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共育提升小学中高段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
2023-10-21高佳琪
高佳琪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课内外知识、丰富自身认知的主要路径之一,且小学生的阅读数量与质量与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息息相关。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均隶属文本阅读范畴,作为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及学生知识面拓宽的高效手段,课外阅读的开展是否同时兼具科学性与有效性,则应成为基层语文教师进行课外阅读计划设计时的重要考量依据。而课外阅读又可被细划为校内课外阅读与家庭课外阅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基于此,笔者就从家校共育层面展开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教育研究。
关键词:小学中高段;课外阅读;有效性;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8-0032-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截至小学毕业前,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应低于400万字,这一数据足以看出教育部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通过对相关政策条款的研究及文献资料的翻阅,笔者认为,小学阶段家校共育背景下课外阅读的阅读意义涵盖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做好课内阅读的高效补充,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课内教材篇目相关联的课外阅读内容可起到深化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理解,实现对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的作用;与课課教材篇目无明显关联的课外阅读内容,则可起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培养作用。
第二,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之后写作过程当中的稳定输出夯实基础。课外阅读的“高质”与“足量”是其写作能力培养及提升的必备前提,为保证学生在后续写作过程当中能够轻松应对不同题材的写作,内容多元、涵盖面广、类型丰富的课外阅读内容输入则成必要。
基于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应将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视之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实现该目标的先决条件无疑是对课外阅读计划的科学设计与最终实践。相对课外阅读当中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而言,教师在校期间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教育的存在感,远大于家庭。但从客观层面出发,家庭阅读教育的价值并非不高,而是两种阅读教育指导形式存在明显不同,将以上两者协同于一身的家校共育课外阅读指导教育形式则能促使既定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
1.制订科学高效的家校共育课外阅读教育计划
(1)明确小学中高段家校共育课外阅读计划的主题与目标
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整体目标应涵盖巩固并拓展课堂所学知识、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积累写作素材、明察世事道理等。在为小学生制订家校共育课外阅读计划时,教师可在以上整体目标当中遴选一二作为阅读计划的主体目标,继而在主体目标的指引下使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课外阅读任务。譬如,笔者曾组织本校高年级学生共同参与主题为“读史明智”的21天的家校共育课外阅读挑战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共同督促与教育,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在本次活动的设计之初,通过与学生的共同研讨,将本次课外阅读挑战活动的目的界定如下。
第一,通过特定阅读材料在课外阅读活动当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起与教材当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历史故事之间更深层次的关联,从而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以复习与巩固。学生通过对相关历史典故的深入阅读,尽可能深刻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并使自身认知水平与是非辨别能力得以不同程度的提升。
第二,通过对相关历史故事及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第三,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夯实基础,为之后的学科协同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想顺利实现课外阅读活动的最终目的,离不开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默契配合。一方面,在校期间,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及时且颇具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如为学生提供“构建起阅读文本当中相关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关联”等这类专业性较强的指导。另一方面,在家庭课外阅读时间内,家长所要给予孩子的教育与指导应体现在对孩子阅读时长、内容的把控以及对其不良阅读习惯的监督与纠正方面。此外,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家长的以身作则之于学生而言,均隶属家庭教育范畴。只有将两者之间的配合程度在家校共育机制下进行进一步提升,才能实现课外阅读价值的最大化。
(2)拟定小学中高段家校共育课外阅读的基本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相对有限,在本该用于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极易被电子产品、网络与手机游戏以及同学之间的追逐打闹吸引注意力。笔者认为家校共育形式下,教师与家长的相互合作与配合能够促使这一具有普遍性的实质性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计划得以顺利开展,同时课外阅读目标也可得到最终实现。课外阅读计划的落实与实践离不开合理策略的支撑,在本次研究正式开展之前,笔者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就相关问题与本校语文教研组的同事展开过相对深入的交流与研究,初步拟定了如下几条颇具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基本策略。
