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中国高校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2023-10-23孙同立毛许敏
陈 劲,杨 硕,幸 辉,孙同立,毛许敏
(1.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2.清华大学 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3.深圳人才集团,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1]。人才是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民族振兴并赢得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首要资源[2]。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靠人才,要围绕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部署和要求,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壮大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师队伍,选拔优秀青年人才,筑牢人才根基,打造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战略支点。2021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 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3]。2022 年4 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会议强调要坚持重点布局、梯次推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首次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一起,把教育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为今后我国科教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提升、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4]。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创新人才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占比低的问题依旧存在,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5]。其次,我国高等院校建设水平不平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进一步导致人才分布不均[6]。创新人才指数可以有效反映人才量质变化,是评价创新人才发展水平和程度的关键指标,是打造世界人才高地的重要抓手[7]。鉴于此,结合创新人才成长客观规律和我国高校人才培育现状,合理编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人才指数,构建多维度、科学合理、植根于中国情境的指标体系,有助于客观把握我国各区域不同高校创新人才的培育现状及演变趋势,进而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决策参考。
1 现有研究述评
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人才评价指数包括:全球人才指标(GTC)、全球竞争力指数(GCI)、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GIHI)、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GTCI)、全球人才指数(GTI)、世界人才排行(WTR)、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人力资本指数(HCI)、OECD 人才吸引力指数等。中国近年来在人才评价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研究报告》《中国人才指数》《人才强国战略指标体系研究》《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报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等,上述研究为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的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
学术界有关科技创新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人才聚集和流动的影响因素、创新人才指标体系构建、创新人才效率和人才培养机制等内容。针对创新人才指标体系,学者们从人才规模、人才培育、人才绩效等方面对科技创新人才指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9-12]。陈劲等[7]从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效能竞争力三个方面设计指标来进行科技人才队伍的国际比较和评估,以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数量、质量、产出与经济价值。姚建建等[13]从区域经济、科技创新、科技人才三个维度构建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探究应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创新以及人才三者的耦合协调关系。Lu等[14]基于创意人才需求和创意人才培养等现实问题,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建议。周文鹏等[15]从科技创新人才投入、科技创新人才产出以及科技创新人才环境三个角度综合评价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水平。张熠和倪集慧[16]基于创新驱动视角,从人才基本素质、个人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三个维度构建了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增加了对代表性成果质量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度量,为吸引、培养与考核创新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当前有关中国科技创新人才指数的研究相对较为丰富,为进一步的针对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现有研究主要立足于中国整体和区域创新人才水平,甚少从高校这一特殊视角进行考察。鉴于此,本研究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植根中国情境,编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人才指数,填补高校创新人才量化空白,全方位、多层次、动态化反映创新人才培育数量及质量的真实情况,力求为我国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评估者和政策决策者提供可信参考。
2 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标体系设计
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特色
构建高校创新人才指标应基于全面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科学客观评价中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情况与共性特征。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具有如下特色:
首先,追求指标体系综合性、全面性。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旨在全面客观地描述高校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力争为创新人才各方面发展提供全方位评价和统计。
其次,指标优化秉承客观、科学、严谨的原则,力求兼顾前瞻性和稳定性。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体现了三方面:第一,深入考虑科技创新人才成长、人才培养的时间规律、地域差异等特点和影响;第二,基于学术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反映顶尖学术人才的培养情况;第三,兼顾实践、社会需求层面培养的创新人才。
