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获得感的调查分析
2023-10-27周恩红蒋晓丹钟诗嘉陈小英
周恩红,蒋晓丹,钟诗嘉,陈小英
1.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温州 325035,1.宣传部;2.护理学院;3.学生工作部
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多种形式论述了实践教育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勉励广大青年将学到的知识,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
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发起号召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暑期社会实践),随后逐步在各高校展开,这是“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现已成为各高校实践育人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作为思政课的实践环节,已经被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每年暑期,各高校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广泛组织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暑期社会实践如火如荼开展,而其实际育人效果如何,学生是否真正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笔者发现,以往关于实践育人成效的评价,更多基于管理视角出发,如有学者将CIPP教育评价模型引入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成效评价研究[1],而以参加实践的学生为主体,从他们自身的成长收获角度出发的研究比较少。实践育人,最终要落到受教育的学生身上,学生在其中是否有收获、有成长,应该成为活动成效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因此,本研究以参加实践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他们的实际获得感受出发,探讨实践育人成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动员工作,推动实践育人的效果提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选取浙江省内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温州大学等6所高校大二及以上年级共438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正式展开问卷调研之前,通过座谈会、深度访谈等方式,累计访谈、座谈75人次。问卷是在访谈和文献基础上,经由多位思政教师和相关主管部门的专家根据工作反馈,反复讨论编制形成。问卷调查中,以大学生主观评价为依据,了解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整体收获情况,收获很大得5分、收获较大得4分、收获一般得3分、收获较小得2分、收获很小得1分。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83份,有效回收率97.6%。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t检验进行不同人口学特征和实践参与情况下实践收获感的差异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因素与实践收获感之间的相关性与因果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访谈结果 本研究共选取75名学生为访谈对象,采取一对一访谈和小组座谈的方式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感受并从他们的视角分析影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获得感的因素。
2.1.1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收获情况:访谈中,参加实践的大部分学生表示收获比较大,也有部分学生表示收获一般或不大。其中,参加重点实践队的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收获比较大,“收获极大”“收获非常大”“收获很大”“收获大”“收获还是挺大的”“收获比较大”等,虽然每个人表述不同,但是可以从他们的话语中感受到满满的充实感和获得感。次之的是参加实践小分队的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是有收获的,但收获大小不一,有60%学生表示收获大,有40%学生表示收获一般。而个人自主实践的学生获得感相对最弱,个别学生甚至表示没有什么收获,“没什么收获,基本没做什么,最后到村委会盖了个章”。
总结归纳起来,收获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如学生提到“实践中感觉自己是一个被需要的人,很有成就感。”“村民们都很感激,我们也收获到满满的成就感,感觉这一趟实践很有价值很有意义!”“能帮助到别人,感觉很有满足感,成就感”“和同学们吃住一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虽然过程比较艰辛,但收获满满,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挑战”。二是能力提升方面。如“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参与了急救知识普及宣讲,宣讲能力也得到提升”“锻炼了自己的调查研究能力”。“实践收获很大,最大的收获是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三是知识技能增长方面。“通过实践,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也发现自己专业技能的不足”“学会了编制问卷、分析数据” “因为宣讲需要,学习补充了很多人文历史知识”。
2.1.2 影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获得感的主要因素:从访谈中,笔者还总结归纳了影响大家获得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社会支持层面、学校组织层面、学生个人认知层面。
社会支持层面,包括政府支持、单位支持、居民支持、媒体支持、家庭支持等。其中学生提到较多的是当地政府、街道、实践单位是否支持,“镇政府安排专人对接,还多次慰问,感受到被重视”,“我去几个单位联系实践都碰了壁”;其次是实践服务对象的认可与否,“村民每天都期待我们上门量血压,被需要的感觉很棒。”“村民不是很积极参与我们的课堂,感到有些挫败”;媒体支持情况也被学生提及,“我们的实践队被当地媒体报道点赞,大家都有被认可到,很兴奋,很受鼓舞”。
