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不同类型不良体态及运动干预的研究

2023-10-26冼玉娜邹金辉

体育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驼背体态骨盆

陈 然 冼玉娜 许 叶 邹金辉

儿童不同类型不良体态及运动干预的研究

陈 然1冼玉娜2许 叶1邹金辉1

(1.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31;2.南宁市体育管理培训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1)

对儿童不同类型不良体态、原因及干预方法进行综述。儿童的不良体态类型主要有功能性长短腿、骨盆前倾、脊柱侧弯、高低肩、驼背等,这些不良体态可能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影响而导致,如发育不良、姿势不正等,更多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所致,通过适度的运动干预,包括核心训练,可以达到较好的矫正效果。

儿童;不良体态,干预;矫正

2017年广西南宁市6所公立幼儿园3018名3-6岁儿童接受了不良体态及平衡稳定性的现场测评,家长及幼儿园老师接受了问卷调查,不良体态的筛查项目包括:功能性长短腿、骨盆前倾、脊柱侧弯、高低肩等,结果发现,有不良体态的儿童高达86.8%。儿童不良体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障碍,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不仅造型体态上的不美观,还会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成年之后可能出现更多其他体态问题,累及终身。不良体态的成因除病理性因素外,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致的更多。如长期的不良坐立姿势会导致高低肩、脊柱侧弯,常翘二郎腿会造成骨盆侧倾,站立时上肢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则会代偿产生脊柱侧弯。运动改善体态异常并促进机体健康的主要机制便是改变肌肉力量“不平衡”这一现象[1]。通过适度的运动锻炼,使原本维持正常体态的失衡肌肉得到充分的激活,恢复骨骼肌正常功能[2],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到静态以及动态的平衡。

1 儿童的不良体态类型

儿童的不良体态类型主要有:功能性长短腿、骨盆前倾、脊柱侧弯、高低肩、驼背。

1.1 功能性长短腿

王志新认为,长短腿是指两条腿长度不同。正常人的两条腿也会有一点差距,相差1厘米属于正常范围。但有些孩子两条腿差距较大,就会造成明显的走路跛行,或一长一短的这种感觉。孩子长短腿分为真性和假性,假性长短腿是两条腿量的距离一样,但走路时有一长一短感觉,可能与先天性胯关节脱位、或关节炎症有关。真性长短腿的两条腿长度不一,可能超过1厘米或1厘米以上[3]。

1.2 骨盆前倾

较正确的骨盆位置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骨盆前倾是骨盆位置偏移,

骨盆姿势异常中比较常见的是骨盆交叉综合症,即为下交叉综合症。下交叉综合症是由于腹部肌群与腰后肌群的平衡被打破,具体表现为腰椎 过度前凸,骨盆前倾[4]。除此之外,人体的骨盆也会产生冠状面骨盆倾斜以及矢状面骨盆倾斜,冠状面倾斜会使左右两侧髂脊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变大,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长短腿引发的。

1.3 脊柱侧弯

脊柱侧凸,是指在冠状面上,一个或几个脊柱节段未处于身体正中线,形成带有侧向弧度的脊柱畸形[5]。

1.3.1 特发性脊柱侧弯

特发性脊柱侧弯(idiopathic scoliosis)是指在发育期间原因不明的脊柱一个或多个节段向侧方向弯曲,同时伴有椎体旋转的三维结构畸形,以 Cobb角 ≥ 10°作为诊断金标准,属于结构性脊柱侧弯[6]。

注:站立位全脊柱正位 X 光片上,选择弯曲两端最倾斜的椎体(即上、下端椎体),沿上端椎上缘、下端椎下缘各划一条直线,两线的夹角或其垂直线的交角称为 Cobb 角(cobb angle)[7]。

1.3.2 功能性脊柱侧弯

功能性脊柱侧弯(functional scoliosis)是指由于姿势不良、运动习惯等原因导致的脊柱出现代偿性左右弯曲(无椎体旋转),一旦原因去除,即可恢复正常。X 片检查脊柱骨性结构均为正常,又称非结构性脊柱侧弯[8]。

1.4 高低肩

高低肩,就是人体两肩不一样高的现象,即两侧的肩胛骨的高度不一样,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有一侧较高有一侧较低。

1.5 驼背

驼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变形,是胸椎后凸所引起的形态改变。正常人的脊柱从侧面看是呈S形的,有4个生理弯曲,分别是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骶椎后凸。当各种原因造成胸椎生理后凸曲度变大时,就形成了驼背。

