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均衡导向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及演进
2023-10-24杨和平李红波
杨和平 李红波
摘要:研究目的:测度2015—2020年全国31省的物质和生态财富价值变化,探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空间均衡框架,为不同区域的实践探索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改进四象限模型、归纳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2015—2020年全国31省GEP和人均GEP分别增长了19.35%和16.80%,但空间不均衡的格局差异愈发明显。(2)以物质和生态财富的均衡状态构建基于改进四象限模型的空间均衡框架,将31省划分为6个象限分区,各分区生态产品的供需强度存在相对势差。(3)处于不同象限的地区应在生态修复整治、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权益交易、生态产业开发、产业生态转型5种主要路径中因地制宜进行匹配组合,并朝着物质与生态财富协同的理想均衡线演进。研究结论:剖析物质与生态财富的协同关系及生态产品供需强度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指导依据,探索价值实现的空间均衡方向和路径演进策略,有利于实现区域间“富绿”协同。
关键词:空间均衡;生态财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58(2023)02-0092-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乡融合导向的土地多功能利用空间关联网络演变机制”(41871179);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发展格局下江西加快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22JL09)。
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使得长久以来物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区域发展目标失衡得以改善。在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解决了物质财富绝对匮乏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1]。新时代国土空间发展模式已由唯经济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逐渐转向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三维”目标的高质量发展模式[2],通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福祉,协同推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真正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推动区域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协同发展的空间均衡[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为“两山”转化的关键抓手,是促进人均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协同均衡的重要手段。2018年4月,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態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探索,2020年4月—2021年12月,自然资源部陆续推出三批共计32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为各地区探索创新提供学习借鉴。2022年10月16日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已有研究从生态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概念内涵、逻辑机制、路径模式和实践案例等进行了富有意义的研究[4-7],但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区域差异讨论还不够深入,尤其在当前全国大范围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背景下,受制于区域禀赋、发展模式、社会结构以及自然生态的生产特点和服务属性等因素异质性影响,各地区探索方向和实践重心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强化各区域间个性与均衡、发展基础与未来方向之间的关系剖析,引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工具的区域特色化与协调性,进而因地制宜探讨不同地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和价值收敛,有利于实现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空间均衡与协同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基于此,本文试图梳理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概念内涵与主要模式,引入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状态测度的改进四象限模型,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空间均衡分析框架,并基于GEP核算和实际案例讨论不同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及演进,以期为不同地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差异化路径与对策参考。
1 概念内涵
1.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其模式路径
