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胆泻肝汤治疗痰热咳嗽临床观察*

2023-10-25曹希勤赵海东雷作汉

光明中医 2023年19期
关键词:龙胆肝肾西医

曹希勤 赵海东 雷作汉

痰热咳嗽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候,一般是因机体外感风热、肺失肃清后所致,此证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多种呼吸道疾病患者,临床多会因热毒壅于肺后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相关症状。目前认为,痰热咳嗽与个人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相关,若喜食肥甘厚味可致痰浊内生[1],若此时机体外感风热,则会导致痰瘀互结而壅滞于肺,除痰黏稠不易咳出外,此类患者临床多还会伴胸高胁胀、喘息气粗等证候[2]。此前西医针对此类患者多会在明确其症状表现基础上予以对症治疗,经服用止咳、化痰、平喘等相关药物及抗感染治疗后,大多症状可得到缓解,但此病病位在肺,西医治标而难以治本[3]。基于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从其病机出发,需对此类患者实施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之治法。龙胆泻肝汤为一种清热剂,此前常被用于治疗各类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等温热病[4]。痰热咳嗽发病与机体外感风热相关,应用此方清热解毒时,通过加减化裁、辨证施治或可起到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老年痰热咳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甘肃省中医院、酒泉市中医院收治的痰热咳嗽老年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65~85岁,平均(75.33±0.12)岁;咳嗽病程3~6个月,平均(4.52±0.14)个月;入院时基线体温36.40~37.90 ℃,平均(36.25±0.04)℃;BMI 24.50~27.50 kg/m2,平均(26.11±0.12)kg/m2。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7~83岁,平均(75.25±0.11)岁;咳嗽病程4~5个月,平均(4.53±0.11)个月;入院时基线体温36.50~37.80 ℃,平均(36.23±0.06)℃;BMI 25.00~27.00 kg/m2,平均(26.13±0.07)kg/m2。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核实,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要求。

1.2 诊断标准①中医诊断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痰热咳嗽诊断要点:主症咳嗽咳痰、痰黄黏稠,次症胸高胁胀、喘息气粗,且伴舌红、苔黄腻、小便黄、大便干等。②西医诊断参考《内科学》[6]中慢性支气管炎诊断要点: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症状,冬春早晚症状明显,夏秋可缓解;晨起伴有较多不易咳出的白色黏液泡沫状痰液,受寒后痰量可增多、黏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痰,偶见痰中带血,伴喘息。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同时符合以上中医、西医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发热、鼻塞表现;③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均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④均已知悉此次研究目的及内容,均已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病理性呼吸功能障碍者;②伴其他感染性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者;③恶性肿瘤者;④伴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伤者;⑤伴精神、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⑥依从性差不愿配合研究者。

1.4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首先需在明确患者症状表现基础上实施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在明确感染类型后实施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嘱患者多喝水、多吃水果,避免食用重口味、刺激性食物,包括腌制类食品或凉性食品,禁止食用橘子,可食用枇杷、雪梨等止咳水果以及萝卜、冬瓜等食物。持续治疗10 d后评估疗效。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龙胆泻肝汤方剂组成:生地黄20 g,泽泻12 g,柴胡10 g,黄芩、木通、车前子、栀子各9 g,当归8 g,龙胆草、甘草各6 g。因患者有胸高胁胀、喘息气粗等次症,且伴舌红、苔黄、大便干,故其加减化裁如下:减泽泻、木通,加酒大黄、青黛各10 g,桃仁6 g。以上药材均由院内中药房统一煎制,加入500 ml清水文火煮沸30 min后去除渣滓取浓汁250 ml为1剂,分早晚2次口服。

1.5 观察指标治疗效果:于治疗10 d后采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对2组患者的中医主症、次症改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均按1~4分计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于治疗10 d后统一采集患者2 ml外周静脉血为样本,经抗凝、离心后将血清样本送入南京贝登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BS-2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经酶免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等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检测试剂均由上海酶联生物有限公司提供[7]。治疗安全性:于治疗前、治疗10 d检测并对比2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检测样本处理方法、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同上,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于治疗10 d后统计并对比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潮热多汗、皮疹过敏等4种。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咳嗽咳痰、痰黄黏稠等中医主症积分以及胸高胁胀、喘息气粗等中医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2 2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IL-6、CRP、TIgE等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例,

2.3 2组患者肝肾功能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Scr、BUN等肝肾功能指标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肝肾功能比较 (例,

2.4 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5/45)略高于对照组8.89%(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除痰浓稠不易咳出等典型表现外,痰热咳嗽患者多还会伴不同程度的痰血咽痛、胸闷口干等证候。因此类患者临床可见鼻塞、流浊涕、咽痛声哑等表现,西医常将其诊断为支气管炎,经肺部听诊可闻及有干、湿性啰音[8]。西医认为,此病发病机制主要与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或分泌物积聚于管腔相关,夜间睡眠后患者支气管管腔内还可蓄积大量痰液,在副交感神经相对活跃的情况,患者晨起、夜间入睡时的咳嗽症状会明显加重[9]。目前西医会通过应用多种止咳、化痰、平喘及抗感染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此病病机较为复杂,仅予以西医治疗或可治标却难以治本[10]。痰热壅肺、肺失宣降是痰热咳嗽患者的主要病机,痰热化火后可灼伤肺部经络,因肺内痰热壅盛也可致使肺内气机不利,在上述多种病机下,一旦外界邪犯气道则可引发此病。老年人本身机体免疫力、抵抗力较差,尤其在冬春气候条件较差时,更易外感风热而发病。基于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针对此类患者应以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为主要治法[11]。

龙胆泻肝汤为一种常见清热方剂,既可用于清泻肝胆实火,亦可用于清利肝经湿热。既往临床会将此方用于多种温热病患者,目前对于此方是否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嗽患者临床尚未形成统一定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此方配合西药治疗后,观察组的咳嗽咳痰、痰黄黏稠等中医主症积分以及胸高胁胀、喘息气粗等中医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效果更佳,考虑原因如下:龙胆泻肝汤本身具有显著的清热功效,但本次研究在其原有方剂组成上,结合痰热咳嗽患者的病机、证候,对中药材进行了加减化裁,在减去泽泻、木通等药材后,加酒大黄、青黛各10 g,桃仁6 g。其中大黄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青黛可清热、解毒、凉血,桃仁可止咳平喘、活血祛瘀。在加用上述中药材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有动物实验发现,龙胆泻肝汤可通过增加胸腺活性而促使多种T细胞产生,T细胞可释放大量巨噬细胞活化因子从而增强其吞噬能力,可以促使淋巴细胞转化后产生抗体,起到一定抗炎效果[12]。故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IL-6、CRP、TIgE等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龙胆泻肝汤具有一定保肝效果,将此药用于辅助痰热咳嗽患者的西药治疗可在增强患者疗效同时降低对肝肾组织功能的损伤,且此方为纯中药制剂,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潮热、自汗、皮疹等,考虑与机体过敏反应和用药量相关。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ALT、AST、Scr、BUN等肝肾功能指标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此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的安全性也较高。

综上所述,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老年痰热咳嗽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促进证候恢复、降低炎症反应同时,避免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且此中西医联合疗法并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龙胆肝肾西医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尖叶假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5种龙胆属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比较
不同厂家龙胆泻肝丸中龙胆苦苷、栀子苷、黄芩苷的溶出度测定和比较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