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茶旅的路径

2023-10-25夏月敏

福建茶叶 2023年9期
关键词:茶文化区域旅游

夏月敏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山西 运城 044000)

若想实现茶旅产业的高速发展,行业从业者就必须高度关注自然资源与茶文化之间的有机结合,让自然资源这一因素为茶旅产业的发展造就更具优势的环境,进而实现茶产业资源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发展目标。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茶旅的发展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条件,只有大力推进茶旅的综合发展,才能为低碳化的文化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对低碳经济背景下茶旅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进行综合性探讨,也具有极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 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茶旅产业的必要性

所谓茶旅,简而言之便是依托于各区域茶叶产品和茶文化而组织的一系列旅游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包含观光茶叶种植园、游览茶古迹遗址、参观茶特色建筑等内容,同时还包括品鉴欣赏茶叶,观赏茶艺及茶事劳作,进行茶主题相关商品的购物等内容。总的来说,茶旅产业综合了生态及乡村旅游的特色,又兼具文化及主题旅游的优势,这一全新的旅游模式也给游客带来了不同的观感和享受。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推动茶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则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有助于实现消费观念变革,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在进行茶叶景区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必须综合考量环保等因素,对茶叶景区进行合理科学规划,防止当地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过度建设。而在推进茶旅项目过程中,包括自行车、电动车等在内的公共交通方式往往是游客的首选,这不仅与当下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相契合,同时也能赋予茶旅产业更多的发展动力。而在旅游饭店的选择方面,茶旅项目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会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浮夸奢靡。总而言之,随着低碳环保茶旅线路的推出,茶文化产业发展将逐渐达成绿色环保的目标,自然遗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也将充分落实。而从实践角度出发,低碳经济让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变化,在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开始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低碳旅游的队伍中,发展低碳经济的茶旅也与当下诸多游客的基本诉求相契合,此类旅游模式的推广还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1.2 有助于展现绿色经济优势,推动茶旅产业的长效发展

不管是哪种产业,其发展必将与市场相挂钩,茶旅产业也不例外。而正是因为其面向市场,所以在推动低碳经济的茶旅产业发展时,相关单位可对以茶文化为核心的各类景点、各类餐饮服务、娱乐服务以及风俗主题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整合,进而构成与区域茶旅特色相符的旅游项目链,让当地特色旅游产业实现繁荣长效发展,让茶文化与区域的旅游品牌形成有效配合,在展现区域绿色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扩大茶旅产业的发展规模。目前,以峨眉山与峨眉雪芽、武夷山与大红袍以及苏州洞庭山与碧螺春为代表的旅游产业与茶文化的结合,也充分彰显了茶旅发展模式的优势。随着这些知名景点与当地名茶的联合,区域茶文化得到大范围地推广和宣传,茶文化被全国各地旅客所熟知,其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茶文化与当地的旅游业真正达成了良性互动。

1.3 有助于发挥地域优势,构建特色旅游项目

随着低碳茶旅产业的发展区域,茶叶生态环境,茶文化内涵以及茶叶生产之间将形成一条稳固且融合度较高的产业链,随着这些资源的全面开发,区域内可供游客体验的特色型旅游产品将更为丰富,不同地域的优势也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某些景区可在综合分析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开发更小众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服务,实现人文底蕴精神与自然景观环境的融合,在准确把控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及低碳排放目标的同时,深层次剖析并挖掘茶文化的理念内涵,找到其与地方民俗文化之间的契合点,进一步开发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新型旅游模式。

2 低碳经济背景下茶旅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2.1 发展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被忽视

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部分茶旅企业已开始对产业的低碳化建设形成正确认知,但仍有部分企业并未意识到茶旅低碳建设的重要性,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仅为区域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担,同时也导致了多样化的生态环保问题。所以,在进行区域茶旅资源开发过程中,相关单位必须高度关注环境的设计和合理开发,但现阶段部分旅游企业仍将目光聚焦于自身所获取的经济利润,其在开发区域茶旅资源过程中,并未始终坚守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则,也并没有认知自身职责,甚至刻意忽视了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建设为环境造成地过大负担,旅游资源被破坏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除此之外,某些企业为了在短期内谋求更多的经济利润,甚至不惜破坏茶旅的生态环境,加大了娱乐及餐饮等服务项目的开发力度,以至于区域内的旅游生态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长此以往,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必然走入困境,消费者对区域旅游项目的观感也会因此而恶化。与此同时,部分区域在发展茶旅过程中,并没有全面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诉求以及主要目标。因此,因此,区域茶旅产业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融合无法实现,地区茶旅所提供的产品类型不够丰富,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和茶旅产业的发展之间更存在不协调、不同步、效果不佳的情况。

