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位护理模式对乙型肝炎患者CLDQ评分、遵医行为及主观幸福感评分的影响

2023-10-27罗平娟杨继红关敏

海南医学 2023年19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幸福感主观

罗平娟,杨继红,关敏

宝鸡市中心医院健康体检科1、发展规划科2、医学影像科3,陕西 宝鸡 721006

乙型肝炎是常见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目前针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其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乙型肝炎患者往往由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足,加上由于经济、社会及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导致较多的患者难以全程、联合及规律地用药,这就直接影响着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的预后。人本位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其核心理论为“以患者为中心”,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2]。慢性肝病问卷(CLDQ)评分[3]是1999 年由Younussi 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及可信度。不论在任何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按照医生提出的方案进行规律的治疗都十分重要,这对于患者疾病的治愈及预后都十分必要。主观幸福感是个人对幸福生活的主观体验,是指个人对生活整体的满意度,有相对的稳定性,且不随环境改变及时间的消逝而发生重大的改变[4]。本研究拟将人本位护理模式应用于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以观察其对乙型肝炎患者CLDQ 评分、遵医行为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9 月至2018 年9 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就诊的118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者[5];(2)沟通及表达无明显障碍者。排除标准:(1)伴有酒精及药物依赖史者;(2)肝占位、肝硬化及重症乙型肝炎者;(3)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者;(4)合并有内分泌系统疾病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 例。对照组中男性37 例,女性22 例;年龄20~45 岁,平均(28.43±4.56)岁;病程3~8 年,平均(4.82±0.78)年。观察组中男性38 例,女性21 例;年龄22~44岁,平均(28.12±4.75)岁;病程2~7 年,平均(4.90±0.8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方法:(1)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病情,然后严格执行医嘱。(2)严密监测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各项指标,比如肝功能生化指标、乙型肝炎两对半、乙型肝炎病毒DNA、Β超以及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水平。(3)对患者出现的具体症状进行护理。(4)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向其讲明院外注意事项,嘱其戒酒、避免劳累,保证睡眠,适当运动,病情波动时卧床休息静养,合理饮食,以补充充足蛋白质、适当糖类、低脂肪饮食及充足的维生素为基本原则。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定期3 个月随访,了解其是否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是否有合理的饮食及生活方式等。

1.2.2 观察组 该组患者给予人本位护理[6]。(1)入院评估及护理:入院时,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及乙型肝炎相关健康知识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评估患者跌倒及压疮危险因素,筛选出高危人群,必要时进行病区内监控,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患者刚入院时,由于心理上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加上患者本身疾病,护理工作人员应给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安慰,让患者及时适应当前的诊疗环境。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以便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2)住院期间护理:①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向患者及家属普及乙型肝炎的知识,使其了解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及方式;对其饮食习惯、安全意识及日常行为进行教育;告知患者在病情未控制期间注意隔离,关于隔离知识的教育方面,指导患者在疾病未控制期间不互相探视,打喷嚏、咳嗽时掩口鼻,不随地吐痰。饮食上少食多餐、多摄入脂肪、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物及碳水化合物等,以增加抵抗力及营养,加强体质。②用药护理: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整个用药过程要坚持全程、规律、适量、早期等,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严防治疗过程中不坚持治疗原则而中断治疗,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从而延缓乙型肝炎患者疾病的进展及控制病情。护理工作人员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患者讲明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向其讲明中途停药的危险性。③心理护理:由于乙型肝炎患者不仅有自身疾病的痛苦,更有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折磨,容易出现厌世、恐惧及自卑等消极的心理问题。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应多与患者、患者家属和亲友进行沟通,仔细听取患者的问题,为其做好疏导和释疑解惑工作,使其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消除其恐惧、焦虑心理。(3)院外护理:出院时为患者建立病情资料库,为患者建立微信群及短信群,指导患者日常饮食及起居,指导患者进行规律用药,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及适应证,嘱患者不可随意停药或者减量;指导患者院外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定期3个月随访,了解其是否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是否有合理的饮食及生活方式等。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3.1 CLDQ评分量表[7]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3 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CLDQ 评分。CLDQ评分量表是一项专门为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设计的量表,内容包括情感功能、全身症状、腹部症状、乏力、活动、焦虑等6个维度,29个项目,每个项目总分7分,各维度分数=该维度项目总分/项目数量,分数越高代表其生存质量越高。

