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2023-10-20肖辰阳
肖辰阳
清华附中合肥学校,安徽省合肥市,230000
一、课本剧的概念
课本剧指的是用戏剧的形式表达文章的内涵,这种文章一般选自课文,同时具有较强的叙事性。课本剧的形式能够综合体现和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和表达,而且能将“听、说、读、写”有机联系起来,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说中高学段的学生接触课本剧会更多,因为中高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创编剧本的能力,这样更能体现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性。不过也有学者提倡在第一学段的语文教学中运用课本剧辅助教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1]。总的来说,课本剧是一种教学形式,目的就是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本剧的应用
根据学生的学情,当前课本剧在中小学中有不同的形式,一般包括四个步骤“解析文本—创编剧本—排练—表演”。不过也有学者提出可以针对不同学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低学段以“演”为核心,中间学段以“改”为核心,高学段以“创”为核心[2]。学者们也都强调了课本剧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一个有效的、多元的评价体系能完成“激励、高效、创新”等多个教学目标[3]。在形式上,刘蕾提出对内容要精挑细选,关注反馈,让表演更有效[4]。李良对于用课本剧激发学生兴趣进行了剖析,以借此落实、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5]。徐子春也提出了课本剧在美育方面的作用,能让学生更有同情心、培养高尚情操[6]。
笔者认为针对学情设计不同学段的课本剧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课本剧要“有趣”,才会有“参与”;要“容易”,才会“普及”;要“合理评价”,才能使学生“长情”。因此笔者带着自己的思考,尝试设计了一套教学方式应用在了自己的学校校本课程中,用语文教学的方式进行了教学实践上的探究。
三、课本剧的教学实践
(一)学情分析
笔者以低学段的学生为例进行教学实践说明。这个学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有很强的想象力,但是尚且不具备成熟的写作、创作能力。在此之前他们都已经选修了一学期的“课本剧表演课”校本课程,在课堂上进行过人物、动物的模仿训练,也学习过《拔萝卜》等童话类课文的表演,对于课本剧的表演方式有一定的基础。
笔者实施“课本剧表演”教学任务的第一节课,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了解了学生的现阶段水平和兴趣方向,汇总如下:
1.相对于人物,学生更喜欢出演小动物,很喜欢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2.学生对曾经参与过的表演剧目有一定印象,但是有的孩子不能准确地表达出剧目的基本内容以及内涵;
3.学生对于参与课本剧的创作过程很感兴趣,并且愿意挑战;
4.经过讨论,学生一同选择了举手票选评价的打分方式。
但是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了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拿到一个新的故事,学生并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去理解故事的内容,只能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发言。学生在读完故事后,也抓不住故事的人物角色,不知道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复述、转述故事。甚至有的学生读完故事后就失去了参与的兴趣,在课堂上发呆。根据这些信息,笔者觉得不妨试着让孩子更多地参与进来,自己说、自己演,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让课堂更加生动、更加主动,也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从“模仿”到“创造”的教学模式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基础,所以笔者制订了两个阶段的计划。第一阶段选用经典动画片作为素材,教师辅助学生了解整个的创编模式,第二阶段由教师提醒,帮助学生自主完成课本剧的呈现。
1.第一阶段:看—说—演—说—演—评
