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诊断糖尿病时应用尿液检验和生化检验的分析

2023-10-26朱斌

系统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糖耐量准确度尿液

朱斌

淄博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淄博 255036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1]。其具有复杂发病原因,同自身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等存在显著相关性[2]。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因为表现出较低免疫力,呈现出较差糖调节功能,所以机体往往表现为应激状态,呈现出较高血糖控制难度,表现出较大感染概率[3]。对此类患者而言,如自身血糖指标未获得有效控制,则存在较高概率导致其肾脏以及心脏呈现出系列病变,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给予患者早期诊断干预,价值显著[4]。以往在实施检验期间,常规尿液检验获得广泛运用,通过获取尿液后,针对尿葡萄糖以及尿酮体实施检验,而对机体糖尿病状态加以判断,此种措施较易表现出漏诊以及误诊等现象,从而明显增加糖尿病并发症[5]。在此种情形下,生化检验技术获得快速发展与应用,其呈现出简单操作特点,能够对患者展开多种检查,可将患者糖尿病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6]。本研究选取2020 年2月—2022 年11 月淄博市中心医院82 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尿液检验以及生化检验后获得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82 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 例,女38 例;年龄39~72 岁,平均(55.29±2.59)岁;病程1~12 年,平均(7.19±0.28)年。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表现出消瘦、多饮、多食以及多尿等系列症状;②基线资料完整患者。排除标准:①处于哺乳期或者妊娠期阶段者;②患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者;③患有恶性肿瘤疾病者;④呈现出其他代谢障碍型现象者;⑤患有胰腺炎疾病以及精神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将口服糖耐量实验、糖耐量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作为金标准,对患者施以常规尿液检验。收集研究对象10 mL 尿液,利用专业尿液检验仪器合理展开检验工作,此外采用干化学葡萄糖氧化酶法展开对应检验,获得阳性结果,则证明患者呈现出糖尿病情况。施以生化检验。检查前禁止私自服用药物,遵医嘱选择降糖药物治疗,禁止饮酒。此外,检查期间需要禁止禁食,确保空腹。抽取患者3~5 mL 静脉血,合理进行送检,并展开生化检验。

1.4 观察指标

诊断效能比较。主要包括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所有疑似糖尿病患者实施糖耐量实验、糖耐量检查、OGTT 试验发现,阳性患者50 例,阴性患者32 例。生化检验诊断疑似糖尿病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同常规尿液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疑似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结果(n)

表2 疑似糖尿病患者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病中的一种,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显著提升,此种疾病在出现后往往伴随终生,患者精神健康与身体受到影响显著,严重危害其身体健康,从而导致生活质量明显降低[7]。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①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年龄增加后呈现出记忆力下降现象,往往表现出药物错服或者漏服等现象,而且部分患者会呈现出同时服用诸多降糖药物以获得快速治疗。但如表现出过多药物种类,则会呈现出混淆现象[8-10]。②诸多糖尿病患者未积极参加系列健康教育活动,未参加社区组织血糖检测等活动,从而表现出较低自我保护意识。③呈现出饮食无限制情况,患者因为暴饮暴食,未对自身饮食加以管理,从而呈现出糖尿病控制不佳情况。④表现出胰岛素贮藏不良现象,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下降[11-12]。

2 型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其表现出较高发病率,疾病发生同环境与遗传等因素相关,在高血糖作用下,伴随病情不断进展,会导致心血管、皮肤等系列器官呈现出功能障碍。对此,针对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到正确诊治,以有效减轻病情,避免出现并发症。所以对于诊断作用需要给予充分重视,通过高诊断率支持,可保证患者及时获得治疗,从而保障后续最佳时间治疗,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如呈现出较低诊断率,会导致治疗有效性降低,诱发诸多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确保其血糖水平稳定,以减轻体内代谢压力。一旦确诊,需实施长时间治疗,通过长时间口服相关药物对血糖实施控制,以改善疗效,提高生存质量。对此确定快速、有效检测手段展开糖尿病诊断,具有显著意义。具体诊断期间,尿常规以及生化检验获得广泛运用[13-14]。

结合本研究结果发现,对所有疑似糖尿病患者实施糖耐量实验、糖耐量检查、OGTT 试验发现,阳性患者50 例,阴性患者32 例。所有疑似糖尿病患者完成常规尿液检验后,诊断特异度为68.75%,敏感度为60.00%,准确度为63.41%,所有疑似糖尿病患者完成生化检验后,诊断特异度为96.88%,敏感度为96.00%,准确度为96.34%,生化检验诊断疑似糖尿病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同常规尿液检验比较,结果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同吴红霞[15]研究中表现出一致结论,此文中生化组特异度77.78%、准确度94.44%以及敏感度92.59% 均高于参考组的55.56%、70.37% 以及75.93%,分析结果原因为在实施尿常规检验期间,主要通过对酸碱度、尿比重、糖、酮体等实施检测,利用化学法葡萄糖氧化酶实验完成。检验期间即使呈现出简单操作特点,但因为表现出较低检验精度,从而因为系列操作条件影响而呈现出复杂检验程序,较易发生错误现象。而对于生化检验而言,其主要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水平实施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获得上述理想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临床对糖尿病患者在实施疾病诊断期间,尿液检验方式以及生化检验方式均获得一定程度应用。同常规诊断方式比较,生化检验方式的应用准确性更高,可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猜你喜欢

糖耐量准确度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跟踪导练(三)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益气养阴和祛瘀化浊法治疗糖耐量异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