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音乐融入中学校园音乐文化研究

2023-10-25倪晓岸

艺术科技 2023年20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

摘要:目的:首先,自2012年以来,红色音乐逐步受到学术界重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更好地传承红色音乐、红色精神、红色基因,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关注的问题。其次,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其开展红色音乐教育,既有利于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又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文章的目的在于探究红色音乐融入中学校园音乐文化应采取的策略,并给出最终的实践建议,以在学校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传承红色基因的目的。办法:文章以红色音乐为研究对象,以如何在校园音乐文化中融入红色音乐为切入点,梳理相关基础概念,并研究红色音乐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意义、优越性,最终得出结论。结果:红色音乐的特性不同于其他音乐题材,其融入中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有显著的优越性,需要引起重视,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结论:文章针对红色音乐融入中学校园音乐文化提出了四点实践建议:一是挖掘校园音乐文化符号,二是建设校园音乐文化制度,三是建构校园音乐文化平台,四是丰富校园音乐文化活动。

关键词:红色音乐;中学校园音乐文化;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0-00-04

0 引言

自2012年以来,红色音乐逐步受到学术界重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更好地传承红色音乐、红色精神、红色基因,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关注的问题。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其开展红色音乐教育,既有利于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又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更好地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

1 基础概念

1.1 红色音乐的定义

什么是红色音乐?红色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思想是什么?要想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其与中国近现代发展史的密切联系,其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留下的成果。其次,其具有浓厚的革命色彩,但不仅限于革命斗争阶段,不完全等同于革命文化,其时间范围更大,是红色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术界目前对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存在不同观点。以张健华、白世林为代表,认为在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和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色资源占据红色文化的大部分,同时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质资源,并提出“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崇高精神及其多样物化载体的总和”的观点[1]。以谭东发、吴小斌为代表,认为红色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指出“凡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能够弘扬在具有爱国情感的革命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人文景观和精神的都是广义的红色资源,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带领全国军民进行的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形成的历史遗迹和精神则是狭义的红色资源”[2]。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将红色思想付诸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并不只有中国。首先,从结果上看,俄国之所以能够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将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列宁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的结果,也是符合、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结果。其次,从指导思想上看,列宁主义是融合了俄国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红色文化传统,其“坚定的理想信念”“服务人民群众”“民主治党治国”“尊重民族文化”的思想特征与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特征一脉相承,都是马克思主义与各國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3]。最后,从世界殖民发展史的视角看,可以将红色精神理解为“以劳动人民抵抗列强殖民行径为起点,并在反抗中寻求一个没有压迫的平等国家制度的精神”。无论是精神内核还是实际影响,产生主体为非中国的红色思想与中国现今的红色思想虽有不同,但所表露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追求平等的精神内核有一定的相似性。学习红色音乐、红色精神,本质上是为了让红色文化被大众了解、学习,从而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可以认为“红色音乐资源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或受其影响,反映了劳动人民参与革命、劳动、社会建设的精神面貌,及展现出普通民众追求没有阶级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思想感情的音乐作品”。

1.2 校园音乐文化的内涵

校园音乐文化是从属于校园文化的一种以音乐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形式。由于其与校园文化的从属关系,所以本文从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入手,分别探究校园音乐文化的定义、构成及表现形式。

1.2.1 校园音乐文化的定义

由于对文化的定义不同,所以对校园文化存在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解:文化氛围说、意识形态说、物质精神总和说、文化要素复合说、文化指令说、启蒙说、活动说等[4]。通过对这些学说的研究,可以将校园文化简单理解为“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工作、学习、生活的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建设的,一种从属于社会大文化且具有学校特色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总和的,寓教育于活动、对校园亚文化群体进行精神性现代启蒙的文化形态”。因此,基于对校园文化定义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校园音乐文化:第一,在参与人员方面,校园音乐文化是由学校内所有人员共同参与建设的,是需要校领导、各科老师、班主任、学生以及工作人员协同合作的;第二,在文化主导方面,校园音乐文化能够引导、启蒙校园亚文化群体的思想,是学校特色的一种具象化体现;第三,在表现形式方面,校园音乐文化可分为物质性文化、制度性文化和精神性文化。

