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偏好、合作社参与对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
——基于江西省520份水稻种植户的调研

2023-10-23翁贞林兰丁旺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概率农户水稻

翁贞林,兰丁旺,汤 晋,廖 宇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南昌 330045)

一、引 言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用世界约7%的耕地生产出全球20%左右的粮食,同时却消耗了35%的化肥以及接近一半的农药(张慧鹏,2020)。这导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粮食与食品安全问题。目前,投入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剂制品依旧是农户保持粮食稳产增收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过度使用化学药剂制品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以及难以检测的特点,社会关注度往往不高(饶静等,2011)。除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原因外,人地矛盾加剧、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合理、资源过度开发等导致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退化等问题也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张康洁等,202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加强。绿色发展、农业投入品减量化成为“三农”政策文件的高频词,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因此,推广水稻绿色生产技术,实现农药化肥减量化是实现农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导向。

《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中明确指出要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①资料来源于2018年7月2日《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的通知》。,而在水稻方面绿色生产技术又包括: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环保高效肥料、农业药物与生物制剂、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诸多绿色生产技术。推动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不仅可以解决环境资源双重制约问题,还能有效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杨彩艳等,2021),助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保障粮食生产与农户增收。虽然有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已形成社会共识,农药化肥减量化取得重要进展。但目前我国水稻生产仍依赖投入品增加产量,水稻种植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积极性较低。如何提升水稻种植户实施绿色生产技术的积极性并提升采纳比例值得研究。

根据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可知,个人风险决策行为与决策者风险偏好程度以及技术概率的主观判断等诸多因素有关(仇焕广等,2020)。关于风险偏好程度对于技术采纳行为,国内外已形成一定研究成果,如Just等(1979)首次在农业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之上引入风险厌恶效应;而朱臻等(2016)指出风险偏好型农户与风险厌恶型农户这两者的技术决策意愿有显著差别。同时,农户对于技术的信息获取影响着对技术盈利概率的主观判断,即对于技术的了解程度影响采纳该项目决策。而合作社可充分利用农户信息获取渠道推动农户对于推广技术的了解程度(万凌霄等,2021),进而影响农户是否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目前学术界对于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已有较多研究,研究中比较关注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会关系网络、技术认知程度、政府规制等方面(毛欢等,2021;马千惠等,2022;罗岚,2022;汪洋等,2022)。同样随着学科交叉与融合,学者注意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与方法研究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如部分学者关注农民风险规避(喻言等,2022)、利他倾向与有限理性、不同激励方式(杨钰蓉等,2021)对技术采纳的影响。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否采纳绿色生产技术属于农户个人行为,而技术采纳行为受技术属性、资源环境禀赋、采纳群体特征等因素影响,故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风险偏好与技术水平的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也不同(黄炎忠等,2020;王卫卫等,2022)。而种植户对于一项技术的采纳与否,其风险偏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基于前景理论,运用江西省9县水稻调研数据,在研究农户风险偏好的基础上,引入合作社参与这一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渠道,对于农户采纳水稻绿色生产技术行为开展研究,以期为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提供决策参考。

二、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说

(一)风险偏好对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

水稻种植户生产决策行为首先在于收益,而收益最大化还需要考虑风险规避(黄季焜等,2010)。一项技术在推广之初,甚至推广一段时间后,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彻底性以及接收信息的局限性,农户往往对于推广技术了解程度不足,同时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不同风险偏好程度的农户对于这一技术的接受与采纳程度不同。以往研究表明,不同风险偏好的农户对于一项技术的采纳概率不同。罗明忠等(2021)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大多数农户对于一项新技术采纳持风险厌恶态度,且风险偏好对于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毛慧等(2018)指出,农户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仅会考虑利益最大化,还会考虑风险最小化,风险偏好对农户技术采纳概率以及采纳时间均有显著影响,即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农户采纳技术的概率越低,且采纳该技术的时间越晚(王卫卫等,2022;黄季焜等,2010;毛慧等,2018)。由于农业要面临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的双重威胁、而不同农户风险承受能力不同,所以对一项技术的接受程度也不同,采纳一项技术在原有市场与自然风险基础上又新增一项不确定风险,由于风险的不可控性,故而大多风险承受能力不高的农户倾向于采纳原有技术,而有些风险爱好者承受风险能力较强,乐于采纳高风险、高收益的绿色生产技术。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1:水稻种植户的风险偏好程度越高,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概率也越高。

