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史·赵安传》笺证*

2023-10-27齐德舜

西藏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临洮张廷玉都督

齐德舜

赵安(?—1444),字仲磐,唃厮啰家族第十四代后裔。(1)关于赵安在唃厮啰家族中的世系传承,学界有多位学者做过研究,包括祝启源:《唃厮啰后裔史迹稽考》,收录于祝启源:《祝启源藏学研究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160—182页;汤开建:《唃厮啰家族世系新考》,收录于汤开建:《宋金时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08—253页;齐德舜:《从〈清史稿〉的一则错误考唃厮啰家族世系——“唃厮啰家族世系表”辨误与补遗》,《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1期,第108—116页。赵安从临洮百户一步步升迁为都督佥事、都督同知等职,明英宗时期更是被加封为“会川伯”并获赐“免死铁券”,成为明清狄道州赵土司的第一代土司。赵安在明朝初年的西北地区建功立业,不仅成为明王朝维护西北稳定的重要屏障,也为唃厮啰家族在明朝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以《明史·赵安传》为大纲,采用笺证这种传统史学研究方法,通过梳理编排其他零星史料,希冀能完整地展现赵安充满传奇的一生。

赵安,狄道人。

《明史·赵安传》记载赵安为狄道人,狄道即今甘肃省临洮县,“狄道县故城,即今甘肃临洮县治”。(2)钱林书:《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32页。

从兄琦,土指挥同知,坐罪死,安谪戍甘州。

《明史》对赵安从兄的记载太过简略,综合多种文献以及地方志的相关记载,大致可以还原赵琦之悲剧人生。元朝末年,赵琦任荣禄大夫、陕西中书省平章事等职,负责镇守临洮,为拉近同蒙古人关系,还特意给自己取了一个蒙古名字“脱帖木儿”,“赵琦,字仲玉,狄道人,名脱帖木儿,呼为赵脱儿。元授荣禄大夫,陕西中书省平章事,守临洮”。(3)升允、长庚:《甘肃全省新通志》卷66,清宣统元年刻本。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率大军进军西北。此时为元朝镇守西北的是几位大将,其中李思齐占据凤翔(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朱元璋试图兵不血刃和平解决西北军事,因此写信给李思齐,劝其归顺明朝,并一再宣称如果李思齐能够归顺,将给以优厚待遇,“足下本汝南之英,祖宗坟墓所在,深思远虑,独不及此乎!诚能以信相许,去夷就华,当以汉待窦融之礼相报”。(4)《明太祖实录》,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影印本,第822页。李思齐欲降,其手下将官却提出不同意见,其中反应最为强烈并建议李思齐放弃凤翔退守临洮的正是赵安之“从兄”赵琦。此时的赵琦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李思齐之养子,“思齐见书有降意,其养子赵琦者与其麾下绐之与西入土蕃。思齐信之,遂俱奔临洮”。(5)《明太祖实录》,第822页。从军事战略上来说,临洮比凤翔有更优越的地理位置,退可守,进可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军事防守来说,临洮是唃厮啰家族苦心经营数代的地方,有广大的吐蕃部族为后盾,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明军主将徐达对临洮的地理优势也看得很清楚,明军中有将领向徐达建议先取庆阳再取临洮,徐达力排众议,坚持先取临洮,不给李思齐和赵琦以喘息之机,“庆阳城险而兵精,猝未易拔也。临洮北界河、湟,西控羌、戎,得之,其人足备战斗,物产足佐军储。蹙以大兵,思齐不走,则束手缚矣。临洮既克,于旁郡何有”。(6)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728页。李思齐和赵琦退守临洮立足未稳,明军便迅速赶到,猝不及防的赵琦则率部逃离临洮城,“琦等私窃宝货妇女避匿山谷间”。(7)《明太祖实录》,第822页。

