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绪性信息对个体主动遗忘的影响研究

2023-10-26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情绪性消极情绪负性

唐 璐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党委学生工作部,四川 成都 611100)

一、引言

记忆与遗忘的组合构成记忆系统,一直以来我们强调记忆,而忽略了遗忘也是有利的。记忆消退理论和干扰理论都认为遗忘是消极的,自动发生的。但遗忘真的只是消极被动的吗?动机性遗忘效应,指个体对自身不想要的记忆进行自上而下的主动控制,达到形成和保持某种情绪状态和认知的目的[1]。当个体想要遗忘的信息具有情绪性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Payne的研究表明,定向遗忘效应在图片是中性时达到显著,但对情绪性图片,效应不显著[2]。Chelsea K.Quinlan等发现,情绪性图片易识别,定向遗忘效应小于文字信息[3]。Hauswald等发现,定向遗忘效应在中性图片时出现,在消极情绪图片时定向遗忘效应不显著[4]。一方面,情绪性信息本身具有加工优势,另一方面分散注意又会削弱长时记忆的编码,那分散注意对情绪性信息的定向遗忘有什么影响?本文进行了实验考察。

二、实验一:定向遗忘中,效价、唤醒度的不同作用

(一)被试

随机选取某高职学院学生41人,年龄18-22岁;被试身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达到可清晰识别屏幕所呈现的任务;左右手能熟练操作电脑键盘。

(二)材料

64个积极情绪词和消极情绪词(32个高唤醒、32个低唤醒)。为确保情绪词的有效性,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情绪材料在效价(t=-50.59,p<0.001)和唤醒度(t=-28.93,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保证了研究的有效性。

(三)设计

2(情绪效价)×2(情绪唤醒度)×2(记忆指令)的被试内设计,再认成绩为因变量,其中TBF为实验中要求遗忘的项目,TBR为要求记住的项目。

(四)程序

通过E-prime程序呈现,见图1。

图1 实验流程图

(五)数据分析

实验共收集有效数据41个。对被试的再认率进行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效价主效应、情绪唤醒度和记忆指令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唤醒度主效应显著(F(1,40)=7.99,η2=0.17,p<0.01),记忆指令主效应显著(F(1,40)=5.11,η2=0.11,p<0.05)。情绪效价和唤醒度存在显著交互作用(F(1,40)=5.04,η2=0.11,p<0.05)。通过简单效应检验可知,被试对消极高唤醒信息的再认成绩与消极低唤醒信息的再认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被试对积极高唤醒信息的再认成绩显著高于积极低唤醒信息的再认成绩,p<0.01。

记忆指令和效价也产生交互作用(F(1,40)=4.45,η2=0.10,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再认测试中消极情绪性信息,TBR项目和TBF项目的再认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再认测试中的积极情绪性信息,TBR项目和TBF项目的再认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情绪效价、唤醒度和记忆指令的三阶交互作用边缘显著(F(1,40)=5.92,η2=0.12,p<0.05)。积极低唤醒类的信息,TBR项目成绩高于TBF项目也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消极低唤醒信息,TBR项目的再认成绩与TBF项目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消极高唤醒的信息,TBF项目再认成绩高于TBR项目成绩,但定向遗忘效应不显著,在消极情绪性信息中,虽然高低唤醒信息的定向遗忘效应都不显著,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发现,高唤醒情绪信息的定向遗忘效应显著低于低唤醒情绪性信息的定向遗忘效应(F(1,81)=.50,p<0.05)。

结果说明,正性情绪性信息定向遗忘效应显著,负性情绪性信息,效应不显著,但可以发现消极低唤醒的信息定向遗忘效应显著高于消极高唤醒信息,表现出依赖于唤醒的记忆增强效应使高唤醒信息的定向遗忘效应较小。

三、实验二:情绪性信息定向遗忘效应中分散注意的作用

(一)被试和材料

同实验一。

(二)设计

采用2(注意状态)×2(负性情绪唤醒度)×2(记忆指令)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再认成绩为因变量。

(三)程序

集中注意条件下,流程同实验一,分散注意条件下,在呈现指令的时候加入干扰刺激。

(四)数据分析

对再认率采用三因素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注意状态的主效应显著(F(1,34)=18.19,η2=0.35,p<0.05);记忆指令主效应显著(F(1,34)=4.33,η2=0.11,p<0.05)。表明,被试可根据指令记住和忘记负性情绪性项目,出现显著的定向遗忘效应。唤醒度主效应不显著。

对二阶交互作用的分析结果显示,记忆指令和情绪唤醒度间、注意状态和唤醒度间交互作用不显著,注意状态和记忆指令存在交互作用,(F(1,34)=5.98,η2=0.15,p<0.05)。