1.3.2 遵医行为[8]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遵医行为的调查。该遵医行为调查表有4个主题,23个项目。评分标准:3 分为完全依从(正确规范健康生活习惯,定期复查及复诊,按时服药),2 分为部分依从(被动的规范健康生活习惯,被动的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及复诊),1 分为依从性差(未按时服药,经常性漏服药物,未定期复查及复诊,拒绝规范健康生活习惯),0 分为不依从(换药或擅自停药,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定期复查及复诊,无治疗的迫切性)。

1.3.3 主观幸福感 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3 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主观幸福感调查,通过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9]评估主观幸福感,以测量受试者的正性和负性情感,确定其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度。该量表由24个条目组成,10个条目反映正性和负性情感,14 个条目反映正性和负性体验。采用3 级计分,量表总分为0~48 分,以总分作为衡量受试者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指标,判定标准:主观幸福感总分≥36 分为高水平,总分≤12 分为低水平,介于两者之间为中等水平,得分越高即越幸福。

1.3.4 护理满意度[10]出院时,两组患者和家属通过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包括问卷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15分)、护患沟通(25分)、业务水平(20分)、健康教育(20分)、满足需求的及时性(20分),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得分>80分,满意得分60~80分,不满意得分<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经Kolmogorov-Smirnov 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CLDQ 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CLDQ 的各项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3 个月后,两组患者CLDQ 的各项评分和总分明显高于入院时,出院3个月后明显高于出院时,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CLDQ各项评分和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CLDQ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DQ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admission,discharge,and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CLDQ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DQ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admission,discharge,and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注:与入院时比较,aP<0.05;与出院时比较,bP<0.05;与对照组出院时比较,cP<0.05;与对照组出院3个月后比较,dP<0.05。Note: Compared with that at admission,aP<0.05; Compared with that at discharge,bP<0.05;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discharge,cP<0.05;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dP<0.05.

?

2.2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遵医行为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占比明显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 个月后的遵医行为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遵医行为比较[例(%)]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liance behavi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t admission,discharge,and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n(%)]

2.3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3 个月后,两组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明显低于入院时,出院3个月后明显低于出院时,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 个月后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admission, discharge, and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points)

注:与入院时比较,aP<0.05;与出院时比较,bP<0.05。Note: Compared with that at admission,aP<0.05; Compared with that at discharge,bP<0.05.

?

2.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4.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0,P=0.001<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Table 4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一旦确诊为乙型肝炎则需要长时间进行抗病毒治疗[11]。但是大部分乙型肝炎患者对疾病认知度低、心理压力大,这些都会对治疗依从性产生一定影响[12]。护理为一种人本主义科学,目的是促进和保持健康,帮助患者康复[13-14]。人本位护理强调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要求护理人员从专业角度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需求,从而为患者做康复指导[15]。本研究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人本位护理,旨在探索其对患者生命质量、遵医行为及主观幸福感评分的影响。

对乙型肝炎患者施行人本位护理模式,即在患者入院时就向患者讲解自身疾病的特殊性,为患者讲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及传染方式,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同时从生活、饮食等各个角度为患者讲解自身疾病。仔细倾听患者的心理诉求,解除患者心理的不安因素,及时纠正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不正确行为,促进患者与医护的配合,坚定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进而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时及出院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CLDQ 评分各项评分评分(总分、焦虑度、全身症状、腹部症状、情感功能、活动、乏力)及遵医行为的改善程度均高于入院时,出院3个月后高于出院时;且观察组出院时及出院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CLDQ 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北秀等[16]分析人本位健康教育结合规范化管理对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发现患者躯体状况、社会家庭、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卵巢癌特异模块得分均显著改善,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是因为在人本位护理期间,护理工作人员为患者讲明其服用药物的名称、用法、种类、副作用及自行停药的影响,可以帮助患者养成每天按时服药的习惯;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能够加强患者正确、全程及规律的服药意识,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观幸福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人本位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进行正确抗病毒治疗,帮助患者尽快缓解及治疗疾病,使患者感受到更多的关心,从而提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研究中护理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人本位护理可提高乙型肝炎患者的满意度,坚持以人为中心,在患者入院时评估患者自身病情及健康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17];同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压力问题,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王秀玲等[18]发现人本位护理时,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0.12%上升到98.17%,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82.12%上升到96.76%,病员呼叫率由实施前的66.78%下降到23.14%,无护理并发症和投诉发生,提示人本位医疗模式可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工作效益。

综上所述,人本位护理模式用于乙型肝炎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主观幸福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幸福感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幸福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