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对“语言”“思维”关系的再思考

2023-10-24杨伟民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语言

杨伟民

摘 要 语文核心素养的视域下,我们认为将“语言”和“思维”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可以对“审美”“文化”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因此,浙江海盐中学将“体验”作为教学方式,融合“语言”和“思维”,在“语言实践活动”和“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思维的可视以及核心素养的落地,以有效地推进高中语文“体验式思维课堂”的探索。

关键词 语言  思维  核心素养  教学转型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多学科长期以来共同关注的话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也指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實现的。”[1]可见,目前的基本观念是将“语言”放在基础性地位,“思维”“审美”“文化”成为后继产物。

站在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角度,我们发现可以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再次思考。其中,既有维果茨基“以发展联系的眼光探究和描绘了思维和语言从各自独立的起源到融合交错的动态发展过程,提出了思维和语言由相互独立到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但仍保持各自部分独立的动态发展关系理论”[2],也有国内学者认为的,语言与思维关系的探讨应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实践决定了语言与思维的发生和发展,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3]也就是说,两者之间的“相互性”在“具体的实践”以及“动态发展”中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实践中,努力重视“语言”“思维”,并在“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和“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架构,是有着其内在的合理性与启示意义的。

一、关系再辨:高中语文课堂中“语言”“思维”都应处于基础性地位

自2020年9月起,浙江省开始全面应用与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相配套的各学科教科书,这是浙江高中教学转型的“集结号”。《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2021版)》指出,要通过基于学科思维的教学转型,形成信息时代的新型高中课堂——思维课堂。[4]所谓“思维课堂”,即以学生学科思维或学科理解的发展为目标,以学科“大观念”的理解与探究为主线,让学生置身于真实问题情境,亲历学科知识的获得过程或学科知识的应用过程,从而学习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课堂。[5]可见,“思维课堂”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趋势与方向。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不仅“语言”处于基础性地位,“思维”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同时我们感到“思维”不应只是“语言”的“次级产物”,它应在课堂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样,“新课标”也认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我们从中既可看出“语言”在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又可感到“语言”“思维”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三年来的新课程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不仅“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也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此我们理解,“语言”是基础,“思维”是基点,而“审美”“文化”是再提升。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更加重视“语言”和“思维”的重要基础功能,并尝试提出与探究将“语言”“思维”更紧密结合的“语文思维课堂范式”,应是符合当前语文教学发展方向的。

二、方式再现:高中语文课堂可借助体验融合“语言”“思维”

如何处理好“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在新课标中“思维”一词共有46处体现,具体涉及“思维”与“语言”关系的有5处:“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第2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第4页),“读写活动中的思维表现以及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审美感知、评价欣赏、独立创作情况”(第46页),我们从这三处中提到的“同时”“综合”“中的”可以看出两者的平等地位与融合关系;“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第4页),“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第6页),这两者中的“通过……获得……”“提高……增强……”也可以体现出编写者认为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活动总体来说要外显,而“思维”活动则相对要内隐,因此它们天然就具有融合发生的可能性。而且,我们如果硬要把它们排出个先后顺序,就容易人为地打断这两者间的紧密联系。因此,“新课标”提出了“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和“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为“语言”的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那么,针对“语言”素养,可操作性更强的学习方式又可以是什么呢?

新课标中有36处提到了“体验”这一学习策略,其中除了“体验情境”“体验情感”“审美体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着重丰富的学习内容,更有着“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个性化体验的阅读活动”“文本阅读体验”“对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等与“语言”密切相关的强调“体验”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认为将“体验”的学习方式融入以“语言”为基础的高中语文课堂之中是具有可行性的,并由此提出高中语文“体验式思维课堂”的课堂范式观点。这将成为接下来指导我们语文课堂学习的新方向与新路径。

三、价值再明:立足“语言”“思维”的高中语文“体验式思维课堂”的基本定位

高中语文“体验式思维课堂”是立足语文课程的“语言”基本活动,重视“思维”的重要功用,强调以“体验”的学习方式来“关注学生成长”的课堂形式。对它的基本定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体验式思维课堂”是倡导“语言”和“思维”可以同时发生的课堂

语言是课堂思维活动的载体,师生在课堂语言情境之中,不仅需要体验语言,更需要将语言内容内化为“思维的理解”,并通过“思维的理解”转化为语言形式,再传达给他人。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体验自己“读听”到的语言情境,还要在“写说”中不断思考与创造,以使自己的语言能够更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因此,从这个过程来讲,“语言”的体验和“思维”的体验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体验式思维课堂”的“体验”,指向的是基于“读听写说”的语言与思维体验,这意味着语文“体验式思维课堂”力求准确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语言学习方式,也就是在“读听写说”的过程当中,将“语言”与“思维”的培养放置于同等重要地位。

