大。葛译本让英语文化读者认识了小说所描述的历史时段中中国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同时也了解了中国的文化。葛譯本出色地将其中的文化隐喻进行译介,体现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转化能力,为汉语文化隐喻的翻译提供了范本。本文先对《红高粱》葛译本中有关文化隐喻原文与对应译文的语表形式和语言内涵的对比和分析,探究葛浩文对于文化隐喻的翻译策略,再从其翻译策略中抽象思考出普通译者在面对中国文化隐喻的汉译英翻译时应遵循的翻译思维法则,并从葛浩文的译本得到启示,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为中国文化对外译介提供借鉴。
一、《红高粱》葛译本中文化隐喻英译案例分析
文化隐喻的理想翻译应该是找到一种合适的翻译方式,不仅翻译出原作的内涵意义,同时也能够翻译其语表特点,或者实现其语言效果和文学审美的对等。葛译本之所以能够广泛形成较大影响,离不开其对文化隐喻的成功译介。如何让文化隐喻在目标语当中具有源语文化中同样的文学审美价值,翻译中应采用何种策略和思维,下面通过对葛译本中对文化隐喻翻译的有代表性的处理方法进行举例分析,试图从中找到一些普遍性规律。
(一)拉近译文与读者的距离
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一套关于社会文化的日常语言表达体系,其中一部分是具有民族独特特性的语言表达。在翻译这部分内容时,译者应该改采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创造性翻译,使翻译既要体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同时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可以在《红高粱》的葛译本中找到很多如下有关社会文化隐喻翻译的例子,这里试举两例对比分析。
例1
原文:余司令:“你好大的命!”[9]9
译文:“The heaven have smiled on you,”Commander
Yu said.[2]9
在汉语中,说某人“命大”是说明此人能够经历灾难等幸存下来,汉语文化中有命运好坏之分。就如同汉语中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一样,命运的好坏与运气、福气相联系。但是英语文化中命运和运气是两码事,且命运并无大小之分。因此为了准确表达汉语的意思,葛浩文借用了对西方人影响颇深的宗教话语进行描述,即一个人命好就是受到了上天(上帝)的关照和恩赐,因此此处的“The heaven smile on somebody”(上帝对某人给予微笑)用西方人读得懂的方式表达了这层含义,且此处用了“heaven”而不是“god”,也可以看作顾及到了中国文化,因为中国文化中人们并不信封上帝。这些都体现出译者翻译中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
(二)将非人物体拟人化
通过无生命物体的拟人化描写或翻译往往能够将画面刻画地更具特色和韵味,给篇章增添文学气息,更加易于理解。为了实现此目标,通常会通过变换都动词,将用来形容人物的动词用于无生命的物上。除了动词的选择之外,还可能采用添加副词等方法来表现情绪化特征。
例2
原文: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9]2
译文:A bright round moon climbed slowly in the sky above the solemn,silent sorghum fields,bathing the tassels in its light until they shimmered like mercury.[2]12
原文中月亮的“冉冉升起”“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并不带任何拟人的感情色彩,但葛译本中将月亮拟人化,可以“climb”(攀爬)上升,且高粱也有了人的意志,可以主动“bathe”(浸润)自己的稻穗在月光里。将原文所不具备比喻的句子翻译转化成带比喻的语言,将静态物体动态化,显得更加形象化和更具有文学色彩。
(三)将抽象文化术语具象化
不同地域的人拥有不同的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因此人们认知世界的隐喻模式也存在着差异。在有些地域的文化中关于动物、风景、颜色等方面的认知都是各具特色的。此类不同认知思维模式的下隐喻的翻译也是一个具有挑战的问题,往往需要将抽象的概念或意象转化为具象化的表达。
例3
原文:罗汉大爷说:“长官,打俺是为了啥?”长官抖着手里的藤条,笑眯眯地说:“让你长长眼色,狗娘养的。”[9]14
译文:“Your honor!”Uncle Arhat said,“Why are you hitting me?”His honor flicked the whip and grinned until his eyes were mere slits:“Just giving you a taste, you son of a bitch.”[2]26
“眼色”一词在汉语中指见机行事的能力,“长眼色”是指“多注意观察周围的变化,增长见机行事的能力”。这里結合语境所表示的意思是长官要通过暴力手段让罗汉大爷增长见机行事的能力。这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中的特色语言表述,为了使英语读者能够理解文章语义,葛浩文将“眼色”转换成了“taste”(味觉,味道)。因为英语中的“taste”包含有“感觉、感受”的意义,比如“Somebody had a miserable/tough/bitter/painful taste.”的表达,因此葛译文用了具体的“暴打的疼痛感受”来表示汉语中固化的抽象表达“长长眼色”,顾及到了两种语言的含义的对等转换,对原文用实体隐喻方式翻译,使意义更加形象化。
限于篇幅字数,以上尝试仅从几个方面归纳葛译本中对文化隐喻的典型译介策略和规律,分析葛浩文对具体文化隐喻翻译处理的理据思维,从宏观上描述和把握葛浩文翻译思想,通过将不同文化隐喻采用拉近读者距离、拟人化、具象化等翻译转化策略上,使得译文接近和达到原文的表达效果,甚至相当于或超越原文的表达效果。
二、葛浩文对中国文化隐喻的翻译策略分析
从以上所提到的《红高粱》英译本中概念隐喻的各种译法可以看出,葛浩文在不同类型的概念隐喻的翻译是具有不同特点的,同时也是采用了多重类型的处理方式。如何从葛浩文各具特色的文化隐喻翻译策略中领悟其翻译策略及思维模式,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这是值得广大译者学习和实践的,对其他中国文学作品的对外翻译传播同样有借鉴意义。本文在总结葛浩文对于文化隐喻的翻译案例的基础上,希望探索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式方法,以期对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中的文化隐喻问题产生指导和借鉴意义。根据隐喻内在的本体和喻体两要素以及隐喻整体内涵之间的翻译转化情况,根据葛浩文对《红高粱》的翻译可以大致总结为以下三种方式。
