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科学衔接的探索与实践
2023-10-26张丹丹
文_张丹丹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讲,幼小衔接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幼儿面临着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游戏方式、交往方式的转变,因此必须要为这些转变做好多方面的准备。2021 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工作,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过渡。
幼儿园时期是终身教育的开端,也是幼儿从懵懂走向知识文明的起点。随着幼儿园三年生活的结束,他们将会进入一个新的世界,进入更加独立、复杂、多变的小学生活,将面临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为了让其更好更快地适应,需要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实施幼小衔接策略,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中,快速养成新阶段的学习习惯。
策略:促进幼儿建立时间观念的研究
文_黄晓雨
“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成为让“双减”政策和精神落地的重要举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帮助即将进入小学生活的大班幼儿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通常会开展一些与幼小衔接相关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在生理、心理和能力上积累多方面的经验。
投放教学材料。为支持幼儿的个体差异发展变化,活动材料投放的先后顺序、种类、数量、难易需要有层次,这会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产生不同影响。例如大班幼儿的能力和水平都明显增强,需要投放具有开放性、可变性、辅助性的材料以及能反映物体细节特征的、种类多、数量相对少的材料,满足幼儿与同伴交往合作的需求。本人针对本阶段教学目标,对本班幼儿游戏活动投放的是真实的钟表和闹钟,难易程度不同的自制表盘,带有标记分针的自制表盘和玩具钟表。此外,还投放了记录时间的选择性材料,例如电子钟表,可选择性的记录纸。帮助幼儿从对材料的兴趣和操作本身转移到探索实践的过程上来,增强幼儿活动的有效性和过程性。
利用过渡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同伴合作游戏,学生通过自主操作钟表兑换奖励,可以促进同伴间相互学习和竞争,开始“认时钟”的小较量;开展自主性游戏,感知时间,理解时间;开展“我是钟表”角色扮演的“报时”游戏,每到过渡环节,请当天的报时员进行“钟点播报”,充分认知时间,强化认读时间;教师将亲身经历的活动进行词汇转换,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
进行自主活动。园内组织参观小学活动,提前与幼儿进行活动探讨,让大家说一说对小学生活的疑惑,并利用绘画和分享的形式进行记录,带着问题进行参观。孩子们发现小学生活丰富多样,也体会到了作息的差异,对在小学看到和了解到的方方面面进行模仿和践行,潜移默化地深化了自身的独立性。该活动设计鼓励幼儿管理自己的时间,计划想做的事情,规划自己的活动。
调动家长资源。幼儿园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制订“日程时间计划表”,主要培养幼儿自主管理时间的主动性,促使幼儿建立起时间观念和任务意识。幼小衔接阶段是孩子步入社会的一个“坡度”,幼小衔接内容选择关键在于处理好幼儿发展实际的需求和兴趣经验之间的关系,在教学目标和幼儿发展需求之间架起桥梁,在尊重幼儿兴趣需要、经验背景的基础上,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策略:发展幼儿关键能力的实践
文_ 赵蕊
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指出:“3—6 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帮助幼儿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幼小衔接不应是表象的,诸如孩子认识多少字的知识性教育,而应该是在幼儿园阶段孩子最应该受益的关键能力,本文以“发展关键能力”为抓手落实幼小衔接进行阐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拥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会更自信、自我效能感更高,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才能不断尝试,攻克障碍、实现目标。首先教师要把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机会还给孩子,要学会做一位“装傻”老师,为孩子创设一个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环境,支持、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其次在支持幼儿独立解决问题时,教师要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孩子的意图及困难,选择适宜时机介入、支持幼儿游戏。最后当教师介入孩子的游戏以后,还需要使用相应的策略来支持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发展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成为一名小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
自主管理能力。当幼儿自己制定计划时,就会有“我的活动我做主”的感受,从而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游戏,提高专注力、坚持性和自主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在组织幼儿制订计划时,可通过一个有趣、参与性强的游戏成功激发幼儿做计划的兴趣与愿望,也可以通过重复、重构、描述、提问、小结的交流方式支持幼儿制订计划。在支持幼儿制订计划进行活动后,幼儿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时间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能力,有效聚焦了诸多学习品质的发展,从而科学助力幼小衔接。
体质运动能力。《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明确了幼儿园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教育价值。例如在进行拍球锻炼时,创设“打地鼠”的游戏情境,来支持幼儿练习拍球;利用各种活动时间进行体质锻炼,在各个活动间的过渡环节增加互动;利用班级主题墙,生成开展一系列丰富有趣、富有意义的主题活动。
在实践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更多有效的幼小衔接策略,只有立足于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幼儿的终身学习、后续发展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为幼儿日后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提供保障。
策略:以自主能力培养助力幼小衔接
文_ 吴璇
在幼小衔接背景下要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才能够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实现有效的过渡,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责任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本文分析了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自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有效的策略,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教师需要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能力,为幼儿在小学阶段的独立学习生活打下基础,培养其独立性格。
