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log 新闻的传播优势与提升策略

2023-10-24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4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报道受众

丁 阳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

Vlog 是一种以作者为主体,将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的一种短片,也就是Video Blog,是Blog的一种变体。Vlog 创作者用视频影像取代了传统博客中的文字和图像,通过后期的剪辑来控制视频节奏,从而实现对生活的真实记录。在我国,2018 年中国国际电视台Vlog 系列《CGTN 博鳌行Vlog》借助博鳌亚洲论坛的机会,率先走进受众的视野。随着Vlog 在中国的普及,各大媒体都意识到了Vlog 的巨大价值,为了适应网络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传统媒体试图把Vlog 这种非官方的视频语言融入新闻报道中,从而使新闻步入一个全新的传播时代。

1 Vlog 新闻的传播优势

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受众的角色与话语权利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单一的、僵化的单向沟通转向了平等、亲密的双向沟通。作为一种新型的短视频形式,Vlog 在传播方面有着先天的优越性。Vlog 与新闻的融合,使新闻报道摆脱了传统的严肃教条,主题更加丰富,视角更加多样化;同时,对话式的、生活化的交流气氛也使新闻的真实性和深度得到了提高。具体而言,博客新闻在传播视角、沉浸体验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1.1 第一人称视角,消除观众对新闻的隔阂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记者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以确保新闻的中立、公正。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具有很强的严肃性和疏离性,“传者”与“受者”之间是明显的单向性沟通,在这样的交流中,受众很难与新闻工作者产生有效的共鸣[1]。特别是时政类新闻,因为其内容的严肃性和正规感的双重影响,大部分读者对这类新闻的接触程度不高。

Vlog 创作者在内容创作过程中扮演摄像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以自我拍摄的形式为观众解释其所拍摄的内容。在Vlog新闻中,新闻工作者采取“第一人称”的方式,将人物形象地呈现给读者,以生动平实的主观镜头取代传统单一的新闻叙事,无形中提升了受众的参与度和情感互动。这种叙事方式具有以下优势:创作者的“自我”叙述,能够消除观众对新闻本身的隔阂,提升受众与新闻工作者之间的互动。Vlog 创作者在视频中主动塑造新闻故事中的角色,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去代替传统“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进行叙事,从而与观众建立起情感连接,有效减少新闻工作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比如在《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的Vlog 系列中,彭译萱将一名首次参加“两会”的新闻工作者的真实情况呈现给观众。这样的记录传播方式使观众在观看Vlog 的过程中,会有一种与创作者共同经历的感觉,从而形成一种直接的情感联系[2]。与此同时,第一人称视角、近距离拍摄的拍摄手法也为媒介与观众提供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媒介与观众的关系更趋紧密,消除了传统新闻的距离感。

1.2 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

在Vlog 新闻制作模式下,新闻工作者就是一座桥梁,把受众与新闻现场联系起来。记者的“我”视角将自己和观众的时间与空间融合在一起,淡化了场景与场景的界线,使观众可以通过摄像机与记者、新闻现场进行亲密的交流,从而增强了体验感。透过Vlog 的录制,可以让观众与记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步,让他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并以“在场者”的身份进入新闻世界。

记者梁瑄在Vlog 新闻《走啦,跟着全国政协委员开会去》中,把她从酒店到人民大会堂的整个过程都录了下来。短短两分钟的时间里,梁瑄的自拍和主观摄像机不断切换,将她在开会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了下来,包括现场的紧张气氛、政协委员入场的过程,让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代入感。Vlog 新闻所产生的代入感,可以很好地满足观众“临场式”的心理需要。

1.3 突出的艺术表现力,个人化的报道手法

Vlog 的精髓在于通过录像来记录每个人的真实生活,并且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个性。我国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较为单一,官方话语和舆论主导意识较强,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往往在形式、内容方面较为类似,特别是在时政新闻报道中,一成不变的“会议风格”很容易给年轻人带来“劝退感”。

Vlog 新闻打破了传统新闻报道模式的限制,使记者脱离了传统的新闻结构,不再像以前那样死守“5W”的报道模式,而更多地是以更生动、更个人化的视角向受众展示新闻事实。Vlog 新闻的开放性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尽管“两会”上很多媒体都在使用Vlog,但在展示内容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中国日报》从彭译萱的角度,展示了“两会”上新媒体记者的工作状况;《人民日报》立足于“两会”的前后,以“两会夜归人”为主题,关注“两会”背后的平凡劳动者;中国网以“开箱”等生活题材为切入点,推出了《与众不同的盒子》的Vlog[3]。

另外,除了新闻内容的个人化之外,Vlog 新闻在产品展示方面也表现出了明显的艺术特色。Vlog 的制作,讲究的是后期的剪辑和编辑,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题材,利用蒙太奇的手法,将画面拼接起来,或者加上有趣的表情包和字幕,让整篇新闻更加生动,更有节奏感,更有个性。

1.4 分散式的沟通,适应不同受众的需要

在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今,阅读的碎片化已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一种新方式。Vlog 新闻与严肃、刻板的报纸和电视媒介相比,能以更快的速度、更生动的语言和更有趣的形式,将更多的信息传达给观众。Vlog 新闻通常1~5 分钟,恰当的表达时间与“语音+图片+文本”相融合的传播模式,符合受众在碎片化的时间内获得新闻资讯的需要[4]。就拿“两会”Vlog来说,主要的“两会”Vlog 系列是由主流媒体发布的,大部分时间都是2 分钟,内容精练,信息简洁,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能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直观的信息。