生态产品是我国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创概念,指的是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基于自身生物生产以及与人类共同生产提供的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要的最终产品或服务[4-5],其价值实现是将自然生态资源及其服务以市场化或非市场化形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过程[8],既包括生产主体供给生态产品的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也包括消费主体以交易或补偿方式支付费用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状态,达到生产主体、消费主体、制度策略、价值收益等多区域、多主体、多要素的利益协同。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路径研究比较丰富,张林波等[5]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将其分为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权属交易、经营开发利用、绿色金融扶持、刺激经济发展、政策制度激励等方式。刘伯恩[9]从基础发展型、拓展发展型、支撑发展型基础上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分为产业生态型、生态产业型、产权交易型、生态溢价型、生态补偿型、生态倡议型、绿色金融型7种具体模式。王会等[10]基于支付机制和制度供给主体两个视角提出了政府购买租用、政府财政补偿、要素权益交易、生态服务交易、公众自愿捐赠、产品认证出售、自发捆绑交易和自发直接交易8种实现模式。
基于实现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的空间均衡与协同目标,不同的空间治理单元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路径组合与差异,本文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分为生态修复整治、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权益交易、生态产业开发、产业生态转型5种类型:(1)生态修复整治,主要指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城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矿山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方式对全域国土空间进行系统修复和综合整治,恢复并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强化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2)生态保护补偿,主要是指对于为保护自然生态而付出劳动价值或限制部分经济发展机会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强的区域空间进行经济补偿付费的模式,一般包括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纵向补偿、流域上下游跨区域的横向补偿和以保护资金补助、财税补贴等为主的政府购买服务方式[11]。(3)生态权益交易,指的是建立在生态资源确权和价值核算基础上,生态产品供需双方通过市场化机制进行产权权益交易的模式,其本质在于固化生态资源产权属性转化为可交易流通的市场价值,空间尺度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向自然生态优势区域购买水权、碳汇、排污权等生态产品的形式。(4)生态产业开发,即生态产业化,主要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强的区域推动生态产品以产业化方式形成经济资产并进行经营运作的产业体系,如大力发展以生态产品为依托的现代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等,其重点在于将经营性生态产品与传统三大产业有机耦合,构建生产、流通、消费和产业资本投资的价值增殖系统。(5)产业生态转型,即产业生态化,主要是指生态产品需求强度大的地区基于生态环境综合承载能力,以生态经济为发展主线引进绿色生态技术,对区域产业如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等进行生态化改造,因地制宜培引节能高效、生态环保的新兴产业,引导物质财富部门实现绿色化、数字化、低碳循环的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1.2 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的内涵与关系
传统的财富观指向单一的物质财富,是公众从经济生产系统获得的产品和服务。新古典经济学家理查德·斯通在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物质财富价值的指标系统,但是现行的GDP指标局限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等物质财富的统计,忽视了自然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提供的隐形服务和资源支持。生态财富是隐藏于自然生态中的价值形态,必须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供给及与人类共同生产的服务产品才能显化,生态产品是其中的关键媒介。在“两山理论”成为绿色发展共识的背景下,优质的水资源、空气、生物多样性等环境资源及其提供的服务已经成为与物质产品拥有同等地位的生态产品,其价值可作为生态财富的表征指标[2,12]。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既要推动以生产力进步为导向的物质财富增长与分配,也要谋求生态财富带来的福祉增益,在绿色发展中减弱两者的权衡关系而强化其协同促进,构建人均生态财富与人均物质财富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首先,生态财富积累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前提和环境基础,人类进行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的物质经济活动离不开自然生态资源供给的产品与服务,忽视人对生态财富的诉求而造成的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环境破坏问题,反过来会限制物质经济持续增长的拓展空间;其次,物质财富有助于增强生态财富的福祉效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物质财富的持续投入,如“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总计投入8 779亿元支持生态保护修复,“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正是物质财富推动生态财富不断增长的客观印证;最后,生态财富与物质财富可以互相转化,基于国土空间均衡的视角,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就是两种财富价值相互转换的关键路径。生态财富相对盈余的区域可以将自然生态资源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出满足公众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最后经市场化机制实现“惊险的跳跃”,以供给生态产品的方式推动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的价值转化和增殖。物质财富相对富裕的地区可以通过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生态权益购买等方式满足群众对生态财富的向往和需求,不同地域依据其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差异及供需强度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实践,推进国土空间“富绿”协同[13]。