通过游戏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培养其独立性。让幼儿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在小学阶段需要独立完成照顾自己、安排学习的任务。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培养起幼儿的独立能力,游戏活动十分重要,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活动任务的习惯和能力。
借助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责任意识。小学阶段,幼儿更需要有责任意识,学会对班集体负责,承担起自己在班级的责任和义务;学会团结合作,和大家一起实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教师可以利用区域活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之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并进行小组合作,树立起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为进入小学的集体生活做好准备。
开展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时间管理能力。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对幼儿的作息时间的安排和沟通。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教师也要让幼儿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把握时间。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将生活细节和时间联系起来,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观察时钟,并且在学习时钟的过程之中对自己一整天的生活进行安排。
通过一日生活培养幼儿综合能力。不需要刻意对幼儿进行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生活安排,支持幼儿培养良好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将时刻表进行展示,提高幼儿的时间观念。培养幼儿独立吃饭、餐后清理自己座位的卫生习惯,帮助幼儿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
案例:走进小学,促进幼小双向交流
文_张秋丽
2021 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的理念,大班下学期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北京市通州区大方居幼儿园与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中的重点工作提到“开展幼儿园与小学的联合教研,探索幼小衔接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基于此,本园围绕学习能力、生活习惯、知识内容等几个衔接点和话题探讨实施策略,为幼儿园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同时为一年级新生适应小学学习模式做铺垫。
首先开展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活动。该活动帮助幼儿从家、园、校三个方面初步了解小学生活。幼儿以班级为单位集体进入小学,并由小学老师分别带领幼儿参观学校的校舍、操场,体验与小学生一起上课10 分钟、一起升国旗等;幼儿通过采访小学老师,了解心中困惑的问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幼儿通过观看小学入学准备短片,增加对小学生活的了解,加深对小学生活的认识,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其次通过幼儿园与小学联合教育,增加小学教师对幼儿园教育课程的了解。通过联合教育活动,了解幼儿及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促进园校双向衔接。幼儿园收集幼儿的问题及想要了解的内容,反馈给小学,与小学共同制定参观计划;小学根据幼儿需求设计参观路线,以及安排执教低年级的教师志愿者为幼儿进行讲解。
再次通过展开对幼儿的了解工作,家长协助幼儿进行调研,班级教师通过谈话、调查表、开展相应的集体教学活动等,了解幼儿对小学的困惑,以及他们想要了解的内容;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请家长协助幼儿调查身边小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样,一起设计参观小学的调查表,为参观小学做准备。
最后通过记录、分享活动心得,巩固幼儿的认知经验。在参观活动后,幼儿园及时请幼儿进行经验的分享总结,帮助幼儿巩固加深对小学的认识。同时,请幼儿一起为多位导游的小学老师写感谢信,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辛勤付出的感谢。在巩固幼儿对小学的认知同时,也渗透良好的礼貌教育。最后,请幼儿将参观的结果和感受与家人分享,让家长也能了解孩子即将入学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增加家长对小学的了解。
案例:科学衔接,促进幼小双向联动
文_肖萌
2021 年3 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幼儿园与小学要协同合作,双向衔接。科学落实幼小衔接试点园,共同探索科学实施幼小衔接的方法与策略。我园以助力幼儿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为目标,以“家、园、校合作”为主线,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同时尊重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通过问卷访谈、教师培训、家长讲座、主题教育、个别指导、一日生活渗透、家园合作、园校联动等多种形式,进而帮助儿童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
双向调研为科学双向衔接做奠基。我园以自身为支点,组建了家、园、校共育共同体。与潞河中学附属小学双向联动,通过参观园所、感受园所文化、交流幼儿园学习生活和小学一年级学习生活的不同,从幼儿生活自理、学习方式、在园校的活动以及家长特点几方面深入探讨,其目的是让教师从教育意识上双向衔接,达成共识、找出差异分析原因,为今后的衔接实践做准备。小学教师深入班级体验幼儿园教学活动模式,聆听教师的活动反思,最后座谈交流园校教育模式的差异,聚焦问题:衔接点在哪里?助力双向衔接,科学推进幼小衔接工作。
协同推进为科学双向衔接凝聚合力。通过“问卷星”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幼儿园、小学一年级教师及家长关于幼小衔接入学准备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本园将调查结果中涉及“如何科学过渡”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罗列问题清单,为双方共同研讨教育策略做足准备。在联合教研上深度发力,基于调研生成的教研主题,行之以“实”。扎扎实实解决问题。就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教师教育策略衔接、家长科学助力三方面展开深度教研,为科学双向衔接凝聚合力。
多维联动为科学双向衔接共发力。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认识是否科学,关系到衔接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幼儿园深入开展幼儿家长调研活动,针对问题,多举措做好家长宣传工作,其中包括幼小名师齐聚力,帮家长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小学教师开办小讲堂,转变家长教育行为,保证对幼小衔接指导产生实效。通过多元合作、多方联动,让幼小衔接工作落实落细,帮助儿童迈好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