(二)合作社参与在风险偏好对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中的影响

农户参与合作社过程中,能通过合作社提升技术的适用性及议价能力,提升其采纳技术的概率;合作社通过讲座、培训、社员互助等诸多形式,加强农户对于技术的了解(徐清华等,2022),纠正农户技术偏差。除此之外,合作社还能通过制定统一标准、统一购进物资、统一销售等形式,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农户利益,这能促进某些风险接受程度较低的农户采纳该技术。合作社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渠道,也是农户农业技术信息获取的重要方式,能有效提升农户技术了解程度、抗风险能力,进而提升农户技术采纳程度,这对于提升以往对技术了解程度不足、顾虑风险与收益的农户采纳技术的认知能力具有相当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参加水稻专业合作社能够强化风险偏好对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

三、数据来源、模型构建与变量描述

(一)数据来源

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重要的水稻主产区,同时还是建国后未间断向全国输送商品粮的省份之一,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选取江西省开展调研具有一定代表性。数据来源于2020年12月~2021年2月间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师生通过分层抽样以及田野调查方法对江西省9个县(高安市、丰城市、南昌县、新建区、鄱阳县、宜丰县、于都县、永修县、渝水区)进行的问卷调研,由于疫情原因影响,新建区以及永修县均只完成3 个村调研,剩余每县均随机选取2 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2 个村,每村选取20 户水稻种植户,剔除信息不全及异常值后,共获得有效数据520份。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样本基本特征

由表1可知,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行为的农户共325户,占据样本总数62.5%;种田决策者以风险厌恶者为主,占据样本总数72.88%;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学历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身体条件较为良好,且从事非农工作人群比例高于未从事非农工作者,这与农村情况基本一致。

(二)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1.被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的被解释变量为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结合《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相关内容及相关学者,选取“是否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是否采纳防虫网”“是否采纳灯光诱杀害虫”“是否采纳生物农药”“是否采用秸秆还田或种植绿肥”。因采纳单项技术比例较低,故将采纳以上其中一种技术算作采纳过水稻绿色生产技术,记作“是”,赋值为1,以上技术均未采纳,则记作“否”,赋值为0。

2.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的核心自变量为风险偏好,在调查过程中,在风险偏好环节询问农户的项目目标收益偏好,给予农户3个选项,依次为:“参加该项目稳赚2 000元”“参加该项目50%的概率赚1万元,50%的概率亏损2千元”“50%的概率赚2万元,50%的概率亏损5千元”,调研员根据该问题回答与整体调研期间与农户沟通情况将农户定义为“风险厌恶者”“风险中立者”“风险偏好者”,分别赋值为1、2、3。

3.控制变量

借鉴毛欢等(2021)、仇焕广等(2020)、黄炎忠等(2020)学者研究,本文控制变量依次从种田决策者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水稻经营特征、地块特征、社会资本等方面选取。分别引入种田决策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种植年限、是否参加非农就业、农业技术培训频率、水稻种植面积、土地连片程度、农机使用方便程度、地形、交通、是否购买水稻保险、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意愿、种植水稻是否雇佣劳动力、走亲访友数量、人情往来金额共17个控制变量。

4.调节变量

根据温忠麟等(2005)研究,当自变量以及调节变量均为连续变量和类别变量,两者去中心化后的交互效应即为调节效应。本文中选取的调节变量为合作社参与,若样本农户加入水稻种植合作社赋值为1,未加入则赋值为0。各变量的定义、赋值以及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变量定义、赋值及其描述性统计结果(N=520)