学校组织层面,包括实践组织、教师指导、经费支持、过程管理、实践要求等。访谈中很多学生都谈到组织、管理的问题,“实践选点很重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践地越艰苦越有获得感”“学校组织性更强一点,管理更规范一些,或许收获会更大”“我是回乡实践的,要求也不是很明确,收获不大”;也有很多学生谈到了实践指导的问题,“我们2位教师全程陪伴指导,方向明,指令清,做什么都很有计划”“我们自主组队,没有教师指导,比较散”,部分学生谈到了考核等问题,“实践要求不是很明确,过程也缺少实在的监管和指导”。
个人认知层面,主要是大学生对“为什么实践”问题的认识不一,个人主观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了实践收效。访谈中实践收获感大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内在的驱动力而实践,“想认识真正的社会”“希望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等,而收获感不大的学生更多是因为外在要求而实践“实践是学校要求的,不参加拿不到学分,不过实际也没人管你是否真参加了,写好报告盖到章就行了”。
2.2 问卷调查结果
2.2.1 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总体情况:调查对象中有82 名大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暑期社会实践,比例为21.41%,全部是三年级及以上的大学生。有301名大学生表示以不同形式参加过暑期社会实践,其中在参加实践活动次数上,参加次数为1次的有170人,占56.48%;参加次数为2次的有76人,占25.24%;参加次数为3次的有55人,占18.27%。在参与实践活动的形式上,参加校院组织的重点团队的有120人,占39.87%;参加校院组织的实践小分队的有73人,占比24.25%;和同学自主组队实践的有36人,占比11.96%;单人自主实践的有72人,占比23.92%。在参与实践的时间上,参与时长≤3 d的113人,占37.54%,3~<7 d的45人,占比14.95%;7~<15 d的63人,占比20.93%;≥15 d的9人,占比2.99%,基本没参加的71人,23.59%。
2.2.2 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收获情况
2.2.2.1 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整体收获情况:调查中,参加过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整体获得感得分平均分为3.94。认为收获很大的有81人,占比26.91%;认为收获较大的124人,占比41.20%;认为收获一般的80人,占比26.58%;认为收获较小的5人,占比1.66%;认为收获很小、基本没有收获的5人,占比1.66%。收获主要集中在知识、能力和精神三个层面,其中49.83%的学生认为最大收获体现在精神获得层面,42.52%的学生认为最大的收获体现在能力提升层面,7.64%认为最大的收获体现在知识增长层面。
在知识层面,86.71%的学生认为收获到生活生存方面的知识,60.13%的学生认为巩固了专业知识,49.17%的学生认为收获了人文艺术知识,31.23%的学生认为了解了时政热点知识,还有15%的学生认为学到了社会经济学等知识。
在能力层面,91.36%的学生表示提升了沟通表达能力,87.71%的学生表示提升了社会适应能力,80.07%的学生表示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55.81%的学生表示锻炼了生活生存能力,50.83%的学生表示提升了知识运用能力,此外,还有30%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实践提升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抗压抗挫能力等。
在精神层面,重点从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养成等方面进行考察。86.04%的学生认为做了有意义的事情,收获到满足感、价值感;62.05%的学生认为能运用自己所学用于实践,有成就感;68.11%的学生认为更好地认识了自我,明确人生目标;61.46%的学生认为在实践中收获到了友谊,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52.14%的学生认为经过实践锻炼,心理素质变得更强大;50.16%的学生表示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了社会,增强了社会责任感;45.21%的学生认为磨炼了意志,锻造了吃苦耐劳的精神;34.98%的学生认为助于自己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29.37%的学生认为通过实践解决了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变得更加成熟。
2.2.2.2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大学生在实践获得感上的差异性分析: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大学生在实践收获感方面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级、院校、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实践获得感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2.3 不同实践参与特征的大学生在获得感上的差异性分析: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参与形式、时间和次数不同在获得感上的差异性见表1。
表1 不同实践参与特征的大学生在获得感上的差异性分析(n=383,±s)
大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不同、次数不同、时间不同,实践获得感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践次数越多,实践时间越长,学生实践获得感得分越高;参与形式中,参加重点团队的学生实践获得感得分最高,参加小分队的学生次之,单人自主参加实践的学生得分最低。
2.2.3 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的认同、参与情况、参与态度与实践获得感的相关性分析:实践次数(r=0.39,P<0.01)、实践时长(r=0.23,P<0.01)、实践认同(r=0.55,P<0.01)、实践态度(r=0.31,P<0.01)与实践获得感存在显著正相关。见表2。
表2 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的认同、态度、参与情况和获得感的相关性分析(r)
