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实亦虚:《西厢记》中“墙”之探微
2023-10-24罗尚荣普志娟
罗尚荣,普志娟
(华东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王实甫的《西厢记》以其内蕴的深厚和反抗精神,渗透了作家对封建大家长制包办婚姻的厌恶,对封建社会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墙”这一意象或以鲜明表述的“有形”状态或以潜在象征喻义的“无形”状态反复出现在文本之中,并以其丰富的内涵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墙高似天,门掩深院:有形的墙垣
(一)《西厢记》中的有形“墙垣”
“有形墙”是指现实中可观的“墙”,即“实体墙”,代表一种自然属性。《西厢记》中“墙”字一共出现了26次,分布在曲词、说白、科介中。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西厢记》“有形墙”之分布与特征
(二)有形“墙垣”之内涵
这些“有形墙垣”在文本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展现出其所蕴涵的社会信息和内涵,体现出王实甫对“墙”这一象征物的巧妙构思。
由表1可知,《西厢记》对“墙”的叙写多是集中在其方位特征方面。有“东墙”“墙角儿边”“墙角”“墙角东”“隔墙”,在方位特征方面“隔墙”出现频次最高。“隔墙”其表面意义是表示方位,履行着指示地理位置的作用,也是莺莺与张生在既定空间寻找对方的地理标志物。透其表面看深层,“隔墙”还具有传达信息的意蕴。酬韵一折,张生与莺莺“隔墙儿酬和到天明”。[1]47两人借“有形墙”之存在,大胆地互表情意,此时“隔墙”担任着传情之使命。“隔墙花影动”一句,花影动是被传达的信息,隔墙则是要把“花影动”的信息传达出来,因此,隔墙也就具有传达物理信息的内蕴。“东墙”出现频次仅次于“隔墙”,在著作中同样占有很大比重。“东墙”除表方位外,有时也会被用以虚指人物。借厢一折,张生为了便于接近莺莺选择了“远有南轩,离着东墙,靠着西厢”[1]29的屋子。从此,莺莺与张生的屋子便只隔了一面东墙。这东墙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两人表达思念的承载物。崔老夫人赖婚后,莺莺“黄昏清旦,望东墙淹泪眼”。[1]138这里“东墙”并非以简单意义存在,它既承载着莺莺思念的情感,同时又代指张生其人,莺莺“望东墙淹泪眼”实则“望张生淹泪眼”。报捷一折的“谁承望东墙脚步占了鳌头”[1]216中的“东墙”也是如此,实际是郑恒以“东墙”代指张生,表达其对张生的怨恨之情。另外,表方位的“墙角儿边”、
“墙角”、“墙角东”都具有遮掩之意。皆因“墙角儿”遮掩了张生身体,增加了空间的隐秘性,所以他才能“一字字诉衷情”,才能以琴传情,才能在道德礼法森严的封建社会中与莺莺进行情感的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前候一折“人似桃李春风墙外枝”[1]130中表示方位的“墙外”并不指《西厢记》中的实体墙,它只是红娘用“出墙花”的典故来形容自己的一种表述。
表动作特征的“跳过墙”、“跳墙”在文本中的出现频次紧随“隔墙”、“东墙”之后,表层义多指张生跳过后花园之墙,但结合主人公所生活的社会背景来看,其还暗含了封建社会男女私下见面难度之高。元代的礼法社会,思想控制是稳定秩序的最重要手段。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不杂坐、男女不私会等封建道德礼法构成“男女之大防”,时刻强调着男女之间的“距离”,一旦男女越界,就会遭受社会非议和家庭惩罚。莺莺与张生一个是贵族小姐一个是青年书生,自然知晓封建礼法之权威,但情思的折磨让张生只能通过“跳墙”这种极为危险的方式来换得与莺莺私下相见的机会,可见古之多情男女私下幽会之不易。除“跳墙”外,表高大的“高墙”也含有此意。惊艳一折的“粉墙儿”和“闹简”中出现的“墙”,除指寺中实体高墙外,也暗示了莺莺与张生相见难度之高。足以见之,王实甫从一开始就已埋下了两人爱情道路之坎坷的伏笔。
