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

2023-10-26张国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1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张国军

【摘要】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形成良好的运算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为有效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文章基于影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以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眼口结合、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渗透计算方法以及拓展课外练习等角度出发,总结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优化路径,意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提升计算效率以及准确性的方法,实现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列为重点内容,意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明晰运算的对象和意义,理解算法與算理之间的关系,能够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策略解决问题.

计算教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环境的影响下,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依据核心素养内容优化教学策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生态环境,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计算技巧,提升自身运算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影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着计算能力较弱、在计算中较为马虎、缺乏符号意识等问题,严重影响计算教学的开展质量.基于这些因素,笔者进行整合并合理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解决办法,为后续探究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学生计算能力较弱.此种问题形成原因主要由于大多数学生缺乏经验,在计算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审题错误,同时,有部分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较为马虎,在面对进位、退位等步骤计算时思路较为混乱,运算水平较低.

教师缺乏指导力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部分教师往往只是将计算规律、计算方法传授给学生,忽视了对其核心素养的培育,导致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有效发展.与此同时,部分教师为迅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时常在计算教学中安排任务较为繁重的计算任务,使学生倍感疲惫,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内容与生活脱轨.部分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设计较为困难的题目,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导致部分学生甚至读不懂题目,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降低其计算效率以及计算质量.

以上,均是影响计算教学质量的因素.通过总结不难发现,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局,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教育理念,以核心素养为主线,设计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提高自身运算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生存与发展.

二、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所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进行总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供广大教师借鉴参考.

(一)眼口结合,增强学生计算感知

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以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同时,数感是核心素养之中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理想化的教育目标,提高计算教学质量,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数感为主,帮助其建立对数字的感知,理解数的意义以及数量关系.这样,才能够为后续计算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表达的方式,增强计算过程的感知训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说出计算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题为例,在本课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回忆加减法计算法则,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讲解完重点知识后,教师可以出示经典例题,指导学生自主观察,养成审题与读题的良好习惯,并通过说题,整理计算思路,提高计算准确率.以“小红有100元压岁钱,她前往商店购买了58元的零食,她此时还剩余多少钱?”一题为例,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并梳理题目中关键线索:总金额100元、花费钱数58元、求所剩余钱数.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想求得剩余钱数该如何计算?在问题的指向下,学生表示:求剩余钱数,应该用总钱数减去花费钱数,即100-58.在进行到这一步骤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列竖式的方式计算,观察竖式特点并说出计算步骤:0无法减去8时,应向前1位,1当10即为10-8=2,此时,由于十位上是0,所以向百位借1当10,即10-1=9,再利用9-5=4,得数为42.最后,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在减法计算中不够减的从前一位借1当10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反向推理,将的数带回原式进行验证,进一步梳理学生解题思路,提高学生数感,减少由于审题不到位所出现的失误,提高运算能力.

(二)融入生活,缩短学生计算距离

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为帮助其逐步养成从数学角度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与习惯,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在开展计算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关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从而促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高效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灵活运用,提高自身计算效率.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口算、估算的方式感受乘法竖式与加减法竖式的异同.为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基于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大家思考:在炎热的夏季,教师想要为学生购买雪糕,已知班级人数为60人,每人分两根雪糕,教师一共需要购买多少数量的雪糕?“购物”作为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能够快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家纷纷就这道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部分学生表示将2重复相加,加60次就可以得出答案.部分学生则表示此种方法太过复杂,直接用人数乘每人所需雪糕数量即可.在激烈的讨论下,教师可以鼓励大家尝试进行计算,并给出答案.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带入课堂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促使其在计算的过程中,建立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大家结合生活现象,自主提出有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题目,并进行解答,锻炼自身运算能力,在练习中摸索乘法规律.

如上,教师通过生活情境的导入,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为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核心素养.

(三)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计算兴趣

以合作学习模式开展计算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合作的过程中互相交流意见,表达自己的情感看法,激发内部学习动机.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在开展小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小组,并在班级内开展趣味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实践在提高自身计算能力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为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計算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带领学生在班级内开展“运算接力比赛”,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大家通过趣味活动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合作小组,保障组内成员能力均衡.随后,教师将学生以一号、二号、三号等顺序排列,并分别为其颁发任务卡片.如,一号同学抽到卡片题目为“已知小李花费230元购买了两件物品,第一件物品的价格比第二件贵20元,求两种物品的单价.”根据题目线索,学生设第一件物品的价格为x.列出方程x+(x+20)=230,求出两种物品单价分别为105和125.在得到得数后,一号学生将x的值向后传递,根据一号学生传递的结果,二号同学才能将计算卡片填写完整“王老师购买三箱水果,总重量为(105千克),其中前两箱相差10千克,且前两箱总重量是第三箱的3倍,求3箱水果分别重多少千克?”二号学生得出答案向后传递,依此类推.在本次游戏活动中小组成员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问题的计算,倘若其中某一步骤出现错误,将会严重影响后续的计算.此种方式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又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与同伴之间的距离,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

如上,教师通过合作学习能够突破传统计算教学课堂的局限性,使课堂学习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充分吸引学生的关注,帮助其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方法渗透,强化学生计算水平

在传统小学计算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只关注到学生的计算结果是否准确,忽略了对学生计算能力以及技巧方法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准确算出得数,但所花费时间较长.基于这一问题,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计算技巧,带领学生共同探寻简便的计算方法,建立良好的符号意识.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为例,在本单元学习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计算速度较慢,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实际例题,为学生拓展便捷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应用,感受便捷算法的优势.以“小刚前往商店,分别购买了,单价为4元以及单价为8元的钢笔各25支,求一共的花费.”一题为例,许多学生都能够快速地列出等式“(4+8)×25”,然而在计算12×25时,许多同学都较为吃力.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入“乘法分配律”引导大家观察题目线索,并思考:如果计算4×25是否较为简便?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两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并总结乘法分配律:(a+b)×c=a×c+b×c.当大家掌握此种计算方法后,教师可以出示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巩固与复习.

如上,教师通过计算技巧的渗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感受数学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五)课外练习,增加学生计算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课内教学结束后,应及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计算训练,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延伸,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计算能力.与此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在题目设计方面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控数量、提高质量,防止较为繁重、困难的题目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计算方法,为帮助大家进一步深化所学内容,提升自身运算能力,教师可以结合重点内容设计课外练习题目,指导学生进行完成(如图1所示).

设计说明:基础练习面向全体学生,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能够进一步强化计算能力,深化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的掌握.与此同时,在应用练习中包含三角形相关知识,能够促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顺利地实现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最后一道问题,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发挥,设计问题并解答,大学生在练习中也能够反思自己每日生活状态,从而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养成合理分配时间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在课后练习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每名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

如上,通过课后练习的设计能够有效实现课内教学的延伸,帮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及时巩固,并复习所学知识,在深化所学内容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总结与复习习惯,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视角下,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主线开展小学计算教学,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符号意识,增强其对抽象概念的积累与理解,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运算能力,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将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世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2021(51):121.

[2]冯利峰.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界,2021(51):56-58.

[3]王露露.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分析[J].智力,2021(26):129-130.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