2.2.4 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的认同、参与情况、参与态度与实践获得感的回归分析:以实践次数、实践时间、实践认同和实践态度为预测变量,以实践获得感为因变量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所得到的模型拟合优度为0.322,说明所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能够拟合原始数据变动程度的32.2%,拟合程度较好。模型整体性检验F=36.584,P<0.001,说明所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因变量,模型整体性检验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实践次数、实践认同对实践获得感为正向影响(P<0.05)。其中实践认同的促进作用最强,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实践认同变量每变动一个单位因变量增加0.454个单位。见表3。
2.3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访谈中,调查对象认为影响其实践收获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社会支持、学校组织和个人主观认识等方面,因此在问卷调查中进一步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影响大学生实践获得感的社会支持因素,按照选择相应选项的大学生比例从高到低是:当地群众配合程度不够(56.14%)、企事业单位接收意愿不高(43.22%)、当地政府和基层社区参与度不高(42.82%)、同伴的参与主动性不强(41.35%)、家庭支持力度不够(38.43%)、媒体关注不多(35.51%)、存在语言障碍(21.93%)等。
影响大学生实践获得感的学校组织因素,按照选择相应选项的大学生比例从高到低是:组织不够到位(55.09%)、经费不够充足(38.64%)、缺乏教师指导(38.64%)、时间不够合(34.46%)、要求不够明确(32.11%)、方案不够科学(30.03%)、实践地点不合适(20.37%)、内容不合理(12.53%)、考核不严(6.31%)。
影响大学生实践获得感的学生自身因素,按照选择相应选项的大学生比例从高到低是:主观重视不够(55.61%)、主观认识不足(47.26%)、存在功利思想(拿素质分)(45.81%)、存在实用主义(拿到学分就行)(40.73%)、惰性思维(34.20%)、吃苦耐劳精神不够(23.24%)、自身能力学识不够(15.67%)等。
3 讨论
3.1 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体收获情况 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体是有较大收获的。问卷中获得感得分平均分最高是5分,而研究对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平均获得感得分为3.94,其中认为收获很大和较大的学生比例占到68.11%,而认为收获较小和很小的学生比例只有3.32%,这说明大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总体获得感还是不错的,获得感主要体现在知识增长、能力提升、精神获得等几个方面。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实践获得感均无明显差异。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随机抽取的383名调研对象中还有82名高年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参加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比例高达21.41%。从各高校的实际运行来看,近年来按照团中央要求,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地各高校也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纳入思政课管理,赋予相应学分。理应不会存在学生没有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情况,结合访谈和调查数据,说明还是有不少比例的学生在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时候是盲目的,是被动应付的,或者是只盖章不实践的。
3.2 实践组织情况对大学生实践获得感的影响比较大 本研究中,参与不同实践组织形式、时间、次数的学生实践获得感差别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践组织是否到位、经费投入是否充足、是否有教师指导、实践方案和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实践要求明不明确等都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获得感。
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参加重点实践团队的学生获得感最大,参加实践小分队的学生获得感次之,而单人自主参加实践的学生获得感相对最小。这与访谈结果也高度一致。重点实践团队作为学校重点打造的团队,正式实践前,各高校从队员招募选拔、指导教师配备、实践方案制定、实践地点选择、实践物资准备、地方政府对接等各方面都予以重视和支持。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吃住一起,7~15 d全程在教师的指导陪伴下按照既定计划开展实践,地方政府安排团工委等部门专门对接,给实践队开展活动提供支持。实践后,从学校、省、国家等不同层面开展优秀实践团队评选。总而言之,重点团队的学生参与的是有组织的实践,每一位实践队员都会感受到被重视,在实践中会有较强的充实感和获得感。同样,小分队的学生,一般也是学校、学院提前招募、培训,围绕某个主题开展实践,但是与重点团队不同的是,小分队一般回到家乡后,就近就便开展实践,指导教师一般也是远程指导,组织和管理相对重点团队而言比较松散,获得的各项支持也相对少。因此,在实践获得感上也比重点团队要弱一些。而自主组队和个人自主实践,往往是学校提出要求,学生凭学校给出的介绍信自主联系实践单位,实践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更加松散,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的情况完全由学生自己把握,一般只需上交一份实践报告。这样学生可能会感受到实践是可有可无的,滋生“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能拿到学分就行”“实践本上盖个章过来就行”等这样的想法,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打折扣,最终影响实践的获得感。
从实践时间和次数来看,参加过多次实践,实践时间越长,实践的获得感越大。这也不难理解,实践时间和次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实践的认可、重视程度,因为认真参与其中,所以有收获,因为有收获,所以再参与。