2.2 茶旅产业发展观念过于落后

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助于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市场也对茶旅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元化的诉求,推动茶旅产业的低碳建设,不仅有助于区域的生态建设,同时也能实现旅游产业的合理开发,为区域旅游产业的长效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就目前形势来看,部分区域对茶旅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其发展观念也过于传统落后。在实际发展阶段,相关部门以及茶旅经营企业并没有深入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也并未在聚焦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茶旅资源,提供茶旅项目服务,优化茶旅内容,部分地区茶旅产业的发展甚至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诉求背道而驰。旅游企业在带领旅客体验区域茶旅项目特色时奇景将目光聚焦于区域美景的欣赏,土特产的购买等方面,区域的旅游特色无法得到充分展现。节假日之后,旅游景区垃圾随地乱扔,环境杂乱的现象更层出不穷。

2.3 茶旅建设定位不够明晰

现阶段,大部分地区在发展茶旅产业时,并未对区域茶旅产业进行精准定位,在其看来:所谓茶旅,其实就是对不同地区茶树、茶叶、茶表演等资源进行全面开发,进而创造与其相关的特色旅游服务内容。但在提供相应旅游服务内容时,企业却并未重视低碳环保元素的融入。部分企业甚至认为:遵循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其实就是减少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展现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服务的自然属性,但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就目前形势来看,茶旅景点中茶水随便乱洒、垃圾随意乱丢的现象依旧十分严重。虽然部分旅游企业及商家认为这些行为不会影响到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游客的这种随意乱倒行为不仅对茶旅景区的整体美观产生了一定破坏,同时还会给其他游客营造出一种区域旅游环境品质过低的观感。若游客将茶水倒在河流之中,则该地区面临的环境压力将随之提升,长此以往,生态污染问题也会愈发严重。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号召之下,我国茶旅产业与低碳经济的结合不仅是要对各类低碳环保元素进行挖掘,同时也要在区域茶旅服务项目及服务内容中融入低碳环保的内涵及理念,让茶旅在新时代建设背景下,展现出更为明显的低碳特征。总的来说,正是因为部分茶旅区域并未对茶旅建设进行明确定位,以至于低碳经济的理念无法在茶旅建设中得到全面落实,产业发展效果也有待优化[1]。

3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茶旅地优化路径

3.1 对区域茶旅进行科学规划,创建茶文化低碳旅游目的地

在发展低碳经济茶旅产业过程中,各区域政府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带头和引导作用,对区域茶旅资源进行合理挖掘,针对产业发展制定更科学的发展规划,加大低碳和可持续性新型旅游发展方式的应用,让区域茶旅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实现共荣共生。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在区域旅游基础设施的低碳化发展过程中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在建设区域旅游交通设施时,相关单位可选择在低碳排放参观游览区提供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也可号召游客以步行的方式完成游览区域的游览,这种旅游出行方式不仅与茶文化健康生活的主题相契合,同时也能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而在进行住宿设施建设时,各类酒店的施工建设必须严格遵循绿色酒店的标准原则,施工过程中要加大环保材料和各项节能高新技术的应用。对于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也可倡导其自带生活用品。而针对旅游区域的废物处理,可通过实行垃圾分类或采用减排新技术等方式,对垃圾进行高效处理[2]。

其次,需制定更完善的茶区生态环境保护守则及措施。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区的茶园周边往往风景较为秀丽,自然资源的观赏性也相对较高。但为了充分展现区域茶叶产业经济的价值部分,企业在进行茶旅资源开发时会出现破坏周边自然环境及植被的问题,以至于茶园周边水土流失问题过于严重,区域地质结构也面临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进行茶旅目的地规划时,区域政府部门必须力邀农业职务及旅游方面的专家,参与到区域茶旅项目规划活动中来,对茶叶种植区以及游客游览功能区进行明确划分,让区域茶区生态系统得到更好的维护。