洪武二年(1369),明将冯胜率部取临洮,赵琦率众归附。降明之后,明廷让赵琦继续守临洮,并加封赵琦为“临洮卫指挥佥事兼同知临洮府事,授宣武将军”。(8)张维:《甘肃通志稿》卷76“职官十四·土司”,甘肃省图书馆藏,1964年影印本。由于河湟地区吐蕃部族众多,还有相当多的元朝残余势力和吐蕃部族不愿投降明朝,赵琦便随徐达军镇压和扫抚吐蕃部族。洪武三年(1370),赵琦随徐达在临洮招降岷州铁城十八族,“随大将军徐达于临洮之白塔子峪口生获伪国公按但不花及省院官三十余人,招抚岷州铁城等十八族”。(9)张维:《甘肃通志稿》卷76“职官十四·土司”,1964年影印本。甘肃的军事行动结束之后,赵琦又跟随汤和攻打元朝察罕脑儿行宫(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被授予广威将军之职,“取察罕脑儿,授广威将军、本卫世袭指挥佥事”。(10)升允、长庚:《甘肃全省新通志》卷66,清宣统元年刻本。自此之后,赵琦一直尽力经营临洮卫。洪武十九年(1386),明廷筹建西宁卫,赵琦奉调随耿炳文巡西宁,协助创设西宁卫。洪武二十年(1387),冯胜率20万大军北征蒙古,赵琦在郭英军中效力。洪武二十四年(1391),赵琦率军转赴肃州(今甘肃省酒泉市)驻扎。

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朝发生“胡蓝之狱”案,两万多人被株连其中,“玉既诛,彻候、功臣、文武大吏以至偏裨将卒,坐党谋死者,可二万人”。(11)查继佐:《罪惟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440页。赵琦在担任陕西中书行省平章政事和临洮卫指挥佥事等职时,蓝玉恰好任凉国公并主持陕甘事务,赵琦受蓝玉直接管辖。正因如此,赵琦受到株连,被满门抄斩,时年仅五十三岁,“二十六年,坐事死,时年五十三”。(12)呼延华国:《狄道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0年,第642页。赵琦之墓在狄道州城西二里,“平章赵琦墓,在州城西二里”。(13)呼延华国:《狄道州志》,第745页。

永乐元年进马,除临洮百户,使西域。

赵琦被满门抄斩时,赵安尚年幼,幸免一死,只是被贬至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被贬后的赵安随着年龄增长和形势发展积极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赵安看到朝廷对“蓝玉之案”的态度有所松动,遂抓住机会向朝廷进贡马匹。明成祖朱棣对赵安贡马的行为予以嘉奖,特许他返回临洮担任临洮百户。按照明制,百户是一个很小的官职,“每卫设前、后、中、左、右五千户所,大率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一百户所,每百户所设总旗二人,小旗十人”。(14)张廷玉等:《明史》,第1875页。尽管百户是一个很小的官职,却是赵安走上唃厮啰家族复兴至关重要的一步。

从北征有功,累进都指挥同知。

明朝建立之后,北元一直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威胁,征讨北元根除蒙古势力是明廷既定的方针。在征讨北元的军事行动中,赵安多次率部参与,屡立战功,由临洮百户逐步提升为都指挥同知。都指挥同知在都指挥使司中属于正四品,“土官,宣慰使司,宣慰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一人,正四品,副使一人,从四品,佥事一人,正五品”。(15)张廷玉等:《明史》,第1875页。由一名小小的百户升迁为正四品的都指挥同知,赵安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宣德二年,松潘番叛。

宣德二年(1427)明军征讨交趾,战事进行得极不顺利,屡战屡败,明宣宗遂下诏征调四川松潘军驰援,然而松潘军却不敢前往。不仅如此,松潘千户钱宏为逃避征调,与他人合谋,诈言当地吐蕃人反叛,松潘军需要调集力量追捕逆党,镇压吐蕃部族的反叛。钱宏还纵容军队掠夺麦匝吐蕃诸族的人口、牛马等,当地吐蕃部族无奈之下被迫起来反抗官军的野蛮行径,“实由千户钱宏因调发松潘官军往征交趾,众惮行,宏诡言番寇至,当追捕,冀免调。又领军突入麦匝诸族,逼取牛马,致番人忿怨。复以大军将致讨慑之,番众惊溃,约黑水生番为乱”。(16)张廷玉等:《明史》,第8024页。

