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群众文化中美术创作团队建设与引导

2023-10-25陈天野

艺术大观 2023年28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引导山水画

摘 要: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石,而美术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技法丰富、理论完善、艺术特点鲜明的绘画门类。如何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更好地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这无疑是摆在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面前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在公共文化建设领域中,文化馆为政府和群众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借助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人们对于山水画这一传统绘画形式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美术;山水画;创作团队;引导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8-0-03

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属于社会文化形态的一种,而在群众文化中,美术则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现代美育主要是通过美术实现的,其对群众审美方式的培养尤为有利,可以促进群众审美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到,要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是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将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放到了一个新高度。而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成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一个长期性课题。文化馆是群众文化交流最直接的载体,通过各种方式展开活动,在继承传统并力求发展创新的美术辅导过程中,文化馆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素养,给予其鼓励,让其创作出水平更高的作品,为普及群众美术提供保障。

一、推进群众美术发展的方式——美术创作团队建设

(一)建立群众美术创作团队,以点带面推动群众美术发展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础部门,文化馆和群众的接触较多,可以更好地引导群众美术爱好者,同时将创作积极性较强的人员聚集在一起,对群众美术创作团队进行组建,在固定的时间集中培训。在辅导群众美术爱好者的过程中,文化馆要密切结合自身情况和艺术院校正规教学方法,灵活借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教学,通过作品充分展现出他们生活中的阅历和淳朴的性格。

团队中的各个成员,平时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对周围群体造成影响,使其近距离接触并形成文化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了传播范围与途径有效扩大。如此,运用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能够帮助更多群众形成精神层面的感知,有利于群众美术发展,逐步提升群众整体审美水平[1]。

(二)以多种组织形式推动群众美术创作团队建设

文化馆在群众美术创作团队的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成员的实际情况,比如画种、职业、特长等,以灵活的形式组成团队。团队成员之间艺术观念、艺术追求相对接近,易于产生共鸣,进而形成凝聚力。在采风写生、组织创作、举办展览、面向基层、理论研讨等方面,美术创作团队有其自身集体优势。根据目前的文化艺术形势,各区域已经成立了不少团体组织,如各地成立的各种工作室、画会、学会等,有力推进了群众美术的团队建设[2]。

(三)组织各种级别美术展览,提高群众美术创作水平

组织开展规模不一、类型多样的美术作品展览,可以使群众美术创作活动变得更加丰富。文化馆设置了展厅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要最大化借助此平台和硬件优势,开展不同级别的展览。展览不仅能够调动作者的创作积极主动性,促进其自信心有效增强;同时还能为其相互学习和交流提供方便达到切磋技艺、开阔视野的目的和效果。

文化馆不仅可以在珍贵的场地举办展览,还可以借助美术下乡的形式,在固定的时间到社区、乡镇和街道展览美术作品,比如以文化礼堂为基点,吸引周边居民参观展览,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调动更多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利用这一机会,为外界全面展示整个美术创作团队的面貌[3]。

二、推进山水画教学,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之所以在群众美术工作中选择山水画作为重点的绘画辅导内容,是因为山水画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绘画形式,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大家在情感和审美观念上都比较容易接受,黄岩区文化馆根据馆内现有的软硬件设施和群众的实际情况,长期持续性进行山水画辅导和培训,并成立了一支山水画创作团队——台州市黄岩区九峰山水画院,促进山水画在群众中的普及、欣赏和练习。

为了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文化馆先要引导群众美术创作团队成员多看相关的书籍资料,促进文化艺术素养有效提高。部分刚开始接触美术的人,看到作品只用几笔便创作出了兼具形神的作品,以为画画可以熟能生巧,将学习方式和理念简单化,在重复练习上投入了诸多时间,这种想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只看到了“技巧”,而未注重综合文化素养。综合素养逐步提高需要通过临摹、写生、创作有机结合的山水画教学、培训。团队成员在练习传统笔墨功夫的基础上,结合对大自然的感悟,进而写出“胸中之丘壑”。山水画教学体系的框架大致是一种复合型教学体系——写生、临摹和创作。在山水画学习中,三者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写生主要是身处大自然中进行写生,临摹是学习传统,两者均服务于创作,同时需要反复练习,相互交替进行[4]。

(一)注重山水画经典作品的临摹

山水画中有诸多经典名作,古人留下了诸多完善的技法系统和诸多优秀范本,所以在对古人技法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临摹是一种重要手段。团队成员在学习过程中,要将范本的绘画语言以及艺术风格把握好,对其意境营造、构图布局,以及皴、擦、点、染等技法进行着重研习。临摹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即意临、背临和对临,在山水画基础训练中,其要对背临和对临引起高度重视,强调掌握所临对象的主要特征。团队成员要对范本各要素深入了解和学习,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二)面向大自然,强化写生教学

写生,是对大自然进行观察和生活的深化与继续,借助写生的积累给作品注入生活的“蒙养”。清代四僧之一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提出要“搜尽奇峰打草稿”,主张创作山水画,应该多直面客观的山川景物,把自然山川與个人感悟融合起来,即达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境界,从而创作出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优秀作品来。团队成员深入自然和生活,要依托集体行动的有利条件,互相借鉴、激励,克服生活及艺术层面的困难,将对自然的鲜活感受转换到美术创作中来[5]。

团队成员身处大自然的时候,先要掌握取景和构图的方法,抓住主要、放次要,之后探寻适合出现在画中的景色,特别是重新布局景物是写生中难度较大的一部分。他们到了地方后,无须马上动手,而是要先仔细观察,站在各个角度对景物的特征与结构进行察看,充分了解表现对象的主次关系,然后再进行构图和立意。之后,团队成员在画面上做必要取舍,把握笔墨关系,运用山水画技法把实际景物表现出来。

