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路径和模式探析

2023-10-21王蔚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跨文化人才

当今世界传播格局日益多元与复杂,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阐释、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同时,随着全球化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学生在互联互通世界中生活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全球胜任力”逐渐成为评价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教育部把“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2022年4月,我国又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开放自信地融入世界、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担当”。因此,培养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青年复合型人才成为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基石,本文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教育的基本现状,进而提出优化人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路径。

一、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态度;第二,大学生有关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和全球胜任力的基本素养;第三,所在高校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方面的培养现状。截至2022年12月22日,通过问卷星线上调查,收到有效问卷213份,大学生样本横跨北京、上海、浙江、湖南、贵州等24个省份,其中男生44人,占比20.66%,女生169人,占比79.34%。

(一)大学生关于中华文化传播的基本素养

在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层面,大学生普遍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为全球文化多样性做出积极贡献,中华文化值得向全球进行传播,三个选项(选择基本同意和完全同意的学生占比之和)分别达到96.3%,95.8%和95.3%;在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层面,大学生表现出对中华文化及其蕴含价值观的高度自信(93.9%),对学习中华文化有较高兴趣(89.3%);在行为层面,虽然经常观看中华文化类节目(55.6%)、积极体验中华文化类活动(66.4%)的学生占比不算非常突出,但在愿意向外国人传播中华文化的行为意向层面占比达到88.8%。

在对全球化及文化多样性的认知方面,能理解全球化的含义及其发展趋势(78.0%),了解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基本差异(74.8%),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历史发展与变革(64.0%),熟悉本国以外至少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53.7%);在态度层面,表示对其他文化保持好奇和开放心态(89.7%),喜欢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往(80.4%),并且愿意走出自己的文化,體验他国文化(87.4%);在行为层面,经常关注当今国际时事及重大国际事件(69.1%),掌握至少一种外语,能进行口头交流(60.8%),了解其他文化的非语言符号和行为表达规则(55.1%),至少有一次和外国人进行线上或线下的交流经历(61.7%);上升到更为具体的跨文化传播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实践层面,认为李子柒的视频具有较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85.0%),已掌握传播学、国际传播或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68.2%),掌握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策略(65.0%),具有一定的自媒体内容生产、运营等跨文化传播实践(45.3%),在全球知名社交媒体中开设个人账号(41.6%)。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可和自信,也具有全球化意识,对其他文化保持较高的开放性和好奇心,愿意与其他文化的人们进行接触交流,同时也期望能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做出贡献,尤其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子因为接受一定的专业培养,已基本具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基本知识、理论和策略,更有部分学生已经做出一定的跨文化传播实践。

(二)高校关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培养现状

研究发现,目前高校能开展较为丰富的中华文化鉴赏类和体验类课程活动,选择(较多和非常多的比例合计)占比分别为62.91%和48.82%。相比于此,外国文化鉴赏类课程相对开设较少,选择(较多和非常多)占比为44.13%。

所在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5.1%)、学生赴海外短期学习交流机会较多(40.7%);与外国人接触方面,其中认为外教人数(36.5%)、校园中接触外国人的机会(29.0%)、与海外留学生直接交流的机会(22.9%);在课程设置方面,认为具有海外求学经历的授课师资较多(38.3%),开设双语课程数量(36.0%),开设全英语授课数量(32.7%),开设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等课程(49.1%),开展国际化的学术主题研讨、会议等活动(35.1%),学校教育触及全球气候环境、公共健康、贫穷饥饿等全球性问题的讨论(38.8%)

综上可知,国内高校较为重视中华文化鉴赏和体验类课程开设,也较为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方向,积极参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学生赴海外短期学习交流。但在具体教育过程中还存在外教和留学生交流机会不多,对全球性议题讨论、对外国文化鉴赏类课程、国际性学术论坛开设等方面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参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机会和能力培养。