(一)直译法
对于一些文化隐喻,可以通过对原文字面意义的直接翻译即可表达出隐喻的意义,且翻译后的译文的意义与原文隐喻表达的意义对等,那么就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翻译。这是由于人类的共同特征,对于世界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对于某些文化隐喻具有同样的认知能力和识解能力。如:
例4
原文:高粱与人一起等待着时间的花朵结出果实。[9]21
译文:Sorghum and men waited for time’s flower to bear fruit.[2]32
句中“等待时间的花朵结出果实”是一种汉语的表达特征,英语中没有类似的表达,但是依照原句直译后,来自英语文化的读者只需稍加思考,便可以理解其中含义。这种富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方法并不会引起文化误读,并非传统上所谓的“Chinglish”。
(二)变化喻体翻译法
由于地缘位置的不同,尽管人们的某些认知隐喻具有一定相似性,但是各自语言表述具有很大差异,及同样的隐喻意义会通过不同的喻体呈现。在此情况下,若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中存在喻体不同但隐喻整体意义相同的文化隐喻,即可在翻译中转换喻体进行翻译。如:
例5
原文:秋风起,天气凉,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等等。[9]4
译文:Autumn winds brought cool air,and wild geese flew through the sky heading south,their formation changing from a straight line one minute to a V the next.[2]14-15
属于象形文字的汉字的偏旁和结构形态,最初来自人们用以记事的图画,到目前为止很多汉字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偏旁和结构。而人们在描述南飞的大雁的队形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将其形状与汉字联系在一起,因此就有了“一”字和“人”字的大雁队形。但是在汉译英中,因为汉字独特的象形结构无法直接翻译成英语,所以译者创造性转化为“line”和“V”的形状进行分别代替,这样能够形象地传递汉语原文的含义。
(三)释义法
有些文化隐喻是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质,在其他语言文化中既无类似隐喻表达方法,直译字面含义后与原文含义相差甚远的,只能舍弃对原文的语言表达的直译,仅能用目标语解释其含义来达到传递所要表达的含义。如:
例6
原文:父亲听到奶奶说“买卖不成仁义在么,这不是动刀动枪的地方,有本事对着日本人使去。”[9]24
译文:Father heard Grandma say,“Even if you can’t agree, you mustn’t abandon justice and honor. This isn’t the time or place to fight. Take your fury out on the Japanese.”[2]35
葛浩文譯本对于原文中文化隐喻的翻译策略是较为多样化的,其具体处理方法也是依据不同类型的文化隐喻的分类采取应对策略。其实,葛浩文对于中国文化隐喻的外译处理方式也不止以上这几类,限于文章篇幅,只能在此列举较为典型的几种阐释分析,重在说明葛浩文对中国文化的外译策略的高明之举,对中国文化外译的方法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对中国文化外译的启示
(一)翻译策略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于文化隐喻的翻译策略的归纳总结,可以从葛浩文的文化翻译策略中体会他的翻译思维模式,概括出译者在从拿到原文到译出译文中间的思维过程,进而可以找寻出其文化隐喻的普遍翻译思维模式。简言之,其步骤应大致如下:首先,面对文化隐喻语篇,大家应思考其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其表层喻体下隐含深层喻义是什么;其次思考目标语中有无和源语语篇的文化隐喻相似或对应的隐喻表达,若有则翻译就较为容易,可以直接使用对应表达。这里所说的对应表达包含直译法和转换喻体翻译法。直译法的使用理据是因为两种语言文化中存在共同的隐喻认知模式;转换喻体翻译法的使用理据在于,在两种语言文化具有相似的隐喻认知模式,但因为文化差异性表现出不同的语言表征,需要转换喻体来达到原文隐喻的对应意义。但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中西文化的异质性,人们很难在目标语言中找到与原语文化的文化隐喻对应的语言表达,需要对原文进行一定解释才能够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含义,这时要采取释义法。释义法是对于原文的隐喻进行目标语的归化性表达,能以最快的方式拉近与目的语读者距离,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但缺点是未能体现出汉语的语言特色。总之,面对文化隐喻的翻译,译者需将这三种方法分别对应思考后,依据实际情况决定应采取哪种译法更为合适。
(二)对译者主体的启示
译者肩负中国文化传播的重大责任,无论其国籍身份都具有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能性。目前关于中国文化的翻译传播究竟应该由中国译者翻译还是外国译者翻译,是学界长久热议的话题。葛浩文身为一名国外的著名汉学家和译者,他的译作能够在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传播方面取得卓越成效,足以说明外国译者能够将中国文化对外译介好;同样,像许渊冲一样的一代代中国优秀译者的作品也能够胜任传播中国文化的职责。另外,葛浩文能够成为一个中国文化译介的成功译者,其对汉语文化的求学经历和知识储备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其对原作(者)的尊重。依据葛浩文的翻译经历,在翻译莫言作品过程中,每每遇到原文里不理解的部分,都会请教莫言深层含义,并沟通商议翻译方法,以求准确表达原文的内涵。尽管莫言对于葛浩文对自己作品翻译行为十分信任,多是让葛浩文自行决定翻译方式,但依旧可以看到葛浩文作为一名负责的译者的追求忠实译文的认真态度。并且葛浩文大胆的“创造性叛逆”式的翻译让其译文增添了不少文学性和可读性,因而能够收获良好的读者反响,让莫言作品在英语文化世界焕发新的生机。在当下翻译中国和翻译世界并重的新时期,对原作的忠实可以说是对原作的一种尊重,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是对中国文学作品或中国文化的尊重。
