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传承与发展策略

2023-10-26甘肃省高台县第三中学殷生伟

家长 2023年31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甘肃省高台县第三中学 殷生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间艺术作为艺术绘画领域的重要瑰宝,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群众所创造的鲜活艺术形式,它根植于中华大地,流淌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是留住“乡音”、传承“乡情”的重要形式。民间艺术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是美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引起各位教育教学者的高度重视。然而,一直以来民间艺术在美术课堂上的受重视程度较低,甚至一直处于“边缘化”地带,导致民间艺术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强,学生也缺乏对民间艺术的系统学习与深入了解。基于此,作为美术学科教师,我们应承担起将民间艺术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传承与弘扬的重任。本文以初中美术教学为例,深刻探讨了在教学中融入民间艺术的优势与作用,探寻了民间艺术在美术课堂中传承和弘扬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及具体的时代路径,以期传承和弘扬传统民间艺术,促进艺术教育的持续发展。

一、民间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传承发展的意义与优势

(一)有助于促进文化传承

民间美术在民间广泛应用流传,是劳动人民满足自身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重要创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间艺术的创作亦是如此,熔铸了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审美趣味及审美体验,与地域文化相对应,具有相对的空间地域性。民间美术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内蕴深远,如甘肃省的太平鼓、兰州鼓子、皮影戏等是在长期的民间生活中碰撞演变而成,都融入了当地人民独特的艺术品位,展现了当地独一无二的历史过往。因此,将民间艺术引入课堂教学,有助于让学生透过艺术形式、艺术作品看到背后的历史、文化、思想,品味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在了解、学习中加深认知与理解,意识到传承民间艺术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树立起促进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二)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美术教学自然也应当响应号召,体现出时代属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外来文化不断碰撞,吸引着青年学子的目光,我们乐于看到文化的繁荣,然而在这繁荣背后,我们的本土文化也在这种冲击之下逐渐淡漠,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对我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甚至存在刻板的错误认知,认为民间艺术是“落后”的、“土”的。基于此,将民间艺术融入美术课堂,给学生展示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已然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当务之急”。通过系统化学习和逐步深入了解,学生了解了民间艺术的由来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历史,还通过教师的教育与引导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欣赏、品味民间艺术,最终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树立文化自信,在学习与生活中学习、尊重、欣赏和传承我国民间艺术。

(三)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具有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开阔学生的眼界的多重教学任务。然而,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虽立足于教材,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教材,导致美术教学资源内容与呈现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学习速度快,然而他们也很容易对刻板化的教学形式产生厌倦心理。作为美术教师,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做出科学有效的备课工作。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帮助学生在学中悟、悟中思,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果的双重提高。

二、民间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传承发展所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融合性原则

为了让民间美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发挥理想化的成果,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遵循融合性原则。民间美术的学习从来不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孤立存在,而应该与具体的美术知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结合,帮助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出发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欣赏与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最终将课堂知识内化于心。融合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让民间艺术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推动课堂教学新发展。

(二)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内驱力。当前,大部分学生对民间艺术缺乏了解,甚至存在刻板印象,如果教师未精心设计即引入,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致使教学活动流于表面形式,难以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遵循趣味性原则,在备课过程中立足于学生所喜爱的教学形式,让民间艺术的引入与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仅如此,趣味性原则还要求教师深入探究、科学整理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趣味性因素,并在课堂教学中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呈现。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打破了学生的刻板印象,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的责任。

(三)循序渐进原则

民间艺术类型多样、底蕴丰富,但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民间艺术,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充分立足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习惯等,层层递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设计中提前预设学生遇到的难点与重点,并在相应环节设计出具体的“学习支架”,以供学生进行攀登。这样既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灌输式”教学,又构建出“跳一跳摘到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开展系统性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模式多元化原则

民间艺术类型多样,与初中美术课堂相融合所体现出的重点也并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在备课工作中遵循模式多元化原则,避免运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从民间艺术的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运用合适恰当的教学模式,让民间艺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推动课堂教学朝着丰富多样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促进教学成果的显著提高。

