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造型纹饰及当代应用研究

2023-10-26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铜壶神鸟青铜

康 艳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美术系,山西 晋中 030600)

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图1、图2)(1)错红铜络绳纹壶,春秋晚期,1961年出土于山西省万荣县庙前村东周墓,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院。,春秋晚期,出土于山西省万荣县庙前村。此款青铜壶一对两件,形制相同,通高38厘米,口径11厘米,腹径25厘米,采用了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先进的错红铜工艺。

图1 春秋嵌红铜络绳纹壶(选自山西省博物院)

图2 春秋嵌红铜络绳纹壶线描图(选自山西省博物院)

一、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的造型与纹饰特点

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圆体束颈鼓腹,方唇,有盖,口沿外侈,短颈,溜肩,器腹圆鼓略呈球形,直壁高圈足,器肩左右两侧附有对称的铺首衔环耳。顶盖素面隆起扣合于壶口之上,盖上有四环钮,四钮各饰有触角的龙。壶颈部饰有一周鸟纹,颈下络绳网格内有三角纹、树叶纹为陪衬的神鸟纹。圈足上饰有点与线组成的几何纹,方转流动的线条,首尾长方形块面点缀,宛似游龙,与壶身精美的络绳纹、鸟纹相映成趣,极具现代感。

立体的络绳纹嵌饰于青铜壶器壁之上,络绳纹理清晰,相联套结,形似交织的万字结。络绳编织的网格内,或直立或曲蹲饰的鸟纹体态轻盈,神采飞扬,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壶颈4只鸟身如龟背,英姿飒爽,昂首挺立,羽冠后扬,长尾上翘。壶肩部第二层四大网格内,8只鸟,两两相对,长尾下垂及地,一只后退,一只前扑,似乎在打斗。壶腹第三层网格内8只神鸟优雅娴静,头顶生出树杈一样瑰丽的大鹿角;它们各自回首自顾,却与背立的鸟儿形成回眸相视之态;细长腿曲蹲,利爪抓地,尾羽及地上卷,似乎用巨大的勾喙整理背上的神奇的长羽;这是错红铜络绳纹壶上形体最优美、神秘的一组鸟纹。下面一组8只体态丰盈,两两背立,形似壶颈部的4只神鸟;然而曲颈高昂,壮硕的尾羽垂地上翘;它们抬起一只鸟爪,昂首阔步向前迈进,背上神秘的长羽似飘带随风飘扬,增强了其动态之美。最下方的一组如第二组两两相对,巨大的勾喙张开,前逼后退,啾鸣打斗;体型较大的一只后脚蹬,前脚曲逼向同伴,它们尾羽直立上扬,打斗场面显然更为激烈。

错红铜络绳纹铜壶造型简洁,端庄优美;隆起的壶盖、束颈、鼓腹的造型,构成了流畅优雅的弧线,使得器型饱满,具有端庄、稳定之感。极具装饰特点的络绳纹在春秋战国时期十分多见。仅山西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中就有三件之多。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270号墓出土络绳纹甔,腹饰络绳纹,内填纤细螭虺纹。通体蓝锈,色彩斑斓。另一件为络绳蟠螭纹链盖壶(2)1995年定襄县中霍村出土。,壶身饰凸起的络绳纹,内填蟠螭纹和圈点纹,圈足饰绹索纹。或凸起或凹嵌的络绳纹使得青铜纹饰更具层次感,也使得青铜纹饰充满秩序美。错红铜络绳纹铜壶器壁之上的鸟纹,有动有静,姿态、神情各异,却自然有序地排列在络绳网格内。它们随器物造型的变化或伫立或回首,或前行或厮打,生动地表现了这些龟背神鸟的自然自在状态,显得自由活泼,充满生活情趣。这些鸟纹整体形象统一,艺术工匠在羽冠、脖颈、尾巴、腿足部做了细微的变化,就产生自然百态之美;完美诠释了统一变化的形式美原理。青铜壶造型稳重,纹饰灵动自由;络绳纹井然有序,鸟纹自在多变,充分体现了对立统一、多样统一,极富有民族特色的辩证和谐观——“和”的艺术精神和美学思想。

