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赋能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内容分析
——以抖音“苗家阿美”账号为例

2023-10-26董海润

文化与传播 2023年2期
关键词:苗家阿美苗族

董海润

短视频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的新媒体视频形式,在现代传播方式的巨大作用下深刻影响着当代社会。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千年孕育的文化意涵也在经历着历史的变革,我国民族地区在传统与现代交织逐渐走向更开放、更包容的社会。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多节日多活动的民族。尽管常常因外部原因迁徙,但遍布各地的苗族人仍保持基本一致的人伦道德、生活习惯和文化传承。苗族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正是在这些苗族文化的滋养下,苗族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才得以繁荣,也正是苗族文化等民族文化的存在,才使得中华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在短视频建构的传播环境下,短视频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直观通俗的表达形式,其裂变式的社交传播不断扩充多元主体的容量,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创造更多话语权和表达机会。受到用户需求的驱动,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之一的苗族文化借助短视频这一技术支持逐渐走向大众,勾起“他者”对苗族文化的注意,实现民族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以“苗族”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相关账号147个(截至2022年10月29日)。“苗家阿美”的粉丝数量最多,视频内容以传播苗族文化为主,同类账号中还有“月野兔是苗族小姐姐”,关注人数为171.3 万人;“亮欢寨寨花”,关注人数为2.2 万人;“阿幼朵苗族”,关注人数为76.8万人等,主要账号类型有日常类、文化传播类、音乐类等。本文将以“苗家阿美”——苗族文化传播较高影响力的账号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以其发布的319 条视频内容为例,分析具有典型性的苗族文化是如何借助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的,为其他民族文化类账号传播提供创新路径。

“苗家阿美”目前有近500 万的关注量,创作者为90 后,视频内容地理位置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主要宣传当地苗族文化,通过剧本式创作还原苗族人民的生活,结合创作者小时候的经历拍摄还原20 世纪60 至80 年代的生活,由现实中的一家三口以及相关熟人群体进行演绎。

一、“苗家阿美”账号内容传播的特点

(一)独特风格:建构具有符号化的场景

场景不只意味着对现实空间的描述,也有虚拟空间的意义内涵。“苗家阿美”展现的视频内容是创作者自我形塑下构建的一种真实与虚构的场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视觉形式和听觉形式塑造形象,视频内容逐渐带有符号化色彩,由原本只是展现苗族生活的现实场景上升到符号化的虚拟情境,形成独特的内容风格。

在短视频平台中,“苗家阿美”账号下的评论区为受众提供了一个社交圈子,受众可以自主对视频内容做出评论。比如2022年3月12日发布的“米豆腐”内容,约有6.2 万条评论。除了平台提供的信息环境场景,还有创作者本身依托现实环境建构的独有的虚拟情境。从视觉形式来看,从2020 年12 月23 日到2021 年6 月9 日,视频中所涉及的生活场景多次变化,难以让受众中形成符号化的记忆,视频播放量较低。从2021 年7 月30 日以后发布的作品来看,场景固定逐渐成为一个拍摄取材趋势,拍摄环境缩小到老房子、公用水井、菜园、田地4 个场景,选取具有苗家文化代表性的建筑物。建构符号化的苗族文化传播场景,为受众提供熟悉的虚拟情境。除此之外,创作者穿上苗族服饰进行拍摄,进一步强化视觉艺术冲击力。一个民族的民居建筑是其经济、文化、艺术、家庭、社会和宗教观念等历史积淀的表现。视频展现的苗族木质民居是苗族群众平时生活、生产劳动、亲朋聚会的地方,将受众置于这样的虚拟情境,更能使受众通过建筑形式感受内部的文化成分。除了拍摄特色鲜明的苗家建筑,创作者还借助听觉形式加深场景的符号化,即用苗家方言进行交流互动。创作者呈现的视频内容多是一家三口用苗语沟通,评论区会出现“完全听不懂说的啥,但环境真好”“你们讲的这些话都是什么话”“就我苗族的听懂吗”等评论,场景不断被赋予意义。