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空间均衡分析框架
2.1 空间均衡理论
一般认为,空间均衡理论是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在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上交叉产生的理论,主要研究商品市场在空间层面的流动配置、经济发展的空间形态及影响因素等,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区域分工理论、产业区位选择及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均衡框架等阶段[14-15]。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空间均衡已经不局限于经济指标的均衡,而是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的均衡目标转变。《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树立空间均衡理念,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平衡点推动发展”,建立“经济—社会—生态”的三维空间均衡框架,通过空间开发供给能力与保护需求相匹配以及区域间的分工协调实现空间尺度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多维目标下的空间均衡不是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的简单对立博弈,而是人在不同阶段因不同的发展需求所做的顺序选择。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未得到满足的发展阶段,人对生存的需要迫使其以物质财富增长为主要目标;在完成物质财富的增长与分配后,对生活质量的需要使得生态财富的福祉增益得到更多关注[16];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进入和谐共生的阶段,推动两种财富的协同增长成为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目标,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两种财富空间均衡成为“绿色共富”的关键手段。
2.2 基于改进四象限模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匹配
与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类似[17],不同地域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的态势差异导致其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需求强度也存在空间不一致。本文引入多应用于景观生态和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四象限模型[18],讨论省域间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的状态差异及生态产品供需关系。文中的生态财富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表征,物质财富以GDP为表征,参考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研究[19],生态财富充裕的区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相对较强,物质财富充裕的区域生态产品的需求强度相对更大。参考易家林等[3]的分类方式,以区域人均物质财富和人均生态财富分别作为横纵坐标轴建立坐标系,并引入均分一、三象限的均衡线,讨论不同象限生态产品供需能力的相对势差,与前文界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5种主要路径进行复合匹配,构建基于空间尺度的改进四象限模型(图1)。
第一象限表示该地区的物质生产和生态建设达到了均衡状态,将其命名为均衡象限Ⅰ,位于这一象限的均衡线称为理想均衡线。其中,理想均衡线与人均生态财富纵轴构成的区域为均衡象限Ⅰ-1,处于该象限的地区生态产品的供需水平属于“强供给—较强需求”类型,人均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均属于正向区间,相较而言生态财富更占优势,具备充分的生态基础和物质动力去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保护补偿”的路径模式;理想均衡线与人均物质财富横轴构成的区域为均衡象限Ⅰ-2,处于该象限的地区生态产品供需水平属于“较强供给—强需求”类型,区域人均生态财富和物质财富都高于平均水平,且物质财富相对更占优势,具备扩容区域生态潜力的物质条件和生态诉求,可采用“生态产业开发”的路径模式。第二象限表示该区域物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生态财富相对匮乏,有可能是区域生态本底较为脆弱,或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思路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将这类地区划分为发展象限Ⅱ,区域生态产品供需水平属于“弱供给—强需求”类型,建议采用“生态修复整治”的路径模式。第三象限表示区域内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均处于较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位于这一象限的均衡线称为低级均衡线,这类地区划分为原始象限Ⅲ。其中低级均衡线与横轴构成的区域为原始象限Ⅲ-1,该象限区域的人均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都低于平均水平,相较而言人均生态财富相对差距较小,区域生态产品供需水平属于“较弱供给—弱需求”类型,建议从势差相对较小的生态财富着手,采用“生态修复整治+生态产业开发”的复合模式;低级均衡线与纵轴构成的区域为原始象限Ⅲ-2,该象限的地区人均物质财富相对差距较小,区域生态产品供需水平属于“弱供给—较弱需求”类型,可从势差相对较小的物质财富出发,采用“生态修复整治+产业生态转型”模式。第四象限表明该类型地区物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可提供的生态空间和生态服务比较充裕,人均生态财富相对充裕,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物质财富的诉求最为迫切和紧要,这类地区划分为生态象限Ⅳ,生态产品供需水平属于“强供给—弱需求”类型,可与“生态权益交易”路徑进行匹配。