第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人才评价体系。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根植于我国创新人才发展具体情境,充分体现了中国创新人才特色。
最后,突出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注重人才效能,发挥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作用。指标体系既是对现有实践成果进行评估的工具,又是对未来实践活动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的指引。
2.2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2.2.1 中国特色高校创新体系
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中国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立身之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难题,聚焦于强化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与综合创新成效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培育创新学术、大国工匠、商业管理与商业创业等人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体系,助力我国加快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三角协调”关系,锻造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坚力量(图1)。
图1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的中国特色高校创新体系
2.2.2 中国高校创新人才评价体系
中国高校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及构成如表1 所示,该指标包括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
表1 中国高校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1)创新学术人才。创新学术人才主要测量中国高校培养的,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工作的学术创新人才基本情况,具体统计获“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未来科学大奖”的三大类创新学术人才的培养与产出情况。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长江”和“杰青”人才数据不再公布,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未将“长江学者”和“杰青”人才指标考虑在内。
(2)商业管理人才。商业管理人才反映了高校创新实践人才对于已有商业实体价值创造的支撑,是衡量创新实践人才的核心维度之一。该指标主要测度中国高校培育的商业管理人才情况,具体包含该校培养的本科生中任世界500 强企业CEO 和国内500 强企业CEO 的人数。
(3)大国工匠人才。大国工匠人才反映了高校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与工艺能力的培养,这一能力是“精益创新”的基础,更是文化创新、意义创新的重要指征。该指标主要测度中国高校中培养的来自国防军工、装备制造、建筑、通信、传统工艺等多行业,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具体将统计: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行业顶尖技术人才”“技能能手”以及“国家科学技术人才”人数。
(4)商业创业人才。商业创业人才反映了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直接进行商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其不仅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更能创建新的商业实体。该指标具体统计高校培养的本科生中成为独角兽企业创始人的人数。
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科学部委员”“未来科学大奖”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头衔的人才往往拥有较高的学历,在高等学校接受了长期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在数据搜集时统计了这类人才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学校。任“世界/中国500 强企业CEO”“独角兽企业创始人”以及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大国工匠”“全国/世界技能大赛奖”头衔的人才通常需要长久的社会实践学习以及专业岗位的锻炼,而在高校中接受文化教育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本文仅统计了此类人才的本科毕业学校。
2.3 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的研究方法
2.3.1 权重确定方法
赋权方法主要分为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其中客观赋权是基于各指标数值在评价对象间的差异程度赋权,主要包括:熵权法、变异系数法、拉开档次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然而,本研究的评价对象不属于同一层次,不同层次的高校各指标差异程度过大,因此不适宜采用客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主观赋权法包括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能够依据专家经验和主观判断,赋予关键指标较大的权重,赋予重要性低的指标较小的权重。本研究通过专家评价法中的德尔菲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其优势在于依靠多次反馈过程来实现专家意见的趋同,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指标权重数值确定要求发给13 位从事科技创新、创新管理等工作长达十年以上的专家①这些专家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这13位专家均有意愿接受多轮咨询。,请专家依据自身经验独立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数值。
第二步:收集各专家权重数值,计算各指标权重数值的均值和标准差。
第三步:对材料和要求进行补充,将其与计算结果再次发给各位专家,要求与平均值偏离较大的专家根据结果调整权重。
第四步: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直至各项权重的标准差均小于预先给定标准值,或各位专家不再修改前一轮所确定的权重,则停止修改。
第五步:计算各专家第二轮确定的权重均值,将其作为最终权重。表1 显示了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的最终确定权重。
此外,本研究在专家咨询表中考察了专家可靠性,具体包括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意见集中度以及意见协调度。两轮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均超过95%,权威系数分别为0.914和0.916,两轮咨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50和0.152,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2.3.2 创新人才指数合成方法
构建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既要赋予各指标合理的权重,还需对各指标进行合成。具体方法为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依据确定好的权重和合成方法,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指数。
首先,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xij为各指标原始数值,Yij为经转换后的指标数值,各项指标的取值范围为[60,100]。