(1)看视频,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首先是教师提供动画片素材,然后提出前置任务,让学生看完后在课堂上分享“你从动画片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可以说他看到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也可以说他看到了几个人物、角色,还可以说他看到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看到什么就可以说什么。教师再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板书出主要的元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此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结构。
这个环节非常有意思,因为学生会观察出很多的要素,比如在观看《三个和尚》的时候,学生的回答中不仅包括看见了“小和尚、胖和尚、瘦和尚”,他们还会说看见了被和尚帮助过的小蝴蝶、小花,看见和尚竹筒里的水喝完了,看见菩萨的嘴角露出笑容等。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答案分类记录下来,留待后面帮助学生区分主角、配角,拎出关键情节。而正因为都是他们自己根据前置任务观察出来的内容,他们也格外在意和留心。
比如有一个孩子就在笔者将他们的回答写到不同地方的时候,问道“老师,你怎么把它们写到好几行里了啊?”笔者还未回答,就有一个女孩子回头冲他说:“肯定因为不一样呗。”笔者听到这个对话的时候有点意外,但随即就意识到,他们已经具备了区别、分类的意识。随即笔者对这两个孩子表示了肯定和表扬,然后埋下悬念,说一会儿会揭开这个“谜题”。如此一来,既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启发了孩子们的思考。
(2)对着视频,照着演一演
在这个步骤里,教师挑选一些主要桥段,让学生跟着视频模仿着去演一演。同时教师提示下面观看的同学要思考表演的同学演了哪些内容。这一次表演会比较混乱,孩子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站在讲台上傻笑、耍宝,或者不知道该说啥,害羞地笑。笔者也不去打断他们,等他们演完了再“说”。
(3)说一说,怎么演
第二个“说”是回答老师布置的任务,就是说刚刚上台的同学演了哪些内容,或者你觉得怎么演会更好。教师这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主要剧情,并以数字序号清晰地板书出来,或者在另一块黑板上板书学生说到的“怎样演更好”的相关信息。
继续以《三个和尚》为例,学生在这一轮的发言中就提到“讲台上的同学们不知道说什么,站在上面傻傻的”,“他们在上面好乱啊,某某某还在地上乱爬”,“老师我知道,缺少道具,没有挑水的棍子,没有桶,咱们班有桶”……笔者便根据他们的回答在右边的空黑板上板书了“台词、动作、表情、道具”这些表演的关键信息。然后请他们一一解决这些问题,孩子们纷纷踊跃举手,给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
首先,台词可以根据动画片,然后背下来,或者用自己的话说一遍。然后动作、表情要“大”,道具可以用雨伞做棍子,还可以把保温杯当做水桶挂在上面。
图1 . 学生表演“挑水”
说到道具,其实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渊源。原本课堂上有一个走神的孩子,在听到需要找道具的时候突然来了兴致,举着手差点抵到了笔者的鼻子上想要发言。笔者便整理了一下纪律,让全班的注意力转移到他身上,这时候他反而有点紧张,略有些局促地指着门外说可以拿雨伞吗?得到笔者的允许后,他便贡献出了“雨伞加保温杯”这个道具方案。在他的启发下,还有孩子自告奋勇,拿来了班级卫生角里的脸盆摆在地上,作为打水的水井。那个孩子也不甘示弱,将教室里用完的洗手液瓶子拿了来,拧开盖子往里面插了一根铅笔,说这可以作为菩萨的净瓶和柳枝。打这之后,他就成为了这个课堂中的“专业道具师”。
这时候,方案和道具都出来了,笔者便选择了一个情节让孩子们编台词,引导孩子们先回忆这一段故事中先出场的是谁,干了什么,说了什么。这时候孩子们常常会很认真,事无巨细地给你“放电影”。不过笔者也不打断他们,由他们说完,有时候一个孩子“卡壳”了,其他孩子就会拼命举手帮忙。等几个孩子说了几遍,大部分人都听明白了这段讲了什么的时候,笔者再请他们说“如果你是里面的角色,你在这时候会说什么”。而像《三个和尚》是默片,没有台词,学生就会去模仿里面的表情和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总结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比较突出的孩子。像在看《阿凡提》的时候,有一个男孩看了一遍之后就竟然能完整地说出人物的对话原话,模仿能力特别强。这时候可以将他们的名字记下来,形成班级课本剧表演队“先头部队”的雏形。
(4)带着结论,再演一演
知道了说什么、做什么、用什么之后,孩子们心里已经有了方向,这时候再上来演就会比第一遍好很多。笔者认为在这一遍演的时候应该请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来演,因为他们对于台词、动作和站位的把握都会比较准确,会给后面还比较“心虚”的孩子打一个样板。事实也证明,在他们演过之后,台下举手的人会更多、更积极。
