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配合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10-26王欢姚盛云郭凯娟
王欢,姚盛云,郭凯娟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手术室,江苏盐城 224000
正常的心脏瓣膜在完全紧闭时可以防止血流反流[1],作为心脏重要结构,一旦发生病变,血流动力学有变化,还有心悸等多种症状,可能导致心衰或其他疾病,对此,临床方面建议“换瓣”,即心脏瓣膜置换术[2]。手术效果不仅受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还受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且作为一种高精尖手术,对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3]。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而言,其一般护理措施的重点在于术后护理,例如对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的持续关注[4],又如术后基础环境与清洁护理,还有针对健康生活的指导,但问题在于这种护理方案虽有普适性[5],但难以满足患者于生理功能恢复、并发症预防等多方面的需求,手术仍存在一定风险与意外,影响整体疗效。对此,临床方面开始重视手术室护理,希望通过开展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高效的护理配合[6],切实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而本研究随机选取2021 年5 月—2023 年3 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阐述了系统护理配合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护理方案分组。对照组40例,男19 例,女21 例;年龄60~70 岁,平均(63.22±1.02)岁;狭窄部位:主动脉14 例,二尖瓣26 例。观察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年龄60~70 岁,平均(65.19±0.56)岁;狭窄部位:主动脉12 例,二尖瓣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超声等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心脏瓣膜病[7];②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在Ⅰ~Ⅱ级;③确认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且完全符合适应证,手术择期进行。
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脏器功能性障碍问题;②带有心脏起搏器患者;③心脏病手术史患者;④恶性肿瘤患者患者;⑤血液系统病患者患者;⑥患精神障碍患者;⑦患感染性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基于常规术中护理,重在配合,病情监测以记录其心跳等相关情况为基础,开展体位指导,最开始为仰卧位,便于露出手术区域,适时调整以提高其舒适度,避免长时间压迫以致肢体疼痛或压力性损伤,必要时可按摩四肢、缓解压力,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做好皮肤护理,对非手术区以薄单覆盖,做好保温工作,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等问题。
观察组:给予患者以术中系统护理配合。责任分工及内容如下:(1)器械护士方面。①深入了解,需要提前了解手术项目、患者病情,熟悉手术步骤,并按照先使用先摆放的原则,整理好手术器械及无菌纱布等物品,尤其是在阻断升主动脉血流这一环节,需要迅速操作、迅速反应,缩短阻断用时,避免患者心肌处于长时间缺血、缺氧的状态,可有效预防心肌坏死及其他术中并发症。②配合要点,常规性心脏增强CT 检查以明确风险程度,协作完成体外循环的建立,可在患者背部贴上除颤设施以防止突发性室颤,若发现心包心脏黏连、层次不清等问题,需要做好游离升主动脉及插管的准备,保护患者心肌,此外还需要注意缝合的手法,最好选用双头针加垫片间断式缝合法,可预防瓣周漏等意外,一定要记住缝合针使用次序,不仅需要控制好针距,还需视情况换用不同颜色的缝合线加以区分,此外还要记住缝合方向,确保手术高效进行。(2)巡回护士方面。①麻醉配合,手术需要以麻醉为基础,但麻醉诱导之时可能出现血压骤降、心动过缓等问题,为避免麻醉药物影响心肌血流灌注,应当事先准备好肾上腺素及利多卡因等多种急救药物,还需准备好除颤器等设备,了解患者病情,进而应对麻醉中可能出现的意外。②输液配合,需要严格遵照医嘱,为患者准备好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配合深静脉泵入以稳定患者内环境,改善水钠潴留及心肌缺血等问题,密切关注入药情况,做好管道护理以防止漏液,此外,在医生指导下为患者输入强行利尿药物并进行机器预冲,密切关注其血气指标变化并适时补充钾镁等物质。③体位指导,考虑到患者于术后肌肉松弛、被动体位保持时间较长,为此,应了解患者皮肤状态并在术中进行体位调整,可在患者的枕部、背部及臀部垫上一软垫,减轻局部压力、预防压力性损伤,在体征平稳且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交替侧卧,做好保暖并予以四肢适当的按摩。④安全护理,一方面是指预防感染,另一方面是指安全转运。重点在于前者,护理人员应当建立无菌屏障,尤其是在各种侵入性、创伤性操作之时,一定要加强配合,在医生指导下每隔4 h 追加一次抗生素。
1.4 观察指标
不良事件:统计围术期多种不良事件并加以对比,主要包括低温寒战、压力性损伤、呛咳及肺部感染等多种并发症[8]。
生活质量:主要是指术后恢复情况对生活的影响,使用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进行测量[9],量表共计21 条目,分为身体维度(0~40 分)、情绪维度(0~25 分)及其他维度(0~40分),总分最高为105 分,且分越低生活质量就越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mLHFQ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
3 讨论
心脏瓣膜病的病因复杂,主动脉等多个瓣膜口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问题[10],随着病情的进展,其血流运行不畅的程度亦加重,心脏功能受累并持续下降,甚至造成心力衰竭[11]。临床治疗经验表明,约有90%的心脏瓣膜病患者需要接受人工瓣膜置换才能治愈,但手术效果不仅受患者病情差异、应激状态以及耐受性差异的影响,还受到手术操作者技术水平、临床护理配合效果等多方因素的影响[12]。
相较常规手术室护理而言,系统护理配合强调了整体性与全面性[13-14],兼顾个体差异以及所处环境的影响,是保证手术顺利且安全进行的前提,也是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的保障。这是因为系统护理配合将护理重点放在了手术室中,秉持着事先预防的思想,而不是传统的事后补救观点,开展的护理工作服务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及患者的需求,紧密连接手术相关的各环节,明确的分工、多层次的措施确保手术可以高效进行。观察组围术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这就说明系统护理配合可以有效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这与刘洋[1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个体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36%,5/44)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12/36)(P<0.05)”。这是因为经系统护理配合,患者在生理功能康复上的需求得以满足,术中针对多种并发症都有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保暖工作的完善,减小了低温寒战的发生率,又如护理人员手卫生工作加强、无菌屏障建立以及抗生素科学使用,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等感染性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系统护理配合的有序开展可实现对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此外,接受手术室系统护理配合的一组患者其术后生活质量相对更高,具体表现为观察组护理后的mLHFQ 评分显著更低。系统护理配合以患者及其需求为中心,坚持与手术各环节相适应的护理程序,秉持着为患者解决临床问题的原则,明确了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的各自职责[16],实现了护理配合的精细化。相较常规手术室护理而言,更加强调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及责任心,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意识状态以及生命监测仪显示的科学数据,以此判断何时开展适宜的措施,并不是被动地按照医生的要求完成护理工作,且以麻醉及输液为代表的多手术环节都有其不同的护理重点措施,甚至指派专人负责,可及时妥善地处理意外损伤等突发事件,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整体手术效果明显提升,患者的心情更为愉悦、躯体健康及生理功能更为理想,达到了最佳健康状态[17-18]。
综上所述,心脏瓣膜置换术具有一定风险,具体的治疗效果受多方因素的影响,临床方面希望通过优化临床护理工作,实现患者预后的改善,且此次研究证实,相较常规护理效果而言,手术室系统护理配合的有序开展可加快康复进程,可预防并发症并切实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