2.“体验式思维课堂”是强调通过完成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课堂

“新课标”中的“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对“语文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它应该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刻、敏捷、灵活、批判、独创”的全部或一部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新课标”修订组的王宁老师指出要“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这让我们的高中语文“体验式思维课堂”有了更明确的指向。

我们将通过以“读听写说”为基本要素的语言实践活动,更加明确语言实践活动的任务背景、任务要求以及任务评价标准,努力减少实践活动中陈述性知识的含量,强化程序性知识的引入,着力为学生思维的形成创设条件。

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思维的过程,尤其在今天我们更加强调“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因此在“体验式思维课堂”上,我们要以更为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对话、探究、理解。

3.“体验式思维课堂”是强调在“学为中心”的“真实情境”之中进行“语言”体验和“思维”体验的课堂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什么是“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孙国萍、黄厚江老师认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是基于教学需要和学习而设置的,并不等同于实际的生活情境[6]。也就是说,我们在课堂上所创设的“情境”一般不是真實生活的直接照搬,因为所谓的“真实生活情境”是在实际生活需要下产生的,而且受到时空的限制。因此,“体验式思维课堂”必须明确,情境的设置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要有助于学生的“语言”体验和“思维”体验。只有这样,学生在“体验式思维课堂”上才能够体验到语言的魅力,才能够感受到思维的乐趣。这样的课堂不仅能让学生汲取丰富的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更能促进学生实现思维与心智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素养再显:基于“语言”“思维”的高中语文“体验式思维课堂”的主要特征

高中语文“体验式思维课堂”的指向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具体的目标当然是立德树人,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尤其重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有益于“素养落地”并相互契合的特征。

综合来看,“体验式思维课堂”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特征。

1.应该呈现“旧知—新知”的情境生成性

高中语文“体验式思维课堂”遵从从“知识观”向“育人观”转变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强调从“眼中有识”到“目中见人”转变,更关注通过思维所形成的新知生成。所以,学生必须是主体,而生成是核心。

(1)我们要按照学生的思维规律来设置“语言情境”,将知识有序地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条。即在课堂的“语言情境”体验之中,我们要设置问题,激发思维,促进学生个体从旧的知识储备中获得新的认知,得到新的知识。

(2)我们要设置可以产生认知冲突的“语言情境”,通过引发学生间的讨论、交流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分享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从而互相开拓思维,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3)我们要重视建立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实践的“语言情境”,以此引导学生从知识走向实践,并促进学生的思考,形成新的知识产生的突破口,从而解决思维课堂的生成性问题。

2.应该体现“隐性—显性”的思维可视性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必须依托真实的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体验”真实的“语言”,产生可视、可感的“思维”,使得语文课堂思维从隐性内敛到显性外化。

(1)思维目标的可视性。我们要将课堂的思维目标与“知识点”“技能点”等目标区分开来,既要使其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又要在其中融合对“大概念”的理解,更要在语言表述上准确、清晰、具体。

(2)思维表现的可视性。学生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或者结束以后,应该有明确的外部表现,如思维导图或相关的量表。学生必须知道自己在课堂中要做什么,以及做了以后得到了什么,从而明确自己的思维理解和发展状况。

(3)思维评价的可视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随时将自己的“语言情境”表现与相应的模型表现进行比较,包括获得老师的点评、同伴的欣赏,并进行自我反思,从而在评价过程中持续成长。

3.应该凸现“被动—主动”的素养发展性

我们的研究强调“语言”“思维”素养。这里的“语言”和“思维”是基于学生的内驱力和整体的课堂设计流程的,而要使它不断循环产生螺旋向上的积极影响,就必须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来进行保障。

(1)学生的语言体验活动应该是和具体的学习任务相匹配的,应该契合具体的任务完成要求,这样可以促进思维运转。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地去完成课堂任务,而不是被动接受。

(2)学生的语言体验活动应该是明确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在什么样的语言情境中要完成什么样的规定任务,这样才不会使学生产生误解或者歧义,还能让学生的思维流畅、思考深入、素养提升。

(3)学生的语言体验活动要具有明确的场景限制和驱动力,要具有鲜明的动作性和引导性。我们要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力争唤起学生完成任务的冲动和激情,再提供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支架和帮助,从而实现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的发展。

学生的体验可能是暂时的、场景化的,但其“语言”“思维”素养提升应该是长期的、落地的,我们由此应当持续助推教学活动的成效改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而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2]吴进善.维果茨基的语言与思维关系理论解读[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30.

[3]魏博辉.语言与思维关系析要[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56.

[4][5]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2021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1、2.

[6]孙国萍、黄厚江.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的困惑和理解[J],语文建设,2021(1):67.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思维语言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