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2023-10-21徐永珍
徐永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学生对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深度直接影响对语篇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和文化价值的取得。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引导学生参与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因此,在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层次解读教材,有意识地围绕主题语境,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多层次英语学习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文笔者以译林版《英语》五下Unit7 Chinese Festivals的语篇教学为例,阐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思路。
一、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文本解读
(一)对语篇主题和内容的解读
该语篇Chinese Festivals所在单元的主题是“中国传统节日”,其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语篇描述了中国四个传统节日以及节日所在的月份,传统活动和食物,涉及的词汇有:festival,Spring Festival,January,February,dumpling,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Double Ninth Festival等。
(二)对语篇深层含义的解读
该语篇让学生在聚焦“中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扩展学生文化视野,充分挖掘话题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意义,如节日起源、民俗文化、故事传说等,从而感悟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实质,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共鸣,增强他们对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三)对语篇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的解读
该语篇从内容结构看,语篇按时间先后顺序描述了中国四个传统节日,从语言特点看,语篇以一般现在时贯穿全文,并以形式多样的传统活动凸显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使学生能深刻感受中国节日文化的意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活动设计
(一)创设语境,引入文本主题
T:Just now,we reviewed some words about food . Now lets see what word is it?
S1:Dumplings
T:Yes, and we add ‘ri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umplings,it becomes another phrase ‘rice dumplings.(用相同方式引出 rice cakes, moon cakes)
T:We know they are typical Chinese food,When do we eat them?
S1:We eat them at Chinese Festivals.
T:Well done. So today lets talk about Chinese Festivals.(揭示主題:Unit7 Chinese Festivals)
导入环节采用了看图快速说单词的活动,复习了一些食物类的单词,同时引出了新授单词dumplings,再顺势引出rice dumplings, rice cakes和moon cakes这些中国传统食品,帮助学生打开了思维,顺利过渡到Chinese Festivals这个话题,揭示了本课的主题,使学生做好深入主题的准备。
(二)基于语篇,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
1.整体观摩,感知文本
T:This story is talking about Chinese festivals too. Lets do the Exercise1. Watch and tick.
S1:There are four Chinese festivals. Spring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and Double Ninth Festival.
本环节教师通过播放动画视频整体呈现语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之后让学生选出故事中所涉及的节日,在情境中学习四个传统节日的生词。同时在理解和把握文章整体的基础上,抓住文本主要结构。
2.听读结合,初建框架
T:Now lets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 Please do Exercise2, Listen and choose.
①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 A.February or March B. January or February
②What do people do? A.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riends B.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ies
③What do people eat ? A.rice dumplings B.dumplings
学生做练习,并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关于Spring Festival文本框架填写:Festival: Spring Festival\Time: January or February\Activity: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ies\Food: dumplings
本环节通过学生听录音完成练习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根据学生关于春节的时间、传统风俗和食品的回答,建立文本框架思维导图,让学生有层次地处理文本信息,清晰地了解文本梗概。
3.自读验证,扶放结合
T:Next, lets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Let's do Exercise3.Read and judge.
①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in June or July. ( )
②People have dragon boat races in some places. ( )
③People eat dumplings at this festival.( )
学生自由朗读并完成判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关于Dragon Boat Festival的文本框架思维导图。
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本并划出关键信息,对比题目,自读验证,做出判断。通过这样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语篇结构意识,从而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思维方式。
4.小组合作,主动探究
T:Then lets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and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Please read and talk about with your partners.
教师给小组合作提出要求如下:
①如遇不懂的单词可以根据上下文或图片猜测词义,也可以请教组内其他同学等。
②Say something abou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in . People . They eat .
③Fill in the blank about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Festival: Time: Activity: Food:
④学生完成练习,尝试完成关于Mid-Autumn Festival 和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的文本框架思维导图。
本环节中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有效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以及实践互助能力,通过教师有目的放手,有针对性地指导,从扶到放,逐层推进,强调学生主体性学习和方法的习得,实现语言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三)深入语篇,设计应用实践类活动
1.文本复述,内化语言能力
T:Today, we have learned four Chinese festivals. Let's try to retell them in groups.
S1: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in September or October. People...
学生依据文本框架思维导图的帮助,可以清晰流畅地复述出课文内容,在脑海里对文本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并进行形象化加工,最后实现语言的整体输出。这个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内化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2.搭建支架,挖掘深层内涵
主题意义蕴含在语篇中,在理解“Chinese festival”主题相关的表层信息后,教师尝试以eat dumplings提出问题:Why do the people eat dumplings at the Spring Festival? 而后,教师播放了家人制作新年饺子,分享饺子的视频,帮助学生感受到饺子寄托着中国人新年渴望全家团圆、合家幸福的美好愿望。
教师随之引导学生围绕“Chinese festival”主题中其他几个传统节日,讨论Why do the people have dragon boat races a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Why do the people eat moon cakes at the Mid-Autumn Festival?\Why do the people climb the mountains at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教师在此环节设置了阅读学习单,让学生在集体讨论后,完成图文及其涵义的匹配单,借此帮助学生深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及其蕴含的深刻内涵。之后要求学生思考中国传统节日对于人们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即团圆、关爱、祈福、好运,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体现学科育人的价值。
(四)超越语篇,设计迁移创新类活动
1.联系学生生活,延伸主题语境
教師应寻找文本主题与学生生活的对接点,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和共鸣。了解了文本中四个传统节日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文本框架思维导图,小组合作收集其他传统节日活动并制作节日书签,在小组之间交流欣赏。既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又能将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到其他的传统节日,将已经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教师也可以结合本主题补充自编绘本Colourful Chinese festivals向学生呈现中国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让学生在阅读并填写阅读卡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尝试以此为基础自编绘本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主题表达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表达。
2.依托媒体资源,升华主题意义
在学生表达了自己喜爱的中国传统节日后,教师借助图片向学生呈现中国其他传统节日,并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世界各地传统节日的场景,引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与共鸣。教师鼓励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最喜爱的中国传统节日绘本,用简单的英语介绍展示给身边的外国朋友,培养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该活动关注主题意义及核心语言的整体运用,围绕主题进行拓展性语言输出,学生讨论、探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将技能转化为有效的主题表达实践活动,为学生模仿并使用相关语言提供迁移创新平台,升华了主题意义探究的高度。
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应创设恰当的语境,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主题意义探究为主线,以语篇为依托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化所学语言,迁移所学知识,真正实现知行合一,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