具有颜色性质的实体墙在文本中只出现了一次,即“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1]11中的“粉墙儿”。粉墙本义是指用白灰粉刷过的墙,如唐代方干《新月》诗云:“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2]随时间的推移白墙就会透出一点点红色,从而就成了真正的粉墙了。关于《西厢记》中的这道粉墙,清初金圣叹早已意识到这一意象的妙处。他在点评两人短暂初见后张生的唱词时写道:“……东风摇曳垂杨线[是从门外仰望墙头也],游丝牵惹桃花片[是魂随游丝飞过墙去也],珠帘掩映芙蓉面[是魂在墙内逢神见鬼也]。这边是河中相府相公家[墙外也],那边是南海水月观音院[墙内也]。望将穿[墙外也],涎空咽[墙内也]。”[3]唱词中未见一“粉墙”,却处处可见这“粉墙”,“粉墙”的设置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增添了些许朦胧之意。另外,王实甫特地以“粉”来形容崔张初见时寺墙,暗含有一定的深意。古代女子一般都涂脂抹粉,脂粉就成了女子的象征,于是人们便常用粉色来喻女子容颜美好借以指代美女。“玉颜光粉色,罗袖拂花钿”(《金石乐》)即是以粉色来代指美女。李白《邯郸南亭观妓》:“粉色艳日彩”[4]以粉来形容舞妓,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艳情之事,所以粉色又常用以形容有关艳情的事件。王实甫以“粉”来形容两人初见之墙,既暗示了莺莺之美貌,又暗示了莺莺与张生情缘之火的绽放,可谓一语双关。而文中粉寺墙、白梨花的互相映衬又为两人增添了一丝暧昧的气氛,引人无限遐想。
由此观之,《西厢记》中这些“有形墙”的设置与戏曲中主人公的遇合、信息的传递以及文本情节的表现等都有着极为亲密的联系。
二、 无迹无痕,心之所惧:无形的樊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话语中,尤其是在儒家伦理文化中,“墙”是秩序和规范的象征,它诉诸于封建伦理道德、封建大家长制以及人内心的情理碰撞,具备强烈的社会文化功用,其表现形态也从“有形”转化为“无形”。《西厢记》通过主人公的言行和唱词将难以逾越的,具有虚幻意蕴的无形墙呈现在读者的意念之中,并表现出无形墙囿囚女性个性自由、抹杀女性生命本能欲望的内涵。
(一)《西厢记》中的无形“墙垣”
王实甫以具有虚幻意蕴的“无形墙”的方式,将儒家伦理价值观念中无形的封建秩序和道德规范的文化思想在《西厢记》中生动地呈现出来。具体可以分为封建伦理道德之墙、封建家长制之墙和心墙。
1.封建伦理道德之墙。《西厢记》大约成书于元贞、大德年间,即元代。这个时代是蒙古人的统治时代,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采取“汉法”管理中原,继承了有利于治理的封建礼教,用它麻痹百姓,使百姓顺从自己,其中封建伦理道德也被延续下去。《西厢记》则是借崔张的爱情故事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因此故事中必然存在“封建伦理道德之墙”。古代封建伦理道德要求女性不能随意抛头露面,不能与陌生男子私相授受。于是在第一本楔子中崔老夫人吩咐红娘“你看佛殿没人烧香呵,和小姐闲散心耍一回去来”。[1]4她想让莺莺出去走走,但却又怕莺莺碰到陌生男子,于是让红娘先去看看佛殿有没有人。第一本第一折,莺莺与张生四目相对,互相倾慕,却无任何交流就离去了,其实是因为红娘说“那壁有人,咱家去来”[1]11,红娘不想让莺莺与陌生男子有过多的接触,于是只好劝离莺莺。这两段中崔老夫人和红娘所遵守的封建伦理道德观,自然而然地在张生与莺莺之间构成了一堵“封建伦理道德之墙”。当莺莺回到闺房中时,却被崔老夫人召于庭下并责备其做出了与男子私下偶遇这种不自耻的行为,逼得莺莺只得道歉:“今当改过从新,毋敢再犯。”[1]31伦理道德的存在要求莺莺杜绝与陌生男子随意相见,这就成了崔张爱情结合中的一堵“封建伦理道德之墙”。当然,由于作家受到同时代文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表现出《西厢记》整体都渗透着“伦理道德”的文化,所以“封建伦理道德之墙”是始终贯穿在崔张的爱情故事中的。