(三)模型选择

由于是农户自主决定是否采纳水稻绿色生产技术,且“测土配方施肥”“防虫网”等技术在采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交叉情况,但最终会分为采纳或不采纳情况,为典型的二分类变量,故选择二元Probit模型。具体公式为:

式(1)中,P表示水稻种植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概率,1-P则代表水稻种植户未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概率,为概率比,β0代表截距项,xi为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及各控制变量,βk为回归系数, μ代表随机扰动项。

四、结果与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基准回归之前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VIF 值为1.30,小于10,correlation 值为0.132,大于0.1,故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基准回归结果见表3,模型1为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二元Probit模型回归结果,回归结果表示,风险偏好在10%水平上对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由于基准回归模型的系数结果只能展现出显著性以及影响方向的正负性,为得到各个解释变量对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程度,本文特引入模型2,其所得结果为各个解释变量的边际效应。由模型2可知,风险偏好每增加一个单位,其对水稻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的影响概率就上升5%,即风险偏好程度越高,种植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行为的概率也就越高,这代表假说H1 成立。原因可能是风险厌恶者对风险程度承受能力较低,其采纳一项技术对于水稻种植户而言最终目的是增产增收,收益是决定采纳一项技术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若采纳新技术对于收入的影响呈不确定状态,风险厌恶者采纳新技术的概率就会较低。若水稻种植户承受风险能力提升,则农户会愿意突破传统种植技术,运用多种渠道和方法增加自身收入,这使得水稻种植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行为的概率上升。

表3 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二元Probit模型回归结果

其他控制变量方面,水稻种植面积越大,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概率越高,可能是形成一定规模后,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的种植户在水稻价格方面有更高话语权,带来收益也更高。购买保险相比于未购买水稻种植保险的种植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概率更高,主要原因是种植户购买水稻种植保险,其应对自然灾害、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会显著提升,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的概率自然也会提升。雇佣劳动力的种植户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的比例高于未雇佣劳动力(在水稻种植相关方面)的种植户,原因可能是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能在显著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同时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有效减少人力成本投入,提升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走亲访友数量及人情往来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家庭社会资本,由于农村属于熟人社会,不是所有人都精通水稻种植,很多人对于水稻种植的各种细节都需要询问他人,同时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对于一项技术,种植户往往是跟随有经验的农户,看到采纳该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后才会主动采纳,而走亲访友以及人情往来会加强沟通,有助于一项技术的推广与采纳。

(二)是否加入水稻种植合作社的调节作用分析

为验证假说2,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风险偏好以及是否加入合作社的交互项进行回归分析(去中心化后),回归结果如模型3所示,在引入交互项后,原核心自变量风险偏好系数为正,且在10%水平上显著;风险偏好以及是否加入水稻种植合作社的交互项系数也为正,且在5%水平上显著影响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原因可能是水稻种植合作社将当地大多数种植水稻的农户囊括其中,各种关于水稻种植技术的培训合作社成员均优先参加;同时在合作社内致富能人或干部的带动下,农户较容易接受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除去技术推广的便利性,合作社成员容易在规章制度或者利益驱使下,更好地运用绿色生产技术,形成规模效应,在出售以及粮食单价方面均有一定优势。

(三)稳健性检验

为验证上述回归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采取选用更换模型的方法,采用二元logtic 模型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其风险偏好与是否加入水稻种植合作社的交互项系数均为正,其结果与模型3结果一致,表明结果较为稳健。

表4 稳健性检验结果

(四)内生性讨论

由于本文选择是否加入水稻种植合作社作为调节变量,且此行为基于种植户个人意愿,即农户自选择问题,这可能导致加入水稻种植合作社与未加入水稻种植合作社的农户存在系统性差异,但在回归过程中是否加入水稻种植合作社变量,该变量与风险偏好的交互项的系数方向,显著性均与模型的可靠程度相关,用二元Probit模型可能会存在选择偏误,而用PSM模型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内生性问题。结果如表5所示。采用近邻匹配以及半径匹配,结果表明均加入水稻种植合作社对水稻种植绿色生产技术行为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表5 PSM法的处理效应

