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实践场域下SECI隐性人文管理模式的显性化探究

2023-10-23黄仕明袁晓丽江智霞

全科护理 2023年29期
关键词:显性场域隐性

刘 竹,黄仕明,袁晓丽,陶 明,王 翠,江智霞

隐性护理人文管理模式的显性化是指将护理管理实践中不易言说的管理理念采取某种具体的举措表达出来,即为隐性人文护理管理理念的显性化。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是“知而不能言者众”“高度个人化”并植根于实际情境中的知识[1]。护理人文管理同样需植根在管理的实践场域下,结合护士实际需求对其管理,但护理人文管理“风格、态度、信念”等的不同会影响临床护士在实践中的护理实践效果。护理人文管理并非全部是显性的,部分则是与环境相互作用后以隐性管理知识的存在形态,需将其显性化。护理人文管理实践的背后往往隐藏护理管理者对管理的想法、观点及信念,多数无法用有形的方式表达出来。“场”是物理量在空间区域的分布,强调了环境场域的重要意义,SECI[潜移默化(socitization)、外部明示(externalization)、系统整合(combization)、内部升华(internalition)]模型是知识转化的4种模式,分别对应不同实践场域。据此,本文将从实践场域理论出发,融合SECI 4种模型对护理人文管理的显性化进行探究,以期实现护理人文管理的显性化共享,为进一步实践护理人文管理提供指引。

1 定义

1.1 场论

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借用物理学“场”的概念提出“场论”,指出“人、环境、心理空间”具备整体性,个人行为是由“心理生活空间”决定,个人的“渴求、目的”与个体行为相联系,此为一种在“时间”与“空间”内的交互作用力,即心理动力机制,人的行为受心理动力的影响[2]。本文拟借助“场论”,探索“场论”视域下的“心理生活空间”,探究“护理管理者-护患-利益共同体”多方情感、信念、目的、需求及行为改变过程。

1.2 SECI模型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1995年在《创新求胜》一书中首次提出知识转化“SECI”模型,指出知识存在显性、隐性两大场域,场域能量能相互转化,包括潜移默化、外部明示、系统整合、内部升华4个基本过程[3]。强调个体隐性知识扎根于个体实际行动、个人体验及个体价值信念甚至植根于组织文化中,与勒温“场论”中“心理动力”导致人行为变化的“解冻-流动-重冻”相互映衬,互为解释。

1.3 护理人文管理

人文管理跳出了以往所有管理形态,以提高物质生产效率为目的的窠臼,是以人的自由和解放为目的,以提供人文关怀为特征,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管理[4]。护理人文管理是对人存在的意义、价值、自由、发展给予尊重和关注的思想,体现在对护士权利、要求、人格等的关注以及对其护理工作给予的体谅和关怀,护理人文管理植根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顺利开展护理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有效开展护理人文管理,利用人文管理理念在不同“时间、空间、地域”满足利益共同体需求,落实到护理工作的每个细节尤为重要。

2 “场”与“SECI”融合的基础

2.1 社会化环境“场域”的联系基础

之所以说“场”与“SECI”相融合的方式可以用来指导护理人文管理模式的显性化,是因为“场论”把环境包容于“生活空间”中,强调个体生活空间中的主要部分及需求变化。而SECI模型存在的基本前提即任何领域的知识管理或人的学习管理过程都离不开社会情景化与社会交往化,个体在不同“时间”“空间”“场域”隐性向显性的转化过程离不开“场域”。护理人文管理的核心为“人”,管理者在实施人文管理过程中无法去社会情景化,“场域”是护理人文管理过程中相互依存实事的本质。因此,护理人文管理是包容个体的“格式塔”,要实现践行好护理人文管理需真正了解利益共同体的实际需求,了解护患相互依存的内容关系,厘清人文管理社会化“场域”下的联系基础,才能更好地实施护理人文管理。

2.2 团体动力的场域变化基础

“场论”与“SECI模型”都提出了准稳状态。勒温曾分析个体行为是“解冻-流动-重冻”过程,此外个体对“内在变化的抵制”,勒温称为“社会习惯”,其隐藏于个体与团体标准的关系中,维系团体生活的固有水平,而SECI变化的每个阶段也需打破准稳态,才能跨越另一个领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如何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将人文理念渗透到组织,将隐性人文管理理念与决策显性化,也需打破人文管理的准稳态,让人文落地实践才能促使护患人文管理得到新的突破,跨越“隐性—显性”的转化。