二、 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的工艺设计

错红铜络绳纹铜壶设计巧妙,纹饰精美,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嵌错金属工艺。错金属工艺是青铜制作技术与其他金属工艺的完美融合,与鎏金工艺相比,它不易脱落,且充分发挥了不同金属材质之美,形成对比、奢华的美感。立体交结的络绳纹作嵌入式设计,突出了铜壶表面鸟纹的装饰性。顶盖向中心隆起,与圆鼓的壶身呼应,增强了青铜壶的视觉张力。顶盖的龙形环钮向中心聚拢,似乎四条小龙向上爬行;加之器肩的兽首衔环耳,可引导观者的视点上移,这样的设计使铜壶造型既饱满稳定,又不失秀丽灵巧。直壁高圈足的设计更强化了这种视觉感受。

络绳纹铜壶壶身36个鸟纹,由红铜嵌错而成。先用利器錾刻阴线凹槽作鸟纹(也可能是利用范腔内提前预留鸟纹再进行錾凿),后嵌错锻造成丝的红铜,然后磨错平整,与青铜器浑然一体。错红铜络绳铜壶器表的鸟纹刻画细腻,工艺精美,应该在錾刻之前用墨笔绘制好了纹样。工匠运用了红铜良好的延展性及光泽度,经过嵌错工艺用紫红色细密线条勾画出的鸟纹在青铜壶壁上熠熠生辉。较之金银,红铜的色泽更为内敛低调,体现出一种含蓄、自然之美。错红铜络绳纹铜壶精湛的工艺与低调奢华的纹饰相得益彰,它的背后是山西艺术工匠对物质材料的不懈探索,对材质之美的充分展示,对新技术的极度渴求。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代表了东周时期晋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

三、 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错红铜络绳纹铜壶造型饱满规整,但壶壁的鸟纹,龟身、鹿角、背上有长羽,我们姑且称之为神鸟纹。山西青铜器多数的鸟装饰取法自然,具有极高的写实主义倾向;而这些神鸟纹风格迥异,神秘莫测,充满浪漫主义情调。这样的风格缘何而来?湖北郧阳博物馆的一件青铜器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出土于鄂西北郧县乔家院的楚国铜器“镶嵌绿松石神鸟纹铜壶”(图3)。这件青铜壶与山西运城万荣县庙前村出土的络绳纹铜壶壶壁上的神鸟纹十分相似,由四组弦纹代替了络绳纹。神鸟自由分布在壶壁之上,更显得轻松浪漫,充分展示出楚文化奇谲诡丽的浪漫主义色彩。错红铜络绳纹铜壶上的络绳网格却在神秘浪漫中增添了一份克己复礼的秩序感;同时网格内的神鸟更加活泼生动,充满生机。如此看来,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很有可能受到楚地审美风格的影响,然而山西文明从来不是“拿来主义”,它开明开放,积极与外来文化交流,容纳但并不同化外来文明,与之完美融合,创造出更加生机勃勃、具有明确地域风格的山西文化。晋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3)左传·定公四年的治国方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都是最好的例证。这些鸟首龙身、鸟首龟背、鸟身鹿角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鸟纹,有的优雅娴静整理羽毛或独自伫立;有的喜动好斗,前扑后退互相追逐或仰头高鸣或御风而行……现实气息浓厚,充满生命的活力;这些鸟纹虽与大多数晋国青铜器鸟纹有所不同,却也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

图3 镶嵌绿松石神鸟纹铜壶

四、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的当代设计转化与应用

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的造型与纹饰蕴含着古人的设计理念、智慧和艺术理想;蕴含着古人对生命、对生活的认知与思考。我们可以以古观今,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审视现代文明,追寻真正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

(一)以古观今,树立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设计观

当代设计在追求快速现代化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影响,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趋同性,缺乏真正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还容易出现另一个极端就是一味的排外。事实上优秀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是开放的,是没有偏见,不狭隘的。错红铜络绳纹铜壶就是很好的例证,铜壶表面的鸟纹尤其是鹿角鸟纹,在山西青铜器鸟纹中为首例(也可能是作者所见有限)。《山海经·南山经》记载:“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神而龙首”。在上古神话中记载的神鸟,在楚国青铜器中较为多见:如淅川和尚岭楚墓M2出土的鸟嘴兽纹鼎、1978年随州擂鼓墩1号墓出土的青铜鹿角立鹤、郧县乔家院镶嵌绿松石神鸟纹铜壶、丹江口吉家院嵌绿松石铜壶等。古老的山西文明没有排斥它,而是接纳并与之融合,创造出了更具活力和生活气息的神鸟纹。错红铜络绳纹壶壶壁上的鹿角鸟纹,悠闲自得、回首自顾更加生动形象,深入人心。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今世界,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对待优秀的外来文明、新时代的新文化,为古老悠久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机,树立真正的、全球化的民族文化品牌。

