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

2023-10-21刘雅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课文小学生素养

刘雅

教育改革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如今应试教育理念正慢慢退出教育舞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成了当代教育的主流思想。小学语文教学也逐渐重视起小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工作,深度挖掘小学语文学科美,并寓美于教,这对传扬我国优化文化和思想品德起到了十分关键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促进小学生综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语文作为我国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如何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为了达到新教育理念的教育要求,也为了给予学生更优质的教学服务,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始终在寻找更加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确保学生们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还要关注到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审美素养培养,这无疑给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很多个性鲜明、趣味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课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语文知识,进行文学鉴赏。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时,不仅要让学生仔细咀嚼字里行间当中的情感,同时也要让学生和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借由对其人物形象的解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老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阅读,从而向学生展现出语文学科当中的文学魅力,以解放学生的精神,提高其审美水平。

(二)激发学生审美欲望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借由丰富多样的审美活动,了解不同的审美对象,以此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学生在文章学习里,首先是对其中的意向、形态等等进行感悟,随后站在整体把握文本意向,最终进行审美感知,以形成良好的审美思维。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研读教材内容,挖掘出蕴含于文章当中的审美因素,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从而为学生构建出更为丰富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水平。此外,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想象能力,才能更好地对审美进行感知,这也就要求老师要解开学生思维上的枷锁,发散其思维,引导学生带入自己的感受,发挥出想象能力,从而进一步的品读作品。学生在文本阅读时需要深入其中,再从其中跳脱出来,才能形成审美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审美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以提高其思维品质。

(三)提高学生审美鑒赏能力

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通过品读能够感受到诗词当中所营造出来的意境,以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所以在文学作品的鉴赏学习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经历审美体验,展开审美联想。老师可以通过联想教学法,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带入文本当中,透过文字和作者之间进行共鸣。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能够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向学生展现出语文的魅力,让其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学习热情,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都相对有限,这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挖掘和培养。而具备审美能力的前提是学生需要拥有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培养多以语文鉴赏课程为主,很多教师因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视审美教学,这也是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审美意识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首先自身必须意识到审美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并找到鉴赏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围绕该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前期主要是以培养相关意识为主。以《登鹳雀楼》为例,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鹳雀楼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先行观赏,之后再对整首诗逐一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诗句描绘的景象播放相应的图像,这样更利于学生了解鹳雀楼和作者当时的心境。该诗中“白日依山尽”属于难教难懂的诗句之一,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并让学生们闭上眼睛自行想象此句诗描绘的场景,在此过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想象力,当学生们脑海中有了景象后教师再向学生们展示具体景象。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们自己内心的“白日依山尽”景象与图片中有哪些不同?认为哪一个更贴合诗句,或是每个景象的特别之处在哪儿?经过多次类似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一个自主思考并带入具体景象的思维习惯,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审美意识。

(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当具备审美意识后教师即可以着手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学生自身的想象力,而小学生恰恰具备极强的想象力,虽然于实际教学而言想象并不具备具体意义,但其却可以在特殊情况下上升到美学程度。基于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无意地渗透一些审美规律,再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这样一来无论是文章意境,还是课文中心思想都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消化。小学生长期处于此种教学模式下不但容易形成审美思维,还有助于养成鉴赏素养。以《枫桥夜泊》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预习课文,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画出“枫桥夜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操作、绘画、审美等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当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讲解一下自己对“枫桥夜泊”的了解或是理解,询问是否有人知道“枫桥”的含义,带着疑问开始往往更能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在课文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将重点部分挑选出来,自己带着感情朗读这部分内容,同时让学生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并想象每一句话所描绘的情景。此时学生们会发现经过教师的讲解自己脑海中的景象更加具体化,更具有美感,也更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古诗、景色、人物等方面的课文都具有很好的鉴赏意义,教师应充分利用起这一部分教材,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激发学生审美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望亦然。如果想要使学生一直保持良好的审美素养,首先需要确保学生对此方面有足够的兴趣或是欲望。然而小学生因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其自制力和专注力都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和适当控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如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感性认知,尤其是一些色彩鲜明体态特殊的事物往往更能吸引小学生。在对这些内容有了基础感知后再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渐把握课文中心思想,直至学生们能够形成审美思维。在此方面教师可以将实物展示台引入语文课堂中,当学生们看到美好的事物后往往都会心生向往,或是利用互动式电子白板让学生自主操作。由自己创造出来的美比直观欣赏到的美更能触动到小学生的内心。

(四)强化学生审美创造力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设计都应围绕着学生展开,因此在培养小学生审美素养时既要依托于教材又要做到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尽量拓宽审美素养的培育道路。在教学时教师应在确保常规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尽量为学生寻找一些相似作品供学生作为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属于语文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增长见闻,还能够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在审美创造方面也能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以《如梦令》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声声慢》与之进行融合,其他课文和古诗也可以参照此种模式进行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强化对课文的理解,也能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更多语言美。审美创造力的养成可以从写作入手,也可以从绘画入手。以写作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关于写作方面的课外作业,如在学习《枫桥夜泊》后引导学生们根据周围环境仿写出与之相似的景象,或是在阅读课外读物后将其中存在的人物、事件等通過笔尖勾勒出来,年级高的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物件,并为其设计颜色等。

(五)提升教师审美能力

若要使小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提升,首先需要确保语文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足够高,并且具备一定的审美创造力。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够在此方面占据指导地位,并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转变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方式。若要实现该目标,首先语文教师需要摒弃陈旧教育思想,转变教学方式并构建全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在提升自我审美方面可以选读一些优质书籍,如《美学向导》,或是《蔡元培美学文选》等。这类书籍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审美素养方面的内容,并且给教师提供审美素养培养思路及素材,帮助教师全面落实审美教育工作。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自身审美素养培养的计划和目标,做到以学生为主。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灵活应对。除了差异化教学外,教师也要不定期开展审美教学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活动除了要贴合小学生群体特点外,也要与实际教学目标相结合起来。在开展具体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对各个环节的细节进行反复琢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美,并逐渐养成发现美的习惯和意识。当学生具备相应能力后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依靠自身力量创造美。

综上所述,对于当代小学生而言其不但要做到学习成绩优秀,更要注重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其中就包含了语文审美素养。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多便利,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并结合课堂教学和一系列教学活动,从多个方面入手。审美素养的培养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但若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审美意识和能力,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后续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课文小学生素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背课文的小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