时间、气候、环境等因素均会对写生造成影响,自然景物远近不同,颜色均有所区别,早晚不同,景色也不一样。团队成员在写生的过程中,必须对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引起重视,比如画树的时候,要对树在各个季节的各种形态、灌木和乔木的生长特点、南北方树的不同结构造型进行观察,找到生动性最强的素材入画。对枝条树叶的穿插组合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他们不能完全借助自己的想象,而要利用浓淡、高低、疏密等对比手法去表现对象,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他们把握特征和细节的能力[6]。

(三)在创作中寻找个人绘画语言

山水画创作全面体现了绘画技巧、艺术观念和学识修养等多方面艺术素质。画面中的艺术形象,并非简单再现特定时空内的客观物象,同时也并非凭借创作者的主观想法任意组合,其实际上是一种融合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后创作的第二自然——中得心源。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团队成员要找到自己的绘画语言,不能只运用习惯布局和传统的表达方式。他们需要深入挖掘自身的创新潜能,在创作形式上不拘一格,探寻自己的符号,融入对于山川的感悟。

另外,在创作过程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可以在传统绘画语言中,将某个点牢牢抓住,之后进行改变或加强,与自身对山川的感受相融合,这种绘画语言更具生命力。借助“三位一体”(写生、临摹、创作)式的教学,团队成员在具备初步创作能力基础上,突出个性,体现时代特色,借助笔墨功夫,与自身对在大自然的体会相结合,加深对“自然之理法”“古人之理法”的把握理解,从而充分表现出所有作者内心的想法。

团队成员的作品既可以运用水墨为主,吸收江浙笔墨方面的特点和长处,又能借鉴其他表现形式,如突出色彩的运用。在构图环节中,他们采用传统的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传统处理方法之外,又融合西方平面构成的方式,突破固有的模式,也是一种大胆的创新手法。另外,他们还要拓宽视野,打破界限,吸取融合各画种、国内外美术元素,跳出条条框框,逐步寻找自己的绘画风格。多样化的作品形式和风格有利于激发美术团队成员创作热情和创新能力,避免千篇一律[7]。

(四)提高团队成员的文化艺术修养

要想确保山水画学习效果最佳化,不仅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练习,同时团队成员还要经常查看相关书籍资料,勤于思考,积累实践和理论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董其昌曾指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只有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团队成员才可以加深对画家的思想情感以及山水画人文内涵的理解,掌握“雅”和“俗”的区别,“匠气”和“士气”等概念。立足于此,才可能借助笔墨呈现出个人的情操、素养和气质,防止出现“狂怪”“恶俗”以及“做作之气”。

文化修养将会帮助团队成员加深对事物的感知理解,拓展艺术维度,从整体上提高艺术思想境界,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修养制约着他们的绘画水准与深度。陆俨少先生在《山水画刍议》中提出了“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的理论,这一理论既是陆俨少先生为自己绘画生涯确立的长远目标,更是为后辈学习者提升艺术造诣指出了正确方向[8]。

三、创作团队的引导

(一)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方向,以人民中心为导向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新华社全文于2015年10月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颁布此政策,促进了文艺创作良好发展。

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美术创作的“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即要对爱国主义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传递,要充分融合美术作品和这些元素,借助饱满的画面色彩、鲜活的艺术形象、生动的绘画语言,最大化彰显丰富的文化意蕴、积极的思想内涵以及崇高的价值追求[9]。

(二)抓重大题材,推出主题性美术精品

重大题材创作是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反映,在体现民族凝聚力、文化创造活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包括下述兩种方式:第一,拥有鲜明的主题、直接体现事件本身的题材;第二,间接反映主题,具有一定寓意性和象征性,借助风景的方式或其他内容间接地与主题相呼应。艺术家拥有广阔的创作面,不同的人,其选择均有所不同,但要与社会、文化艺术和国家民族的需要相适应,专门开展一些主题性绘画创作。

主题性创作的导向示范意义很强,其对美术作品体现的社会现实以及民族集体意识尤为关注,对于作品在题材内容表现方面的宏观视角以及横向广度重视度较高。团队成员要具备较强的使命意识,充分认识到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抵制媚俗、低俗和庸俗的风气,用优秀的作品坚持正确导向[10]。

四、结束语

文化馆积极开展美术培训和普及活动,可以促进文化内涵以及群众审美素养的有效提升,为群众提供了正确的引导与服务,在文化工作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位置。在美术培训过程中,通过山水画教学的开展让团队成员具备全面的文化艺术素养,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精神,让他们以现代审美意识和情趣去了解自然、了解生活。同时,文化馆群众美术工作者要创新方式方法,开辟更多有效展示渠道及展览平台,促进团队成员逐渐成长,带动区域群众美术工作开展,为群众美术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针对群众美术辅导的总体方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明确指示,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坚持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秉承与群众和生活相贴近的原则。作为一种全新的美术培训方式,群众美术创作团队建设工作正在探索中前行,文化馆群众美术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促进自身艺术水平提高,调动群众的参与兴趣,创作出时代特色鲜明的作品,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艺境[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陈传席.陈传席文集[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4]冯守仁,鲍和平.群众文化基础知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张捷.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

[6]石振怀.群众文化工作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吴为山.吴为山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1.

[8]宇虹.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文艺创作应努力打造自身新常态[J].西部大开发,2014(12):105-113.

[9]张建春,金才汉.浙江省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10]贾乃鼎.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付晓琳

作者简介:陈天野(1983-),男,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副研究馆员,从事视觉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引导山水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