2.封建家长制之墙。这堵“无形墙”以崔老夫人作为代表。《西厢记》在刚开始就展示了崔老夫人的形象,文中写道:“老夫人处事温俭,治家有方,是是非非,人莫敢犯。”[1]27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具有大家之威严的老夫人形象,遵守秩序,治理家庭。她经常以礼法管束莺莺,指使红娘“影儿般不离身”盯着莺莺,怕莺莺“折了气分”,做出有辱家族声望的事情。当孙飞虎要抢莺莺做压寨夫人时,她没有想到莺莺的幸福,想的却是“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怎舍得你献与贼汉,却不辱没了俺家谱?”[1]69这些描写都指明崔老夫人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长,因此,也可以说她的存在就代表着“封建家长制之墙”的存在。当莺莺与张生已经夜下西厢私定姻缘后,崔老夫人为了维护相府名誉勉强同意两人亲事,但又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1]186为由,让张生考取功名,只有两人门当户对后,才允许他们成亲,如此看中门当户对,以至于莺莺与张生虽已私下结合,但是崔老夫人仍要为难两人,展现出了“封建家长制之墙”的存在。“长亭送别”一折,两人本应趁此机会诉说情谊,但莺莺却说“若不是酒席间子母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1]194,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了莺莺与张生之间是一直横着一个“封建家长制之墙”的。由封建家长构成的这堵“墙”其实是全文最巍峨、最坚固的“无形墙”,但是从结局中张生与莺莺的结合来看,这堵墙最后是被打破了的。
3.莺莺之“心墙”。《西厢记》中还有一堵由人物性格所形成的“无形之墙”,即莺莺的“心墙”。莺莺的“心墙”是由“情”与“礼”的碰撞以及对红娘的不信任产生的,主要体现在行为的反复上。如第三本第二折“闹简”一出,从莺莺看信时的认真来看,她此时确是期盼、是高兴的,但是她面对红娘时却变了颜色,说道:“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贴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1]138将莺莺前番看信时的态度和这段话结合起来,可以看出莺莺与红娘之隔阂,她害怕红娘会将此事告知崔老夫人,于是反复地用言语来恐吓、试探红娘,这里便展现出了莺莺对红娘所具有的“心墙”。另外,在“张生跳墙”这个情节中莺莺也有类似的表现,她主动写信幽会张生,但当张生跳墙与之幽会时,莺莺却道:“既为兄妹,何生此心?万一夫人知之,先生何以自安?今后再勿如此。若更为之,与足下决无干休。”[1]155这段话将两人关系撇了个干干净净,莺莺之所以反悔,实际上是因为她没有把握红娘是否与她在统一战线,毕竟红娘是老夫人派来“行监坐守”的,除此之外,莺莺从小受到的“礼”的教育,不允许她与张生私下做出如此大胆之事。所以最后莺莺不仅不承认自己的行为还对张生进行了一番教育,行为上的又一次反复代表了“心墙”的又一次出现。
(二)无形“墙垣”之内涵
《西厢记》以小见大,用“无形墙”的存在展现出封建社会对莺莺精神道德的绑架和行为的束缚,从而反映出以莺莺为代表的同时代女性自由精神之摧毁,健全人格之泯灭。“封建伦理秩序之墙”这堵“无形墙”牵制莺莺的精神自由对其进行道德控制。莺莺是相国子女,出身显贵,才貌双全,由于父亲是当朝宰相所以从小受着封建道德文化的熏陶,“三从四德”、“男女授受不亲”这些条条框框的封建道德标准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中。虽然,莺莺是大胆的,想要尝试追求自身的幸福,选择自己的意中人,但是她却逃脱不了社会已经形成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的束缚。