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

2023-10-26宋丽莉张宏伟詹玉茹高峰沈雷

系统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躁动苏醒丙泊酚

宋丽莉,张宏伟,詹玉茹,高峰,沈雷

1.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2.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患者治疗的“金标准”,该术式能够在微创条件下将患者病变胆囊切除,继而控制疾病发展[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腹腔镜应用推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诸多医疗机构广泛应用,虽然其安全性相较于传统术式已经大大提升,但术中全身麻醉无疑是重点问题[2]。既往研究表明,手术创伤、麻醉药物等因素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造成一定刺激,术中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波动,影响麻醉效果和手术效率,部分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属于预后和康复的不利因素[3]。因此,如何通过麻醉药物选择提升麻醉效果,降低应激、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4]。丙泊酚属于全麻手术患者常用麻醉维持药物,本研究将其与地佐辛联合应用进行麻醉维持,选取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62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联合方式在此类患者麻醉中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计62 例。以信封法要求随机、平均保持均衡性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每组31 例。参考组男18 例,女13 例;年龄31~63 岁,平均(41.28±4.36)岁;手术时间32~61 min,平均(45.31±10.24)min;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hesiologists, ASA)分级Ⅰ级15 例、Ⅱ级16 例。研究组男16 例,女15例;年龄36~65 岁,平均(41.33±4.07)岁;手术时间35~68 min,平均(45.29±10.36)min;ASA 分级Ⅰ级17 例、Ⅱ级14 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具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指征;患者年龄18~65 周岁;ASA 分级Ⅰ~Ⅱ级;均书面签署知情同意;均采用其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临床资料完整且明确。

排除标准:相关麻醉药物过敏者;长期阿片类药物成瘾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患者;认知障碍、精神病史、存在手术禁忌证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建立静脉通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前30 min 给予阿托品(国药准字H31 021171;规格:1 mL:1 mg)、苯巴比妥(国药准字H12 020381;规格:1 mL:0.1 g)肌注,分别为0.5 、100 mg。送入监护室后检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麻醉诱导,诱导方式相同: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20 031037;规格:2 mL:2 mg)+依托咪酯(国药准字H32 022379;规格:10 mL:20 mg)+顺阿曲库铵[ 国药准字H20 060869;规格:10 mg(按C53H72N2O12计)]+芬太尼(国药准字H20 054171;规格:1 mL:50 μg),剂量分别为2~5 mg、0.2~0.4 mg/kg、0.15~0.2 mg/kg、4~5 μg/kg。术中全部患者均采用维库溴铵+瑞芬太尼麻醉维持,以微量泵注方式直至手术结束前10 min 停止。

参照组加用丙泊酚麻醉维持,给予患者丙泊酚(国药准字H20 084457;规格:10 mL:100 mg)10 g/kg直到手术结束。

研究组采用地佐辛+丙泊酚麻醉维持,即给予患者地佐辛(国药准字H20 080329;规格:1 mL:10 mg)10.1 mg/kg+丙泊酚10 g/(kg·min)直至手术结束。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生命体征。划定麻醉前、给药后2 min、苏醒时为评价时间,测定上述时间下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

对比两组量表得分。划定拔管时、拔管后5 min、拔管后30 min 作为各量表评价时间,分别从疼痛、苏醒期躁动、镇静方面评价,疼痛评分0~10 分,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苏醒期躁动评分0~3分,评分越高躁动越严重。镇静评分1~6分,1分对应清醒无法配合,2 分清醒、平静合作,3 分有反应但瞌睡,4 分瞌睡、反应活跃,5反应迟钝、入睡,6分无反应。

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统计两组患者麻醉中丙泊酚用量,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时间指标均以分钟为单位。

1.5 统计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组间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使用(±s)描述,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研究组苏醒时血压水平、心率水平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段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比较(±s)

?

2.2 两组患者各项量表得分比较

研究组拔管时、拔管后5 min、拔管后30 min 疼痛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时、拔管后5 min、拔管后30 min 时镇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各项量表得分比较[(±s),分]

?

