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地区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究
——以黄山市为例
2023-10-20聂涛
聂 涛
(中共黄山市委党校,安徽 黄山 245000)
黄山市位于中国内陆,地域交通早期较不便,资本人才技术短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明显的“旅游依靠”依赖,亟须借助新行业、新产业、发展对传统产业进行提升。而大健康产业正是依托优良自然环境,以工业生产为主要基础,以健康服务业为核心融合发展的一种全产业链活动。
一、黄山市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
黄山市位处于中国中部内陆,但近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很大压力。2018 年,黄山市GDP 总额已被省内池州市超越,在全省十六个城市中的排序已降到了最后一个,并且与其他各地级市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扩大,亟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2020 年黄山市政府提出把生物医药与大健康、 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食品、文化旅游作为高新、战新发展的重点产业。截至2022 年,通过重点项目精准招商,已相继有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中山大学达安基因、黄山健康职业学院等一大批项目成功落地黄山。通过优化审批过程与环节,黄山市已培育并发展了医养康复融合组织7 个,72 家医疗机构和健康养老组织已签署了医养康复融入合作服务协议。集中发展卫生食药,在卫生制造业应用领域,发展规模以上的药品生产企业十余家,全市生物医药增加值已达11.55 亿元,生物医药应用领域国家技术创新平台3 个。在健康农业领域,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4.8 万亩,现有23 家中药材加工生产和营销企业,省家级龙头企业3 家,中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26个,“十大皖药”产品展示基地2 个,中药材种植业产值十多亿元。
黄山市虽然具有大健康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优良资源条件,但受到区位、地方经济的限制,在全国300 多个地级市中,仅位列179 名。与省内比较,合肥市(省会)具有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省城经济资源优势(2020 年4 月30 日,中科院与安徽省举办共建的合肥综合性国家发展科学研究管理中心大健康研究院正式揭牌)。黄山市由于在资金投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都明显处于劣势,行业发展很困难,难与全国发达地区和省城比肩。同时,健康产业体系还不健全,健康产业品牌优势不明显。现阶段,黄山市的大健康领域知名企业、 龙头企业还很少,缺乏具有影响力、吸引力的健康产业群体,健康产业需要优化升级。
二、黄山市发展大健康产业现有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显现
黄山市是皖浙赣闽四省通衢之地,是长三角南翼门户。近年来,黄山市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了突破,随着杭黄高铁的通车运营,南昌景黄、池黄高铁和芜黄、黄千、德上高速公路的加紧修建,高速铁路密度大大增加,黄山北站已纳入全国“50+4”高速铁路交通枢纽和长三角轨道交通发展重点枢纽建设(II 型)。黄山市即将成为高速、高铁双“米”字形省内第二个综合交通枢纽市,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时空距离实现革命性重塑。
(二)政策基础良好
黄山市先后出台《“健康黄山2030”规划纲要》《黄山市“十三五”新安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黄山市打造运动休闲健康城市行动计划(2018—2025年)》等系列规划,突出“健康产业”重点内容。同时,为大力推行新安医药振兴工程建设,市政府组建以市长任组长的新安医药振兴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新安医学振兴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实施四大工程建设(特色中医诊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药材产业规模发展工程、中医药养生养老深度融合工程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工程)、22 个重大任务,突出“医、药、养、旅”产业融合发展。
(三)生态环境优良
黄山市林木覆盖率达到了28.9%,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83 倍,室内空气品质优良天数达到了百98%以上,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百分之一百,是中下游区域主要的战略供水地,是长三角区域最主要的生态屏障。新安江已成为中国水质最佳的流域之一,全流域湿地保护率达到了43.17%,高于全省平均6 个百分点。中药资源丰富,中药材的栽培久、种类多、品质优。目前已知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约有190 科1300 余种,杜忠、祁蛇、贡菊、白芍、山茱萸、枇杷树等道地药材普遍集中分布。尚有部分特效药物,为世人了解甚少,如产于休宁山区的童子虫,是一类寄生在植物穿破石上的蚕虫,民间用于治疗儿童各种功能性障碍贫血、疳积、骨髓炎等,疗效极好。
(四)文化传承深厚
黄山市既是徽文化重要发源地,也是新安医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传播地。新安医药作为传统中医药学的一个主要流派,通过千余年的继承与发扬,在黄山市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优势地位。在古籍资料方面,根据考证,新安医药中有涉及的各学科门类论著八百多种,其中以 《医说》《伤寒论条辨》《重楼玉钥》 等多篇论著首开中国医学史先例。而在当代的“中国十大医药本书”中,就有三本出于新安名医之手。在中医药资源方面,从宋代迄明清,见于资料记录的新安名医约有九百余人。在明清年间,仅祁门县就有御医21 人,号称“中国御医之乡”,黄山市也被中医药界誉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硅谷”。
(五)城市知名度优势
1979 年邓小平同志考察黄山时提出“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嘱托,通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实践,黄山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荣获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0 大“中国魅力城市”“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 强”城市以及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中国最幸福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等称号,大大提高了黄山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六)健康体育产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黄山市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运动休闲小镇、网球小镇、体育休闲小镇等一批具有体育特色的小镇和生态型运动休闲基地,先后有近百个项目、基地、线路等入选省级以上精品示范名录。打造登山、骑行、论剑、越野、 水上五大自主品牌精品系列赛事和50 余项群众性精品赛事活动;举办体育消费节、体育摄影展、体育研学等活动。每年吸引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地的参赛选手、观众、客商等超千万人次,年直接效益超4 亿元。