其次,采用逐层加权求和的方法得到最终权重,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ki为当前需要加权求和的指标,Zk为比Xki高一级的指标,wi为德尔菲法得到的最终权重。通过二级指标及其对应权重合成一级指标,最后综合各一级指标得到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得分。
2.4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评估的高校为中国内地高等学校,评估对象涉及学科比较齐全(涵盖哲、文、理、工、管、法、医、农林、经济、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的综合型大学,面向行业、为行业服务的行业特色型大学以及培养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应用型大学等。
为体现本指数与现有高校人才指数的差异性并突出其特色,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在评估对象的选取上具有两个特点:第一,评估对象为成立具有一段时间、创新人才培养已有显著成果的高校。这是考虑到创新人才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如“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等国家级称号的创新人才获得者更是需要具有较长时间的创新成果积累。第二,评估对象为内地高校。考虑到港澳台地区与内地高校在高等教育制度、人才培养通道上的差异、可比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次评估未包含港澳台地区的高校。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社会科学院、胡润研究院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全体院士名单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获“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称号的人才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未来科学大奖”是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有限公司发起,北京怀柔未来论坛科技发展中心协办举行的评奖活动。任中国、全球500强企业CEO 的名单来源于《财富》世界和中国500 强排行榜。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人才数据来源于由《工艺美术大师全集》,行业顶尖技术人才数据来源于中华全国总工会评选的“大国工匠”,技能能手数据来源于获得全国/世界技能大赛奖项的人才,国家科学技术人才数据来源于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独角兽企业创始人来源于胡润研究院。
3 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及比较研究
3.1 高校创新人才指数的测度结果
表2 列示了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综合得分及排名前20的具体情况,图2详细展示了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前百强的走势。
表2 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综合得分及排名
图2 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前百强得分及排名
结果显示,清华大学以89.32 高分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排名中位居首位,北京大学以86.98 的得分位列第二位,两所高校得分拉开其余学校较大距离。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排名前50 强中,“双一流”高校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依据教育部发布的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排名前50 强的高校共上榜40 所,占比80%。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42所)有29所入榜,占比69%;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榜11 个,占比22%。此外,若将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与诸如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地区)、2021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等较知名的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体系进行对比,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水平与其整体的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着较高一致性,高校自身发展水平是其人才培养能力的基础,而人才培养能力也是构成高校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可以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而将人才培养能力作为衡量大学发展成果重要的外显指标之一。
从发展模式上来看,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发展呈现差异化分布。在综合得分排名前十的高校中,大部分高校在创新学术人才、商业管理人才、大国工匠人才和商业创业人才四项一级指标上发展较为均衡(图3)。清华大学在创新学术人才、商业管理人才、大国工匠人才和商业创业人才四项指标上均表现突出,北京大学在创新学术人才、大国工匠人才和商业创业人才指标上优势明显,其它高校也在不同分项指标中各有特色。
图3 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2(高校)综合排名前10得分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所高校在“创新学术人才”指标表现最为突出,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商业管理人才”指标上表现突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大国工匠人才”指标上具有优势,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在“商业创业人才”指标上位居前列。
从地域分布角度,科技创新人才指数排名前百强的高校分布范围较广,共涉及23 个省市。其中北京分布最为集中,共有18 所百强高校,江苏仅次于北京,拥有12个百强高校。辽宁有8个百强高校,位列第三,上海、湖北和陕西并列第四。从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无论在总规模还是辐射度(排名靠前的高校数)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占比超过60%,中部地区高校占比均衡,西部地区数量较少,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阶梯态势。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排名前20名的高校分布在12个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入围高校相对集中。结果表明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之间存在较强关联,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校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另一方面,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会积极“反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积极正向循环。
3.2 各维度的指数测度结果
3.2.1 创新学术人才
创新学术人才指具有国家战略价值的拔尖创新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未来科学大奖4项指标。如图4所示,北京大学以91.34 的高分位居首位,占有绝对优势。清华大学以86.88的分数位居第二,清北两校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未来科学大奖等四个指标上均具有优势。
图4 创新学术人才的指数得分及排名情况