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一)基于全球-国家-地方的空间逻辑体系,构建胜任力模型

遵循从全球-国家-地方的空间逻辑体系,整合国际传播效果(全球视野)、国家顶层设计(宏观政策)、地方需求(中观实践)三个来源,借鉴经合组织PISA全球胜任力框架,提炼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人才的胜任力要素。具体从理解、欣赏异文化,保留自身文化身份的意识,分析本土、全球和跨文化问题,开放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拥有国际媒介素养和传播能力等具体二级指标着手,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的胜任力模型。第一,从国际传播效果出发,总结具有良好传播效果的传播内容的基本特质。中国故事能不能讲好,中国声音能不能传播好,关键要看受众是否愿意听、听得懂,能否与我们形成良性互动,产生更多共鸣。第二,从国家顶层设计出发,系统梳理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党和政府的政策文件精神中有关国际传播人才的胜任要素。第三,从地方中观实践出发,总结面向地方的国际传播人才胜任力要素。服务社会、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被称为是高校的三大职能。因此,高校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还要对接地方(城市)经济、行业、产业发展和城市国际形象塑造的要求。

(二)基于几个关键环节,优化人才培养路径

结合胜任力模型,总结高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的优化路径,其中需要重点关注如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特色领域突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在各个领域,如饮食、建筑、戏曲、慈孝文化等,且文化本身就有层级之分,包括物质文化(如物质产品、建筑物、生产工具等)、行为制度文化(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等),以及更为深层的内核文化(精神、观念和价值观文化)。因此,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应该选择哪些内容进行传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特殊媒体环境。中华传统文化海外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的方式(人际传播),也可通过传统媒体时代的纪录片、影视剧等方式予以传播(大众传播)。随着全球化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智能媒体日新月异,图像、视频等媒介形态丰富,青年群体是网络社会的主力军,受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影响极大。

第三,特殊受众培养。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受众群体是丰富和多样的,不仅指向欧美发达国家和英语语系国家。要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需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因此,高校培养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人才也要结合所在区域的特殊海外受众。

三、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

(一)进阶式培养

具体对本科阶段的大学生而言,首先,要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将中华文化融入通识课程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让广大学生普遍接触中华文化鉴赏类和体验类课程,经常性开展校园文学诗词大会、中华字画、中华戏曲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深度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中华文化自信。本研究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普遍对中华文化有自信,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有热情,但也显示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类节目观看和活动参与还较少等教育活动中的短板。其次,语言是跨文化传播交流过程中的对话工具之一,在低年级阶段的外语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活学活用,方便大学生掌握有关中华文化经典理论、概念的外语表述和翻译。外语能力强仅是国际传播人才的必要基础性要求,还要加强对其进行家国情怀熏陶、中华文化素养提升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再次,针对新闻传播专业学子而言,要在其低年级阶段进行基本的传播学知识、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在高年级阶段加大业务技能的专业训练,提升其在全媒体时代的互联网跨文化传播与跨媒介叙事能力,提高其智能媒体媒介素养。

(二)融合式培养

融合式培养首先要做到本土化和国际化相融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不等同于跨文化交际和适应,除了知晓文化模式的差异,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以及跨文化障碍和跨文化适应等基础理论知识之外,对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尤其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而言,需要在全球语境下培养具有世界视野,能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中寻找契合点,运用新媒介技术助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传播实践能力。因此,在国际化的课程内容环节设计上,除了跨文化传播基本概念和理论之外(例如语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非语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文化的差异、冲突与观念体系,社会互动与文化认同,文化心理与认知体系等),还需要设置专题与实践环节,这至少应该包括国家(地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城市形象与跨文化传播)、传媒场域的跨文化传播(影视剧与跨文化传播、新闻业中的跨文化传播、广告品牌与跨文化传播)以及日常生活场域的跨文化传播(饮食、建筑、旅游、留学、就业、婚姻中的跨文化传播)等专题分析。

其次,还要做到教育培养过程中深度产学研融合。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的机会,开设“东盟传媒研究”课程,把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了解东盟各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浙江师范大学围绕中非合作大势创建非洲研究院等,都是融合式培养的有益尝试。此外,还要引入新文科理念,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相近专业集群融合”为路径进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2022年专业综合改革一般项目:“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路径探究”。)

(王蔚,博士,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跨文化人才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人才云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