1.2.2 校园音乐文化的构成

关于校园文化的构成存在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物质文化包含了校园环境中所有物资设备,精神文化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校风、学风、价值观的体现,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文化制度、领导体制以及校规校制等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三大层面;有学者认为,校规、校制、学制等是自然的物质化;有学者认为,校园价值观是核心,校园内所有人员是主体,硬体部分包括校园环境建设、图书、设备、社团、教学管理制度,软体部分则为校风、校训、学风、教风、心灵、性格、校园文艺活动等[5]。综上,可大致认为校园音乐文化包含了校园各类人员、校园物质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制度和非物质文化等基本要素[6]。

1.2.3 校园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

从狭义上来看,校园音乐文化仅指课堂以外的音乐活动;从广义上来看,校园音乐文化包括学校中一切与音乐有关的内容[7]。对校园音乐文化建设而言,多一种建设渠道,就意味着可以强化建设效果。因此,从广义角度理解校园音乐文化更为合适,可以将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方式分为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课堂:以系统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课堂;在教学计划之外的,以学生为主体,在校内开展、参与的各类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以学生在校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三课堂[8]。它们独立存在于各课堂之间,不存在时间上的交集,且有各自不同的开展方式,但在内容上又存在一定的联系。

2 红色音乐融入中学校园音乐文化的意义

学习红色音乐是为了让红色文化、红色精神能够被大众了解和学习,从而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音乐教育是学生接触红色音乐的主要途径。因此,将红色音乐应用于中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当中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2.1 有助于红色精神的传承

红色精神是中国近代革命史的精华部分,是国家精神的一种体现。红色精神可大致分为1949年之前的“革命精神”、1949年之后的“建设精神”和“创业精神”、1978年之后的“改革创新精神”“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点和道德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传承这种精神是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9]。

2.2 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0]。明确了文化自信作为新时期国家战略的地位。因此,教育和引导学生传承、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坚定理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当下学校教育应注意的重要内容。

2.3 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中学生往往不具备完全独立的思考能力,面对大量外来文化、思想时,相较于价值观、人格基本稳定的成年人来说,更容易受到影响。在中学阶段学习红色音乐,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思想品德等有重要意义。

3 红色音乐融入中学校园音乐文化的优越性

红色音乐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奋斗、革命思想的具体展现,了解、理解并认同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核是学习红色音乐的根本目的,可以传承红色基因、革命思想,从而强化民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红色音乐不同于其他类型音乐,将其应用于校园音乐文化中,主要关注活动及音乐本身,其在融入校园音乐文化时有自身的特性。

3.1 民族性:内容上彰显价值育人

艺术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条件和审美形式在艺术中的表现[11]。红色音乐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所具备的革命精神、斗争精神的体现,其创作往往与历史时代背景、重大历史事件、作曲家的亲身经历有关,这使其具有不同于其他音乐形式的民族气派及艺术风格,是其民族性的重要体现。同时,学习红色音乐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积极作用,与其他音乐类型相比,红色音乐更注重价值的传递,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3.2 融合性:过程中凸显情感育人

这里的融合性是指将红色音乐融入中学校园音乐文化应是多种活动协同开展,通过不同活动向学生传递信息,解决单一活动可能产生的传递信息不充分、传递内容单一的问题。与融合性相对应的是,仅通过单一媒介进行的传播行为难以将红色音乐中蕴含的深层情感、精神内核传递出来,学生在接触时难以深入了解,最终的效果通常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实际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内隐与外显协同的方式,如建设广播站、打造走廊文化墙、办黑板报等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并深入了解红色音乐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将红色音乐的内核传递给学生,最终达成情感育人的目的。

3.3 传承性:目标上突出文化育人

红色音乐的传承性主要体现在传承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红色精神、红色文化,这些既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革命精神的精华,又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精神依托。教师引导、社会感染、家庭教导等能够使红色精神的生命力愈发旺盛。同时,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接触、学习、理解、认同红色音乐所蕴含的精神与文化,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当下,将红色音乐融入中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红色音乐作品,让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将红色文化、紅色精神传承下去。

