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
2023-10-25顾翔
顾翔
摘要:在国家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各教学科目都需要得到有效发展,尤其是过去社会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的文艺体育类科目,相关科目教学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可以促进健康中国以及体育强国战略的落实,并且可以为学生未来的高效发展提供一定保障。因此,下文将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角度切入,探究如何在职高体育教学工作中完成该项教学任务,使得学生的体育素养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育教学;自主锻炼意识;体育素养;培养方式
随体育教学工作一直在职业教育当中有着较高的地位,高质高效开展该项教学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充足保障。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效对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进行培养,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在自主锻炼意识的作用下,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将得到有效调动,并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该种教学氛围的作用下,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轻松高效开展,显著提升职高体育教学成效。
1.自主锻炼意识相关概述
自主锻炼意识是指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而不是被学校、教师以及家长要求。相关学者认为,自主锻炼意识的有效养成需要保证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充分掌握体育锻炼技能以及体育锻炼知识,实现对体育锻炼的全身心投入。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应当确保学生可以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将自主锻炼意识发展成强化自身运动能力的必要条件,实现“被动训练”到“主动训练”的全面转化。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激励、引导等方式,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并在课堂上营造出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为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的落实打下坚实基础[1]。
2.培养中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实际价值
2.1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培养中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养成良好自主锻炼意识之后,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会有一个良好的愉悦感,并高效提升自身体育素养,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该种条件学,体育锻炼就不再是学生需要强迫完成的任务,而是变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将该种习惯带入到职高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学工作将得到高质高效开展,对于促进体育教育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2.2掌握更加全面的体育运动技能
在养成良好自主锻炼意识之后,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学生的独立性将得到显著增强,没有教师引导的条件下,学生也可以高效开展体育锻炼工作。在自主锻炼意识的加持下,学生会积极探究适合自身身体素质提升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及体育锻炼方式,例如在掌握相关体育锻炼知识以后,体重相关较高的学生会选择有氧训练+无氧训练的方式进行日常体育锻炼,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感受以及运动状况,科学控制训练强度以及时间,全面掌握相关项目的体育运动技能,全面提升体育锻炼的实际成效以及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创造有利条件[2]。
3.当前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虽然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通过对职高体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解,可以发现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导致体育教学成效受到严重影响,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也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因此,下文将从体育教学以及学生自身两个角度对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阐述。
3.1教学理念先进性不足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社会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进而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工作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课,在教师讲解完相关体育运动技巧之后,学生就可以随意支配体育课剩余时间。该种情况导致职高体育教学工作难以得到高质高效开展。另外在传统教育理念的作用下,部分教师无法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从而导致职高体育教学成效相对较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体育教学内容感到厌倦,进而导致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难以得到有效培养,严重影响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因此,为了实现对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合理建立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职高体育教学成效。
3.2教学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通过对职高体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解,可以发现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无法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不同的体育锻炼动作,其实际锻炼效果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在锻炼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情况,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体育教学服务,通常情况下会为全体薛恒提供统一的体育锻炼目标以及体育动作标准。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应用“教师示范-学生跟学”的方式,虽然该种教学手段可以保证学生对体育锻炼动作有一个充分的掌握,但是会导致学生只是对动作进行模仿,并不能明确该动作的实际应用价值,使得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锻炼目标,无法实现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有效培养[3]。
4.实现中学生自主锻炼意识有效培养的途径
4.1转变职高体育教师教育理念
正确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工作高质高效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之前,首先应当保证教师拥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关注国内外新兴体育教学理念,在相关理念的加持下,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根据职高体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新兴教学理念进行优化,并将其有效应用于体育教学工作当中,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正确把控体育教学工作发展方向。在先进教育理念的加持下,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将得到充分培养,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4]。除了将先进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以外,教师还应当通过自身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促进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并且基于先进教学理念,师生关系也将得到更加合理的构建,通过与学生共同进行体育锻炼,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将不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更是亲密的朋友关系,在共同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将变得更加和谐,有效防止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不和谐、矛盾不断,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因此,為了实现对学生自主锻炼意识进行有效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高体育教学成效,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基于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确保相关教学目标可以充分达成。
4.2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保证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对于提升教学成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相关教学工作者应当积极拓展体育教学范围,丰富教学内容,以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在课堂上加入基础的体育理念教学内容,而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技能以相关专业知识[5]。
4.3营造良好的职高体育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教学氛围的有效营造,在良好教学氛围的加持下,确保学生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6]。
4.4加大对职高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提高体育设备管理水平
完善的体育教学设备对于实现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有效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设备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日常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因此,在对职高体育教育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大对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丰富体育教学设备种类,确保体育设施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为了保证相关体育锻炼设备可以得到合理应用,开展设备采购工作之前,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体育锻炼设备摆放方式进行合理规划,实现对校园布局的有效优化,确保学生日常体育锻炼可以得到高质高效开展。日常体育设备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保证各类体育锻炼设施都拥有专人管理,高质量开展日常维护工作。为进一步提升体育锻炼设备的使用安全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在各锻炼器械上标明器械的使用方法[7]。
4.5培养学生正确的锻炼价值观,增强学生意志力
职高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的有效培养,帮助学生明确自主锻炼对于自身一生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可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保证学生可以认识到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并不是单纯跟教师学习相应的体育锻炼动作以及技巧,而是需要在锻炼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创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训练当中,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快乐进行体育锻炼,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调动,真正实现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为了帮助学生对自主锻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校方还应当积极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开办讲座等相关活动,帮助树立正确的终身锻炼以及体育强国观念,使得自主鍛炼意识可以深入每一名学生的内心[8]。
4.6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日常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应用体育竞赛活动来实现对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通过体育竞赛,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将得到进一步扩大,并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比赛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互相合作,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以及凝聚力都将得到显著增强,并形成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全面提升学生对集体以及体育运动的热爱程度。
4.7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对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全面培养,教师必须提高对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视程度。在科学、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加持下,学生可以对自身的锻炼流程以及锻炼效果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明确体育锻炼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对日常体育锻炼模式进行改良、优化,促进自身身体素质水平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构建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也不能只对学生的锻炼水平进行评价,应当保证教学评价体系的全面性。相关评价内容应当包括:自主锻炼认知水平、身体素质能力、学习积极性、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等。如果以上评价标准学生都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将得到有效培养,并且职高体育教学也可以取得良好成效。在对评价体系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对合理规划评价方式,相应评价方式应当包括: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应用多种评价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在开展评价工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当遵循定性定量综合式评价原则,通过应用完整性评价、相关性评价以及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评价主体足够多元,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保证评价结果可以有效激励学生、指导学生,顺利推进自主锻炼意识培养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在职高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并在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在多种有利条件的作用下实现对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有效培养。在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得到有效培养以后,不仅身体素质水平能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提升,还可以获得充足的正向情感体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后续体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全面推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
参考文献:
[1]袁雨晨.影响当代大学生自主锻炼的因素及对策分析——以江西警察学院为例[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09):188-190.
[2]梁利民.自主锻炼策略在篮球技能习得的作用探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6(03):60-63.
[3]邹伟民.健身类APP对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20,39(02):100-103.
[4]张娟.浅析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J].科技风,2020(06):100-101.
[5]苏杭.体育教师在大学生自主锻炼中的作用[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4):89-91.
[6]向曦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的价值、思路与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2(06):92-94.
[7]桂海荣.论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J].运动精品,2020,39(12):39-40.
[8]刘慧,赵志明,田剑恒.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消弭路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03):108-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