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边城》英译本归化和异化应用分析
2023-10-24周赛鸽张小胜
周赛鸽,张小胜
(湖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沈从文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域气息。他笔下人物的生活、情感与精神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文化风貌,同时也体现出作家对乡土社会的独特理解以及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表现出作者对人类命运、自然万物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深刻思考。借助船家少女翠翠的纯洁爱情故事,我们得以领略到人性的美好和心灵的清澈。因此,《边城》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1]。
《边城》因其独特的美学艺术,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目前已有四个英译本,最早是项美丽与邵洵美合译的Green Jade and Green Jade,并在1936年1月至4月连载于英文刊物《天下》;而后,1947年金隄与白英合译了《边城》The Frontier City,收录在George Allen and Unwin出版社出版的名为《中国的大地》的沈从文小说集中;1962年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The Border Town刊发在外文出版社的月刊《中国文学》;最新的版本是2009年纽约Harper Collins出版的金介甫翻译的The Border Town。
在这四个译本中,本文选择以杨戴版为研究对象。杨戴夫妇1952年到外文出版社工作,两人成为了国家翻译机构的职业译者[2],在翻译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国家政治力量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翻译人员肩负着塑造国家形象的重任,因此,和普通文学翻译不同,该译本属于机构型翻译。而翻译作为一项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不同译者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翻译目的,杨戴夫妇传播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也在其译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 theory)主要是由德国翻译家Vermeer提出的,在功能主义翻译方法论中起着重要作用。“Skopos”本为希腊词汇,20世纪70年代Vermeer将其引入翻译理论中,作为一个表达翻译目的的专业术语,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目标。他认为翻译是在特定场合下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Vermeer(1978)在他的文章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中首次阐释了目的论及其相关内容。目的论认为译文最终的呈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的功能[3]。这样一来,翻译目的就决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采用的方法和策略。Vermeer还明确了目的论的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规定译文是由翻译发起者和译文的预期功能决定的。连贯原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译文内部连贯的要求,即译文能被译入语读者理解和接纳。忠实原则,是指译文与原作之间的紧密联系,必须确保两者之间的互文连贯性,即“译文忠实原文”,但这里的“忠实原则”要以“目的原则”、“连贯原则”为前提[4]。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依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最为普遍的有归化策略与异化策略。
二、归化与异化
“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两种翻译策略是美国结构主义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的,这个观点是受德国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的启发。1813年,施莱尔马赫在关于翻译方法的演讲中指出,翻译“只有两种翻译方法:译者要么让作者安居不动,把读者领向作者;要么让读者安居不动,把作者领向读者”[5]。韦努蒂在Translation’ s Invisibility中认为归化是将译文最大程度地变得本土化,符合译入语的出版需求和政治需要,即把外国的价值观归化到译入语文化中;异化则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把原文和译文中的文化差异表现出来[6]。异化翻译作为一种文化策略,有一定的文化干预功能,使用异化翻译有利于发展文化多样性[7]。
三、《边城》英译本中的归化与异化应用分析
《边城》极具少数民族地域特色,文本内容饱含中国特色文化词汇,而作为国家翻译机构的职业译者,杨戴二人的翻译更多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学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对于文本中存在的文化负载词或包含中国独有文化的词汇或表达,二者更倾向于使用异化策略,但对于一些实际意义不高的俗语或四字成语,为避免翻译的冗杂,二者更倾向于采用归化策略,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一)译本中异化应用分析
例1原文: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三角粽子。[8]
译文:Knowing that she and her grandfather lived in too humble way to make zong zi for the festival, he gave them a great bundle of pointed zong zi.