三、民间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传承发展所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立足教学内容,拓展民间艺术教学资源

初中美术知识比小学美术知识更丰富、深刻、具体,知识更广泛、类型更众多。作为多民族国家,我国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习惯、生存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民间艺术自然形式多样、内容复杂。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所包含的形态与表现形式更是数不胜数,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剪纸、刺绣,都在民间文化中有多样性的具体体现。这与初中美术教学中很多具体的教学内容不谋而合。在拓展民间艺术教育资源方面,教师有多种选择,但应该仔细思考、细心琢磨,选择出最为合适的民间美术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考虑到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身心发展规律,让民间艺术资源的选取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其次,教师要考虑到民间艺术资源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契合性。教师应从这两方面出发对教学资源进行梳理、选择,让民间艺术与美术课堂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效率与成果。

以湘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设计美丽的服装》教学为例,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这些服装体现了绮丽浓郁的风情,表达了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当地民族的具体特点,全方位地设计教学活动。

首先,甘肃省少数民族较多,还有一些如东乡族、裕固族等独有的少数民族,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加强对这类民族服装的渗透,既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独特的人文风情。其次,教师可以从班级出发,在备课工作中询问班级中少数民族同学的数量及所属的民族,找到班级之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并与这些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对民族服饰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民族的独特服饰引入教学活动,让学生更有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好奇心。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服饰图案、绘画手法以及颜色选取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民族服饰背后所蕴藏的文化与情感,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民族服饰的魅力。

(二)挖掘当地特色,促进民间艺术地域化教学

我国民间艺术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资源,然而很多学生对其了解程度不深,缺乏学习与探索的兴趣,导致这些民间艺术难以推动学生美术学习的深度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本地资源进行仔细分析与认真调查,找到适合的美术教学内容。当地特色民间美术资源具有很强的地域化属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认识到“民间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发利用民间艺术资源时,需要重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艺术语言,在教学活动中将其产生的来龙去脉、所映射的思想观念以及在当地起到的作用等阐述清楚。在艺术语言教学部分,如果是绘画,教师要加强对形象、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解读,如果教学资源是建筑,教师则更应该注重对其材料、结构、装饰等方面的教学,从而增强课程综合性,丰富教学内涵,提高教学质效。

以湘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魅力永恒的建筑》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以甘肃当地的美丽建筑白塔寺为例展开教学活动。无论是拉卜楞寺、敦煌月牙泉的月牙阁,还是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故宫,正是由永靖县白塔寺川的木匠建造的,他们以白塔寺为中心,将古建筑的建造技艺世代相传,被誉为“白塔木匠”。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白塔古建筑的装饰性,在梁枋、柱头、雀替、天花等木构件上雕刻或镶嵌花槽的图案呈现,让学生感受到其精美的工艺与吉祥的寓意,让学生感受到家乡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加热爱家乡。

(三)设计实践内容,让学生亲身感受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类型多样,其中不乏小而精致的艺术形式,一些学生可能由于对这些艺术形式缺乏了解而“嗤之以鼻”,还有部分学生难以通过纯理论性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民间艺术的类型以及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设计实践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体会民间艺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投入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民间艺术的“精”与“巧”,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成果。

以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搜集一些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剪纸作品,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观察剪纸作品,感受其中的精巧复杂,加深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其次,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剪纸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神贯注、小心翼翼,深切感受到剪纸这一看似平常的民间艺术作品是如此“来之不易”,并且透过剪纸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与细致,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民间艺术真正在心中扎根,增强自觉传承和弘扬优秀民间传统艺术的历史责任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术学科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民间艺术资源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受到了教育教学者的重视。将民间艺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有助于促进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以及丰富教学内容,让美术教学发挥育人作用。作为教育教学者,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遵循融合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以及模式多元化原则,拓展民间艺术教学资源,促进民间艺术地域化教学,创造实践机会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感受到民间美术的魅力,促进教学效率与成果切实性提高,让民间美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