苗族文化中符号象征体系极为发达,这些符号成功地传递着苗族文化的信息。[1]场景被“符号化”多是从苗族文化的物质层面出发。苗族的物质文化反映着苗族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记载着苗族文化的独特风貌和文化内涵,从服饰、饮食到居住,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叙事和社会认同的功能。“苗家阿美”进行文化传播实践时,日常生活空间成为创造性的生产场所,在运营中逐渐将现实环境、信息环境与虚拟情境融合,为受众提供符号化的空间。“空间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存在论意义上的属性,而是一个正在形成中、正在出现的社会关系的特质”。[2]这样的短视频空间也为催生基于情感认同的裂变式传播提供了基础。在进行少数民族文化宣传时,场景多样性固然重要,但场景固定形成特定的空间更有利于建构受众对当地文化的符号化印象。

(二)题材类型:以苗族文化为主体实现文化交融

抖音平台的传播环境基于网络语言构建,通过设置话语理解门槛,使用者得以构建出属于圈层成员的身份认同。[3]“苗家阿美”的传播内容集中于苗族文化展现,通过日常活动表现苗族人民的生活。这一定位逐渐吸引更多对苗族文化感兴趣的受众,形成相应的圈层群体,并鼓舞创作者强化这一类型题材。

基于“苗家阿美”提供的虚拟情境,众多受众逐渐聚集互动,形成相应的圈层群体。“苗家阿美”的传播内容增加受众对苗族文化的多样理解,而不是仅仅将其与神巫联系在一起。账号初创时期处于探索过程,作者发布作品内容形式较为杂乱,既有几秒的单一场景播放,又有横屏或者竖屏的展现形式。但在后期的发展中,“苗家阿美”将视频内容聚焦于“还原苗族生活本色”这一标签,将苗家文化融入生活场景进行展示,展现饮食、耕种等苗族特色文化。在“苗家阿美”账号下,评论区对苗家文化产生极大兴趣,“这衣服太好看了,好喜欢”“这个就是我们说的苗话,你应该听不懂”“还想去你们凤凰古城玩几天,太想念你们湘西的腊肉了”,受众在对苗家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在接下来的交往中则是将多方的经验场相融合具象化到评论区,形成特定的圈层群体。

除了具有特殊性的苗族文化,创作者发布的内容也与其他民族文化相联系。尽管短视频平台有良好的社交性,能推动互动交流,但前提是有共通的意义空间,这就离不开文化场域的融合。文化场域是不断变化的,族群能够将本族群的文化乃至本族群与其他族群的文化进行融合,生产出更加立体和全面、丰富多彩、体系性的文化产品。[4]文化融合的过程不断扩大共通的意义空间,减少传播中的隔阂和障碍。“苗家阿美”的传播内容时常结合其他民族文化,减少民族文化之间的区隔。如2022 年9月10 日发布的关于中秋节的内容,解释苗族主要过春节和重阳节,部分地区的苗族很少过中秋节;“汉族女婿”系列短视频内容目的在于展现苗族与汉族之间的沟通交流日常以及因为语言不通引发的一系列趣事。这样的题材类型不仅可以宣传苗族文化,让受众可以更加了解苗族文化,还促进了民族内部的团结与凝聚力,有助于激发不同民族间的团结情感能量。

(三)叙事方式:基于人物关系的情感展演

1.稳定的初级群体关系展演

在现实场景中,初级群体拥有最稳定的社会关系,直接的信息传播会产生强传播效果,不断加强社会纽带关系。[5]折射到“苗家阿美”,后期视频内容展现的社交关系多围绕初级群体进行。稳固的社会关系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苗家阿美”账号后期展现的是一家三口的生活日常,通过围绕一家三口的初级群体关系展现当地的苗家文化特色,更有代入感与渲染力。另外,苗族本身沉淀的血缘文化也含有极强的社会稳定、家庭和谐的内涵,比如通过建立谱系制度将每一个家庭成员紧密相连,形成稳定可靠的社会网络。这一制度层面的苗族文化也赋予人物关系更多独特的情感色彩。