(5)“我做主”来评价
评价的环节是由教师先给出几个指标,孩子们根据完成度举手给每个组投票。指标包括“声音大不大、表演好不好、故事完不完整”。虽然是自由投票,但孩子们却非常公证,投过一票了绝不再投,把小手在胸前抱得紧紧的,还主动监督其他人有没有给自己投票、有没有重复投票,非常认真。如此一来,他们的专注力和主动性就更强了。
2.第二阶段:看—编—导—演—评
经过大约耗时半个学期的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很熟悉老师的“套路”了,他们会说老师上课都先让我们看动画片,然后说看到了什么,然后演,一般一个故事会演两节课,第一节课演一个情节,剩下的情节下节课接着演。
第二阶段是放完五一假期回来开始的,隔了一个假期,正好帮孩子们回忆学过的内容、整理思路。在这节课笔者请孩子们说了老师之前怎么带大家上这个课本剧表演课的,孩子们便给出了如上的答案。随即,笔者提问:“那看到小花、小鸟、小毛驴这些,他们是我们要演的什么呢?帮老师想一个词。”这个问题有点难,孩子们并不知道“角色”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有孩子回答是“人物”,笔者便用“小鸟也是人吗”来反驳,最后笔者吊足了胃口准备揭晓答案的时候,有个孩子竟然蹦出了“主角”这个词,笔者很意外,将其板书在了预留的地方后面一点,然后在前面写上角色,标上拼音,再请孩子找这两个词的共同点,然后围绕共同的“角”字揭示出“角色、主要的角色、配角”这几个概念。如此便能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加深孩子们的印象。这时候再举出曾经表演过的角色,让孩子们对号入座,给他们贴上主角、配角的标签,就记得更牢了。
知道了角色,再依样梳理出“时间、地点、台词、道具”这些关键信息,这都是学过的内容,孩子们很快就能得出答案。那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区别在哪里呢,笔者这时候给孩子们戴了一个高帽子:“咱们班孩子太厉害了,这就都把老师的招数都看破了!那后面的课敢不敢试着自己上?”随即抛出一些负责创作的任务角色,其中包括“导演、副导演、台词编辑、道具”,让孩子们自己认领。除了在《三个和尚》这节课中脱颖而出的“专用道具师”,其他人物角色孩子们目前还是比较陌生、不敢挑战的。笔者便指派了之前有此方面突出表现的几个孩子做“先头部队”,同样也是起到“打样”的作用。在“先头部队”的示范下,剩下的孩子也渐渐开始想挑战一下,担任“导演”这样的“大官”,还自己生成了“副导演要管好台上的纪律”这样的“副本任务”。
其实“导演”这个任务在第一阶段就有孩子自己完成过,当时在讨论怎么演“雪孩子和小兔在森林里跳舞”这个画面的时候,就有一个女孩说可以让两个同学手拉手,绕着教室跑一圈。还有一次讨论怎么表现“白天黑夜切换过了好几天的画面”的时候,有一个孩子说他可以戴着自己的红色帽子演太阳,背对着大家,蹲下站起来就是一天,多蹲几次就是好几天。瞧,他不仅想好了怎么导戏,还捎带手把道具“红帽子”都解决了。在这样的基础上,到了第二阶段中,教师又强化了“导演”这个任务角色的含义,孩子们就会带着更明确的目标去想象,给出的方案也会更有针对性。
这一节课非常关键,在这一节课上,学生对课本剧主要元素、创编任务角色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第二阶段的“看—编—导—演—评”模式的开展就会相对顺利了起来。当然孩子们年纪还小,常常需要教师把他们从“闹场”的边缘及时拉回正轨,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理解故事的真正内涵,这些都是教师必须掌控、不能放手的环节。
四、结论与展望
经过一学期、两个班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尽管低学段的学生不一定能“写得好”,但是他们说的、做的常常都令人惊艳。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课本剧其实也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说、自己去想、自己去演,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教师要做好“指挥棒”,帮助孩子们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在日常的语文课教学中,或许没有这么长的时间给孩子们做铺垫和训练,不过也可以在结束了课文的教学后,布置一个小组任务,让孩子们回家通过“电话会议”或者“线下会议”选举出小组长统筹,然后根据教师发布的任务单上的提示去利用课余时间排练,再到课堂上演给大家看,然后自评、互评、总结提升。笔者认为这也是一个让孩子们自主创编课本剧的方式。
这样的方式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一些能力稍弱的孩子会渐渐失去在团队中的存在感、创编套路固定孩子们会失去新鲜感等。这也是笔者依旧在思考的问题,或许在创编表演的时候实施“岗位流动”,或者更新题材,取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或者他们普遍喜爱的童话、动画能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