青少年是主要的网络媒体使用者,他们对信息的获得要求是真实,同时也要简单、有趣。Vlog 新闻适应了青年观众的习惯,具有个性化和说服力。《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Vlog,将新闻内容融入故事中,可以让观众和创作者产生共鸣,满足年轻人的情感需求,提高了新闻传播能力。

2 Vlog 新闻传播策略创新

2.1 聚焦社交互动,突出亲和风格

传统的新闻媒体形象往往是严肃、稳定、权威的,对于习惯了平视传播的手机短视频用户来说,传统的新闻报道缺乏亲和力、交互性,很难吸引到他们。Vlog 从诞生之初就以“分享”为核心,创作者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和经验来吸引观众,并引导观众通过弹幕、点赞、分享等方式进行互动。创作者和观众之间展开良好交流,能够从某种意义上满足人们对社会交往的需要[5]。央视的Vlog 新闻就抓住了观众的痛点,基于Vlog 的优点,从“模拟人际关系”和“真实的关系”两个角度出发,聚焦于社交互动,推动了新闻报道在移动短视频领域的创新传播。

2.2 连接大屏幕,延伸内容矩阵

Vlog 新闻可以与电视新闻建立紧密的联系,通过与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合作、授权或内容共享,实现内容互通和互补。第一,Vlog 新闻可以在电视新闻报道之后或之前提供延伸内容,深入探讨事件的细节、背景和影响。例如,电视新闻报道了一场重大政治会议的概要,Vlog 新闻可以通过专题讨论或采访相关专家,提供更深入的分析和解读。第二,Vlog 新闻可以在电视新闻台的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独立的视频内容,与电视新闻的报道或短视频相结合,这种跨平台报道能够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并增加信息的传递渠道。第三,Vlog 新闻制作者可以与电视新闻台的主持人或记者进行互动合作,如共同主持一个讨论节目或参与在线直播,为观众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内容,促进跨平台的合作和互动[6]。

另外,通过延伸内容矩阵,Vlog 新闻能够扩展报道的范围和深度,为观众提供更多元、细致的内容。Vlog 新闻可以选择某一特定新闻事件或主题进行深度解读和专题报道。例如,当电视新闻报道了一场重大自然灾害时,Vlog 新闻可以制作一系列的视频,深入探讨该灾害的发生原因、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内容。并且,Vlog 新闻制作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报道,引导观众进行思考和讨论。还可以通过观众的参与和反馈来延伸内容矩阵,比如制作者可以在视频中提出问题或主题,鼓励观众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种互动能够为Vlog 新闻带来更多的素材和观点,丰富内容矩阵。

2.3 正视自身不足,开拓创新空间

尽管Vlog 新闻凭借其亲切、灵活、碎片化、强社交属性等诸多优点,在短视频手机时代获得了极高的观众关注度,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存在的不足。首先,Vlog 新闻的关注度不稳定,比如央视在哔哩哔哩上发表的“康辉Vlog”就是一个例子,大数据表明,在2021 年3 月的一则视频点击率最高,为252.4 万,而即便是在同一系列中,有的视频却只有42.2 万[7]。其次,Vlog 新闻在主题选择上的潜能还没有被充分挖掘,技术水平也依旧有提升的空间。当前,Vlog 新闻的选题多集中为时政新闻和其背后的故事。这样的Vlog新闻存在场景重复率高、拍摄条件受限等诸多限制,如果只满足于这样的话,很难产生新颖的内容,也会降低观众的黏性。随着受众对Vlog 新闻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仅靠主持人自身的Vlog 已经很难满足用户的需要。高质量的内容一直是Vlog 新闻吸引受众的核心竞争力,在5G 技术的支撑下,视频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所以,新闻媒体应当正视自身缺陷,制作出内容更加新颖、构思更加精巧、制作更加精良、推送更加精准的Vlog 新闻,致力于获得更多新闻受众的青睐。在Vlog 新闻的内容生产方面,应该培育一支专门的Vlog 创作队伍,专注于这个垂直领域,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挖掘新的报道重点,打造适合不同手机应用的Vlog 新闻。

另外,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媒体形态发生了变化,内容生产和呈现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5G 技术高带宽、低延迟等特点,将为Vlog 新闻观众带来更高的分辨率,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Vlog 的现场观赏性,给观众带来更加真实的现场体验[8]。这种视觉上的震撼效果,会让那些已经习惯了电视新闻的受众产生极大的兴趣。显然,新型的影像制作与传播技术为博客新闻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科技的进步与信息的价值相结合。因此,新闻媒体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制作出高质量的Vlog 影像,满足受众的观赏性需要,致力于解决Vlog 新闻关注度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可建立健全新闻的奖励机制,从经济上与政策上对Vlog 新闻的发展给予支持,提升拍摄条件,丰富拍摄场景,吸引更多人投入Vlog 新闻的制作中。

3 结语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Vlog 新闻是一种很好的尝试,用户可以身临其境“融入”新闻报道中,使新闻与观众的关系更加紧密,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Vlog 新闻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如何在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前提下,保持其可视性、实用性,仍需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断地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新闻报道受众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