通过抓取“苗家阿美”账号评论区,能发现大多是对一家三口的评论“颜值好高的一家人呀”“感觉你们少数民族的都对孩子好好”“泡泡和我儿子一样大”“泡泡好漂亮”等,视频内容也多是集中于农活、烧饭等生活日常。但从2020 年12月23 日至2021 年6 月9 日,“苗家阿美”内容展现关系复杂,每个视频会出现复杂的人物关系,给受众产生混乱的感觉。尽管是剧本创作情景演绎,但混乱的关系展现极不利于受众注意力的集中。如前一段视频一位男士的身份是“老公”,而下一个视频“老公”转身变为不熟悉的“照相人”,评论区甚至出现了“这个照相的不是她老公吗”的质疑,前后混乱的人物关系使得受众跳脱情境,甚至丧失兴趣。而在“苗家阿美”后期视频中,即2021年6 月9 日之后,从最初的“一家三口”到女主怀有二胎成功实现初级群体关系展演。尽管这些特色内容有剧本痕迹,但“一家三口”的关系在现实中是真实的,创作者成功实现“自我表演”和“印象管理”满足受众的好奇心,提高受众的参与感与真实感。这种社会关系的发展不仅仅是共时性的,也是历时性的。共时性体现在次级群体不断地加入,围绕“一家三口”展现文化特色生活,比如赶集活动、家里来客人,增加内容的丰富度。历时性体现在“一家三口”人物关系的变化,视频创作中历时性的展现是非常少见的。在“苗家阿美”账号中,女主在更新了两年后怀二胎,并且将其设计到虚拟故事情节中,在2022 年6 月28 日发布的“你们催的二胎来了”视频中获得55.4 万次的点赞量,此后发布的相关内容将“能不能生到守屋人”等这一关系延续下去。

从生活日常出发,受众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慢下来的日常,深究背后是其稳定的初级群体关系。社交化媒体对于人们生活的入侵正打破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交关系,互联网的扩容性使陌生人之间过度连接,极易出现“社交倦怠”,受众更渴望回归原始的初级群体关系。“苗家阿美”的生活日常背后展现的是逐渐稳定的群体关系展演,后期稳定的关系呈现也是视频吸引更多注意力的原因之一。

2.“脱域”的儿时集体记忆回溯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6],集体记忆将“过去”与“现在”相连接,反复记忆的重建逐渐建立人们之间连续性的社会身份。对“苗家阿美”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出现较多的词语有“童年”“小时候”等,“苗家阿美”将文化特色聚焦于“过去”的背景下,为受众展现早已模糊的童年记忆。尽管苗族文化有自身的封闭性,但借助这样的内容表达形式,也逐渐变得开放,实现“脱域”,即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以及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7]短视频的新形式以及平台的现代开放性,使得地方文化以开放的姿态进行多层次接触和交流,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融入更广阔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之中。

在“苗家阿美”账号前期,创作者尚未找到合适的视频内容框架,视频主人公多是成年人。虽然强调“还原”二字,但仅仅是在展现“过去”,并没有勾起受众的回忆实现与“现在”的连接,加上是剧本创作,很难调动群体的情感体验。随着创作经验的完善,“苗家阿美”在后期加入“泡泡”一小孩角色,通过“小孩”的角色身份实现“过去”与“现在”的连接,形成身份认同。“小孩”这一身份都是我们经历过的,有着共同的情感记忆。在“苗家阿美”怀孕的一期视频中情感能量得到爆发,在熟悉的内容框架下,“怀孕”一事作为相对重大事件,能提高人们的情感体验。童年记忆和农村生活的内容展现,也勾勒出苗族人鲜明的性格特点。苗族人的普遍性格呈现出淳朴善良、热情豪爽特征,这也是苗族文化的精神层面体现。比如在2022 年10 月1 日发布的关于“收稻谷”的视频显示,整个家族共同收稻谷劳作,互相帮忙,最后用一顿美食来相互犒劳。这样“苗家阿美”账号不再仅仅是宣传少数民族文化,而且打破了文化壁垒,引起受众之间的情感共鸣。在发布的作品中,有“六一儿童节表演”“收稻谷”“为干活的父母送饭”等儿时共有记忆,受众凭借集体记忆的情感能量加深共同体认同感。