第一,提高学校、学生及其家庭成员对课外阅读的认知水平与重视程度。首先,学校应加强在图书室、阅览室、文化长廊等方面的文化建设以及资金管理投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其次,家长应配合学校根据家庭实际,为孩子布置书房、书架、书桌,并为孩子购置与其阅读水平相契合的课外阅读丛书,若家长有条件陪同孩子共同阅读,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则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最后,以名人励志故事、课外阅读主题班会、精彩故事分享会等兼具励志性与趣味性的形式,帮助孩子由内而外地产生阅读兴趣。
第二,为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综合实际现状,为其列出颇具参考价值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既定书目应将人物传记、科幻故事、探索冒险、历史故事、人文科普、文学报刊等诸多类目涵盖在内,并在每个类目之下为学生指定一部精读书,其他视之为略读书即可。
第三,注重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当中的写作素材积累与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将好词、好句进行圈画与摘抄,并通过写读后感的形式,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3)小学中高段家校共育课外阅读计划的主要流程设计
从本校中高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笔者将家校共育背景下的课外阅读流程设计如下。
第一,在家长主导下帮助学生实现对阅读氛围的营造与阅读计划的制订。家长陪伴孩子购置书桌、书架以及图书,并一起布置学习空间;引导孩子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对自身每天的阅读时间、时长及阅读量进行切合实际的规划。
第二,在家长及学生共同主导下立足学生阅读兴趣,在教师提前列出的推荐阅读书目当中选择相应课外读物,并在家长的协助之下完成图书的购置。
第三,在学生主导下按照阅读计划,每天按时完成半小时至一小时的阅读任务。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学生可根据自身阅读习惯选择朗读或默读,并边读边做好读书笔记,并认真写好读后感。
第四,进行阅读成果的定期展示。一方面,可定期在班级群或学科群内将学生的阅读记录卡、读书笔记、读后感以及专题手抄报进行公示,以实现对学生阶段性阅读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可将学生的阶段性阅读成果分享至班级群或学科群内,让家长看到孩子在课外阅读方面的付出与收获,从而在之后的家校共育过程当中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与肯定。
第五,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选与表彰。教师应根据学生定期提交的读书笔记、阅读记录卡、读后感、阅读计划完成情况对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行评估,继而评选出“阅读之星”与“阅读进步之星”,并以奖状、奖杯或实物奖励的形式对相应学生进行表彰。
第六,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分享會。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课外阅读经验,或是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教师及同学的共同讨论,使相关问题得以解决。
2.基于家校共育给予高效的课外阅读安排与指导
(1)拓宽课外阅读路径,将“下午诵读”做常态化处理
所谓“下午诵读”,就是在下午组织开展的读书活动。本校自响应国家号召开启延时服务以来,学生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就较平时多出了近一个小时的在校时间,教师可与学校协商每天拿出放学之后的半小时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下午诵读活动。在此时间段内,学生可通过默读形式对自身感兴趣的课外书进行阅读,并随时做好读书笔记,并就阅读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基层教师应将下午诵读做常态化处理,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制力尚为欠缺的小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定期举办班级读书会
第一,教师以学生的阅读兴趣、现行教材内容为据,向学生推荐具有阅读价值的课外阅读图书或篇目。并根据学生的阶段性阅读成果与现状,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阅读指导及阅读技巧传授。
第二,鼓励学生分享自身的阅读经验或自身在阅读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各指派一名成员上台分享自身及组内成员汇总罗列出的阅读经验及阅读过程当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教师对相关问题进行记录,并挑选颇具代表性的问题与学生进行共同讨论,继而针对相关问题得出相应解决方案。
第三,以故事分享形式完成对学生阅读成果的检验。每周的读书会都应设置故事分享模块,而每个学生都应享有进行故事分享的机会。每次读书会进行故事的分享的学生可以按班内学生座次决定。如每次读书会请六名学生进行故事分享。其分享的事故可以来源于教师的推荐书目,也可以是在推荐书目之外的课外书当中所呈现的内容。
(3)以“随访随检”形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所谓“随访随检”,就是指随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检查及其本人与家长的沟通。
第一,在校期间就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随时抽检。抽检内容可涵盖读书笔记、阅读记录卡、书本标注、读后感、随机提问、故事分享等多个方面,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其及时的指正。当然教师还应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当中的表现亮点,譬如读书笔记做的认真、读后感写的深刻有见地、故事表述条理清晰等,并给予其积极的肯定。
第二,每周固定与十名学生家长就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沟通。教师可将自身通过读书笔记、阅读记录卡及其在校抽检情况所了解到的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如实告知家长,并具体询问学生课余时间在家的阅读实情,譬如读书时长、读书内容、阅读计划完成情况、家庭阅读氛围等,共同找出影响学生课外阅读收效因素,并初步找到相关问题的解决路径。
3.就“家校共育课外阅读”实践展开客观且全面的观察与反思
(1)家长就小学中高段课外阅读的功利性目的较强