充左参将,从总兵陈怀讨平之,进都督佥事。

松潘发生叛乱之后,明宣帝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逮捕钱宏并派都指挥佥事蒋贵率两万大军征讨,“帝命逮宏等,而责诸司怠玩边务,亟捕诸伤官军者。遣都指挥佥事蒋贵往,同松潘卫指挥吴玮招抚番寇,令调附近诸卫军二万人以行”。(17)张廷玉等:《明史》,第8024页。然而蒋贵出师不利,被松潘兵击败,明宣宗又调集蜀王七千人驰援并派都督陈怀与蒋贵合兵征讨,最终于宣德三年(1428)平息松潘叛乱,“时贼围松潘、叠溪、茂州,断索桥,官军与战皆败,出掠绵竹诸县,官署民居皆被焚毁,镇抚侯琏死之。蜀王护卫官校七千人来援,命都督陈怀与指挥蒋贵等合师亟讨之,而枭宏于松潘以徇,并窜诸将之贪淫玩寇者。三年,陈怀等率诸军屡败贼于圪答坝、叶棠关,夺永镇等桥,复叠溪,抚定祁命等十族,又招降渴卓等二十余寨,松潘平”。(18)张廷玉等:《明史》,第8024页。

赵安被征调参加此次松潘平叛的军事行动,战事平息之后,因功被加封为都督佥事。都督佥事为从一品官员,“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恩功寄禄,无定员”。(19)张廷玉等:《明史》,第1875页。这是赵安返回临洮之后的第二次升迁。

时议讨兀良哈,诏安与史昭统所部赴京师。兀良哈旋来朝,命回原卫。

兀良哈是古老的北方部落名称,蒙古汗国—元朝时期,泛指居于森林中以狩猎为生的民众,叫作“林木中的百姓”,“原为部落之名,指蒙古北方的林中百姓”。(20)佟冬:《中国东北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659页。明朝建立后,定居营州地区的兀良哈三卫与明朝的心腹大患也先联姻后,在也先的怂恿下不断侵扰明朝北部边境。宣德三年九月,兀良哈大举入寇,明宣宗御驾亲征,大获全胜,“兀良哈寇会州,帝帅精卒三千人往击之。乙卯,出喜峰口,击寇于宽河。帝亲射其前锋,殪三人,两翼军并发,大破之。寇望见黄龙旗,下马罗拜请降,皆生缚之,斩渠酋”。(21)张廷玉等:《明史》,第119页。为彻底解除兀良哈的威胁,明宣宗决定从全国各地调兵征讨兀良哈,赵安与史昭被征调进京。就在明宣宗调兵遣将之时,兀良哈进京朝贡,表示将继续称臣纳贡,不再犯边。明宣宗征讨计划随即搁置,赵安等也返回临洮卫。

使乌思藏,四年还。

明朝建立后,吸取了元朝统治者扶植藏传佛教、尊崇礼遇藏族僧人的经验,根据各教派势力集团各自为政、互不统隶的特点,采取了“广行招谕”、“多封众建”的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明朝前期,经常派出进藏人员,其中有政府官员、宦官、内地僧人、驻京藏族僧人、藏族地区首领等,他们进藏或宣布诏谕,或延请宗教领袖,或平定动乱,或设置驿站。赵安即是赴藏官员之一。

明年复以左参将从史昭讨曲先,斩获多。

宣德五年(1430),由于曲先卫都指挥使散即思抢劫到朝廷进贡的西域使者,宣宗大怒,派史昭率军讨伐散即思,赵安以左参将身份在史昭军中效力,“宣宗宣德五年六月勅谕都督赵安,前者去乌思藏使者回还往往为曲先卫指挥散即思邀截,抢劫。尔可于临洮卫选调人马七百名到甘州取齐听太监王安、王瑾节制相机抚勅”。(22)呼延华国:《狄道州志》,第959页。出师不久,史昭与赵安即大获全胜,“长驱至曲先,散即思望风遁,擒其党答答不花等,获男女三百四十人,马驼牛羊三十余万,威震塞外”。(23)张廷玉等:《明史》,第4631页。