3 基于改进四象限模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实证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国内GEP核算与应用仍处于激烈的探索和试点阶段,受限于数据可得性和时效性,本文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GEP的数值表征,2015年、2020年两期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数据集,分辨率为1 km。数据参考谢高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20],总价值由供给服务价值Vps(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水资源供给)、调节服务价值Vrs(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净化环境、水文调节)、支持服务价值Vss(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价值Vcs(美学景观)4大类共11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以下均未统计港澳台地区)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2016—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
3.2 生态产品总价值时空分异特征
基于上述方法计算得到2015—2020年全国31省 GEP及构成,如表1所示,2015—2020年31省份GEP由39.99万亿元增长至53.27万亿元,整体增长了13.28万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幅19.35%。其中供给服务价值Vps实际增幅23.26%,调节服务价值Vrs实际增幅20.05%,支持服务价值Vss实际增幅13.19%,文化服务价值Vcs实际增幅34.61%。从空间分布来看,GEP单位面积价值具有明显的“南高北低”特征,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西南、华南片区的单位面积GEP显著高于天津、北京、河北、宁夏等华北、西北片区,这也与谢高地等[20]研究的2010年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分布特征保持一致,且10年间这种不均衡分布的格局趋势愈发明显。全国31省人均GEP从2015年的2.90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3.78万元,实际增幅达16.80%。“十三五”期间新疆、陕西、山西、安徽、湖北、福建6个省份人均GEP在全国的排序略有下降,而吉林、辽宁、四川、贵州、广西、湖南、广东和浙江8个省份排序有所上升,整体上西藏、青海、云南等西部地区人均生态财富高于上海、江苏、山东等东部地区,“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仍然明显,单位面积GEP和人均GEP的空间格局明显不一致,各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3.3 改进四象限模型的分区结果
积极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的核心路径,以全面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均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的“富绿”协同,必须考虑区域差异性并制定差异化策略[21]。本文以全国31个省人均GDP和人均GEP分别作为各地区人均物质财富和人均生态财富的数据表征,以人均GDP和人均 GEP的平均值作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构建两种财富价值协同均衡的改进四象限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2020年处于均衡象限Ⅰ-1的地区包括内蒙古和湖北2个省份,其中湖北由2015年生态象限Ⅳ发展“前进”而来;处于均衡象限Ⅰ-2的仅有福建1个省份;处于发展象限Ⅱ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广东、重庆、山东8个省份;处于原始象限Ⅲ-1的有山西、甘肃2个省份;处于原始象限Ⅲ-2的有陕西、安徽、辽宁、宁夏、河南、河北6个省份,陕西和辽宁分别由2015年生态象限Ⅳ和发展象限Ⅱ“跌落”进入,安徽由原始象限Ⅲ-1转移进入;处于生态象限Ⅳ的地区有西藏、青海、云南、黑龙江、新疆、广西、江西、海南、四川、貴州、湖南、吉林12个省份,其中湖南由2015年原始象限Ⅲ-1“前进”而来。
3.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及演进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各部委推进了一系列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如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生态产品市场化省级试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各地区积极探索并贡献了大量富有试点意义和现实亮点的路径方案。基于此,分析各省级行政区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两种财富价值协同均衡的象限分区结果,结合区域生态产品供需强度的相对势差和区域试点特色,讨论各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匹配及演进案例(表2)。
位于均衡象限Ⅰ-1的内蒙古和湖北两省处于人均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均实现正向均衡的状态,且生态财富水平相对更高,生态产品供需强度属于“强供给—较强需求”类型,建议采取“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产业开发”的复合路径。首先充分开展自然生态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估定价,由政府与市场构建“财政补助+金融扶持”的模式,为区域保护生态环境供给生态产品而付出的劳动价值和损失的经济效益提供定向补偿和金融支持。如湖北从2015年生态象限“前进”至均衡象限,人均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坚持探索绿色发展保护自然生态价值,鄂州建立区域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行阶段已支付梁子湖区2.4亿元生态服务价值溢出补偿资金,全面推进城乡重大生态工程,并积极探索水库灌溉权质押融资、林权收益权转让及融资、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生态产品强供给优势,如内蒙古积极推进乌兰察布马铃薯、科尔沁牛、呼伦贝尔草原羊等“蒙字号”生态农牧业区域品牌,以构建生态产品“第四产业”产业链提高生态溢价,推动区域人均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向理想均衡线持续协同演进。