(三)对于翻译原作选择的启示
中国文化走出去且能够走得更好,还和所选择的翻译原作息息相关。确定了怎样翻译、如何翻译的思想后,翻译什么和什么才值得翻译是译者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葛浩文选择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以莫言的作品居多,但还有萧红、刘震云、巴金等著名中国作家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被生活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读者熟知和喜爱,或许是因为贴近中国读者的生长环境或文化环境,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能够受到广大西方读者群体的欢迎,其原因与其说是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中反映的传统的中国文化具备吸引外国大众的魅力,不如说其包含的具有人的本性所折射的人格魅力极强,或包含的真实的情感更加具有共情力。因此,在选择中国文学作品译介时,不妨考虑作品中是否饱含这样的普适的真实情感或颇具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这样更能吸引和打动外国读者。
四、结语
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的首席翻译家”,葛浩文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从葛浩文翻译的众多中国文学作品的广泛的读者接受可以看出。本文通过对《红高粱》葛译本中众多类型的文化隐喻英译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其翻译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葛浩文有着深厚的英语语言书写功底,能够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有效翻译转化成英语;第二,葛浩文对于中国文化十分熟悉,且了解英汉语言各自特色及文化差异;第三,葛浩文对于中国文化隐喻的翻译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依据文化隐喻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策略的,体现出译者的翻译主体性;第四,葛浩文选取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普适的人的价值观和文学审美,更能够打动外国读者。成功翻译传播中国文化面临诸多挑战,这是由于汉语语言特征决定的,对此通过学习相关成功介绍中国文化的翻译案例是有必要的。汉英翻译传播中国文化领域首先应考虑葛浩文的翻译,其成功之处在于向世界译介莫言作品,使中国文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还在于其翻译的诸多作品中语言的较高可读性和易接受度。也正因如此,葛浩文的翻译成为了近些年学者们热门的研究的对象。在世界百年变局的当下,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当下不仅仅是国家行为和政府号召,越来越成了如葛浩文一样的译者和学者的自发行为,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交融势不可挡。传播好中国文化,让世界倾听真实的中国声音仍需大家继续努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Mo Yan.Red Sorghum[M].H.Goldblatt,Trans. London:Arrow Books,1992.
[3]Tan Yesheng.Construal Operations in Translation—— A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y[D].Fudan University,2004.
[4]刚小宝.概念隐喻视角下《蛙》葛浩文译本的隐喻翻译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
[5]金艳.论葛浩文译莫言小说《酒国》中“酒”的隐喻翻译[J].译苑新谭,2015,(00):171-176.
[6]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7]刘晓萌,卢卫中.《红高粱家族》方言隐喻英译研究——以葛浩文英译本为例[J].济宁学院学报.2018,(2):93-100.
[8]刘云虹.葛浩文翻译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9]莫言.红高粱家族[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9.
[1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1]谭业升.认知翻译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12]文旭,肖开荣.认知翻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13]杨清平.家园的寻觅——隐喻视角下的杨宪益外汉翻译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14]叶子南.认知隐喻与翻译使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15]周领顺,高晨.葛译乡土语言比喻修辞译者行为批评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5):102-110.
作者简介:
吕松博,男,河南洛阳人,中南大学在读博士,翻译研究方向,初级职称。
张咪,女,河南南阳人,湖南日报社记者,艺术设计,硕士,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