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民歌的声乐艺术价值、传承困境和发展路径探讨

2023-10-26郑双花李晨熙

参花(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民歌声乐文化遗产

◎郑双花 李晨熙

一、引言

地方民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的一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通过地方民歌可以了解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人们的语言、民俗、生活习惯、地域文化等多种信息。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民歌以其曲目数量大、传播范围广、内容题材多的优势,推动并丰富了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但与此同时,因其大、广、多的特点,其在传承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进一步扩大地方民歌的传播范围,促进其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探讨地方民歌更好的发展路径。

二、地方民歌的声乐艺术价值

(一)地方民歌推动声乐艺术发展

依据地方民歌精髓部分,将各地地方民歌改编成中国声乐艺术作品,改编过程中保留原民歌精髓部分,如民歌的旋律、风格特点、地域性方言等,突显民歌原有的特色,使听众一听便知道曲子的来源。这类民歌作品如郭颂创作的《丢戒指》《瞧情郎》《看秧歌》等声乐艺术作品,皆取材于东北民歌的音乐素材,在创作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变化发展;郭颂创作的另一首《乌苏里船歌》则以赫哲族民歌《嫁新娘》为素材,在创作中对原素材的特色进行保留,并与新时期音乐的特点相结合,以兼具传统与创新的音乐推动声乐艺术的发展;黄国群创作的《苗家酒歌》则以苗族民歌音乐的节奏、节拍、旋律曲调等音乐要素为创作素材,在创新中融合地方特色,进一步彰显独特的民族魅力。这些加工改良的地方民歌常被用于各种场合,如被选入声乐比赛、进入声乐课堂及专业音乐会等,地方民歌的加工改良给予了声乐艺术丰富的题材,极大地推动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对声乐艺术的改编创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地方民歌演唱的情感值得借鉴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民歌的演唱可以体现出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性格特征、地域文化等地方特色,它的表演形式、润腔技巧、发声、咬字等对民族声乐演唱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民族声乐艺术吸收地方民歌的演唱技巧,丰富了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也吸收其原有的情感表达。目前,关于民歌作品的背景与情感,声乐学习者大多通过书本知识来了解,这种情况下的演唱很难反映歌曲的真实感情。演唱地方民歌看似非技术,实则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多强调真假声、气息、歌唱位置等注意要点,往往忽略歌曲情感表达这一要点,以至于声乐学习者在演唱时,不知道原地方民歌的真实情感,自然也难以投入情感,展现真情。而歌唱是共情的艺术,片面追求技术而忽视感情或者技术大于感情都难以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地方民歌的演唱多为歌从心生,以情感为主,毫无杂念的投情演唱值得更多演唱者的借鉴,以情带声更容易达到声音与情感的统一、协调,更容易打动观众。

(三)地方民歌的曲式曲调为研究提供资料

地方民歌的曲式多样,有简短的单曲式和上下句式,有三句式、五句式,还有起承转合的四句式,而且曲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创作时,曲式可以根据歌曲的主题或者情感表达进行变化。地方民歌的多样曲式,极大地丰富和推动了我国民族声乐歌曲的创作,使其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至于地方民歌曲调的构成,曲调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曲调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各种调式的运用,同一调式的不同色彩等等,也都进一步丰富了多种民族文化的内涵,多样化的曲式和内容丰富的曲调都是研究中国音乐特殊性的珍贵资料。

三、地方民歌的传承困境

(一)环境的变化导致地方民歌传承生态流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根基在民间,传统音乐的产生、发展、生存依赖于乡土文化,地方民歌就是在一定地域下形成的具有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它的地方性特点突出,离开了特定劳动生活环境难以传承,如田秧山歌、放牧山歌、劳动号子等,这类地方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田野劳动或劳动之余创作的。脱离了这样的生活环境,地方民歌的传承也缺少了独特的地方特色,传承也陷入了局限性甚至困境。

(二)中、青、少年群体对传统音乐的兴趣不高

非遗传承人是重要的文化传承根基,老、中、青、少年传承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对传统音乐非遗传承的成效具有重要影响。老艺人是非遗产生、发展、传承的重要载体,他们掌握了非遗的精髓,但非遗传承需要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需要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结构的人群加入,尤其是青少年群体,青少年群体的加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青少年了解并熟知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让其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然而,现实情况是青少年群体对传统音乐的了解不够,兴趣不高,即使部分青少年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也很难投入较多的精力去学习并传承这一音乐艺术瑰宝。

(三)对已收集到的原生态民歌“活态化”不够

相关工作者已完成了大量地方民歌搜集、整理、编撰工作,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黑龙江卷》《春歌行·彭泽民间歌谣集成》等已搜集成册的地方音乐,对于这些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发展,“唱新、唱活”是重要一环,因此,应加强实践,注重“活态化”原则,使之“活起来,传下去”,进一步推动地方民歌延续发展。然而,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多为图片、谱例及文字介绍,虽然资料内容丰富多样,但依旧存在着地方民歌给人以陌生感,读者只是看到文字但并不知晓歌曲旋律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推动原生态民歌“活态化”工作,才能使地方民歌的记录与传承更有意义和价值。