古代伦理道德规范要求女性要“从一而终,恪守贞操”,为妇不贞的行为是要受到鞭挞的。因此,即使莺莺钟情于张生,她却只能规束在闺房之中,不能表现出对张生一丝一毫的喜爱,只能静候郑恒前来迎娶,如果此时莺莺对他人动心,那么便是有辱家门,违背妇道。这堵“无形墙”构成女性思想世界的牢笼,展现封建社会对女性精神上的禁锢。“封建大家长制之墙”的存在时刻提醒着莺莺行为的规范,挤压着莺莺的自由空间。以封建大家长崔老夫人为例,她对莺莺的管制如影随形,出门要派红娘时刻跟着,窥探莺莺个人空间,以防莺莺与陌生男子相见,送别叙情时也要横在莺莺与张生之间,破坏两人为数不多的亲密空间。在这堵“无形墙”的桎梏下,莺莺的活动空间变得越来越逼仄,自由空间也日趋萎缩。这呈现出同时代与莺莺具有相同遭遇的女性,其人身自由权被无情剥夺的现实状况。“心墙”这堵“无形墙”,其实质是封建社会对女性所要求的准则与生命本能冲动之碰撞,两者相碰,封建道德准则压倒了个性自由。由上文可知“心墙”的产生,体现在行为的反复上,然后行为的反复,实则是因为莺莺害怕因本能欲望的驱使而做出的大胆行为,会受到以崔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伦理秩序维护者的惩罚而产生的。由此可见,封建社会礼教道德对女性健全人格的摧毁,对个性自由的侵害。
三、两种形态的共生:共存艺术功能之施展
墙的本义是指房屋四围,多为土筑或砖砌而成,起屏障、阻隔作用。因此,在《西厢记》中无论是“有形墙垣”或是“无形墙垣”,都必须合其本义具有阻隔内涵。当“墙”展现阻隔内涵时,主人公往往会对“墙”发起挑战,凸显个性之精神,延展叙事之发展。
(一)阻隔之效
“墙”的阻隔和约束展现出了当时青年男女由于各种束缚而缺乏交往机会,无法追求自由爱情的情形。张生与莺莺爱情道路之所以坎坷,就是因为有不同类型的“墙”阻碍着两人的发展。第一本第一折中张生邂逅莺莺,唱:“粉墙儿高似青天。”[1]11面对高墙张生无法与莺莺继续深入交流,因而表达出了无法结缘的遗憾,但这遗憾也催促张生继续寻找与莺莺相处的机会。当张生找到机会,解了普救寺之围后,本以为能娶得佳人,崔老夫人却说“恐小女有辱君子”[1]83,后来更是直接赖婚,让两人拜为兄妹,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5]的时代,这种做法相当于直接断了莺莺与张生两人的情缘,以崔老夫人为代表的这堵“无形墙”发挥出了阻隔的巨大威力。另外,无处不在的封建伦理道德这堵“无形墙”始终笼罩在莺莺与张生爱情结合的全过程,它禁锢着两人的思想,阻隔着两人的见面。“琴心”一折,莺莺与张生一个“思不穷”,一个“意已通”,但是两个人却因为要遵守礼法而不能见面只能通过琴音隔墙传达思念之情。还有“隔墙诉相思”“隔墙相望”等等这些片段,都展现出了张生与莺莺之间的这堵“无形墙”时时约束着两人的行为,阻碍着两人自由追求爱情。此外,盘踞于莺莺内心的“无形墙”,也给两人爱情的结合造成了一些阻力。这堵“无形墙”让张生“病沉了也”,病的加重暗示了私下见面计划的片刻终止,由此,两个人情感的交流也就受到了阻碍。
(二)凸显人物性格之功
“墙”阻隔在男女主人公之间,当主人公突破这有形或无形之禁锢时,表面看是主人公打破了这层困难屏障,但从深层次来看则是跨越了这面“墙”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从而更进一步展现出主人公独特的个性形象。尤为典型的是张生的痴情者形象和莺莺的叛逆者形象。
《西厢记》中王实甫对于张生的才华描写很少,着重表现的是张生的痴情。在古代重科举考试的年代,每一位才子人生的最终归途都是考取功名以谋求一份官职,在没遇到莺莺之前的张生也是“欲上朝取应”“得大志”,但普救寺一面之缘却让张生改变了内心的想法,一句“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1]12便将关乎读书人命运的科举仕途抛到了九霄云外,只想和佳人在一起。在读书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但张生却突破了众人长久以来受到禁锢的封建思想,冲破世人建筑的一堵“功名之墙”,在功名与美人之间选择了美人,展现了张生对莺莺的情之真。崔老夫人赖婚,这让崔张在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封建社会中,本应该就此别过,但是张生却在极大的痛苦之下请求红娘帮忙,他为了爱情甚至可以向一个丫鬟下跪,突破“封建秩序之墙”,不仅让红娘感受到了他“志诚”之心,也让世人看到了他的痴情。