位于均衡象限Ⅰ-2的福建在“十三五”期间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保持均衡富裕,且物质财富略占优势,生态产品供需强度属于“较强供给—强需求”类型,建议采取“生态产业开发+生态权益交易”的路径模式,充分发挥区域生态领先优势和丰厚物质基础的耦合协同,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生态工业等,加快促进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的高效转化,创新优化生态产品的供给结构,打造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生态产品品牌。同时积极响应人们对生态产品的强需求,积极打造生态产品的资本化运营市场,通过运营收储、营销推介、项目转化等方式整合优化生态资源资产,搭建生态产品权益交易平台,综合提升区域生态赋能社会经济增长的动能动力,如福建光泽县“水美经济”构建卖资源、卖产品、卖环境和卖高端食品的水生态全产业链,建立“水生态银行”和“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搭建了整合资源、优化资产、引入资本、品牌建设的综合平台,成功实现了生态产品市场化开发和交易的转化机制。
位于发展象限Ⅱ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8个省份大多属于人口和物质经济分布密度相对较高的区域,物质财富较为富裕但生态财富相对稀缺,生态产品供需强度属于“弱供给—强需求”类型,建议采用“生态修复整治+生态权益交易”的复合路径。首要的重点任务是增强区域生态产品生产供给能力,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提高区域人民群众生态财富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充分发挥区域物质经济基础驱动,引导针对市场强需求开发新的生态产品,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生态权益认证流转交易机制,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区域进入均衡象限。如山东威海以产权出让方式公开引进华夏集团,对龙山区域开展矿坑生态修复治理和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治理新模式,实现了生态资源资产化、区域生态修复、富民产业融合发展的多重目标。浙江丽水则通过探索发展生态工业,以“验地、验水”制度确保工业企业用地污染的及时修复,并与上海、杭州等地创新“飞地互飞”机制,合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异地转化路径。
位于原始象限Ⅲ-1的山西、甘肃两省属于中西部地区,受区位历史和发展模式等因素影响,区域人均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处于匮乏水平的低级均衡状态,且生态财富的差距相对较小,生态产品供需强度属于“较弱供给—弱需求”类型,迫切需要探索“生态修复整治+生态产业开发”的复合路径。首先从差距相对较小的供给弱侧出发,推动区域积极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如山西以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矿山生态修复、黄河生态保护修复等方式重点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在此基础上引导区域开发对环境影响小、生态产品需求较少的绿色产业,积极发掘具备区域优质特色的生态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环境敏感型产业,积极争取国家EOD模式项目,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招引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和企业,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企业,减少污染排放对生态产品调节服务功能的损耗。如甘肃酒泉精准识别区域风能资源的生态价值属性,以风电产业发展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创新。
位于原始象限Ⅲ-2的陕西、安徽、辽宁等6个省份也处于人均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都匮乏的状态,且物质财富的差距相对更容易缩小,生态产品供需强度属于“弱供给—较弱需求”类型,建议采用“生态修复整治+产业生态转型”的复合路径,尤其是辽宁、陕西、安徽分别由2015年的发展象限Ⅱ、生态象限Ⅳ和原始象限Ⅲ-1“跌落”到该类型,表明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存在失衡现象,亟需开展全域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以系统化思维统筹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的均衡协调,强化区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产业绿色循环转型的新发展形态,以绿色、低碳、节能为导向,将区域内产业经济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进行耦合协调及优化,以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先进生态技术,积极培育绿色低碳产业,降低原有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对生态环境的空间压迫,引導传统产业向着节能绿色的方向转型,推进地区产业经济绿色化转型升级。如陕西神木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造林修复、减污降碳,探索煤矿开采、生态种植和新能源发展有机结合的产业绿色转型新模式。
位于Ⅳ生态象限的西藏、青海、江西等12个省份的人均生态财富相对充裕而人均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生态产品供需强度为“强供给—弱需求”水平,这些地区迫切期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向驱动,建议采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权益交易”的复合路径。首先充分把握生态产品强供给能力,在政策上构建府际间横纵双向补偿制度,以财政转移支付、生态专项工程、资源配额交易等方式,适当向中西部生态富裕省份倾斜政策扶持,将生态补偿与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建立生态公益组织和公益基金会等,充分调动政府、社会资本、民众多主体共同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形成生态价值向物质价值的合理高效转化。如广西探索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观光农业协同推进,结合选聘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实现生态补偿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江西省资溪县建立“两山银行”,积极探索“景区收费权质押贷款”“林权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竹木产业链融资”等创新模式,为区域物质财富增长提供生态渠道。
