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诗词在古筝艺术中的融合运用

2023-10-26王颖

参花(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古筝曲古筝古典

◎王颖

古典诗词是中华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而古筝是中国民族特色乐器的代表,将古典诗词与古筝艺术相互融合,不仅丰富了诗词的内涵与情感,更是促进了筝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近代以来,古筝艺术在弹奏技法上获得了重大突破,快速指序、双手遥指、柱外刮奏等技法的创新运用,让筝乐的艺术表现力更上一层楼。但是对于演奏者而言,一味追求技法上的提升与突破,容易削弱筝乐艺术原本的魅力。因此,可以从古筝艺术与古典诗词的融合角度出发,从古典诗词中汲取灵感,借鉴诗人借景抒情、以物言志的情感表现手法,使古筝乐曲演奏时能够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而如何实现古筝和古诗词的完美融合,成为古筝乐曲创作者和演奏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古筝艺术与古典诗词的历史渊源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诗与乐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先秦时代的《尚书·虞书·舜典》中用“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来描述诗与乐的关系。诗与乐的相伴共生,对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古筝作为中国古典乐器的代表,许多流传至今的古筝曲中包含了大量的诗句、词句,而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大量关于古筝的描述。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宴惜别》中“筝怨朱弦从此断,烛啼红泪为谁流”,宋代词人晁端礼的《雨中花》中“瑶珮空传好好,秦筝闻说琼琼”等,都有关于古筝的描写。古筝艺术和诗词文化同属于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在取材上具有同源性,而且传达的精神、表达的情感也有高度的相似性。[1]实际上,许多古筝曲听起来像是诗词。以古筝曲《望月》为例,使用了连绵低音描绘出深夜月下独步、形单影只的画面,让听众也能切身感受到浓重的相思之情,这与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古典诗词中古筝艺术的审美体现

(一)清秀之美

在中国古代的文人看来,“清”是一种不浊己身的高尚品格,而古筝的音色高亢,铮铮如金石相击,又似泉水冲击岩石,这种清脆、空灵之音正好迎合了文人推崇的高洁品行。因此,古筝这种乐器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受此影响,文人在写诗作词时,常常将古筝写入诗词中,用筝乐的清秀之美来表达或衬托作者的高洁品行,达到借景抒情、以物言志的效果。例如,唐代诗人张籍的《将军行》中“弹筝峡东有胡尘,天子择日拜将军”,表达了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二)曼妙之美

曼妙原指音乐、舞姿的柔美。在音乐领域,则形容音色悠长、柔美。古典诗词中描述古筝音乐曼妙之美的作品非常多,如唐代诗人刘禹锡《伤秦姝行》中的“敛蛾收袂凝清光,抽弦缓调怨且长”,诗句中用一个“缓”字,表达了古筝音乐的“曼”,而“长”字则着重体现了古筝音乐的悠长和柔美。诗人结合古筝的音色特点,表达了浓浓的离别之愁。同样,在唐代诗人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中“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虽然没有从正面描写古筝音乐,但是诗句中一个“慢”字也能侧面表现出古筝音色之柔美,让读者能从中感受到绵绵的爱意。当然,也有许多在音乐方面有一定造诣的诗人,会在诗词中直接表达筝音的曼妙之美,例如唐代诗人皎然《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时量移湖州长史)》中的“夜静酒阑佳月前,高张水引何渊渊”,诗人直接将筝音比作滔滔不绝的流水,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时佳人在月下独坐抚琴的画面,突出了筝音的曼妙之美。

(三)凄然之美

古筝音色低音深沉、余音悠长,在表达哀怨、凄凉、相思等情感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唐诗宋词中有许多关于筝音之“哀”的体现,例如唐代诗人王昌龄《行路难》中的“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宋代词人苏轼《江城子·江景》中的“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等,均体现了筝音的凄然之美。尤其是在南宋后期,受到时局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文人对南宋统治者收复山河失去了信心,筝音之哀逐渐成为当时主要审美特点。这一时期创作的宋词中,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格调上,都尽显筝乐凄然之意。[2]例如宋代词人柴望《摸鱼儿·丙午归田,严滩褚孺奇席上赋》中的“君试按、秦筝未必如钟吕”,以及叶梦得《江城子·湘妃鼓瑟》中的“二十五弦弹不尽,空感慨,惜余情”,词人借古筝抒发了对当朝腐朽统治的愤懑,对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同情,以及对百姓安居乐业和国家统一的憧憬。