(二)以史为鉴,寻求更节约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

嵌错金属工艺,特别是错金银工艺,是我国青铜时代的精细工艺,它奢华的装饰风格,极具视觉冲击力,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追捧。错红铜络绳纹青铜壶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一方面嵌错金属工艺反映了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时贵族阶层奢靡享乐的生活状态。这件工艺考究的错红铜络绳纹铜壶,应当为当时晋国贵族所享用。春秋战国时期的消费观与当代数字时代的快速、过度消费有相似之处。我们一边提倡低碳环保、绿色生活方式,一边在享受精致奢华带来了视觉快感和心理满足。这种矛盾的状态,迫使我们去寻求更节约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以满足物质富裕时代的审美需求,超越短暂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消费,追求充盈精神世界生活必需品。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的创意设计就是内涵丰富、节约设计的典范。火种灯的创意源自“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的环保设计理念。火炬用氢作燃料,并采用“微火”设计,碳排放量大约只有传统点火方式的1/5000。然而氢气的火焰在日光下是不可见的,为了满足视觉和拍摄的需要,我国研发出可以调节氢气火焰颜色的配方,在日光下也可以清晰地观赏漂亮的火焰颜色,我们还攻克了高压储氢、氢的安全利用等技术难题。这样的设计不强调视觉的感官刺激,用具有文化、科技内涵的设计理念,达到节约设计的目的。

(三)古为今用,传统造型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对传统造型设计元素在当代中国设计中的应用,大概有三种形式:一将纹饰和形制的特征完整保留,与现代产品巧妙结合;二将装饰造型元素所蕴含的设计技巧,进行再现式的应用;三将形制进行变形重组,成为一种全新的视觉符号。通过这些巧妙的转化,使传统造型元素更符合现代审美与趣味。在现代快节奏的审美消费背景下,如果设计仅仅停留在对器型、纹饰的模仿、借鉴阶段,那么它们很快就会被新的设计所代替。山西青铜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青铜艺术中都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这些优秀的青铜器作品在设计应用中多数还停留在对其造型纹饰的重现,如近来爆火的山西博物院“鸟尊雪糕”,青铜器装饰造型元素的现代化转换、与新媒体、新技术、新领域的结合,以及对青铜器装饰造型元素的内涵理解还远远不够。而人们对于新技术迎合的关注远远多于对青铜器装饰造型元素的本身美感的关注,更谈不上对传统元素内涵的理解、精神的时代升华。在开发设计中能够将传统元素的艺术内涵恰当进行视觉转换并与新技术自然融合的优秀案例仍是凤毛麟角。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火种台之所以能够长久留在我们记忆中,给我们提供长久的审美体验,是因为它们既有传统中华韵味,又具现代感。冬奥会火种灯(图4)采用了耐高温的碳纤维材料;在形制上沿袭了长信宫灯的特点,借鉴了其超前的环保设计理念。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长信”指永恒的信念,方圆嵌套是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飞舞的红色丝带象征奥运激情。无独有偶,北京冬奥运火种台(图5)采用了中国传统青铜礼器“尊”的曲线造型,蕴含着“承天载物”的文化内涵。

图4 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

图5 北京冬奥会点火台

错红铜络绳纹铜壶体现出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开放包容的艺术观,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辩证和谐艺术观和美学思想。这些优秀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才是我们最终要挖掘、继承和发扬的,只有让这些优秀的民族思想、精神注入新时代设计中,这些传统的装饰造型元素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猜你喜欢

铜壶神鸟青铜
载着太阳的神鸟
题天台山铜壶滴漏
跳起欢快的神鸟舞
青铜之光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一刻钟为什么是15分
神鸟节旅行
神鸟
铜壶:千锤百炼之美
艺无止境 寻根问祖——探寻一体铜壶锻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