在追求爱情圆满的这条路上,莺莺通过一道道“墙阻”的磨练,展现出她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反叛,实现了她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在普救寺相遇之时,若是普通女子面对陌生男子如此大胆的直视或许早已低垂着面容,羞答答地离去,然而莺莺却频频回顾觑看张生,最后“临去秋波那一转”[1]12可看做是莺莺地大胆表白。普救寺本佛寺,并非谈情说爱之地,更何况莺莺是带丧尽孝之身,如此奔放的行为,似是莺莺对那堵“封建伦理道德之墙”发起的首次冲击。在宴席之上,当身为大家之长的崔老夫人“赖婚”时,莺莺便以“粉颈低垂”“手难抬,撑不起肩窝”等行为进行无声的抗争。此时的莺莺由于崔老夫人的阻碍,反抗精神更加强烈。于是,她与张生在红娘的帮助之下展开了“听琴诉衷肠”“隔墙诉相思”乃至最后“月下西厢的私定姻缘”这一桩桩、一件件大胆违礼的行为和事件,尤其是最后的私定姻缘,莺莺的一句“此身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1]176犹如一道惊雷炸毁了“封建伦理道德之墙”,古代女子如此者少之又少,这更加凸显了莺莺自由追求爱情的反抗者形象。
(三)延展叙事情节之能
“墙”在莺莺与张生爱情的结合过程中始终若隐若现,时明时暗,发挥着特殊的艺术功能,延展故事情节,将一个感人肺腑且具有反抗精神的爱情故事完整地呈现给读者。
莺莺与张生在普救寺初遇时,遇到了一堵实体墙,神摇意夺的两人被这堵实体墙隔开了视觉空间和听觉空间,但正因为如此也留下了想象空间。莺莺临去时的那“秋波”,以及她“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1]11的姿态,营造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拓展了张生的想象空间,给两人留下了遗憾和神秘之感,引得双方念念不忘,使莺莺与张生互相产生情愫并思念着对方,同时也为接下来展开两人的为情疯疯魔魔、反复无常的情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故事情节逐渐深入时,“墙”又从“明”转为“暗”,藏匿于表面空间之下,它成为了封建伦理道德和崔老夫人的代表。由上文我们可知,这些暗处的“墙”一步步围困着张生与莺莺,伦理道德的压迫、崔老夫人的紧逼、人物内心的纠结,致使“郎有情”“妾有意”的两人无法在一起,但也正是这暗处的“墙”激起了莺莺与张生反抗崔老夫人的动力和反叛封建伦理道德的斗志,这推动着两人为争取自身的幸福而做出一系列的行动。出于对暗处“墙”的反抗,莺莺暗中传信、幽会西厢,表达出自己的叛逆精神,张生则以琴传情、月半跳墙来表现自己追求爱情的坚持和不懈。最后,两人成功突破一堵堵“暗墙”,实现了大团圆的美好结局。
四、结 语
《西厢记》作为我国古典戏曲高峰之一,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文中对于“墙”所具有的意义的出色运用对于后代作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墙两边的男女因“墙”相思更甚、因“墙”更加坚韧,“墙”的内涵在《西厢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王实甫对“墙”意蕴的独特见解,提高了文学艺术表现力。因此,准确领会王实甫在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墙”意象之内涵,对理解这部优秀的戏曲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