驼背分为姿势性和结构性,姿势性驼背常见于青少年,此驼背的特点是背部较为柔软,X 线片上并无骨骺的改变,畸形容易纠正,多归因于不良学习生活习惯。结构性驼背大多是由于脊椎骨病变所造成。

2 儿童产生不良体态类型的原因

儿童产生不良体态受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影响。先天因素中除了受遗传影响外,也与儿童生理特点有关,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骨骼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功能比成人差,如果长期处于不良姿势骨易发生弯曲变形,容易产生骨盆前倾、膝内(外)翻等现象[9]。

后天因素主要来自长期使用错误的坐姿、站姿、走路姿势,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时间不正确背包姿势如单肩背包等会使身体受力不均而形成高低肩、长短腿、脊柱侧弯等不良姿势[10];学习负担加重,低头伏案作业,玩手机,形成头前伸、圆肩、驼背等不良姿势。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不良体态的不了解,大多数的家长对于不良姿势的认知度低,也不重视[11]。甚至一些医生也认为姿势不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3-6岁会自行纠正,不需要干预。但临床上却有很多姿势不良的儿童超过6岁仍不能自行纠正。目前,在儿童不良体态的干预方法方面的研究较少,且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符合儿童身心发育规律的体系。

2.1 功能性长短腿产生原因

李绍斌从长短腿的分类、长短腿的形成原因以及长短腿的测量评定等方面讲述长短腿的相关知识[12]。详细阐述了结构性长短腿、功能性长短腿的形成原因,介绍了长短腿的测量方法。

范竟一认为:孩子长短腿可能与坐姿不当、先天发育异常、外伤等情况有关。(1)坐姿不当:长期坐姿不正等,易造成骨骼、肌肉生长异常,出现脊柱侧弯,造成腿长短不一,部分还伴有高低肩;(2)先天发育异常:先天性染色体异常可能会导致腿部发育不对称或髋关节发育不良,出现长短腿;(3)外伤:意外摔伤腿部,可能会导致软组织损伤,使下肢出现肿胀,严重时会出现腿部关节骨折,导致两条腿长短不一;(4)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也可引发患侧肢体生长紊乱,导致两条腿长短不一,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肢体长短差距越来越大[13]。

足过度前旋也有可能引发功能性长短腿现象[14]。

2.2 骨盆前倾产生原因

骨盆发育异常或脊柱、髋臼结构功能异常时,可出现异常骨盆前倾。脊柱侧弯、髋关节发育不良、脑瘫、下肢及骨盆骨折等,都有可能导致异常骨盆前倾。缺乏锻炼、长期久坐及不良坐次也可能会诱发。

骨盆交叉综合症(下交叉综合症)是由于腹部肌群与腰后肌群的平衡被打破,具体表现为腰椎过度前凸,骨盆前倾人体的骨盆会产生冠状面骨盆倾斜以及矢状面骨盆倾斜,冠状面倾斜会使左右两侧髂脊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变大,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长短腿引发的。

2.3 脊柱侧弯产生原因

脊柱侧凸分为功能性和结构性两种,后者又分为先天性、代谢性、神经和肌源性等多种疾病导致的不明原因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和非特异性脊柱侧凸。其中,特发性脊椎侧凸较为常见。后天性脊柱侧凸根据病因可分为营养不良性、姿态性、神经病理性、胸部病理性等 4 种脊柱侧凸方式[15-16]。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快速期(通常在 10-18 岁)会出现青少年特发性脊椎侧凸,病因不明,无其他器质性病变,除了存在脊柱三维弯曲畸形,会伴有椎体和胸腔变形、形体不对称、运动失衡等病理现象[17-18],严重时会出现腰部疼痛、肺功能受限,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该发病率约为1%-3%[19-21]。一般10岁左右发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青少年特发性脊椎侧凸约占学生总数的0.5%-3.0%,其中需要外科矫治的约占10%。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教育蓬勃发展,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前所未有地加重,脊柱侧凸在中小学的发病率或将因此提高[22]。

2.4 高低肩产生原因

高低肩主要受到遗传基因、先天发育异常、小儿麻痹症、脊柱侧弯、日常生活不良的姿势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诱发出现。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1)两侧肌肉发育不平衡。经常侧躺或者习惯背单肩包,会引起肩膀肌肉的紧张,导致高低肩。(2)高肩胛症也可能会出现高低肩的视觉感受。(3)部分脊柱侧弯儿童可能会出现高低肩。