3.3 学生自身对实践的认知和态度对实践获得感的影响比较大 本研究中,学生对“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同,参与态度不同,获得感不同。对实践认识越深,获得感越高;实践越认真、投入,获得感越高。调研中,从学生对实践目的、实践意义等方面了解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选择因为“学分要求”“学校要求”等外在原因而参加实践的学生,获得感远低于“锻炼自己”“观察社会”等内在驱动而参加实践的学生。同时,认识会影响学生参与实践的行为,行为表现在实践态度上,从本研究也可以看到,实践态度自评情况与实践获得感呈显著正相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社会实践开展的目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同学们为什么而参加社会实践,这些问题如果不搞明白,而只是被动参与、应付了事,实践收获自然是大打折扣。从“知信行”的行为理论分析,知识掌握越深,信念感越强,行为的动力越足,自然收获也会越大。
3.4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实践获得感也有较大影响 根据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获得感受到当地群众配合程度、当地政府支持情况、实践单位接受程度、同伴支持情况、家庭支持情况、新闻媒体关注情况等的影响。研究[2-5]表明,社会支持与获得感呈显著正相关。当参加实践的学生感受到很多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这份关心和支持不仅来自家人、朋友,还来自与他们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时,这会让他们产生更高的安全感、价值感、成就感,而这些都成为他们更加主动积极投身实践的不竭动力,不断在实践中收获和成长。
4 对策与建议
2023年3月,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印发关于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提出用3到5年时间,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更深、机制更优、体系更全、保障更强、成效更实,更好服务大局、服务青年[6]。为进一步推动实践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实践育人成效,增强大学生实践获得感,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建议应该从深化学校组织、强化学生引导和争取社会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4.1 深化学校组织,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 高校要进一步深化组织,理顺工作机制,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建议从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三个不同阶段,体系化设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抓好实践选题、组队、培训、指导、监督、考核、评优、分享等关键环节,推动实践活动高质量开展。具体举例来说,高校可在3—4月份面向全校各个部门、学院教师征集红色实践、社会调查、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校友寻访、就业创业等各方面的工作主题,形成“一个主题、若干专题、N个课题”的实践选题菜单;组织学生按需报名并分组,确保每一位参与实践的学生都纳入实践团队,形成“团队为主、个人为辅、全员化、项目化管理”的实践运行模式[7]。5月份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培训、预实践,归纳总结经验和不足,修正实践方案。7—8月份学生正式下乡或返乡实践,过程中跟进指导、监督和反馈。9月份返校后组织多层次的实践考核、评比、分享等,确保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到位、内容明确、要求明晰、方案合理、指导全程,增强学生获得感,提升育人实效。
4.2 强化学生引导,不断提升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高校要着力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参与实践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从提升学生对实践认知入手,通过组织学生集中研学《实践论》《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等优秀经典书籍;开展实践故事会、实践报告会、实践分享交流会等相关主题文化活动;在校园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校报、校园广播等传统宣传平台上经常展示实践主题内容;在校院两级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博客、官方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开设大学生实践专题专栏等,开展鲜活、生动、广泛、深入的校内宣传,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不断扩大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引导力,让更多的学生关注、了解并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
4.3 争取社会协同,不断挖掘实践育人合力 社会资源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保障,高校要整合力量,统筹资源,形成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8]。要进一步加强与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实践基地,切实为学生实践提供便利与支持。一方面要盘活存量,积极发挥好已有专业教学基地、实习单位、社会奖助学金捐赠单位等各种合作单位的实践育人作用;同时注重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庭力量支持。另一方面要规划增量,积极拓展量大面广的实践育人基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建立更多“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寻求各地政府机关支持,对接机关单位挂职锻炼、基层理论宣讲、街道社区为民实践服务、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实训等合作项目;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将为在校生拓展实践岗位纳入高校“访企拓岗”等工作进程中;加强与各地红色资源、科研院所、媒体单位、校友代表等各方联系,不断为学生实践拓展渠道和平台。在注重基地拓展的同时,各校要从双方共赢的角度设计实践项目,加强与基地联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基地成为高校实践育人的优质服务平台,形成高效的育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