二、“苗家阿美”传播内容的不足之处

(一)多账号发布导致场景过分前台化

根据“苗家阿美”账号的简介,初衷即通过镜头还原苗族生活本色,让更多人了解苗族文化。但其背后衍生账号并不利于维持已建构的符号化场景。以“苗家阿美”账号为主体,衍生出“燕子”(“苗家阿美”的外甥女)、“阿美家的二哥”(“苗家阿美”的丈夫)、“可爱泡泡”(“苗家阿美”的女儿)、“@英子”以及“苗家阿美(唯一小号)”,这5 个账号一般会发布创作者的拍摄花絮,想为大家传达真实的镜头背后的拍摄工作。但多账号的不妥当运营反而带离受众参与虚拟情境,难以实现有效的情感连接。正如戈夫曼在拟剧理论中提到的,前台是“个体表演中以一般的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律地为观察者定义情境的那一部分”,而后台是“那些被竭力抑制”并且“可能有损于它所要造成的印象的那些行动”。[8]视频内容过多展现花絮的部分,将“舞台”后的排练场景过分“前台化”,容易破坏受众对场景的印象。

在账号前期运营中,“苗家阿美(唯一小号)”主要发布拍摄花絮,帮助受众了解剧本创作过程并为其提供评论交流平台。“阿美家二哥”账号主要发布在主账号“苗家阿美”出现的商品,并介绍使用方法,用于产品带货,但发布内容较为杂乱。尽管未经过刻意运营,将后台内容进行前台展示,能消解“人设”的隔阂,但前后台情景的消融不利于维护好“表演区域”,将设定好表演框架的剧本呈现给受众,容易引起负向的反馈。当受众的情感停留在创作者为其提供的“表演区域”的同时,得知“后台”的真实情境,一方面养成习惯的受众会继续观看,另一方面受众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之前的“情感满足”中脱离。所以,在进行衍生账号内容发布时,也应该形成一定的框架逻辑,一方面为受众展现部分“后台”情境,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实现双向互动的对话吗,另一方面也应该维护好建立的“表演区域”,建构符号化的“舞台”,培养粉丝群体的使用观看习惯。

(二)文化娱乐性加深传播内容轻量化

“苗家阿美”账号的定位就是传播苗家文化,创作者在通过视听方式为受众提供沉浸式以及场景化的回顾时,也可以借助评论区进行有效宣传。这些内容传播尽管是创作者以宣传苗家文化为出发点,但后期会受到流量、商业利益等影响,加深传播内容轻量化。

在账号前期运营中,“苗家阿美”不会在评论区发布商品广告信息,后期为了增加收入,选择直播带货,结合当地商品进行相关内容呈现。“新媒体传播时是以满足受众需求为目的,导致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掺杂了娱乐化成分,致使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以娱乐化为导向丢失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严肃性,削弱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9]尽管传播内容坚持宣传苗族文化,但多数内容浮在苗族文化的物质层面。受到评论区的影响,内容形式多是呈现日常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服饰、建筑等带有鲜明的苗族文化特色,平常的生活习惯正在迎合当下受众对慢生活的情感需求。在短视频的传播环境下,这些内容的背后多是个人展现的社交欲望,没有过多展现传播文化的社会责任感,片面反映少数民族原生态风情的内容,造成了传播的不真实。

除了主观因素,传播内容轻量化也包括一定的客观因素。如短视频时长有限制,“苗家阿美”账号的视频时长基本不超过5 分钟,创作者借助方言展示整体的生活日常,缺少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度的内容传播,所以评论区会出现“你们那为什么管婆婆叫姑姑”这类涉及文化差异的评论。在有限的时间展现体量大的文化内涵对创作者有较高的能力要求,如何把握好满足受众需求与体现文化内涵的平衡点需要不断探索。