4 红色音乐融入中学校园音乐文化的实践建议

4.1 挖掘校园音乐文化符号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园应该是一本活的教科书,要使学校的每座墙都能说话”。可以将这句话理解为,校园教育不应局限于说教,还要通过营造文化氛围,影响师生的行为习惯、思想情操,这也体现了校园音乐文化的重要性。首先,对学校而言,校园音乐文化符号是教学背景与地域环境密切相关的独特风景,是每个学校通过凝聚各自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产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是学校办学理念、学风、教风等的体现[12]。其次,对学生而言,校园音乐文化符号是最贴近其学校生活的,优秀的校园音乐文化符号能够让学生投入较少的精力,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更好地让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生活。

4.2 建设校园音乐文化制度

第一,加强各个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要时刻关注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良好校风的创建,形成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实践的同时,要注重不同环节的参与人员的反馈,以积累开展校园音乐文化活动的经验。第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作用。首先,管理部门要将红色音乐融入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其次,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师与艺术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及协调合作能力。最后,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抓手,在校内学术交流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形成统一的步调,以帮助学生提升政治文化素养,为红色音乐融入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13]。第三,摆正学生的主体位置。学校应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根本教育理念,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优质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学习氛围、教育效果等。因此,在建设校园音乐文化制度时不能忽略学生的需求,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适合学习红色音乐的制度环境。

4.3 构建校园音乐文化平台

第一,在校外善于运用丰富的社会公共资源。学校可以从就近的红色资源出发,利用周边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体验,从而让其产生直观感受,受到强烈震撼,并结合红色音乐为学生提供不同感官的审美体验[14]。第二,在校内营造轻松学习红色音乐的氛围。学校可以专门制定规章制度,以保障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如在校园内设置读书角、打造红色资源黑板报、建立红色资源广播站以及在图书馆设置红色资源专区等。通过这类不同于第一课堂的教学形式,让红色文化、红色资源、红色音乐渗透进师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

4.4 丰富校园音乐文化活动

首先,合唱比赛、校园歌手比赛、音乐社团等各类音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音乐文化的趣味性和层次感,是学校教学观念的体现。但需要注意的是,应建立主流文化与校园文化长效互动机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红色音乐、红色精神真正成为学生认可的音乐文化、精神标识。其次,在活动方式方面,除了已经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师生认可、具备一定基础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方式外,还应尝试开拓新的活动方式,探索更多的红色音乐传承方式,拓展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方式。最后,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优质土壤,为社会发展提供年轻有活力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5 結语

红色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及革命精神,具有极高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值得学生深入学习。因此,将红色音乐融入中学校园音乐文化,可从符号、制度、平台、活动等方面入手,将红色文化、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参考文献:

[1] 张健华,白世林.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铸魂育人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21(Z3):50-52.

[2] 谭冬发,吴小斌.“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J].老区建设,2002(7):44-45.

[3] 丁恒星.红色文化传统的断裂与苏联的解体[J].红旗文稿,2017(12):31-33.

[4] 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9.

[5] 范委启.校园文化管理学[M].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3:3-4.

[6] 侯长林.校园文化略论[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144.

[7] 段金星,范汝海,盛京华.文化与音乐教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2-207.

[8] 张洪昌,徐文东.学业纵横论:大学生必读[M].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1990:546.

[9] 黄鲁玙.优秀地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实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0:141.

[10]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03).

[11] 游清泉,等.新编现代知识词典[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1.

[12] 张立东,雪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文库 文化符号与践行大学文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1.

[13] 梁维康.红色文化融入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22.

[14] 李俊卿.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93.

作者简介:倪晓岸(1994—),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南京师范大学省级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JCX22_0527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
创作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探讨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传播的必要性
贵州民歌引入音乐教育的策略分析
浅议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与学生创造力培养
新时期音乐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传递的关系及实现策略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