最后,在发展区域茶文化低碳旅游过程中,相关部门还需加强茶旅目的地游客流量的全方位监测和严格控制。在旅游旺季来临时,当地旅游部门还需在制定游客分流制度的基础上面,对旅游区的游客承载量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游客过多而破坏区域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更优良的旅游体验及观感[3]。

3.2 加大茶文化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落实媒体营销

现阶段,我国较为知名的茶园大多分布在自然环境较优越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环境优美,且空气较为清新,其本身便拥有较高的自然观光价值,也是区域较为优质的低碳旅游资源。因此,在发展低碳茶旅产业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旅游部门必须对区域内茶文化低碳旅游产品进行全面开发。不仅要充分重视这些自然观光型景点的游览价值,同时也要对文化展示型的旅游景点进行充分挖掘。这些文化展示型的旅游景点能对区域茶文化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其主要包含茶馆、茶楼、茶博物馆等等,广东地区的英德茶趣园,浙江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等都是其中代表。此外,区域旅游部门需加大健康养生型茶旅产品的开发。而所谓健康养生型茶旅产品,其实就是以“茶”为载体的各项餐饮和娱乐服务,如茶膳、茶浴等。

再者,相关企业可对区域茶文化低碳旅游纪念品进行有效开发。对于游客而言,在参与茶旅项目过程中,其对区域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为了让游客对这一段美好的旅程产生更深刻的记忆,很多游客会选择购入相关的旅游纪念品,来为这一段特殊的旅程画上圆满的句号。而茶文化低碳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销售,不仅实现了茶叶和茶文化与旅游活动的融入,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加茶农的经济收益,让茶农的积极性和热情进一步提升。而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影响和号召下,相关部门在开发区域茶文化低碳旅游纪念品时,可加大生态茶、有机茶、茶饼的开发,也可制作与饮茶相关的衍生品及各类用具如茶具等,同时,还可将茶文化和地区特色民族风俗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制作以茶为主题的手办小礼品以及吉祥物等等。

最后,区域旅游部门还需加大区域茶旅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构建茶旅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账号等方式,实时更新地区茶旅的基本特色,展现茶旅的魅力,进而实现区域茶文化低碳旅游品牌的全面推广及传播。

3.3 加强多方联动,构建茶文化低碳旅游利益共同体

为提高区域茶文化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各地有关部门必须发挥自身带头作用,加强多方资源的联动互通,让当地政府、茶旅企业经营单位,地区茶农以及游客都参与到区域茶旅产业发展过程中来。首先,当地政府必须针对茶旅产业的发展制定更科学的法规制度,有效规范茶文化低碳旅游企业的经营操作行为,在完善低碳评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各项经营行为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同时还可通过引进应用各类先进的低碳技术,指导茶农开展有机茶叶的种植培育。其次,政府需对茶农进行有效组织,通过定期培训讲座的方式,进一步增强茶农的低碳经济理念,让当地茶农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低碳新技术的应用中来,为其茶叶种植和制作的过程提供更多便利。而作为茶旅的经营者,即必须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对自身的经营行为进行合理约束,加大新材料以及新能源建设节能环保设施的应用,与此同时,茶旅经营者还必须坚持诚信经营的原则,在销售区域特色茶叶过程中,杜绝过度包装,以次充好的现象。最后,在游客出游之前,当地旅游部门需强化游客的低碳教育,让游客进行绿色且理性的消费,并优化其低碳出行方式的选择,让其自觉主动地维护景区环境[4]。

4 结语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茶文化不仅彰显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不断传承发展的表现。而茶旅产业的发展也与当下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相契合,因此,相关单位必须深入了解各区域茶旅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在科学规划茶旅服务项目内容,创建茶文化低碳旅游目的地、加大茶文化低碳旅游产品开发,加强媒体营销、助力多方资源联动、构建茶文化低碳旅游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推动各区域茶文化低碳旅游的长效发展,在形成茶旅产业链的同时,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茶文化区域旅游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旅游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区域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