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2023-10-27周玉娥字文丽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危儿出院家庭

李 团 ,周玉娥 ,字文丽

(1)云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2)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云南 昆明 650011)

从脐带结扎至生后28 d 称为新生儿期,期间的小儿称为新生儿[1]。高危儿(High risk neonate)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的新生儿[2-3],包括母体异常妊娠、新生儿分娩异常、新生儿出生异常等。随着女性第一次分娩年龄的延迟、生育政策的改变,高危儿人数在逐渐增加[4]。医院为提高运行效率,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会缩短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医疗照护及指导,导致患儿平均住院日缩短[5]。患儿年龄的低幼化、缺少认知和自我照顾能力,体现了父母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应对患儿身体状况的重要性[6]。多项研究[7-8]表明:若父母没有做好出院准备,患儿出院对患儿及其家庭具有挑战性,过早出院会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再入院率增加。因此,了解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情况是临床关注的重点。本研究选取2023 年2 月至2023年6 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58 位高危儿,调查分析其父母出院准备度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高危儿父母的出院准备情况,改善疾病预后提供理论参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 年2 月至2023 年6 月选取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高危儿的父母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9]:(1)高危儿住院时间≥3 d;(2)具有正常的语言理解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的父母;(3)父母知情同意自愿参与调查。排除标准[10]:非计划出院的高危儿者。本研究经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KY028)。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阅读相关文献后,根据本研究目的,并结合专家意见自行设计高危儿父母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高危儿性别、胎龄、生育类型、分娩方式、出生体重、住院时长、医疗诊断、是否定期产检、与患儿关系、父母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就业情况、家庭月人均收入。

1.2.2 中文版出院准备度量表-父母版 本研究采用由陈永凤等[11]翻译修订而成的中文版出院准备度量表-父母版,包括5 个维度,共29 个条目。总分是所有条目分数之和(0~290 分)。总分越高,表示父母出院的准备情况越好。本量表总的Cronbach’s a 系数为0.87,各维度的Cronbach’s a系数为0.74~0.88。

1.3 调查方法

研究者向符合纳入标准的高危儿父母详细说明研究目的和填表说明,承诺问卷及资料的保密性后进行纸质版问卷填写。研究者对高危儿父母不理解的条目进行耐心解释,不能自行填写者由研究者逐条询问并记录。仔细审核,发现遗漏等错误及时向高危儿父母说明,进行补救,无误后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2013 版本建立数据库,SPSS26.0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危儿及父母一般资料分析

本研究中,共调查158 例高危儿的父母。高危儿出生时胎龄(37.71±1.991)周,出生体重(278.70±0.486)g,住院天数(8.12±5.400)d,高危儿一般资料见表1。父亲84 例,母亲74 例,父母年龄(30.08±5.362)岁,高危儿父母一般资料见表2。

表1 高危儿一般资料表(n=158)Tab.1 General information table of high risk infants(n=158)

表2 高危儿父母一般资料表(n=158)Tab.2 General information table of parents of high risk children(n=158)

2.2 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得分情况

本研究中,129 例(81.6%)高危儿父母表示为孩子回家做好了准备,29 例(18.4%)表示没有做好回家的准备。出院准备度量表总得分为(194.82±25.261)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见表3。

表3 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得分情况[(),分]Tab.3 The score of parents’ readiness for discharge of high risk neonates [(),points]

表3 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得分情况[(),分]Tab.3 The score of parents’ readiness for discharge of high risk neonates [(),points]

2.3 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危儿性别、生育类型、分娩方式、与患儿关系、文化程度、目前就业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总分的因素,见表4。经比较,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出院准备度得分显著低于本科及以上,而其他组间无差异;目前就业情况方面,农民出院准备度得分显著低于显著自由职业出院准备度得分,自由职业出院准备度得分显著低于行政、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出院准备度得分,其他组间无差异;家庭人均月收入方面,≤3 000 阶段出院准备度得分显著低于3 001~6 000 阶段的出院准备度得分,3 001~6 000 阶段的出院准备度得分显著低于6 001~10 000 阶段的出院准备度得分,其他组间无差异。