2.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参考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

3 讨论

尽管目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有所保障,能够避免传统开腹手术的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5]。但其仍属于手术性操作,术中对内脏组织的牵拉引发应激反应,加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刺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苏醒期躁动,影响其术后康复效率,不利于获得理想预后。因此,采用何种方式提高患者麻醉效果,达到理想的镇痛、镇静目的并预防苏醒期躁动是此类手术患者的关键所在。

丙泊酚是一种起效快、持续时间短、作用平稳且迅速的强效全身麻醉剂,该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在临床各科室麻醉和重症患者镇静中得到广泛应用[6]。丙泊酚给药后能够降低脑血流量和颅内压,具备轻度抑制心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脑氧代谢率、心脏指数,同时具备脑保护效果[7]。有研究针对丙泊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的影响,发现其无蓄积作用,苏醒快且不会引发兴奋现象,能够避免苏醒期躁动,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8]。既往研究中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中发挥一定效果,该药物麻醉维持能够预防苏醒期躁动,但部分患者单一应用效果不佳,可进一步结合其他麻醉药物提高效果[9]。

地佐辛是一种具备强效镇痛作用的阿片类药物,其起效时间、镇痛力度、作用时间与吗啡相似,成瘾性比较低,在多种手术麻醉镇痛、疾病疼痛缓解中广泛应用[10]。地佐辛是K 受体激动剂同时属于μ 受体拮抗剂,经皮下注射方式给药后能够迅速起效,吸收率、速度均较高,分别在静脉推注、肌注15、30 min 后起效,能够维持较长的阵痛时间,对机体其他器官损伤较低[11]。现阶段,关于丙泊酚与地佐辛联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的研究较少,其效果并未完全明确。本研究将二者联合应用,在常规麻醉诱导、维持的基础上分别配合丙泊酚单药麻醉维持、联合丙泊酚麻醉维持。结果显示:研究组苏醒时血压水平、心率水平低于参考组(P<0.05)。提示无论是丙泊酚单一应用或是联合地佐辛应用均能够发挥较好的麻醉作用,能够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苏醒时,联合地佐辛的患者血压、心率更低,可见联合应用能够降低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参考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参考组(P<0.05),可见两种药物联合麻醉维持有利于控制丙泊酚用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还有助于患者术后苏醒。究其原因:气管插管麻醉患者不可避免存在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继而对机体造成损伤,出现麻醉期躁动不利于苏醒。外周神经元表面存在阿片类受体表达,麻醉药物基础上联合阿片类药物能够发挥神经阻滞作用,降低机体应激反应的同时保持体征稳定,继而促进术后苏醒,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12]。

有研究在全麻手术患者中复合应用地佐辛、丙泊酚麻醉,发现患者苏醒期躁动显著降低,且患者舒适度更优[13-14]。本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拔管时至拔管后30 min 内的疼痛、躁动和镇静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拔管时、拔管后5 min、拔管后30 min 疼痛评分分别为(2.10±0.42)分、(2.31±0.54)分、(2.70±0.75)分,均低于参考组的(4.05±1.03)分、(3.75±0.98)分、(3.34±0.61)分,苏醒期躁动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拔管时、拔管后5 min、拔管后30 min 时镇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黄晓晓[1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研究中应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患者术后疼痛评分(2.11±0.38)分低于对照组(4.65±0.21)分(P<0.05),且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0.69±0.42)分低于对照组(1.07±0.11)分(P<0.05)。可见联合地佐辛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镇痛、预防苏醒期躁动效果更佳,地佐辛能够发挥其强效的镇痛作用,维持时间长,拔管后30 min 仍能体现出优势。该药物体内吸收、分布容积大,对μ 受体有激动、拮抗双重作用,镇痛效果突出,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

综上所述,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镇痛、镇静效果突出,能够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术后恢复快,镇痛效果好,值得参考和应用。

猜你喜欢

躁动苏醒丙泊酚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