混合策略选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均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空间均衡体现为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的均衡及协同促进。基于对物质、生态、精神等多维共同富裕的追求,均衡象限Ⅰ-1和生态象限Ⅳ的区域将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从强供给向强需求流动,探索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化,由顺时针方向往理想均衡线演进,如湖北省;均衡象限Ⅰ-2和发展象限Ⅱ的区域发展将探索物质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反哺,通过修复、补偿、购买等方式满足区域对生态产品的强需求,由逆时针方向往理想均衡线演进。而位于原始象限Ⅲ的地区似乎拥有演进方向的选择权,一般而言生态差距相对更小的原始象限Ⅲ-1区域倾向于提高生态财富水平,经生态象限Ⅳ向理想均衡线演进,如湖南省;物质财富差距更小的原始象限Ⅲ-2更倾向于加快物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经发展象限Ⅱ向理想均衡线演进。研究也发现部分地区在探索多维目标空间均衡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识别自身禀赋优势和发展逻辑,导致在演进中发生了“象限跌落”,在下一步谋求绿色发展的动态演进中需要探索更清晰的路径选择。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两山理论”转化的发展新范式,也是推进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系统性改革工程的重要抓手。本文梳理了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概念内涵和主要模式,以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的价值协同及生态产品供需强度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空间均衡分析框架,在核算2015—2020年全国GEP构成及变化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四象限模型对31省进行经济—生态象限分区,并基于实际案例讨论不同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和演进策略。得出以下结论:(1)“十三五”期间全国GEP和人均GEP均实现增长,但空间不均衡的格局差异愈发明显。2015—2020年全国31省GEP总值由39.99万亿元增长至53.27万亿元,实际增幅达19.35%;人均GEP从2015年的2.90万元增长至3.78万元,实际增幅为16.80%。单位面积GEP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特征,与人均GEP“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存在明显的错配不均。(2)基于改进四象限模型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空间均衡框架,以物质和生态财富的协同均衡关系将31省划分为均衡象限Ⅰ-1和Ⅰ-2、发展象限Ⅱ、原始象限Ⅲ-1和Ⅲ-2、生态象限Ⅳ共6个象限分区,各分区生态产品的供需强度存在不同的相对势差。(3)处于不同象限的地区应在生态修复整治、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权益交易、生态产业开发、产业生态转型等5种主要路径中因地制宜进行匹配组合,并朝着物质与生态财富协同的理想均衡线演进。不同地域在探索多维目标空间均衡的演进过程中,应充分厘清禀赋优势和发展逻辑进行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和演进策略。
4.2 讨论
寻求不同区域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匹配是“两山”理论下实现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空间均衡的关键问题。本文尝试讨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两种财富价值的空间均衡与协同,并基于不同区域生态产品供需强度的相对势差讨论了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与演进,对如何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异质性区域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互动转化以及空间均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同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区域间生态财富的数据测度还存有优化空间,尤其是各地GEP进行大范围核算试点后,全国尺度如何进行统一标准化核算仍具有较大难度,以GEP为表征的生态财富价值如何克服传统物质财富以GDP为表征的短期效益、福利缺失、成本模糊等缺陷还需深入讨论。然后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选择的相互协同与转化尚待进一步明晰,如张林波等[22]认为多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都需要综合采用多种路径模式,各种实践模式相互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和相似性。精准识别不同地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匹配与复用性,既需要厘清各路径间存在的复杂交互协同,更需要从宏观制度框架到微观方案设计上进行不断的适应性动态调整。最后是研究的空间尺度还有待丰富,我国因幅员辽阔而天然存在资源分布的空间非均衡,尝试讨论均衡的目的在于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两山”相互转化,引导区域间功能互补、价值流动和利益联结,以构成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支撑途径之一。文中主要依据生态产品供需强度和紧缺亟需原则对省域单元的路径选择进行整体方向和多数意志的归类,市县乡等多尺度单元探索其价值实现还需基于政策选择偏好和响应强度构建完整的路径匹配与演进体系,尤其是县域单元定位于国家治理的载体节点和国土空间基本单元,为寻找自身特色的经济与生态均衡协同发展道路寻找新的发力点。另外,共同富裕中精神财富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出的新要求也有待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习近平.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J] . 求是,2022(11):4 - 9.
[2] 白谨豪, 刘儒, 刘启农. 基于空间均衡视角的区域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与状态评价——以陕西省为例[J] . 人文地理, 2020,35(3):123 - 130,160.