表4 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得分的单因素分析[(),分]Tab.4 Univariate analysis of parents’ discharge readiness score of high risk neonates [(),points]

*P < 0.05。

2.4 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得分多元回归分析

以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得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哑变量指的是将一个多分类变量转变成多个二分变量。定性资料进行哑变量设置,见表5。结果显示:生育类型、与患儿关系、文化程度、目前就业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见表6。

表5 影响因素自变量赋值Tab.5 Assignment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表6 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得分多元回归分析Tab.6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arents' discharge readiness score of high risk neonates

3 讨论

3.1 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现况分析

出院准备度是指出院时患儿父母所具有照护患儿的知识和技能,情感舒适度和自信度[12]。研究[13-14]表明,父母出院准备度得分越高,表示出院准备得越好,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再入院率越低,若出院准备度水平低下,患儿在出院后存在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15]。为提高患儿出院后家庭应对能力,出院准备度是一个研究的关键点。本研究中父母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94.82±25.261)分,处于偏上水平,得分高于南宜廷的研究[16]。其原因可能是本医院儿科医生每天下午向高危儿父母报告其病情状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同时高危儿父母可通过APP、短视频等多样化途径获取相关知识,内容更加的生动易懂,因此提高了父母的出院准备度。另外,有研究[17]表明,父母在患儿在出院时没有发觉回家后照顾孩子可能存在照护需求,从而高估了自己的居家照护能力,导致出院准备度得分偏高。

3.2 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显示生育类型、与患儿关系、文化程度、目前就业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如下:(1)生育类型:首胎父母出院准备度得分低于非首胎父母,其原因可能是首胎父母初次面对新生儿,缺乏相关育儿经验,非首胎父母既往有相关照顾经历,具有一定的照顾知识与技能,提高了出院准备度[18]。研究[19]结果表明,没有养育经验的母亲与有养育经验的母亲相比出院准备度要低;(2)与患儿关系:父亲出院准备度平均得分低于母亲出院准备度平均得分。可能与大部分家庭主要的照顾者是母亲,母亲更加注重照护能力的准备,更加了解和掌握照护知识[20]。同时,母亲怀孕时就开始对新生儿照顾进行一定的认识,且准备出院时母亲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父亲与母亲在出院准备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分工[21];(3)文化程度:受教育水平更高的父母出院准备度得分较高。文化程度更高的父母在更好地接受医护人员宣教的同时,还能积极通过其他途径,如同伴沟通、书籍等方式获取照护知识[22];(4)目前就业情况及家庭人均月收入:不同就业情况的父母获得的社会支持、有利资源及收入不同。家庭月人均收入低的患儿父母可能会因经济问题,在患儿身体未能完全恢复时提早出院,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者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相对较小,出院准备度相对较高[23]。对此,建议结合患儿家庭情况与病情制订干预措施,为患儿父母提供满意的出院指导及疾病相关保健知识[24]。

综上所述,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处于偏上水平。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患儿的出院准备度,尤其是首胎父母、患儿父亲、受教育水平较低和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的患儿父母。关注患儿及家长的行为活动、情绪变化等情况,优化高危儿出院准备流程和方案,并制定详细的疾病知识学习计划和以高危儿父母需求为导向的针对性出院计划来提高出院指导质量,达到促进患儿最终的康复的目的。但本研究只调查了云南省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的高危儿父母,同时纳入影响因素较少,样本量较小且地域范围较局限,建议今后扩大样本量及区域范围进行一步研究验证。此外,在量表选择上,可再加入其他量表进行统计分析,以进一步完善升级研究。

猜你喜欢

危儿出院家庭
个案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危儿管理中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2017—2018 年南通市基层转诊高危儿情况比较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家庭“煮”夫
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
恋练有词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寻找最美家庭
依托妇幼健康管理网络平台,探索高危儿管理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