功利性目的较强是家长的通病,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既然在课外读了书,其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就应当有显著提升,但却忽略了孩子的课外阅读当中的真实表现。以为期21天的“读史明智”课外阅读打卡为例,在这一过程当中,大部分家长仅负责拍视频打卡,而显少有家长会关注孩子的实际阅读情况,该部分家长在此过程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至于孩子的阅读收效则显少得到家长重视。孩子在家庭当中进行课外阅读时,笔者更希望家长能够扮演一个监督者与共同参与者,对孩子阅读时长、阅读内容及阅读成果进行一个最基本的把控。同时,应正确看待课外阅读与阅读理解及写作之间的辩证关系,允许孩子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前期稳定输入,后续在阅读理解与写作方面的输出则必然是水到渠成。因此,笔者建议家长应放平心态,弱化对孩子课外阅读的功利性目的,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对孩子课外阅读情况的实际监督层面。如此,学生的课外阅读收效势必会得以有效提高。
(2)学生的实际阅读习惯现状堪忧
普遍存在于学生当中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涵盖如下几个方面:①不正确的阅读姿势,如趴着、躺着、含胸驼背等。②不合理的阅读计划,如阅读时长不足、阅读内容选择不当、阅读时间不合理等。③无效阅读,如不做读书笔记、不写读后感、毫无章法的摘抄与批注等。因此,笔者认为,基层教师应与家长共同努力,实现对学生以上常见不良阅读习惯的纠正,继而从根本上实现对学生课外阅读收效的提升。教师及家长对学生不良阅读习惯的纠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家校双方应明确自身及对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当中所承担的教育指导角色,并就自身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有一个明确的认知。②教师层面。学生在校内展开课外阅读的时长相对较短,且教师所需面对的学生人数较多,无法面面俱到的关注到学生的每个细小问题。笔者认为,基层教师应找准关注重点,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实现最大化的阅读收效。可选择将关注重点放在对学生无效阅读问题的针对性解决方面,如周上交一次读书笔记,读后感及阅读摘抄,及时发现此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③家长层面。学生的课外阅读多于家庭当中展开,但据笔者了解,当前绝大部分学生家长并不具备在专业阅读方面给予学生指导的能力与水平。基于此,笔者认为家长应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对学生阅读过程当中不良坐姿、不良用眼习惯、不合理的阅读时长、不合时宜的阅读内容等的监督与纠正方面。
4.基于家校共育对课外阅读计划进行科学的调整与改进
(1)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阅读的两大主要形式,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范畴当中,两者任选其一都无法单独完成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立足现行教材基础上的课内阅读之于青少年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言是科学且系统的,但又是远远不足的,此时就需要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补充性与拓展性课外阅读篇目的补充。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课外阅读的内容选择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选择与现行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书目,譬如年级阅读,该图书与教材当中每个课时内容相对应,且在相应内容的基础上有适当的科普与拓展性内容,此类补充性阅读书目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化理解与复习巩固。②选择与学生兴趣落点相契合的阅读书目,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2)制订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计划并将其落于实践
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计划应涵盖校内课外阅读与校外课外阅读。立足以上两者,可将课外阅读计划做如下设计:①校内课外阅读可做如下设计与安排,譬如上午课前20分钟的国学诵读;下午延时服务时间段用时30分钟的必读书目精读。②校外课外阅读可做如下设计与安排:学生可根据当天作业量的多少,弹性安排30~60分钟的阅读时间,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必读书阅读之后,可自主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图书进行阅读。无论是校内课外阅读还是校外课外阅读,均应在教师及家长的监督之下落到实处。如此,方能实现既定预期。
(3)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
教师应就当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实际现状向学生本人及家长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具体评价与反馈内容如下。
第一,面向学生本人的阅读评价与反馈。教师可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读后感、阅读记录卡等进行随检,并在随检之后就其不足之处或亮眼之处进行及时的评价,评价形式应以建议、鼓励为主,切忌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与指责,在使学生明白自身之于课外阅读方面的实际表现,继而更好地制订进一步的阅读计划与目标。
第二,面对学生家长的阅读评价与反馈。与对学生本人进行阅读评价与反馈不同,教师就学生阅读现状向家长反馈时,可着重将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当中的实际表现反馈给家长,并与家长就其中较为显著的问题进行沟通,并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为学生阅读收效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夯实基础。
5.结语
课外阅读之于小学阶段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层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则是基层语文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笔者就家校共育背景下课外阅读计划的制订、课外阅读策略的拟定、课外阅读实践的观察与反思、课外阅读计划的调整与改进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对详细的阐述,以期在基层教师遇到此类问题时,文中观点能够提供点滴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吓弟.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07).
[2]梁宁.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J].家长,2021(05).
[3]尤颖囝.基于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