九年,中官宋成等使乌思藏,命安帅兵千五百人送之毕力术江。

宣德九年(1434),中官宋成出使乌斯藏,明宣宗诏命赵安护送。接到诏命的赵安率本部兵马将中官宋成等人安全送至毕力术江(今青海境之通天河)后方返回临洮,“遣中官宋成等赍敕往乌思藏等处给赐。敕都督赵安率兵一千五百人送之毕力术江”。(24)《明宣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影印本,第2440页。

寻与侍郎徐晞出塞讨阿台、朵儿只伯,败之。

宣德年间,蒙古部阿台与朵儿只伯屡犯明朝边境,侍郎柴车和徐晞均为阿台、朵儿只伯所败,“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侍郎柴车、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继经理边务,未能制”。(25)张廷玉等:《明史》,第4555页。明廷遂命赵安与侍郎徐晞联合出击阿台、朵儿只伯。

正统元年进都督同知,充右副总兵官,协任礼镇甘肃。

正统元年(1436),刚即位不久的明英宗任命任礼为左副总兵并佩平羌将军印镇守甘肃,“正统元年佩平羌将军印,充左副总兵镇甘肃”。(26)张廷玉等:《明史》,第4261页。同时,升赵安为都督同知充右副总兵,率所有本部兵马协助任礼镇守甘肃。赵安由此正式成为明朝的一品大员。

明年与蒋贵出塞,剿寇无功。

正统元年五月,阿台与朵儿只伯部进犯肃州,“五月丁卯,阿台朵儿只伯寇肃州”。(27)张廷玉等:《明史》,第128页。八月,明廷派蒋贵和赵安出征阿台与朵儿只伯,“秋八月甲戌,右都督蒋贵充总兵官,都督同知赵安副之,帅师讨阿台朵儿只伯”。(28)张廷玉等:《明史》,第128页。这次征讨并未取胜,阿台与朵儿只伯的威胁依然存在。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一大”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1]。教育信息化2.0将更注重经济地从广泛可获取的、大容量的、不同结构和类型的数据中获取教育价值。其突出优势就是分析事物注重“量化证据”,不仅仅揭示因果关系,而且揭示相关关系。同时,数据也是实现“人本”、“生态”、“智能”三要素协同发展的前提[2]。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的兴起,移动学习愈发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三年,复与王骥、任礼、蒋贵分道进师,至刁力沟执右丞、达鲁花赤等三十人。

正统二年(1437)正月,明廷又派大同总兵官方政和都指挥杨洪率宁夏、甘肃兵再度出师征讨之,“己亥,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会宁夏、甘肃兵出塞讨阿台朵儿只伯”。(29)张廷玉等:《明史》,第129页。此次出师依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十月,明英宗决心剿灭阿台与朵儿只伯,彻底消除西北隐患,再度派任礼、蒋贵、赵安等人率军征讨阿台与朵儿只伯,由兵部尚书王骥和太监王贵督师,“冬十月甲子,镇守甘肃左副总兵任礼充总兵官,都督蒋贵、都督同知赵安为左、右副总兵,兵部侍郎柴车,佥都御史曹翼、罗亨信参赞军务,讨阿台朵儿只伯。兵部尚书王骥、太监王贵监督之”。(30)张廷玉等:《明史》,第129页。直到正统三年(1438)四月,阿台、朵儿只伯被彻底击溃,任礼和赵安率大军班师还朝,“夏四月乙卯,王骥、任礼、蒋贵、赵安袭击阿台朵儿只伯,大破之,追至黑泉还”。(31)张廷玉等:《明史》,第123页。兵败后的阿台与朵儿只伯只带着几人逃走,“阿台与朵儿只伯以数骑远遁,西边悉平”。(32)张廷玉等:《明史》,第4259页。