四、地方民歌的传承发展路径

(一)做好搜集资料的管理工作

事先规划好搜集地方民歌的区域,对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安排,做好民间采风调研表,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和问题进行搜集。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采风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梳理,梳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民间音乐的历史源流、艺术特征、种类属性、传承人情况、谱例、音频、视频及图片等。资料整理后需进行合理的保存,比如,以论文或专著的形式出版;以学习资料的形式进入课堂或进入单位科研处的资料库等,通过这些方法让更多人认识和接触地方民歌,使之得以流通传播。因此,相关工作者要加大对收集、整理、研究、编辑、出版地方民歌的工作力度。

(二)培育高校传承人才

传承人是重要的文化传承根基,需要对其重点保护。当前亟须制定民间音乐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合理、行之有效的保护和培育措施,培养一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基础、有一定传承意识的传承人。高校作为有组织、有目的培养人才的集中之地,强化地方高校的师生培育为民间音乐非遗人才培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是推动地方民歌传承的有效途径。

1.挖掘有潜力的学生

大部分高校学子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高,他们极易在当前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中发现并欣赏民间音乐之美,能够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高校学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培育工作可以以地方高校专业院(系)的学生为培育对象,其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培育工作既可以帮助其寻找多元的发展途径,也可以促进其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创新,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同时也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此外,地方高校的本地师生人数占比较大,不乏一部分熟知当地传统音乐的师生,他们对具有鲜明艺术风格、浓郁当地特色的地方民歌的接受度更高,学得更快。

2.打造专业的师资团队

师资团队成员的主要类别是民族声乐老师、作曲老师、舞蹈老师、MIDI 制作与文学写作老师等。教师可以通过实地采风收集、整理出所需材料,讨论出一批具有代表性且可行性强的作品进行打磨,如改编地方民歌、表演地方民歌、撰写课题和论文。首先,作曲老师和文学老师选择作品改编,声乐老师演唱,编与唱反复推进,直达满意效果;其次,进一步深入了解改编后的作品,丰富演唱情感,舞蹈老师加以动作进行完善;最后,除了演出,还可以进行MIDI 制作,通过电子形式保留。通过收集、改编、表演和撰写等一系列工作,优化并完善地方民歌的改编与创作,加强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弘扬,促进专业师资团队在地方民歌知识上和技能运用上的成长。组建团队的同时,搭建与地方民歌传承人及民歌艺人等相关部门的交流桥梁。多组织教师观看民间艺人的演出,多举办民歌主题歌唱比赛,给予教师与地方民歌艺人进行交流的机会。

3.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邀请非遗相关专家进校开展讲座,传授理论知识,扩大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知识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知识研究。邀请传承人进校实践授课,现场指导师生非遗表演,加强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提高实践表演力。同时,让师生走出去学习,进一步接触相关艺人,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真正全面、深入地了解原生态相关非遗知识。师生把搜集到的原生态民歌引进音乐课堂进行学习,如引入视唱课堂,选择性地学唱地方民歌的主旋律,掌握地方民歌的音乐特点;引入音乐欣赏课堂,观赏地方民歌的表演,了解其演唱及表演风格;结合作曲引入合唱课堂和声乐课堂,对作品进行改编,教师先学唱,然后再教学生练唱;引进每学期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周的实践周课堂,可以邀请传承人或者艺人进入学校集中教唱,教唱后师生进行反馈表演,互相交流与分享学习经验与演唱技巧。同时,学院负责老师对接好传承人或者艺人定期带领老师、学生去请教学习,充分利用好一周的实践学习机会,引入民乐团课堂、引入民间舞蹈课堂等,真正做到高效率地“请进来,走出去”。根据高校的教学原则,引入民间音乐进入当地高校专业院(系)有利于促进民间音乐人才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三)在地方民歌中引入先进技术

采用VR、AR、Modalys 等先进技术对地方民歌进行现代化演绎,赋予原生态民歌以新的生命力,使其做到承载历史、展示当代、衔接未来。使用Modalys 软件建立地方民歌声学模型,结合视频、动漫、游戏、微视频等方式保存开发,借助新媒体多渠道宣传和推广,使地方民歌收获更多的观众,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先进技术和新兴媒体的使用让地方民歌的传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保存、传播、传承及交流奠定广阔的空间。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先进的技术媒体整合内外部资源、新旧资源,且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地方民歌的宣传和推广。

五、结语

如何有效推动依赖于传统文化土壤的民间音乐适应逐渐走向高度现代化的社会文化环境;怎样将传统传承模式和现代传承模式相融,助力地方音乐“活起来,传下去”;采用哪些新思路和办法来解决民间音乐非遗传承人才的优化培养等,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地方音乐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中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挖掘培育高质量的传承人,组建强大的人才队伍,展现出持续的文化发展。

猜你喜欢

民歌声乐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穿花衣 唱民歌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