(三)剧本式演绎影响情感展现

“苗家阿美”主要是通过设定剧本还原儿时的情感记忆,引起情感共鸣。这一类型模式尽管能养成受众的观看习惯,巩固受众群体,但很容易得到负向反馈,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受众的观看倦怠。长期同一类型剧本演绎,创作者容易遇到创作瓶颈,导致题材单一,造成受众的观看倦怠。尽管视频内容整体偏向苗族的过去日常生活,但目前“苗家阿美”的视频内容特色更偏向“日常生活”,而不是“苗族”,没有达到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有效转换,受众的情感能量多集中在儿时的集体记忆,对于苗族的特色生活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表达,很难激起苗族同族受众的身份认同感以及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交流感。二是剧本演绎影响受众沉浸式观看。这里的沉浸式观看更多指“思想”层面的观看,即通过视频内容在脑海中构建一幅关于“苗家阿美”的关系图景,调动这幅图景理解每一条视频内容。“苗家阿美”的视频内容都是剧本创作,分不同时间段展现,而视频内容呈现的更多是线性的不完整的逻辑关系。受限于拍摄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全貌展现现实中的真实场景以及真实人物的相处关系,受众对于人物关系变化会产生高度关注。观察评论区,比如提到“泡泡(创作者的女儿)”这一角色,每次拍摄视频都会有“泡泡”的出镜,评论区会出现“小孩不用上学吗”的评论,视频中出现“婆婆”这一角色时,评论区会出现“我怎么感觉她婆婆不是对她很好”“婆婆被喷怕了,现在都刻意保持笑容”的评论,后期的阿美(创作者)在现实中怀孕,评论区会出现“感觉肚子好小”“阿美下个月就要生了这肚子看着不大”的评论。由于剧本式的创作演绎,受众的情感注意力更多转向对人物关系的讨论,忽视背后传递的文化生活,长此以往,不利于形成积极正向的反馈、完善视频内容创作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三、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在短视频中的创新路径

(一)形成并加深场景的符号化

短视频已经成为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播途径。用户在观看短视频时,会接触来自其他场景的视频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思维也会延伸到新的未知场景中。文化层面一般分为三层:物质、制度、精神。物质层面可以最直接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不同的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器物代表,苗族的代表性器物符号有蓝色布料服饰、银器、苗家建筑等。在“苗家阿美”的视频内容下,受众会进入充满符号化的界面,并在这样的空间体验民族文化特色。基于短视频的形态,创作者利用直观性的器物加深受众的视觉体验。受众通过观看评论区的内容,在评论区进行互动,不断赋予场景符号化的意义,形成鲜明的定位。

场景符号化的形成不仅在于有鲜明的器物符号,还在于如何明确视频内容中呈现的固定场景。用户在观看的过程中,会根据视频内容以及自己原有的经验场建构特有的虚拟情境,养成自己的观看习惯,形成自己对该视频内容的记忆点。比如:面对“泡泡”这一角色,用户会在评论区表达对“泡泡”的喜爱,问“泡泡”去了哪里;观看“做饭”这一日常性活动时,受众会对菜品发表看法。尽管是隔着屏幕的虚拟情境呈现,但受众有“在场”的体验,这种体验会加深用户对场景符号化的记忆。

(二)增强内容的文化传播价值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所谓价值是对象(客体)对于人(主体)的实际功用,是对象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离开了人的需要的满足就谈不上对象的价值。[10]做好文化内容的传播,除了要结合当前市场的商业价值,也应当不断增加视频内容的文化价值,才能突破文化的精神层面,从情感上持久满足受众的需求,形成良好的内容传播链条。在现今世界,应该让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开放中实现共享。当前的互联网环境在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时,也应该不断增加内容的深度,提高文化自身的价值。日常性的内容呈现已经成为“重复性的活动”,想要突出特色,就需要寻找少数民族文化中大家不了解的部分以及具有传承文化内涵的部分,传播代表自己符号与情感的文化内容。苗族文化具有“五缘特色”,[11]体现在血缘、地缘、神缘、文缘、俗缘中,创作者可从这几方面出发展示苗族的文化体系,将其融入日常化和生活化的创作中。