三、古筝艺术与古典诗词融合的可行性

(一)相同艺术特点是两者融合的基础

艺术特点的相同或相似性,是古典诗词能够与古筝艺术融合的基本前提。两者都是以抒情为主,无论是诗词创作还是古筝演奏,情感始终伴随其中,并且情感是否饱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词的质量和演奏的效果。对于古典诗词,诗人以文字为载体,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部用诗句表达出来。例如李珣《酒泉子·雨渍花零》中的“孤帆早晚离三楚,闲理钿筝愁几许”,或者柳中庸《听筝》中的“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都是诗人触景生情,借古筝来感叹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懑,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在古筝艺术的创作中,作曲家通常以音符为载体,传达或者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这样的音乐作品往往能够直击人的心灵深处,引起听众的情感认同。例如古筝曲《长相思》,作曲家利用古筝的低回婉转表达依依不舍、苦恼烦闷的心情。由此可见,无论是音乐还是诗词,两种艺术形式都是以抒发内心真实情感为目的,这也成为两者能够融合的重要基础。

(二)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是两者融合的动力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将其与音乐艺术相结合,实现古典诗词与古筝艺术的完美融合,无论是对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还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都大有裨益。事实上,近年来国内许多作曲家从古典诗词中汲取灵感,创作出许多既富有艺术价值又具有较高音乐造诣的古筝曲。例如,周煜国先生创作的古筝协奏曲《云裳诉》,其创作灵感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曲名则取自唐代诗人李白《清平调》中的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而何占豪先生创作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则是取材于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所作的词《满江红》,以此曲寄托了作曲家对英雄的追思。听众在赏析这些古筝乐曲时,一方面能够获得听觉上的享受,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从而提高了文化自信,有助于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四、古典诗词在古筝艺术中融合运用的策略

(一)在内涵表达上以情感为核心

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古筝的音质具有音色通透、音域宽广、余音悠长等特点,更容易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情感。特别是深沉的低音,常用于表达一种哀怨悲戚、伤愁多感之情。像杜甫的《遣闷》、白居易的《夜宴惜别》、王安中的《玉楼春·秋鸿只向秦筝住》、晏几道的《木兰花》等古典诗词,都是用古筝来表达哀伤、忧愁等情感。近年来,国内许多音乐家将古筝艺术与古典诗词相结合,创作出许多经典作品,其中著名作曲家王建民根据唐朝诗人李白的《长相思》创作的同名古筝曲,将音乐与诗词相融合,使原诗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同时音乐意蕴也更加突出,能够将内心满怀抱负却无处施展的复杂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在古筝曲《长相思》的开头部分,演奏者利用缓慢的低音奠定了忧愁、思乡的情感基调,使用两组不同宫音阶的交替,伴随着诗句“长相思,在长安”,突出了思念、忧伤之情,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无奈。紧接着演奏者采用摇指的弹奏方式,提高古筝音量,节奏变得急促而明快,情感随之变得强烈,向听众展示作者的情感回忆,实现了听众与演奏者的情感共鸣。在古筝曲的第三段,演奏者采用波音摇指的弹奏方式,将情感推向高潮,应和诗句“长相思,摧心肝”表达出愁苦、郁郁不得志的情绪。[3]王建民的《长相思》之所以能够备受好评,在于演奏者以情感为核心,赋予作品真情实感,让作品的内涵得到深化。

(二)在技法表现上注重融入意韵

古典诗词讲究意韵之美,而古筝作为一种弹拨类乐器,通过左右手的配合弹拨能够将音韵很好地表现出来,在诸多乐器中古筝在演绎意韵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古筝曲的演奏者用右手弹音、用左手赋韵。具体而言,音韵的表达方式有滑、揉、按、颤等多种常用方式,选择不同的赋韵技巧,产生的音色以及表达的效果也会有明显不同。例如,使用“颤音”能够呈现出一种细腻、婉转的意韵,使用“滑音”能够表达一种典雅、委婉的意韵。现代作曲家在创作古筝曲时,十分重视体现古筝的赋韵技巧。在此基础上将古典诗词与古筝艺术相结合,结合诗词内容和情感基调,选择合适的意韵表达方式,让古筝曲的每一个音符都能表达出诗词中的情感。[4]

