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命在生活中蓬勃生长

2023-10-27朱倩倩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生活体验生命教育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活体验;教育生态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號】1005-6009(2023)38-0051-03

【作者简介】朱倩倩,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江苏南通,226300)学生处副主任,高级教师,南通市德育工作带头人,曾获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班主任将学生糟糕的默写情况拍照发给家长,要求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看似是一次正常的家校沟通,却差点酿成悲剧?从模拟情景给出的信息看,有几点值得深思:一是班主任只是发了照片要求家长关心,却没有提供孩子在校的作业、课堂表现等相关信息,也缺少相应的指导建议,给家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二是家长在孩子拒绝交流时,依然穷追不舍,最终引发了孩子的情绪失控,家长的教育与沟通方式相对简单;三是面对家长的指责时,孩子选择极端的方式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境,说明她有较多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排解,也缺少对生命的正确认知和理解。由此可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需要从学校、家庭和学生三个方面着力。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的通知中指出,要“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所以,生命教育要发挥多方力量,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在生活中进行生命教育。

一、俯下身体,润泽生命之根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在适合的环境下才能生根、发芽、开花与结果。那究竟如何提供这种外部环境呢?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之“育”应该从关怀生命开始,只有回归教育的起点,才能使人胸襟开阔、向上向善。

1.尊重与理解,传递生命的价值

尊重学生就要接纳他们多元的性格、爱好、状态等,为他们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谷爱凌在获得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时以“生而为人,不同而美”发表获奖感言,充分展示了生命个体受到尊重、建立信心、放大自己形象的重要性。

尊重学生还要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模拟情景中的学生出现“成绩下滑”的显性问题,此时她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是教师的个性化学业指导,还是同伴的帮助?是家长的静静倾听,还是心理专业人士的指导?只有我们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切实了解学生正遭遇着的困境,才能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受生命的价值和个体生命的唯一。

2.等待与宽容,彰显生命的意义

小张默写“又不及格”,这个“又”字,真真正正挑动着教师的神经,所以“糟糕”的默写情况被拍成照片发给了家长,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家校沟通的场景!但如果教师再等一等、问一问、听一听、想一想,也许能找到更加智慧的教育方法。

教育本来就是“慢”的事业,教师需要怀着足够的耐心,“蹲下身子”、转换视角,和孩子一起去感受,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被看见”“被关心”。对每一颗成长中的稚嫩心灵而言,当被种种失败和挫折压得无法喘息时,被宽容、被理解是多么的重要。否定和抱怨只会让人越变越糟糕,而宽容和赏识才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好。

3.悦纳与体验,唤醒生命的良知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江苏优秀班主任于洁老师说,她幼年离开故土后,一直闷闷不乐,校园里几株盛开的荠菜花令她怦然心动,也让她重新感受了生命的快乐。

如果我们的教师也能让学生拥有像于洁老师那样对微小生命的感动、怜爱、同情等生命情感,也许他们就能感知生命的温暖和美好。所以,教育工作中最根本、最迫切、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唤醒他们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感知!

二、多力驱动,滋养生命之树

生命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蓬勃生长,生命教育尤其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力量的同频共振,形成协同共育的良好教育生态。

1.多场域进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无处不在,学校、家庭、社会都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场所;生命教育无时不有,学校里、路途中、网络上甚至饭桌上都可以进行生命教育。我在建班之初,会引导学生自行商定班级管理、评价机制,让每个学生都成长为班级制度的制定者和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让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命价值都能在班集体生活体验中获得超越,让班集体充满生命和生长的气息。

2.多主体参与生命实践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和家长的责任,社区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国家机构工作人员乃至学生自身都可以是生命教育的实践者。学校和教师通过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家庭会议、社区实践、党团共建等互动活动,在积极正向的反馈中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生命教育生态圈。我的学校与所在社区联动,一起策划组织了“青春励志行”“建设新农村”等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拓展了生命的宽度。

3.多措并举提高生命质量

为帮助家长排忧解难,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我班定期组织“燃梦班家校茶话会”“燃梦班家长沙龙”“燃梦班亲子论坛”,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特邀嘉宾交流教育问题、分享教育经验、缓解教育焦虑。我定期录制学生“说说心里话”小视频,让家长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发现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家校协同构建家庭与学校的生命教育共同体,聚合更多生命教育的资源。

三、创新课程,绽放生命之花

2021年,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理念,增强学生“安全为本”的意识和能力,力求做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1.开发“生命+”课程资源

生命的成长源于生活的滋养,生活为生命提供了生长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除了主题班会课,我班通过生涯体验周、校园模拟招聘会、“学校—社区”党团共建、法治宣讲、《唱响红五月》歌咏比赛活动等,联合家庭及社区的力量,将生命教育融入生活,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社会。

2.融合特色课程与渗透学科课程

在校本生命课程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特点、成长背景以及学生对生命的认知,我设计了班级特色生命活动课程。我们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开发红色生命实践和活动课程,通过“点亮江海红色地标”和红色话剧排演等活动,激励他们坚定信仰,勇敢面对挫折,用爱党爱国的赤子情怀拥抱精彩人生,升华生命的高度。

此外,我还联合任课教师挖掘学科资源,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科课堂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阵地。如语文教师将生命教育融入中华传统节日及节气:春节是生命的开始,清明是生命的传承,中元、重阳思考生命的价值,中秋思考生命的光辉,冬至迎来生命的转机,除夕思考生命的圆满。在形式多样的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认识生命的价值,体验生命的真正意义。

3.开辟生命实践新领域

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向实践体验转变,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我与学生一起打造寓意丰富的“生命文化墙”,一起饲养小动物或培育绿植,一起撰写培育日志。这些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生命情感,丰富了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的生命体验。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的多维度合作,不断优化了学生的成长环境,提升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在生活中蓬勃生长。

责任编辑:周小涛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生活体验生命教育
如何为学生打开习作之门
浅谈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实行有效教学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生活体验: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应用大数据技术重塑职业教育生态
翻译教学的“整合·融通·交互”
以生态管理评价方略推进教育和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