对记忆指令和注意状态二阶交互作用做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分散注意下,TBR项目的再认成绩和TBF项目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分注意条件下,消极情绪性信息定向遗忘效应显著。在集中注意的条件下,TBR项目的再认成绩和TBF项目的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没有出现定向遗忘,该结果与研究一中消极情绪性信息定向遗忘效应不显著结果一致。

虽然注意状态、唤醒度和记忆指令的三阶交互作用不显著,但通过分析可以表明,在分散注意下,高唤醒的情绪性信息,TBR项目的再认成绩和TBF项目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出现了定向遗忘效应,p<0.05;低唤醒的情绪性信息,TBR项目的再认成绩和TBF项目的成绩边缘显著,p<0.05;在集中注意的条件下,低唤醒的情绪性信息,TBR项目的再认成绩和TBF项目的成绩差异不显著;高唤醒的情绪性信息,TBR项目的再认成绩与TBF项目的成绩差异不显著,与实验一高低唤醒的负性情绪性信息没有出现定向遗忘效应结果一致,这说明,在分散注意下,可以有效的对消极情绪性信息的定向遗忘产生影响,在分散注意的条件下,可以主动的遗忘负性的信息,见图2,图3。

图2 集中注意下唤醒度和指令的交互作用图

图3 分散注意下唤醒度和指令的交互作用图

四、讨论与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定向遗忘效应受到情绪效价的显著影响。个体可以根据指令主动遗忘积极性信息,但对负性信息遗忘较为困难。同时,定向遗忘效应受到情绪唤醒度的影响,高唤醒信息遗忘较为困难,但受到效价的制约。

个体对带有负性情绪性信息的词语更难主动遗忘。可能的原因是,情绪性信息相比于中性信息,本身就具有加工优势,并且和头脑中的已有的记忆痕迹产生关系,使得个体更难将情绪性信息进行隔离,所以在同等的条件下,情绪性信息更难遗忘。研究者提出的负性情绪偏向[5],即消极的刺激个体会表现出敏感性,在信息输入的开始阶段自动发生,被分配的注意多以及加工速度快,从而干扰了定向遗忘效应的出现。唤醒表示着激活的水平,唤醒越高,激活水平越高,能够获得更优先和更容易的加工,因此,无论是涉及到情绪词还是情绪图片,都是高唤醒信息的记忆效果好于低唤醒信息。但在本研究中,积极情绪性信息的结果刚刚相反,高唤醒的积极信息定向遗忘效应高于低唤醒,我们认为出现这一点的原因可能是材料的选择上,一方面简单易于记忆,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被试的心理倾向,使得高唤醒积极信息的TBR项目再认率特别高,使得M记-M忘结果变大。

分散注意条件影响了消极情绪性信息定向遗忘的出现。在分散注意下,被试可以主动遗忘消极情绪性信息,符合实验二的研究假设。在集中注意的条件下,TBR项目的再认成绩和TBF项目的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验证了实验一的结论。另外,研究一没有出现定向遗忘的原因是因为TBF项目的再认成绩较高,再认成绩较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情绪性项目的自动加工假说,另一个是压抑失败假说。而消极情绪性信息没有出现定向遗忘的原因,研究二通过分散注意也探明了,是因为消极情绪性信息的自动加工导致的。

Wegner的抑制效应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努力激活了TBF项目而不是抑制了TBF项目[6]。抑制失败假说认为,在分散注意下,对TBF项目会有较高的再认率,然而,我们在研究中得出了相反的结果。针对TBF项目,当得到“忘记”的指令时,被试并没有进行注意资源的抑制操作,如果他们在接受到指令后进行了抑制的话,那么实验中操作次要的任务就会导致对项目的抑制失败,最终就会再认出更多的TBF项目,即TBF项目再认率就会变高。所以负性情绪的忘记项目,当接到遗忘的指令后同时操作一个次要任务,则会对遗忘起促进作用。

针对TBR项目,当接受到“记住”的指令的时候,个体会进行复述,但操作一个次要任务,会使复述变得困难,从而削弱了TBR项目的再认正确率。所以,分散注意下对“记住”指令的再认会显著低于集中注意下的再认。当“遗忘”指令呈现后,个体没有出现抑制的行为,他们可能选择直接忽略忘记项目。但对于负性情绪性项目,个体会不由自主地去加工。虽然本研究并没有证明情绪性信息定向遗忘中抑制机制的存在,但可以证明分散注意促进定向遗忘,帮助个体从意识中远离威胁的信息[7]。

猜你喜欢

情绪性消极情绪负性
静心
测试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善调情绪,缓解情绪性失眠
酒店情绪性工作探讨
压力大的孩子容易产生情绪性饮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帮孩子化解消极情绪的绘本
Clear Your Mental Space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