其他高校在分项指标上各有特色,南京大学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指标上得分较为突出,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指标领先,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山东大学则在未来科学大奖指标上得分最高。整体来看,排名前20 强高校在创新学术人才以及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三个指标上的发展大体呈现出梯队化特征。
3.2.2 商业管理人才
商业管理人才反映了高校创新实践人才对于已有商业实体价值创造的支撑,是衡量创新实践人才的核心维度之一。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2(高校)统计了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中任世界500 强企业CEO 的人才以及任中国500强企业CEO的人才的情况。
在商业管理人才指数排名上,清华大学位居首位,武汉大学次之,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列第三、第四、第五位(图5)。在排名前20 强的高校中,多所非“双一流”高校入选并占据领先地位。商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更倾向于对其“管理能力”的培养,从地域上看,创新管理人才培育能力较强的高校大多集聚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表明区域商业氛围与市场发育水平是促进创新管理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5 商业管理人才的指数得分及排名情况
3.2.3 大国工匠人才
大国工匠是衡量人才创新实践水平的重要维度,这一指标能够反映高校对人才创新设计能力与工艺能力的培养情况。大国工匠既是“精益创新”的基础,也是文化创新与意义创新的重要体现。“工匠”指的是工艺专长的匠人,工匠精神不仅展现了工艺技师们所具有的高超技术和精湛技能,还表现了工匠对所从事职业的一丝不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有着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图6 展示了高校大国工匠人才指数排名前20 强的得分和排名情况。北京大学以84.62 得分高居榜首,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理工类院校在培养大国工匠人才方面占据优势。其中,国防七校②国防七校指的是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及西北工业大学七所院校。在大国工匠人才前20强中全部位列其中,充分体现出国防类高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图6 大国工匠人才的指数得分及排名情况
3.2.4 商业创业人才
商业创业人才反映了高校所培养的创新人才直接进行商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创新创业人才不仅能创造经济价值,更会创建新的商业实体,本研究基于中国内地高校培养的本科生中成为独角兽企业创始人的规模来评估中国高校的商业价值创造能力。
图7 展示了高校商业创业人才指数排名及得分情况。清华大学占据第一席位,上海交通大学次之,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列第3至5位。在排名前20 的高校中有上海财经大学、长江商学院等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技类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防类院校入选,与商业管理人才类似,商业创业人才的培育展露出高校与地方商业社会发展水平“共育”的特征。
图7 商业创业人才的指数得分及排名情况
综上,中国高校的科技创新人才综合指数与分维度指数差异较为显著。在创新学术人才视角下,清北两校展露出绝对优势,其他高校在分项指标上各有特色,高校的创新学术能力大体呈现出梯队化特征。在商业管理人才指标方面,多所非“双一流”高校入选榜单并占据大半,培育商业管理能力较强的高校大多聚集在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区域商业氛围与经济发展水平推动了高校创新管理培育能力的提升。在大国工匠人才指标方面,国防七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能工巧匠。在商业创业人才方面,商科院校、科技类院校、国防类院校与商业管理人才类似,创业人才的培育显示出高校与地方商业社会发展水平“共育”的特征。若将创新实践人才理解为高校将学术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的过程,那么各高校在学术排名与实践排名之间的差异抑或体现了其价值转化能力的相对水平。
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科技、教育、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也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我国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三位一体”的整体部署,旨在积极推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素质的双向提升。本研究基于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要求及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从创新学术人才、商业管理人才、大国工匠人才和商业创业人才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高校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分析了不同高校综合和分维度的创新人才指数排名及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与学校综合发展水平具有较高一致性。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指数排名前50强中,“双一流”高校占主导地位。高校自身发展水平是人才培养能力的基础与支撑,而人才培养能力也是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阶梯态势。创新人才指数排名前百强的高校分布范围较广,但东部地区无论在总规模还是辐射度上均占据首要位置,中部地区高校占比均衡,西部地区数量较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之间存在强关联性,区域经济是高校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条件,而高校人才培养也会积极“反哺”区域发展,继而构成一个正向循环圈。
4.2 政策建议
中国高校及区域之间的创新人才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存在明显的区域聚集效应。我国科技、教育、人才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支撑力尚且不足,科教资源的潜力亟待挖掘,尚未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三角协调”关系。基于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研究结果,本文主要从人才自主培养、校企联合培育、教育资源整合三个方面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提升中国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打造创新高地和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奠定牢固基石。中国高校应重视人才自主培养,通过启动培养战略人才力量计划,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坚持科研与实践两条腿走路,探索实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高校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既要在实施重大科研任务中培养创新学术人才,还要注重产学研协同培养,调动高校和企业协同培养商业管理与创业人才的积极性。(3)加强教育资源整合,缩小区域人才差距并助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高校应建立统一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不同区域的优势教育资源,集聚顶尖科技创新人才,为教育贫瘠地区提供全面优质的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并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重大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