*zongzi: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palm leaves,often stuffed with sweetmeats, always 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8]
这里是端午节翠翠同爷爷第一次到顺顺家,也是翠翠第一次见到大老。他们除了送祖孙两人下水抓的鸭子之外,还送了一些端午节需要的粽子。粽子是中国人在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吃的传统食物,西方文化中并没有粽子的对应物。在此为了实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西方读者了解这一传统这一目的,译者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中使用拼音加注释的方法,对粽子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此实现向外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另外,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前提下,将“三角粽子”译为“pointed zong zi”,能让读者更加形象地感知粽子的外观形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保留“zong zi”这个名字,说明译者遵守了忠实原则,在页面底部添加注释,并没有打断读者的阅读体验,实现了语内连贯,体现了目的论中的连贯原则。
例2原文:“老伯伯,你翠翠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8]
译文:“Uncle, your Emerald’ s grown into a fine girl, a regular Guan Yin.” Guan Yin: The Goddess of Mercy.[8]
原文:带了香、烛、鞭炮同一个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太极图的高脚鼓。[8]
译文:Carrying candles, fire-crackers and a big oxhide drum painted with a red diagram of the yin and yang. Yin and yang: A Taoist sign.[8]
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也和西方社会具有明显差别,在《边城》中,经常出现与中国佛教和道教相关的表达。
在第一句中,大老夸翠翠美丽善良,像观音。作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观音具有宅心仁厚、知人善任、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等高尚品质。她象征着慈悲之心,是美的化身,是人间最崇高的善良之美。在湖南边界,当地人通常将女子比喻为观音来说明女子的美丽和善良,极具地域色彩。翠翠在大自然里长大,虽皮肤黝黑,但眼睛清澈明亮,心地善良。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宗教信仰是耶稣和上帝,所以他们并不清楚观音的形象。在此,为表现东西方宗教差异,译者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直接将“观音”音译并添加注释,体现出中国神仙与西方神的称呼差异,并可借助注释让译入语读者了解“观音”的本质,以此对标西方众神,对中国本土宗教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记忆。不仅能够帮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想象观音的特征,也能使其了解中国本土的宗教文化。
第二句是讲大家在做端午节赛龙船之前的准备工作,将这些东西带到河边,烧了香之后,船就伴着鞭炮声、鼓声向下游划去。在原文中,有一个道教符号“太极”,它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对于对道教知之甚少的目标读者来说,很难理解。阴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信仰,以太极为核心。可以说,太极和阴阳指的是相同的概念。译者在此采用了异化策略,将“太极图”译为“yin and yang”,并添加了注释,成功地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特征,遵循了目的原则和忠实原则。
例3原文:如伯伯那么样子,人虽老了,还硬朗得同棵楠木树一样。[8]
译文:like you. At your age, you're still sturdy and sound as a nanmu tree.[8]
这里是二老夸赞船夫的身体硬朗,楠木是一种常绿树木,生长在中国南方的一些省份,如云南四川。它的木材非常坚固,不容易腐烂和燃烧,基于这些优点,这种树被视为修建房屋和船只的宝贵材料,经常用来赞扬年老但强壮的人。在这里傩送用它来赞扬翠翠的爷爷,并祝愿他健康长寿。但翻译时,别的国家并没有这种树,找不到与其对应的词,译者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利用汉语拼音成功地保留了这一文化形象,不仅忠实于原文,而且实现了向西方人介绍湘西文化的目的。实际上,即使目标语读者不知道这种树,他们也可以从形容词“sturdy”和“sound”中推断出这种树的内涵。音译可以激发读者对这一文化形象的理解兴趣,遵循了目的原则。
例4原文:“我猜不着他是张三李四”。[8]
译文:“How can I guess? Chang the Third or Li the Forth?”[8]
这里是翠翠见到了曾经见过了的傩送,经爷爷提醒后明白却又装作不明白时发出的反问。“张三李四”是口语中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在目的原则和忠实原则的指导下,译者运用逐词翻译的译法,既传达了原句的意思,又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虽然翻译成“Tom, Dick, and Harry”更便于目标语读者理解,但那样就无法传达出中西姓氏文化的差异,无法展现中国姓氏文化的独特。
例5原文:傩送美丽的很,茶峒船家人拙于赞扬这种美丽,只知道为他取出一个诨名为“岳云”。[8]
译文:And Nuosong was such a fine looking boy that the Chatong boatman nicknamed him Yue Yun. Yue Yun: Son of Yue Fei, a brave patriotic general of the Song Dynasty, who fought against invaders. Yue Yun is presented on the stage as a handsome and courageous young fighter.[8]
在这里将傩送比作岳云是对傩送的夸赞,但是目的语读者并不熟悉岳云这一人物。译者在坚持目的原则与忠实原则的基础上,通过音译加注释的方式对岳云这一形象进行细致阐释,既能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又能展现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及故事,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文化。
(二)译本中归化应用分析