增强文化内容特色,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一部分,做到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真正理解和深层认同。不同民族间的风俗与禁忌,具有天然的区分度,[12]这种天然的区分度正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内容传播中可以突破的地方。展现民族的特色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分享欲满足自己的需求,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程度,在循环互动中拉近文化认同与文化融合。比如“苗家阿美”的视频内容中,发布关于“山江苗族的‘四月八’跳花节”的内容,展示苗族的仪式感节日,评论区会评论“我们壮族有‘三月三’”“看起来都是蓝色衣服”“‘四月八’我们是姑娘节要吃黑米饭”等,进行文化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推动文化融合增强认同感

民族文化融合的加速是在社会化过程中文化适应的结果。[13]在短视频的开放性与强大社交性中,想弥合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隔阂,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社会传播力,离不开文化的交融。文化融合的过程既要保存本民族文化的个性特质,也要找到共生的意义空间。随着现代性的不断开放,民族文化中的世俗文化部分不断趋同,涉及交往的对象、内容、关系等,“少数民族文化其实是世俗文化,是人的生活起居经过多年积累起来的生活习俗、交往规则、娱乐方式等,它嵌入了一代代人的记忆链,因此也具有戏剧化的感性色彩。”[14]所以,借助民族文化中的世俗文化迈出文化交融的第一步是必要的。比如“苗家阿美”以儿时记忆、农家生活等为基础框架,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介绍一些相同的节日时,也会展现当地的文化习俗,比如部分地区的苗族人不过中秋节,过重阳节的时候会吃鸭肉。通过互通的节日,展现生活习俗、交往规则、娱乐方式的戏剧化表演,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情感交流。除了找到共生的意义空间,也应当加强民族文化的可辨性,保证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民族文化的物质、制度以及精神层面出发,生产民族文化融合之后的新样式。比如以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壮族为例,百家宴等饮食文化,自然风光等景观文化以及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等朴素的精神文化都是壮族文化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内涵。

除了文化内容上的融合,也应当注意人物关系的情感叙事表达,建构长期的人物关系契合受众的情感需求。“认同感”是在关系互动中产生的。短视频平台的受众多是弱连接的关系,在初级群体上的维护被社交网络模糊。尽管“苗家阿美”是剧本式创作,但其人物关系在现实情境为真实的,并且在视频演绎中得到关系展演,将一家人的家庭关系嵌入社交网络中,这样受众能进入创作者为其提供的场景中。少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但是其展示形式可以借鉴,在以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将真实的人物关系嵌入作品中,更容易得到稳定的群体关系,引起不同民族之间精神层面的共鸣。基于文化融合下的情感认同不再是局限于圈层群体的认同,而是上升到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在国家认同下,各族人民交流共同的核心价值、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符号系统,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发展。

结 语

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重要的媒介形态呈现之一,新媒介形态的衍生为少数民族文化提供更多的传播方式。在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传播对国家形象建设和国家发展的意义越来越凸显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状况以及所处的媒介生态环境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15]短视频发展为个体提供更多话语权传播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越来越多人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介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走向日常化、生活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借助短视频的媒体特性,从建构符号化场景、增强内容的文化传播价值以及推进文化融合等创新路径出发,不仅是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更旨在推动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团结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流和促进民族团结。

猜你喜欢

苗家阿美苗族
苗族蜡染
快乐苗家女
估值300亿!沙特阿美拟分拆上市
小小苗家妹
苗家小阿妹
沙特阿美IPO的蝴蝶效应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油价低迷,沙特阿美为何还上市?
苗族民歌
苗家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