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气东来 绿意生辉
——谈紫砂壶作品《绿卿》的艺术特色

2023-10-21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泥料竹叶竹子

杨 磊

紫砂壶艺术始于中国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在紫砂壶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创作者们以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风格、工艺经验与文化积累为依托,不断探索和创新,使得紫砂壶艺术世界百花齐放。此件《绿卿》是一件十分雅致和沉稳的紫砂壶作品,作品的泥料独特,证明了紫砂泥种类的多样性。在造型与装饰的设计上,创作者力求发挥紫砂圆器与陶刻工艺的基本特征,并在完美融合中表达文化内涵。本文将从作品的外型入手,对作品进行分析,并结合陶刻的竹元素说明作品的文化内涵。

一、绿蕴雅型

紫砂泥种类多样,为紫砂壶世界带来了丰富的色彩,一些紫砂泥的泥色十分特殊,用此种泥料制成的紫砂壶也就更具个性。[1]此壶所用的泥料便相当别致,创作力图通过泥料来表现作品中的绿意,带给人们直观的视觉感受。

从颜色上看,此壶泥料呈灰绿色,这在紫砂壶创作中是较为少见的一种泥料色彩。颜色有冷暖之分。暖色调会让人觉得温暖、活泼;深色调则是沉稳、清凉。就紫砂壶的风格与此壶的艺术主题来说,此壶的泥料能够较好地展示紫砂壶那种淡雅超脱的气质,并在色彩上切合主题。泥料的质感一如既往的细腻柔润,光滑的表面反射出淡淡的光泽,更衬托出泥料极佳的品质和创作者精湛的做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泥料是带有清晰的纹理的,那是紫砂泥天然的砂质成分在高温作用下产生的独特效果,为作品带来自然、朴素的韵味。

此壶在造型上也十分简约,小巧的壶体精巧耐看,圆筒壶身沉稳踏实,正是紫砂壶文雅气质的集中体现。圆筒造型是紫砂壶圆器中的形态之一,特点是结构挺括,温润随和。[2]此壶的壶身部分带有明显的弧度,这是圆筒造型的重要标志。筒身的弧度既能显示出圆器的特征,又不会过于夸张,浑然天成,令人感到十分舒服。壶身的筒面部分富于动感气息,所以壶的形态是静中有动,很是耐看。壶身结构均衡,下部要略小于上部,这样的处理能够使壶的形态更加精巧。肩部自然垂落,姿态放松,与壶身之间的转折结构明显,体现了作品的结构层次。

壶盖按照壶身造型设计而成,同样是圆形的,顶面微微凸起,恰好顺承壶肩部的线条走向,整个壶体的线条更有连贯之感,形成了完整的外部轮廓形态,从立体的整体造型到宽阔的面,再到流畅的线条,均是温润圆融,尽显圆器品格。

半环形壶钮镶嵌在壶盖中央,线条柔和的壶嘴与端把分别镶嵌在筒身两侧,三者线条舒展,结构配合完美,更能显示出作品结构的精准。

二、竹意卿卿

此壶的主题“绿卿”指的便是有君子之称的竹子,因此创作者在作品中运用了竹子图案的装饰,或者说创作者正是采用竹子元素来表达“绿卿”的主题。在壶身上部,有一条圆润的线条,环绕壶身一周,线条立体流畅,凸出了作品的结构特征,并使壶身有了竹段的效果。在壶嘴、壶钮与把手上,创作者根据三者形态的特征打造了竹节装饰,将三个部分打造成姿态各异的竹枝,壶钮与把手展现了竹枝的韧性,壶嘴如正在生长,彰显出竹子作为自然植物的生机。

在壶盖以及靠近壶嘴的壶身上部,创作者运用陶刻工艺打造了竹叶图案。清晰的竹叶在壶体表面展开,形状完美,尤其是那尖锐的前端,更能衬托出竹叶的清爽与正直。由陶刻工艺打造的竹叶具有独特的浮雕效果,在壶体表面之上具有立体感,可见可感,让人们能够近距离地抚摸竹叶的纹理,感受自然之美。

装饰工艺在紫砂壶创作中常被运用,可以加强作品的审美个性与工艺价值,有时还对表达作品的主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壶便是如此。通过竹节与竹叶装饰,“绿卿”的形象变得具象了,也为作品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三、《绿卿》的文化品格

竹子是常见的自然植物,在中国,竹子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竹不畏严寒,四季常青,被中国人认为具有坚贞、正直的品格,是君子形象的化身。在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经常可见竹子元素的出现,足见竹文化的影响力。此壶选择将竹作为装饰元素,目的同样在于表现、传承中国竹文化,以构成作品的文化支撑,彰显出紫砂壶艺术的文化品质。

总之,《绿卿》一壶的泥料非常有特色,创作者从竹的色彩特征入手,选择特别的泥料来制作此壶,有利于作品的形象表达。在装饰的选择上,创作者注重文化内涵,使艺术性与文化性完美融合,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作品的艺术品质。

猜你喜欢

泥料竹叶竹子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卫竹叶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云南建水紫陶泥料配比与工艺性质对比研究
载在竹叶船上的童年
竹叶沟怀古
和竹子在一起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
竹叶山楂水缓解慢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