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矿业类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与思考

2023-10-20康向涛孔德中吴桂义马振乾姜志忠唐猛

科学咨询 2023年15期
关键词:矿业专业课程思政

康向涛,孔德中,吴桂义,马振乾,姜志忠,唐猛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体现课程思政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明晰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式[3-4]。同时,在“双一流”院校建设的背景下,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辅相成、同向而行是强化学科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的强力支持和重要保障[5]。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6]。依托于“做强贵州大学”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发展的需求,立足贵州大学“兴学育人”的办学宗旨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采矿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贵州大学要进一步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体现本科生的“能力本位”,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使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围绕“四新”、主抓“四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

为了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充分、融洽地将思政元素全方位贯穿在专业课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笔者基于矿业类课程教学的特点、现状分析,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出教学改革方案,把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7-8]。

一、矿业类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现状

(一)教学特点

1.课程繁多,内容繁杂

矿业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矿业类学生所需要学习的课程门类众多,重难点相对较多,并且涉及学科知识的交叉。

2.特色鲜明,实践性强

矿业类课程有很明显的工科特点和学科特色,教学内容大都与矿山系统相关,特色鲜明,实践性强。

(二)教学现状

1.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实践应用

目前,矿业类课程的教学主要以课堂PPT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老师“满堂灌”,教学难以深入现场实践应用,导致采矿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不配套,学生难以把握专业课程中的关键内容,对重难点知识理解不深入、不透彻,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2.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生硬结合

在矿业类课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思政内容零散地分布在教学内容中,达不到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培养效果。某些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结合生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兀地加入思政元素,或是对其他专业的思政教育模式生搬硬套,让学生不明所以,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传统矿业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与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循规蹈矩,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教学内容不能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知识素养偏低,较难实现采矿工程专业要求的专业素质过硬、敢于创新的煤矿人才培养目标。此外,单一的专业知识教学很容易使学生形成以应试为主的学习方式,这会导致学生缺乏科研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矿业类课程思政改革的原则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矿业类课程思政改革的原则

1.利用贵州大学采矿工程学科的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2.坚持质量第一原则。

3.坚持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原则。

(二)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在对矿业类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根据“双一流”建设发展的需求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矿业类课程模型化教学思政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课堂专业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可以通过模型化教学实践,让学生实践其所学,在动手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图1 矿业类课程模型化教学思政建设模式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背景介绍、案例分析、知识模型化制作、知识自学汇报、学生成果展示等方式,注重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献身敬业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实现教育与育人的高度统一。

1.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

模型制作可以使学生了解矿山的生产现状、工序流程。学生在制作模型时,不可鲁莽草率,而要一丝不苟、全心全意地完成所有工序。制作模型需要学生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做事方法,需要学生有严密细致、忘我投入的工作作风。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为国献身的敬业精神和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图2为学生共同制作的矿山知识模型。

图2 学生废弃矿山重建构想物理模型

图3 “探索—实施—评价—革新”思政教育改革闭环

2.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

教师要以模型制作和学科竞赛为切入点,在专业知识中融入科研思维,要求学生制作科研创新模型,促使学生系统地思考、探究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目前,许多大学生自由散漫,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和协作意识,我行我素。在制作模型时,学生会被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每个成员都要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又各司其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型作品,从而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完美契合,培养学生集智攻关、协同创新的团结协作精神。

3.在思政教育中立足实际

贵州省地处西南,许多学生来自贫困落后的山区,从小到大没有走出过贵州,视野狭窄,进取意识不强。通过参加全国采矿工程专业实践作品大赛,学生可以走出贵州,同各高校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增加阅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同时,优秀的模型作品也能使学生认识自我,找到差距,树立开拓进取、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

矿业类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知识模型化教学”为主,将思政建设融入课程中,重点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创新实践的精神,踏实谨慎、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有责任、有担当的品德。教师要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专业素质过硬、有能力、有担当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只有深刻把握思政改革的关键环节,才可以保障思政教育改革的目标能够实现。

(一)思政教育内容合理化

目前,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多成果,各类人文案例资源丰富。但各类专业课程具有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也有与之对应的教育教学目标,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向而行,也理应有着各不相同的思政教育目标。在对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改革探索时,教师要注意合理选择对应的思政教育内容,构建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矿业系统工程课程为例,课程章节知识点与思政教育内容如表1所示。

(二)思政元素融入自然化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两个割裂的系统,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无缝对接、自然融入,学生更容易接受,更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多种方法,潜移默化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如表2所示。

表2 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

(三)教育教学内容系统化

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课程内容,教师在设计内容时,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实施“探究式”“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采用案例法、知识模型法、竞赛驱动法、理论实践一体化等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清晰明了,使理论知识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知识的消化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评价体系,推进考核评价立体化,形成“探索—实施—评价—革新”思政教育改革闭环。

四、结束语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在矿业类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教师要在专业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思政教育,通过模型化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为国献身、集智攻关、协同创新的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和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矿业专业课程思政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