以功封会川伯,禄千石。明年移镇凉州。

正统三年平定阿台、朵儿只伯后,明英宗册封赵安为会川伯,镇守凉州,“会川伯赵安,正统三年封,禄千石,镇凉州”。(33)张廷玉等:《明史》,第3210页。按照明制,“公、侯、伯,凡三等,以封功臣及外戚,皆有流有世。功臣则给铁券,封号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余曰奉天翊运推诚,曰奉天翊卫推诚”。(34)张廷玉等:《明史》,第1855页。赵安被封会川伯,足见明廷对其重视程度。

除册封会川伯外,明英宗还为赵安颁发“免死铁券”,铁券为铁质金字,镌铁嵌金,呈瓦形,立高20.7厘米,横广39.8厘米,厚约0.2厘米,重1.7公斤。整个铁券看起来厚重典雅、灿烂辉煌。“免死铁券”不仅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实物资料,也是明代铸造镶嵌工艺的文物珍品。铁券正反面均刻有文字,正面一共二十二行,行字不等,共计二百一十八字。背面一共三行,右上角有一“右”字。据研究铁券的专家分析,铁券在铸造时均是一副,铸“右”的一面放于宫中备案,铸“左”的一面赐予功臣。但是赵安获赐的“免死铁券”铸有“右”字,本来是应该存放于宫中备案的,不知为何却赐予了功臣。铁券正反面文字为:

正面文字:维正统五年岁次庚申,七月辛丑朔越二十二日壬戌。皇帝制曰:人臣以忠事为贤,人主以褒功为明,此古今之通义也。尔佐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赵安,以刚勇果毅之资,事我皇曾祖,多效劳,勤继事,皇考益著边功。朕嗣大位,适西鄙未靖,命尔整饬边防,率师备御,乃能摅忠奋勇,斩馘俘虏,厥绩茂焉。朕用尔嘉,特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封会川伯,食禄壹千石。仍与尔誓,除谋逆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免尔壹死,于乎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其益逊乃志,持乃禄。朕无忘尔功,尔亦无忘朕训,常以暇逸怀其艰难,常以戒惧保其富贵,慎哉钦哉!

惟克永世!

安家临洮,姻党厮养多为盗,副使陈斌以闻。在凉州又多招无赖为僮奴,扰民,复为御史孙毓所劾。诏皆不问。

被封会川伯并获赐免死铁券,赵安达到了人生颠峰。作为地方酋豪,赵安此后也展现出飞扬跋扈的一面,其中就包括在临洮纵容姻党为盗和在凉州招无赖扰民之事,尽管为副使陈斌和孙毓所知,但由于赵安军功太大,明英宗并未对赵安予以惩罚。

安勇敢有将略,与贵、礼并称西边良将。

蒋贵、任礼、赵安三人在平定阿台、朵儿只伯的战事中均立下赫赫战功,除赵安被封会川伯,食禄千石并获赐免死铁券外,蒋贵被封定西伯,食禄一千二百石,“论功封定西伯,食禄一千二百石,给世券”。(36)张廷玉等:《明史》,第4259页。任礼被封宁远伯,食禄一千二百石,“斩获多,封宁远伯,禄千二百石”。(37)张廷玉等:《明史》,第4261页。

九年十二月卒。

正统九年(1444)十二月,赵安去世,葬于狄道州东闫家岭,“会川伯赵安墓,在州东三十里闫家岭”。(38)呼延华国:《狄道州志》,第745页。赵氏后人专门为赵安修建祠堂祭祀,“会川伯赵安祠,在州治西南”。(39)呼延华国:《狄道州志》,第340页。赵安祠落成后,明英宗派钦差前往临洮赵氏祠堂致祭,“上闻之恻然,遣官致祭祀乡贤祠”。(40)高锡爵:《临洮府志》卷16“列传·人物传”,凤凰出版社编:《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2),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178页。

子英为指挥使,立功,进都督同知。

赵安去世后,由赵安之子赵英承袭为临洮卫指挥使,自此开始了赵土司的家族世袭传承。《明史》对赵英生平记载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从地方志的一些零星记载可以大致还原赵英生平的部分史迹。