袁帅强认为高低肩可分为先天引发和后天引发两类。前者因骨性结构异常,导致双侧肩部形变。后者诱因是长期错误姿势,导致肩部肌肉长时间缩短代偿,肩部周围部分肌肉丧失功能,出现外观的形变。儿童高低肩大多是由后天不良姿势所造成的高低肩,且后天高低肩具有可塑性[23]。

2.5 驼背产生原因

驼背是脊柱向后拱起,多因背部肌肉薄弱、松弛无力。年老脊椎变形、坐立姿势不正或佝偻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均可引起。

姿势性驼背多归因于不良学习生活习惯。结构性驼背大多是由于脊椎骨病变所造成,诸如休门氏病、脊柱强直、压迫性骨折、退化性的脊椎疾病等。姿势性驼背若长期得不到矫正,会使胸椎前侧压力过大,造成胸椎前侧的压迫性骨折,从而导致结构性驼背。

3 矫正儿童不良体态的方法

目前国内临床上对于矫正不良体态,多数以贴扎、支具、支架和手法为主[24-25],运动干预为辅,其中运动干预训练方法以加强无力的肌肉力量或放松紧张的肌肉为主,国内对于身体姿势、体态的相关研究多针对成人,对儿童青少年不良身体姿态的矫正练习和专项干预练习研究较少,对于成人矫正训练手段包含普拉提、健美操、形体训练、太极拳、力量训练、非稳定性抗阻训练[26-27]等训练手段。

3.1 功能性长短腿的矫正

青少年发育期如果长短腿的距离在2cm以内,一般临床症状不是很明显,多数可以通过穿矫正鞋、矫正鞋垫改善,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改善脊柱侧弯以及骨盆倾斜。在临床当中康复功能锻炼多数也比较有针对性,多数可以选择蜷伸运动、屈伸运动、腰椎纠正运动,以及仰卧抬腿运动,这些方法均可以纠正长短腿。如果过了青少年的发育期,成年人通过功能锻炼的方法多数不能改善。如果成年人出现长短腿,而且两个腿的距离相差的比较悬殊,临床症状比较突出,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基于一种整体性结构与功能致病机制,足过度旋前程度越大,功能性长短腿现象越明显。矫正足过度旋前的运动康复能改善足底疼痛、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与骨盆旋移综合征,还能改善由此引发脊柱相关疾病[14]。

3.2 骨盆前倾的矫正

异常骨盆前倾,需要根据对诱因进行对症治疗。脊柱侧弯引起的,可以通过运动锻炼,如游泳、跑步等增强肌肉力量来矫正。特发性脊柱弯引起的,应支具治疗,严重者需要手术。髋关节发育不良引起的,需要支具治疗或手术。脑瘫引起的,可以通过运动疗法或手术治疗。

实验表明[28-29]运动能较好预防及改善中小学生骨盆前倾。对于成年群体,运动能够增强腹部肌肉力量及耐力,下交叉综合症的患者比例减少,运动结合筋膜放松的干预方案使受试人群的腹部肌群力量显著增加,维持骨盆的相关肌群的伸展性也有所提升,骨盆前倾角度得到有效改善。当屈髋力量与伸髋肌力的比值增加时,会导致腰椎前凸曲度的增加。而当腹部肌群及臀大肌肌肉活动增加时,人体的骨盆前倾角度会随之相应减小[30-32]。屈髋与伸髋相应的肌群应当保持一定的平衡。通过运动促进屈/伸髋肌力平衡能使骨盆倾斜角度保持相对稳定,从而避免骨盆姿势异常的发生。

赵雅飞、杜锋等[33-34]报道,核心稳定性训练和引导式健康教育增加悬吊减重下力线矫正训练, 能够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骨盆前倾患儿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悬吊密集治疗组与常规康复治疗组比较发现,悬吊密集治疗单元在脑瘫患儿骨盆前倾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小ASIS-PSIS,增强患儿的运动功能。

3.3 脊柱侧弯的矫正

脊柱侧弯的矫正主要采用运动矫正、支具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轻度患者(Cobb角<40°),可通过游泳及吊单杠等加强肌肉锻炼,增强凸侧肌力。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中医康复治疗[35]包括:(1)中药内服,(2)推拿疗法,(3)灸法,(4)针刺疗法,(5)针刀疗法,(6)悬吊推拿运动技术,(7)中国传统功法如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现代康复治疗 ,包括(1)物理因子治疗,如体表电刺激疗法、电磁疗法、中药离子导入法等,(2)运动疗法如核心肌力训练、功能矫形体操、本体感觉训练、呼吸模式重建训练等,(3)支具治疗,(4)心理治疗:如音乐治疗、沙盘游戏疗法、绘画治疗。功能性脊柱侧弯的预防和管理,包括:(1)健康教育,(2)运动管理,(3)体态管理,(4)情绪管理,(5)饮食管理,(6)随访管理。