例1原文:“……我要个能听我唱歌的情人,却更不能少个照料家务的媳妇。‘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走得好’……”[8]
译文:“…I want a sweet heart to listen to my songs, but I need a good wife who'll manage my household well. I want to eat my cake and have it.”[8]
这里是说大老表示以后稳定下来后想要翠翠做媳妇,一方面喜欢翠翠娇弱美丽的外表,另一方面又害怕翠翠太过娇弱不能很好地照料家务。“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句汉语俗语,意为既想要好东西,又不愿为此花大价钱;既让人多做贡献,又不提供便利条件。在这里如果直译为“I want the horse to run and don’ t eat grass”可能会使译入语读者觉得莫名其妙,正说人呢,为什么说马。恰好在英文中有句意义接近的谚语表达,于是译者就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遵循了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这样的翻译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认知习惯,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同时也使读者准确地体会到大老此时纠结的心情,很好地向读者传递了故事情节。
例2原文:“八面山的豹子,地地溪的锦鸡”,全是特为颂扬你这个人好处的警句。[8]
译文:“Brave as a panther, handsome as a cock”- that’ s you.[8]
这是船夫夸赞二老勇敢还长得漂亮。在湖南西部,豹子、锦鸡分别是生存在八面山和地地溪的稀有动物。在当地人眼里,豹子代表勇敢,锦鸡代表漂亮,反映了湘西人的审美观念。该比喻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八面山”、“地地溪”是湘西地区的地名,别说是外国人,就算是湖南之外的中国人,大多对此也不熟悉。译者在坚持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归化策略。一方面直接省略实际意义不大的地名,使译文更简洁地道;另一方面增加了两个修饰语“Brave”“Handsome”,不仅译出了原文暗含的“豹子、锦鸡”的特征,巧妙将暗喻转为明喻,还使得译文通顺流畅,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增强译文可读性。通过译者有目的的省略和添加,也帮助目标语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特定文化意象的内涵。
例3原文:“那谁知道。‘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爱’。只看各人心里爱什么就吃什么。渡船不会不如碾坊!”[8]
译文:“Who knows? Every man to his taste. To him, a ferry-boat’ s better than a mill.”[8]
这是在顺顺家吊脚楼上,旁人在讨论顺顺家二老会选择陪嫁碾坊的乡绅女儿还是选择陪嫁渡船的翠翠时,世俗的眼光是他一定会选择陪嫁碾坊的乡绅女儿,但另一妇人说道“牛肉炒韭菜,个人心里爱”表示在爱情和金钱面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条件好的碾坊,二老也有可能选择爱情。当地人用牛肉炒韭菜来比喻不计后果的自由恋爱,说明在爱情面前,二老会遵从自己的内心去追求真爱翠翠而放弃物质条件较好的乡绅女儿。虽然“牛肉炒韭菜”在汉语表达中非常生动形象,但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若在翻译时如果直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那么译文就会冗长枯燥,并且目标语读者不知所云。所以译者在此采用归化策略,将原文中生动形象地表达译为英语谚语,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遵循了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
例4原文:我们应当说一是一,不许三心二意。[8]
译文:A Chatong girl should stick to her word. None of this shilly-shallying.[8]
这里讲的是翠翠先前已经答应祖父自己到河街顺顺家吊脚楼上看赛龙舟,之后又反悔时,爷爷对他说出这句话。“三心二意”是个汉语中的四字成语,用在这里表达了船夫的坦率和坚决的态度。翻译时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结构,译者便借用英语中的熟语“shilly-shallying”进行翻译。 Shilly-shallying的英文解释是to delay too long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意思是很难做决定,犹豫不决,正合语境。这里译者为了使译文简洁、可读性强,采用了归化策略将“三心二意”译为“Shilly-shallying”,不仅在形式上保留了源语的节奏韵律美,在意义上也更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利于其理解。
(三)小结
本文随机抽样杨戴译本中第六至十章中的459句进行分类,以翻译方法为依据来区分异化(零翻译、音译、逐词翻译、直译)和归化(意译、仿译、改译、创译)策略[9]。据统计,节选章节中的归化异化使用情况如下:
如图1所示,在节选的5章中,每章的异化出现频次明显高于归化。如图2所示,在节选的459个句子中,归化有84处,占比18.3%;异化有375处,占比81.6%,由此可以看出译者倾向于选用异化翻译策略。这与译者的翻译目的密不可分:一方面,杨宪益夫妇1952年进入外文出版社工作,被安排将中国文学的重要著作全部系统地翻译成英文,新中国成立后,迫切需要中国文学的外译来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中国形象;另一方面,将忠实视为第一要义的杨宪益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当以忠实为首要原则,不应过度解释。这不仅是对中国文化遗产的翻译问题,还事关对中国文化价值的忠实传达、对中国人灵魂的传达、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传达[10]。因此,杨戴的翻译作品以异化为主导,旨在传递中华文化的精髓,这一策略与其初衷不谋而合。
图1 随机抽样中归化异化各章出现频次
图2 归化、异化出现频次及百分比
四、 结 语
综上所述,杨戴夫妇在对《边城》进行翻译时,始终坚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保留中国文学特色的目的,译文始终遵循目的论三原则。在此过程中,受到翻译目的的影响,译者优先选择异化策略,尽量保留小说原文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元素,始终不忘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但对于一些实际意义不大的本土表达或者在翻译中确实找不到等同物时,译者便运用归化策略把汉语转化为地道的目标语表达,既提高了文化信息的可接受度,还增加了译文的流畅度。恰当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可以拉近目标语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