(七)人才资源有保障
黄山市有黄山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黄山健康职业学院三所高校,它们都开设了大健康相关专业。特别是2020 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医药卫生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黄山健康职业学院,立足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设有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保健、中药学、药学、老年保健与管理八个专业,在校生达7000 余人(表1)。
表1 黄山健康职业学院2022 年招生计划表
三、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建议
通过分析黄山市大健康发展的现状和不足,黄山市大健康行业应该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和城市知名度,积极进行行业设计。
(一)构建大健康服务产业体系
1.创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生物药和生物萃取药。针对中国疾病细分与精准医学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公司产品差异化发展,生产面向中国特殊病种亚群的仿制药、新药、新复方制剂、高端药物、诊断伴随产品。二是支持现代中药研制与规模化生产。鼓励中药研究机构,按照祖传名方和名老中医的经验方,根据国家有关规范,自制中药膏、丹、丸、散等普通药剂;研发制作中药预防香囊、中药防疫口罩贴等一批具有新安医学特色的生态环保型中药提取物产品。三是推动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促进道地中药材的大规模栽培,积极引导地方生物医药生产公司、联合社等社会组织建立道地医药产品加工培训基地,研究发展“公司+联合社+培训基地+农民”的种养经营模式,进一步促进歙县贡菊、祁门白术、祁蛇、山萸肉、杜忠等各种优良中药材种类的集聚发展,进一步完善道地医药、大宗药材、名贵特色医药产品以及重要传统中成药种类生产所需中药材资源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培训基地建设,完善中药材产地追溯体系。
2.大力发展医疗服务行业。一是发展高端专科医疗。结合高端文旅康养,重点支持吸纳国内知名的医药养生资源,引进和培养国际先进水平医药生产单位。进一步发掘新安医药的独特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中西医联合会诊,发挥新安医药在“治未病”、防治传染病中的独特优势。总结历代新安名医在内、外、喉、骨伤、针灸、拔罐等治疗专业的珍贵经验和经典药方,开展以非遗新安医学为特色的中医诊疗。二是发展高端健康管理。规划建设黄山国际健康管理中心和国际健康体检中心,探索运用“云健康”的管理技术,创新服务模式。三是鼓励发展医美行业。加强与韩国等地医美行业交流合作,通过与韩国相关医美企业的对接,引进高端品牌医美企业入驻黄山。支持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并积极引进美容整形器材、食品、药品等方面产业,利用黄山游客流量和韩国医美品牌的影响力打造黄山医美产业链。
(二)以园区为载体提升产业竞争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城市群的建立和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态势。同时黄山市,随着纳入杭州城市圈建设和深入参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脚步,也要把握好东部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大集群转移发展的机遇,大力健康产业园区。结合黄山市实际,通过一系列方式进行支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加大对入驻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存量土地。抓好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服务工作,打造绿色生态道路,提高政府审批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大建设项目用地保障。二是加强大集团培养。重点加强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营业务能力和竞争力较强的大公司及企业,以降低原料采购、新产品研发、物流运输等生产经营环节成本,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支持和指导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增强企业知识产权创新、利用、维护和经营的创新能力。三是加强人才培养。鼓励园区内的企业从杭州等长三角地区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在生活补贴、住房补贴、个税支持和子女就学等方面及时兑现人才政策。同时结合企业实际需要,不断完善人才相关政策,加大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优化产业配套环境
首先要优化政府环境,统筹处理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类突出问题,以确保大健康行业的良性发展。其次要积极营造更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以维护公开、和谐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加强行业内部成员的协作、信任等关系,为健康行业总体的高效有序运转夯实基石。再次要逐步完善政府服务体系,建立服务型政府部门,全面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进一步健全政府金融制度,完善投融资服务,引导和帮助大健康行业内的优秀、 龙头企业上市融资,以推动高速发展.
(四)融合发展构建健康养生产业新业态
鼓励创业创新,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应用大数据,利用新安医学文化元素突出的特点,培育一批以新安医学、针灸医学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大力开发康养特色旅游商品,提升发展医疗康养旅游产业,形成“康养+旅游”的黄山特色。依托黄山极佳的自然环境,推广各类中医传统运动,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国家体育总局各单项协会、长三角区域体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资源集聚,形成“康养+体育”特色。依托徽菜、徽州糕点、特色农产品等发展绿色有机健康养生产品,形成“康养+食品”特色。
党中央提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对今后大健康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省际人员流动消费康养产品会成为常态。互联网+大健康背景下康养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会加快,作为后发地区的黄山在发展大健康产业过程中应结合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实现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