[3] 易家林, 郭杰, 林津, 等.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空间均衡:基于两种财富的分析框架[J] . 地理研究, 2022,41(4):945 - 959.
[4] COSTANZA R, DARGE R, DE 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 Nature, 1997, 387(6630): 253 - 260.
[5] 张林波, 虞慧怡, 李岱青, 等. 生态产品内涵与其价值实现途径[J] . 农业机械学报, 2019,50(6):173 - 183.
[6] 曾贤刚, 虞慧怡, 谢芳. 生态产品的概念、分类及其市场化供给机制[J]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24(7):12 - 17.
[7] 孙博文.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瓶颈制约与策略选择[J] .改革,2022(5):34 - 51.
[8] WANG J N. Environmental costs: revive Chinas green GDP programme[J] . Nature, 2016, 534(7605): 37.
[9] 劉伯恩.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涵、分类与制度框架[J] . 环境保护, 2020,48(13):49 - 52.
[10] 王会, 李强, 温亚利.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逻辑与模式:基于排他性的理论分析[J] . 中国土地科学, 2022,36(4):79 - 85.
[11] ZHOU Z X, SUN X R, ZHANG X T, et al. Inter-region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based on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2, 322. doi: 10.1016/j.jenvman.2022.116073.
[12] 洪银兴.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问题[J] .求是学刊,2021,48(3):19 - 33.
[13] 孙庆刚,郭菊娥,安尼瓦尔·阿木提. 生态产品供求机理一般性分析——兼论生态涵养区“富绿”同步的路径[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19 - 25.
[14]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 . 郭大力, 王亚南,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1: 106 - 124.
[15] 陈雯. 空间均衡的经济学分析[M]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0 - 31.
[16] GIANNICO V, SPANO G, ELIA M, et al. Green spaces, quality of life, and citizen perception in European cities[J] .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1, 196. doi: 10.1016/ j.envres.2021.110922.
[17] 杨清可,王磊,李永乐,等. 供需匹配视角下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理论分析与状态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 .资源科学,2021,43(5):932 - 943.
[18] SUN Y X, LIU S L, SHI F N, et al.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and coupling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based on the four-quadrant model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J]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43. doi: 10.1016/j.scitotenv.2020.140721.
[19] 易丹,肖善才,韩逸,等.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研究评述及框架体系构建[J] . 应用生态学报,2021,32(11):3942 - 3952.
[20] 谢高地, 张彩霞, 张昌顺, 等.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J] . 资源科学, 2015,37(9):1740 - 1746.
[21] 叶頔, 蒋婧博, 张文进, 等.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区域差异化研究[J] . 生态学报, 2023,43(2):569 - 589.
[22] 张林波, 虞慧怡, 郝超志, 等. 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模式与路径[J] . 环境科学研究, 2021,34(6):1407 - 1416.
Path Selection and Evolution of Valu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Products Oriented at Spatial Equilibrium: Based on the Improved Four-quadrant Model
YANG Heping1, 2, LI Hongbo1
(1.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2. Party School of Jiangxi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 Nanchang 330108,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quantitatively measure the material wealth and ecological wealth of 31 provinces from 2015 to 2020, and to explore the spati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of valu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products,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value realization exploration of ecological products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methods of improved four-quadrant model, inductive abstraction and case analysis were employ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from 2015 to 2020, the GEP and per capita GEP in 31 provinces increased 19.35% and 16.80% respectively, but the spatial imbalance became more obvious. 2) The spati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equilibrium states of material and ecological wealth within an improved four-quadrant model. The 31 provinces are divided into six quadrant partitions, while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s of supply and demand intensity of ecological products are shown in each partition. 3) Regions in different quadrants make matching and combine in five main paths, i.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mpensation, ecological rights trading, ecologic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ecological transition, and evolve toward the ideal horizontal line of material and ecological wealth synergy. In conclusion, analyzing the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 and ecological wealth and the supply and demand intensity of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exploring the spatial equilibrium direction and path evolution strategy of valu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products,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green-rich”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 spatial equilibrium; ecological wealth; valu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products; path exploration
(本文責编:张冰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