赵英,字廷杰,景泰初年袭职为临洮卫指挥使,“赵英,字廷杰。会川伯之子,幼以武勇闻。景泰初任临洮卫指挥使”。(41)高锡爵:《临洮府志》卷16“列传·人物传”,凤凰出版社编:《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2),第178页。赵英袭职之时,恰逢鞑靼蒙古与瓦剌蒙古在西北为患,与明军激战正酣。赵英袭职后,数次率部参与明军与瓦剌和鞑靼蒙古诸部交战,屡立战功,成为明朝在西北最重要的依靠力量,“寻以征失剌哈真地、擒伪祁王锁南功升陕西都司都指挥佥事,协守凉州”。(42)高锡爵:《临洮府志》卷16“列传·人物传”,凤凰出版社编:《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2),第178页。明参议刘宪曾专门撰文评价赵英:“公自结发从戎,西征北伐,不遑暇逸,驰驱戎之间,决死于锋镝之顷,艰危险阴,盖备尝之,其劳且忧亦至矣”。(43)呼延华国:《狄道州志》,第806页。《甘肃通志稿》亦曾经详细记录赵英与蒙古人的几次具体战事。

十三年,以征失喇哈真地,擒伪祁王锁南功升都司佥事,协镇凉州。景泰元年,虏犯塞,英与战,大破之。四年,同副总兵萧敬征亦林真集,斩获甚多。天顺元年,征哨芦塘,斩贼首十三,复生擒者三。寇于破山口犯塞,英与总兵萧敬约断其归路。英与贼遇,且战且却,将诱致之。比至,萧已违约遁去,遂陷阵。英身被刃矢犹挽弦力射。一贼突前断英弦,英以弓击之,贼坠地。一贼手探英马缰,英挥佩刀断其臂。遂乘间出围。二年,虏寇孛来入境,英同游击陈友应援,俘斩有功。又应援宁夏,至安边营,遇敌,斩首五百余。进都指挥使镇凉州。寻升都督佥事,七年同总兵卫颖刘玉抚捕咂阿吉思冬沙等族斩贼首三千有奇。复以同知都督充游击将军至龙州大儿沟,狄青原遇敌,擒斩有差。成化四年以副总兵仍镇凉州,八年,赴延绥铁角城,遇敌连战,胜之,屡蒙赏赍。(44)张维:《甘肃通志稿》卷76“职官十四·土司”,1964年影印本。

成化十七年(1481),赵英辞官还乡,在家乡临洮桧柏山(今会川县衙里山)建乐闲庄,从此开始了另一种难得的田园生活,“去临洮郡治九十里为南川,有林焉,蔚以秀;有谷焉,窈以深。蜿蜒磅礴,岿然出乎霄汉者,桧柏山也。山北行,或起或伏,又折而南,如拱如揖,如环如抱。中有平行地可数十亩,有室秩然,有堂翼然,可以盘旋者,今致政都督赵公乐闲庄也”。(45)呼延华国:《狄道州志》,凤凰出版社编:《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2),第806页。闲居于乐闲庄的赵英,告别了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活,过得完全是一种与世无争且淡然的世外桃园生活,“公则携歌童舞女游焉,息焉,以徜徉于山水之间,不自知其乐而人亦乐之”。(46)呼延华国:《狄道州志》,第807页。成化十九年(1483),赵英因病逝于乐闲庄,终年73岁。明廷知悉赵英去世消息后,“祀乡贤功赐墓祭”。(47)高锡爵:《临洮府志》卷16“列传·人物传”,凤凰出版社编:《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2),第178页。

猜你喜欢

临洮张廷玉都督
《苏孝慈墓志》再考
——兼论北周府兵军职都督的勋官化问题
乡土地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临洮地理资源为例
《重庆镇总兵加赠都督同知任勇烈公传》写作背景及其价值考论
张廷玉训子
张廷玉训子
甘肃省临洮县花卉产业发展研究
民初安徽政局与都督人选
临洮考古之余的“学术史”寻访
张廷玉为享太庙屡受辱
联墨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