2.3 护理人文管理个体需求在社会化场域中转化的基础

“场”与“SECI”融于护理人文管理的基础是个体需求在社会化场域中的转化,当代医疗“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是医学发展大环境的主流,人文关怀不仅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润滑剂,关怀需求更是“护理管理者-护-患-利益共同体”的共需。从场动力理论分析,“人文管理”是护患行为改变的内驱动力,包容于生活空间中,从而促使护患行为的依存与改变,而护士内在需求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是护理人文管理的具体体现。因此,如何在“场域”内为护患营造一个“人文环境”极为重要。

3 场域下SECI隐性护理人文管理模式的显性化构建

护理人文管理是在社会场域中输入输出的过程,外在环境的刺激因素(E)会影响护理人员的行为(B)导向,会影响“护理管理者-护-患-利益共同体”理念、态度、行为等显性化转变[3-5]。因此,如何有效促进护理管理实践场域下的人文管理,如何显性化构建场域下的SECI隐性护理人文管理模式,“场”理论与SECI模型给护理人文管理带来了新的视角,拟将场域下SECI隐性护理人文管理模式的显性化模式进行构建。见图1。

图1 基于SECI为支撑“仁爱实践场”为主导的护理文化管理模型图

3.1 构建社会化仁爱氛围护理人文管理创始场

社会化阶段是通过个体之间共享隐性经历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知识共享主体形成思维和技能共享的空间,个体主观意愿占据主要位置并发挥重要作用,故“社会化”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原生体验的积累[1]。由于隐性知识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不易编码和传播,具有情景化的特点,故个体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途径是通过与他人接触或实际行动获取,例如“观察、模仿、倾听和实践”进行[1]。因此,在护理人文管理创始阶段在于营造人文关怀、恭敬友爱的环境氛围,如护理管理理念的人文化、护理管理素质与经验人文化,还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丰富护理人文管理隐性知识储备,通过护理人文实践管理体验及人文管理魅力,满足利益共同体关怀需求。在实践人文管理的过程中尽量让人文管理社交化、共享化、场景化及系统化,在社会化创始场域中形成人文管理内涵建设的组织内循环。

3.2 促进有效的外部化环境护理人文管理会话场

外部化阶段是将抽象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从而促进知识的外部交流和理解,此阶段需要实践情景再现[1]。情景再现需要支持性氛围以及护患的配合,这需要内部文化的引领与护理管理者的情感关怀,文化是不断为管理活动注入生命力和活力,形成全体人员共同价值观的重要一环,推动管理模式发展的关键。有研究表明,提高员工心理资本可增强员工对工作的敏感性,从而促使其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深入发现工作场所事件与行为的关系[4]。因此,在护理会话场域下高质量的护理人文管理需注重“医院+护理”文化引领作用,例如将中国传统的儒家仁爱与医院特定文化融合构筑自己的护理仁爱管理会话场域[5];建立有效自上而下的情感交流体系,“利益共同体”沟通有效,相互理解,营造恭敬、宽容的内心世界,通过真诚的文化情感交流使人文管理具现化、明晰化。

3.3 探索整合化过程护理人文管理系统场

整合化过程指从零散的显性知识到系统的显性知识转化过程,包括对各种信息知识进行分类、分析,从而促进知识传递与共享,强调信息的有效传播[1]。因此,护理人文管理在该阶段要减少信息传递过程的空间阻碍,改善信息获取的途径,让信息透明化。研究表明,在工作场所中培训等干预手段是提供员工心理资源、提高员工心理资本常用的途径[5]。例如,部分学者通过传统文化“坚韧、乐观”等积极心理价值观,逐渐开发、培育和刺激员工的积极心理状态,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6]。但应注意的是“利益共同体”之间的人文情境性在此阶段不能忽略,因为护理人文管理是彰显护理本质的管理路径,该阶段更应该对护理人文理念有所建树,弘扬医学人文精神,从而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3.4 践行超空间的护理人文管理实践场

内部化模式是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也是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1,7]。在这个过程中显性知识经过内化,成为个体理论知识的一部分,成为扩大化的隐性知识。该过程强调知识整合及文化内涵引领作用。因此,该阶段的护理人文管理应注重文化的引领作用(如中国传统儒家仁爱理念),但该过程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需不断对护士进行反复、持续和长时间的培育。有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恭宽信敏惠等精神,能够更好地塑造员工乐观、自信、坚韧的心理品质,并促进员工以积极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5]。

4 小结

本文利用“场”与SECI的融合、转化,探究了影响护理人文管理的内外因素和内在本质,提出了护理人文管理的显性化设想,从一个新的角度全方位、多视角透视护理人文管理,以期更好地为护理管理者在实践场中践行人文管理提供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显性场域隐性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