以娄树华先生根据古曲《归去来兮辞》创作的古筝曲《渔舟唱晚》为例,创作者将自己的理念融入作品中,并通过技法演奏将这种情感理念表达出来,让听众获得了意韵深远的审美体验。在《渔舟唱晚》中,演奏者首先用慢拍,配合左手的滑、按等演奏技法,刻画出一幅夕阳西下,渔民在湖面上歌唱、泛舟回家的画面。随后音乐速度加快,配合按、揉两种演奏技法,与前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渔民乘风破浪、奋力划桨的欢愉心情。最后一段使用快拍,使用大量音型模进和变奏,表达船桨拍打湖面、船身激起浪花的画面。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力度也在增强,利用古筝特有的“催板”技法和“双劈”技法,呈现出小舟靠近岸边、百舟竞归的热烈景象。这种用不同弹奏技法来表达乐曲意韵的方式,让古筝艺术和古典诗词的特色实现了完美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古筝曲的艺术价值。

(三)在艺术追求上注重塑造意境

受到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意”大于“形”,古筝艺术也是如此。无论是《高山流水》《十面埋伏》《汉宫秋月》等古代古筝曲,还是《渔舟唱晚》《林冲夜奔》《战台风》等近现代古筝曲,无不讲求意境的塑造,力求达到一种听众与作者情感交融、思想共鸣的效果。在现代古筝曲的创作中,将古筝艺术与古典诗词相融合,为诗句加入相应的音符,塑造出或唯美或磅礴的意境,[5]使听众在聆听古筝曲时,不仅能从听觉上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还能从情感上、心灵上得到满足。

以谢鹏根据北宋诗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创作的古筝协奏曲《远清秋》为例,作者从诗词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汲取创作灵感。在创作这首古筝曲时,作曲家谢鹏即将毕业,处于从校园向社会过渡的环节,谢鹏对未来既迷茫又期待,正是在这种复杂心境下,以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为基础创作出了古筝曲《远清秋》。在意境的塑造方面,这首乐曲的引子部分使用了泛音,通过大量的音程跳动来打造“远”的意境。作曲家利用“先吸后弹”或者“边吸边弹”的呼吸方式,营造了一种空灵、深远的氛围效果,奠定了整首曲子的悲凉基调,让听众仿佛也置身于作曲家那个寂静、无奈的秋天。第一段为慢板,具体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单音开始,缓缓前进,逐渐过渡成为大撮和摇指,迎来乐曲的第一个小高潮,贴合诗词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意境。第二阶段则加入了点状旋律,让音乐的层次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种旋律让听众更加激动和紧张。第三阶段则重复第一阶段的旋律,并通过移码的方式将定弦恢复G 调后与钢琴配合,给下一段的快板旋律做铺垫。在古筝曲的创作与演奏中,作曲家将自身感受与古典诗词中的意境完美融合,使古筝曲的旋律更加优美,意境更加深远,作曲家的情感也得到了充分展现,进一步提升了古筝曲的赏析价值。

五、结语

音乐与诗词相伴共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对于古筝作曲者而言,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借鉴古典诗词中对意境、韵味的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升音乐的乐意和乐韵,实现“诗境”与“乐境”的结合,才能进一步提升古筝乐曲的内涵与魅力,达到一种艺术表现与文化精神和谐统一的效果。对于古筝弹奏者而言,要加强对古典诗词的文化理解,领略其文化内涵,这样在弹奏时才能将古筝曲的美感特质完美展现出来,进一步提高古筝曲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古筝曲古筝古典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第一次弹古筝
民族器乐教学中文化内涵探究的途径分析——以古筝曲《行云流水》的分析为例
古筝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刍议传统古筝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的古筝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