3.4 高低肩的矫正

高低肩大多数由于脊柱侧弯引起,症状较轻者可以先佩戴纠正支具进行治疗。

当下用于高低肩的康复主要包括传统的推拿按摩、肌效内贴治疗法、运动疗法、矫正模具、手术治疗等疗法。

中医治疗高低肩可以采用传统的中医正骨的方法,因为出现脊柱侧弯,通过中医正骨可以纠正侧弯的位置,从而使不平衡的状态恢复成平衡的状态。但在正骨的同时建议佩戴支具进行矫正,因为单纯的正骨有可能会引起脊柱不稳定。也就是说可能今天进行正骨以后有效,但明天可能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因为高低肩很多都是因为长期的姿势不良引起来,这时就需要被动的矫形方法,就是佩戴支具。佩戴个人定制的支具能够使高低肩得到非常快的纠正,而且还要结合训练的方法,通过自我训练改掉不良的习惯才能彻底治愈高低肩。

考虑 5-6 岁儿童生理特点,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空间;且本着注重儿童身体发展的整体性、保证训练效果的持久性的目的,宜选择运动疗法来进行[23]。

宋世玲[36]采用 Flexi-bar 训练、贾固华[37]运用武功康复干预高低肩,均取得较好效果。 Flexi-bar 训练可通过人体运动链的运动模式进行训练,激活肩关节周围肌肉群,进而实现对肩胛骨的控制。武功康复肩关节调整技术整复肩关节不适症,整复手法治疗高低肩,可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大大地减轻患者痛苦。

袁帅强[38]设计的运动矫正方案,实验结果发现,功能性训练能够有效矫正幼儿高低肩;中等强度运动矫正方案更为有效矫正幼儿高低肩,促进幼儿良好体态发展。

3.5 驼背的矫正

驼背可通过药物、物理、手术等方式治疗。

陈炀[39]采用武功整复对男性青少年姿势性驼背进行干预,结果显示:(1)武功整复组和单纯功法组均能有效改善男性青少年姿势性驼背的身体形态,武功整复组改善效果最佳。(2)武功整复组能够有效提高男性青少年姿势性驼背的身体自尊总体水平,尤其表现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吸引力以及总分四个维度,功法组对身体素质维度有显著改善。(3)武功整复手法的介入能够更加显著改善男性青少年姿势性驼背的身体和心理状况。

4 核心训练对儿童不良体态的作用

核心训练可能对改善矫正骨盆前倾此类不良体态效果较为显著,加强核心训练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能更长时间维持训练效果。我国对矫正儿童青少年不良姿势、体态训练的研究较少,核心训练当前在国内较为热门,应用于竞技体育领域爱到好评。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在国内学者针对核心训练矫正儿童不良体态的研究较少。人体的核心区域不仅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协调上下肢的发力,保障肢体的稳定[40],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还能够改善力量传导、肌间协调和肌力控制,激发多肌群、多维度范围内按时序、整体性地参与运动技术的完成[41]。

通过对人体核心部位肌群进行力量、身体稳定性和躯干整体平衡能力系统训练,可促使核心区域形成一个强大的稳定平台,对整个身体的力量传导功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核心训练对人体稳定身体重心、力量传导、加强脊柱及肢体的控制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2],核心肌群的强弱关系着维持体态的好坏[43]。几乎所有运动链的核心都是躯干的核心肌群,而核心肌群要在保证整体稳定性的同时才能完成动作,保持正确姿势。因此核心训练在矫正儿童不良体态训练中非常重要。

[1]雍桂军.健美操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拓展作用[J].教学与管理,2010(21):114-115.

[2]Abbott JH , Chapple CM , Fitzgerald GK , et al. The Incre⁃mental Effects of Manual Therapy or Booster Sessions in Addi⁃tion to Exercise Therapy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2015(12) :975-983.

[3]孩子长短腿什么原因引起的?[EB/OL].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13858236832350319298.

[4] [美] 菲尔· 佩治.肌肉失衡的评估与治疗杨达治疗法[M].焦颖主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6.

