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 多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2023-10-25张爽

中国国情国力 2023年8期
关键词:承包工程经济

张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2023年7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正在放缓,各经济领域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世界经济仍将面临持久挑战。2022年初爆发的俄乌冲突持续延宕,加速国际秩序重构,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IMF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0%,较今年4月份的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但仍低于3.8%的历史(2000—2019年)年均水平。在经历了2022年对外投资增速放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整体收缩后,2023年以来,我国不断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对外投资合作主要业务保持平稳发展。

一、2023年上半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情况

(一)对外直接投资平稳发展

商务部及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3年1—6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522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折合753.6亿美元,同比增长9.6%)。其中,境内投资者①共对全球152个国家和地区的4549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上半年累计投资43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折合622.9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增速较2022年同期显著提高,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增幅最大的一年(见图1)。

从投资区域来看,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已成为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最大亮点。2023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非金融类直接投资80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折合115.7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占同期总额的18.6%,较上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泰国、老挝、哈萨克斯坦、柬埔寨和俄罗斯等国家。

从投资行业来看,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以下简称UNCTAD)《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基础设施和面临供应链重组压力的行业的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包括电子、汽车和机械行业。安永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中国海外投资概览》报告基本上印证了上述行业趋势,从交易金额来看,中企②海外并购前三大热门行业为先进制造与运输、房地产/酒店与建造、科技/媒体和电信(TMT);从交易数量来看,前三大热门并购行业为TMT、先进制造与运输、金融服务。

(二)对外承包工程提质增效

2023年1-6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9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折合707.3亿美元,同比增长0.1%);新签合同额655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折合946.7亿美元,同比下降8.6%)。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77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折合400.8亿美元,同比增长4.4%);新签合同额33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折合476.4亿美元,同比下降8.8%),二者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6.7%和50.3%,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了积极贡献(见图2)。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的发展格局[1]。

(三)对外劳务合作大幅回弹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就业市场恢复乏力的外部环境,我国企业在逆境中坚守,对外劳务合作整体规模在2023年上半年呈现大幅回弹。2023年1—6月,我国企业共向境外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6.7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4.6万人,但尚未恢复至疫情前20万人以上的高位。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5.2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11.5万人,疫情暴发后承包工程项下派出人员普遍少于劳务项下派出人员,与疫情前二者基本持平的局面呈现出明显差异(见图3)。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在外各类劳务人员56万人。

(四)多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2023年以来,我国持续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全面生效,全面开展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等谈判,举行中国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DEPA)成员部长级会议,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CPTPP),举办了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德企业家圆桌会、中国—中亚五国经贸部长会议、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2023年上半年我国与厄瓜多尔签署自贸协定,实质性完成与新加坡自贸协定升级后续谈判,与尼加拉瓜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安排生效实施。

二、当前我国对外投资合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问题与挑战

1.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主要有乌克兰危机正在全球许多国家引发粮食、燃料和金融三重危机。美国、欧洲和其他主要经济体利率上升,通货膨胀率难以下降,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乏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竞争优势重塑、国际经贸规则重建、全球力量格局重构等多重变革叠加,深刻改变国家间比较优势,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时代加速到来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严重冲击。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加强外资监管和供应链安全审查、加紧技术标准和经贸规则协同等方式,加大对我国重点企业和产业链精准打压遏制,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给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带来巨大障碍和挑战。UNCTAD预计,202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继续面临下行压力。

2.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但资金缺口持续扩大。受疫情重创的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很多经济体将基础设施建设视为疫后拉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给基建行业带来重要机遇。然而在全球经济脆弱、各国政府财政压力持续增大、新兴国家市场风险上升的背景下,基建项目的资金缺口也在不断扩大,包括俄乌冲突等在内的地缘政治危机将会影响相关区域乃至全球的生产生活秩序,使得定价机制混乱、市场失灵,基建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可能会大于机遇[2]。加之受疫情影响我国金融机构对外融资力度减弱,以往受惠于政策红利的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将很难适应。综合研判,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需保持谨慎乐观、合理规划、保障充足的现金流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3.劳动力市场挑战加剧,行业发展需注入新动力。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在未来两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就业需求预计仍将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疫情期间失业或暂时离开劳动力市场的人仍待返工,而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许多国家创造就业机会的速度不足以弥补此前的损失。在全球就业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仍面临诸多挑战。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企业须坚守合规经营和诚信底线,勇于探索和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开拓校企合作、产业融合、回国人力资源再开发等多种业务类型,扩宽产业链条,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及企业间的优势合作,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为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做好充分准备。

(二)机遇与前景

1.国际工程市场不乏利好因素。疫情在过去三年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货币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大量资金将进入基建领域,带动国际工程规模扩张。随着全球化的表现形式更多地向区域化的方式转变,区域内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显得愈发重要,给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更多机遇。绿色减排、数字化革命等行业发展大势将大幅提高建筑行业门槛,从而带动国际工程项目的增长。此外,美元指数下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均是国际工程项目的利好因素[3]。

2.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型将是助推对外投资合作发展的双引擎。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当前,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多国把绿色转型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碳中和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焦点,国际贸易投资中的绿色规则加速演进。《202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可再生资源项目是国际项目融资交易迅猛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创新活跃,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数字经济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化不仅是经济转型的大势所趋,也是绿色转型的重要创新手段,二者深度融合、协同增效是后疫情时代推动经济复苏的两大引擎。2021年,欧盟发布的《2030数字指南针:欧洲数字十年之路》提出,构建安全、高性能可持续的数字基础设施;“下一代欧盟”债券中有30%的绿色债券用以支持绿色能源政策。非盟《2063年议程》将数字化转型列为重点任务。世界多国陆续推出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规划,未来在数字基础设施和绿色能源、节能建筑等绿色项目方面将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3.“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平台叠加释放投资合作新动能。实践数据表明,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投资稳步增长,流量年均增长率约10%,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年均增长率约9.3%,“一带一路”发挥着稳定境外市场、开辟新增长空间的“压舱石”和“助推器”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成员国存在部分重叠,2022年1月1日RCEP生效以来,大幅提振了地区经济复苏信心。2023年6月2日,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充分体现了各成员支持开放、自由、公平、包容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和行动,将进一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地区和全球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未来,“一带一路”和RCEP平台叠加,将释放更多贸易投资合作新动能,达到“1+1>2”的效果,为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提供更多市场机遇和空间。

4.推动标准“走出去”,提升企业国际话语权。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将进一步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与国际相接轨。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期的我国企业需积极融入和参与全球基建标准制定,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建成一批高质量的标志性工程,在新一轮以区域化为表现形式的全球化过程中,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融合,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话语权。

注释:

①境内投资者指中国大陆境内的企业,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企业。

②中企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对外并购交易及已宣布但尚未完成的交易。

猜你喜欢

承包工程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土建工程造价在总承包工程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关于对外承包工程公司的战略选择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形势,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
分享经济是个啥
国际总承包工程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拥抱新经济
浅谈如何做好海外火力发电厂总承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