(五)异质性分析

基准回归时发现水稻种植面积显著正向影响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即水稻种植面积越大,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概率越高,但考虑到风险偏好与水稻种植面积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即随着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大,水稻种植户对于风险偏好呈先增后减关系,同时,不同种植面积的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意愿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是否加入合作社的调节作用发生改变,所以不同种植面积对于风险偏好以及是否加入合作社的调节作用不同,故参考已有学者做法,将水稻种植面积按照平均值分为低于平均值组以及高于平均值组,其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风险偏好以及水稻合作社所发挥的调节作用对于不同种植面积的水稻种植户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水稻面积低于平均值组的风险偏好以及水稻合作社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而水稻种植面积高于平均值的种植户其风险偏好以及水稻合作社的调节效应对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绿色生产技术是运用在种植户自家土地田块上,其最终目的是减少病虫害及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进而节能增收,由于水稻种植面积较小的种植户不能决定周边不属于自己的田块的农户是否采纳水稻绿色生产技术,病虫害具有迁移与传染的特点,即使小面积种植户自身采纳绿色生产技术,但周边田块依旧会对种植户产生影响,水稻种植规模越大,采纳绿色生产技术周边田块造成的影响越小;另外水稻种植面积越大,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所减少的成本就越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越明显,所以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种植户采纳水稻绿色生产技术行为的概率也越高。

表6 水稻种植面积异质性分析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由于农户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绿色生产技术,不同的绿色生产技术具备不同的技术属性,其作用机制、风险程度、成本-效益比不同,因此需要考虑风险偏好对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由表7可知,风险偏好显著正向影响农户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这可能是因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般是由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或者合作社来组织开展推广实施,但由于农户是农业生产劳动的决策主体,技术的推广实际也是农户对技术的理解与运用过程,风险偏好者基于成本与收益双重考量,会提升使用该技术的概率。而风险偏好显著负向影响生物农药以及绿肥或秸秆还田技术的采纳行为,使用农药化肥依旧是农户保障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水稻害虫耐药性的不断提升以及政府对水稻绿色生产技术宣传推广的加强,原有农药品牌以及剂量难以确保有效灭杀水稻病虫害,而生物农药、绿肥种植以及秸秆还田能有效保障稻田正常生产,基于风险规避与保障收益的原则,风险规避者采纳相应技术的概率增加。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520 份江西省水稻种植户调研问卷,探讨了风险偏好对水稻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的影响,同时实证分析了是否加入水稻合作社对其调节行为与水稻种植面积的异质性,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风险偏好对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采纳行为具有正向影响,风险偏好程度越高,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概率也越高。第二,风险偏好与是否加入合作社的交互项系数为正且显著,表明加入水稻种植合作社使风险偏好使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采纳行为具有促进作用。第三,风险偏好在不同种植面积下对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水稻种植面积高于平均值的种植户受影响显著,而低于平均值的种植户其风险偏好以及水稻合作社的调节效应对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影响不显著。考虑内生性后,结果依旧具有稳健性。

(二)政策建议

第一,对于水稻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与采纳,应充分考虑到农户的风险偏好,农户中风险厌恶者占大多数,所以农户在对于自身不熟悉的技术存在天然的抵抗性。对于技术的推广应用,政府各级以及推广部门需要注意到农户情况,加大宣传力度,可运用讲座、多媒体、现场讲解等诸多手段,打消农户顾虑,提升其信心,这对于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在技术推广时,可充分运用合作社这个载体,不仅能更快地让水稻种植户接受该项技术,还能通过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等诸多手段,形成规模效应,快速抢占市场,达到技术快速推广、产业提质增效、赋能增收的目的。

第三,加大水稻种植户的政策支持力度,合法合理保障农户利益,且要在考虑土地状况、劳动力条件等诸多因素后,在资金、技术、政策支撑等方面加强农户抗风险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农业技术快速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概率农户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一季水稻
水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