[5] 聂文忠.脊柱胸腰部的生物力学建模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6]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中国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查临床实践指南及路径指引[J].中华骨科杂志,2020,40 (23): 1574-1582.

[7]JIN C, WANG S R, YANG G D, et al. A review of the methods on Cobb angle measurements for spinal curvature[J].Sensors (Ba-sel), 2022, 22 (9): 3258.

[8]余升华,尹得龙,杨展翔.青少年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4,14(6):708-711.

[9] 董秀秀.身体功能训练对小学生不良身体姿态影响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21.

[10] 马晓.儿童不良身体姿态矫正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0.

[11] 徐文婷.对上海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体正确姿态培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12]李绍斌.哪些原因会引起孩子长短腿[N].广东科技报,2015-10-27(A01).

[13]孩子长短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EB/OL].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10081577211667218526.

[14]方国利.足过度旋前诱发功能性长短腿的机制与临床实证[D].聊城大学,2018.

[15] 邹艳,林云,章荣华,等.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和干预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2019,31(10):1017-1021.

[16] 陈俊泽,廖八根,韩晓峰,等.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及干预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2):406.

[17] 傅涛,厉彦虎.功能性康复训练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28):4462.

[18] 田飞,丁桃,闫博,等.运动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17,32(5):425-427.

[19]赵志,刘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2):1939-1941.

[20] 李富丽,张书豪,王帅,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病情进展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22,44(17):2031-2035.

[21] 崔宝林,房玮,李华南,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 学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8):3085-3087.

[22]林骅,林若崴.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综述与实证[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09):16-19.

[23]袁帅强.矫正5-6岁儿童高低肩的功能性训练方案设计与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4] [英]简·约翰逊.体态评估操作指南[M].陈方灿,江昊妍,译.天津:天津出版传媒集团,2017.

[25] W.MYERS T.解剖列车:徒手与动作治疗的肌筋膜经线[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5.

[26] 张春苗.大众健美操对12-15岁青少年不良身体姿态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27] 李巧玲,李继鑫.太极拳运动对改善骨盆前倾的对比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7,(10): 26-31.

[28] 谷梦云.矫正小学生骨盆倾斜运动干预方案的研制与应用[D].北京体育大学,2019.

[29]张春苗.大众健美操对12-15岁青少年不良身体姿态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30] KIM H⁃J, CHUNG S, KIM S, et al. Influences of trunk muscles on lumbar lordosis and sacral angle[J].European SpineJournal,2006(4):409-414.

[31] 李永超.不同运动干预方案对女性 A 型下交叉综合征干预效果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32] CHOI S⁃A, CYNN H⁃S, YI C⁃H, et al. Isometric hip abduc⁃tion using a Thera - Band alters gluteus maximus muscle activity and the anterior pelvic tilt angle during bridging exercise[J].Journal of Electromyography and Kinesiology,2015(2):310-315

[33]赵雅飞,屈花便.悬吊减重下力线矫正训练对痉挛型脑瘫骨盆前倾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8):3216-3218.

[34]杜锋,杜晓刚,宋虎杰,等.悬吊密集治疗单元在脑瘫患儿骨盆前倾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4):171-174.

[35]李丽,于少泓,周霞,等.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J].康复学报,2023.5:网络首发.

[36] 宋世玲.Flexi-Bar训练应用于高低肩康复的研究 [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5):27+29.

[37]贾固华.武功整复之肩关节调整技术对大学生高低肩调整效果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

[38]袁帅强,薄雪松.功能性训练矫正幼儿高低肩的实证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体能训练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22-3-25.

[39]陈炀.武功整复对男性青少年姿势性驼背的干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3.

[40] Benk,PressJ.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 in athletic function[J].Sports Med,2006,36(3):189-198.

[41]姜宏斌.人体运动核心区域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及理论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3):257-263.

[42] 孙超.核心力量训练辅助矫治青少年脊柱侧弯的疗效观察[D].山西师范大学,2018.

[43]朱传芳,黄强民,彭金凤.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近况[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11):1787-1792.

Research on Different Types of Poor Posture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CHEN Ran, etal.

(Guangxi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Nanning 530031,Guangxi, China)

2022年度国家体育总局科技创新项目(创新研发项目),名称:核心训练对矫正儿童不同类型不良体态影响的研究,编号:22KJCX012。

陈然(1975—),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冼玉娜(1994—),学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驼背体态骨盆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两个驼背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驼背侠
治驼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