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高校信息素养课程思政发展研究

2023-10-20范颖茵黄润

科学咨询 2023年15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素养

范颖茵,黄润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广东广州 510303)

随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政策的相继落地,各地的高等教育机构从顶层设计、教师建设、课程安排等方面全面落实“大思政”方针。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通识教育发挥育人功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对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范式和丰富高等教育的内涵有着重要意义。

一、相关概念与内涵

(一)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家、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信息服务环境、关系和优先权》的报告中提出,是指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信息素养认定为人们有效参与社会的先决条件,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信息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

(二)课程思政

2020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大学的各类课程教学要以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并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既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也并非游离于传统教学之外的附加行为,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这种教育协同反映了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从教学向教育的转变。

二、高校信息素养课程思政发展的逻辑厘定

(一)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颠覆人类的沟通方式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信息危机。美国学者凯斯·桑托斯(Cass Sunstein)在《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了“信息茧房”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制造的信息聚合不仅会影响私人行为,而且会影响公共行为[2]。大学生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主力军,各类假新闻容易误导大学生从自身视角产生所谓的“后真相”。此外,“饭圈”文化、互联网账号运营等方面的乱象频生,更是扰乱了社会的稳定。在2021年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中,相关部门共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 200多万条,处置账号13.4亿个,封禁主播7 200余名……数字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治理变得刻不容缓。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困境

近年来,虽然新形态的思政课不断涌现,但是系统性的理论课仍然是主流的思政教育手段。一直以来,高校的思政课是以公共课的形式开展,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高校甚至简化思政教学环节,降低结课要求。除了教育思路缺乏科学性、体系不够完善等原因,模式与载体的单一也是阻碍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3]。在世界多元文化场景下,高校选择符合政治性、时代性和文化性的思政教学方式变得愈发迫切。因此,整合校内资源,构建起立体化、专题式、多样态的思政教学体系,是高校“大思政”教育的趋势。

(三)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人文化

我国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课程名称经历了“文献检索与利用”到“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再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演变,反映出课程目标从工具性向文化性的转变。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种通识教育,不仅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提升、开展科研写作起到关键作用,而且能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判断力。因此,信息伦理、信息规范的建设与大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必须同源同向。

三、基于政治经济学的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的思政价值分析

(一)资源效率最大化

我们可以从经济学角度把思政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看作两种商品,即X和Y。如图1的生产可能曲线所示,DA为生产可能曲线。A点是指把所有资源都用来生产思政教育,不生产信息素养教育。D点是指只生产信息素养教育,不生产思政教育。生产XY的组合必须在DA上。E点远离生产能力,F点效率偏低。当处于C、B点上时,就可以达到同时生产思政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具有凹性的生产可能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则”。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一个社会经济物品在某个时期的定量。单一的思政教育缺少信息教育的内容题材。资源重叠下,一旦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思政效能,生产信息素养教育的机会成本就会相对降低。如图2的效用曲线所示,TU为总效用,MU为边际效用。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同类课程的供给量上升,边际效用会下降。当到达G点时候,此前上升中的总效用也会出现拐点,总效用下降[4]。因此,高校把思政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实施协同发展,课程的经济效率和实际效用也将更高。假设生产成本不变,信息素养教育一旦采取课程思政模式,课程的综合性效率将得到提升,生产可能曲线也会向右平移,整体资源容量也会提升。

图1 生产可能曲线

图2 效用曲线

(二)教学目标精准化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新时代推进育人理念、变革育人方式、实现育人目标的重大命题。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是落实“三全育人”的具体表现。首先,信息素养课程思政能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总目标。在思政教育的协同作用下,大学生能有效地开展自我评价并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5]。其次,信息素养课程思政能为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素材。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门通识课程,能给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多元社会的知识和价值观教育。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侧重于爱国主义教育、信念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是信息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下的产物,一方面,其能让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更具人文性;另一方面,其可以让“大思政”的教学场景更立体、更生动,形成互补效应。

(三)实践认识辩证化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是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的一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是波浪式的螺旋上升过程。一方面,学习者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课程思政能赋予课程崭新的内涵。通过自身实践和教师引导,学生才能学会分辨信息陷阱,正确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课程思政是教师回归教学初心和检验教学质量的指挥棒。因此,实施信息素养课程思政能够使师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能力的飞跃。

四、高校信息素养课程思政的发展路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的基层探索

信息素养课程思政作为融合创新的教学手段,是高校在顶层设计下开展的一项基层探索。随着大思政、课程思政等相关政策的推行,信息素养教育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设计、教师队伍建设等都应呈现全新的形态。在组织机制方面,信息素养课程思政建设要做好纵向、横向统筹,确保学校的思政教育顶层设计和具体的课程思政开展不走样。在激励机制方面,顶层设计要与基层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基层部门(即高校图书馆)的日常宣传工作要与信息素养课协同推进,加强课程示范推广。在评价机制方面,教学管理部门应严格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把思政元素纳入课程评价的考核指标。

(二)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

随着数字网络的兴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信息行为层出不穷,学生面临的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愈发严重。这对信息素养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政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教育不仅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密切相关,而且与社会、学校的舆情紧密联系。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政治素养,才能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近年来,极个别教师曾发表不当言论,严重影响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甚至还会误导学生。教师除了要熟知当前热门的国家大事和时政话题,还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教学的尺度与准度,让信息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实现有机融合。

(三)关注思政素材与案例的引入

很长一段时间,信息素养教育陷入“重技术轻文化”的发展误区,着重强调技术的应用,却忽视教育的人文特性。思政教育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理论范本。要想把信息素养课程思政讲深、讲透、讲活,教师必须将更多鲜活的素材融入教学中,使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讲授更为生动。如今,很多大学生使用VPN工具访问校内资源,满足了他们校外线上学习和科研的需求。然而,VPN除了作为代理服务器,还有可能被滥用为非法的网络“翻墙”工具。针对此类网络违法行为,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向学生给予提醒。教师从生活素材出发,开展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数字时代,教师只有知晓学生的网络习惯和线上状态,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师要积极发挥育人主体的作用,主动关心学生所需与困惑,实现教育感化。教师要留意网络舆情,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推动信息素养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发展。教师要合理编排课程,利用课堂作业,获取课程评价。笔者建议教师在课程的中后段给学生发布撰写文献综述的学习任务,检验学生在信息检索、信息整合以及信息输出等方面的学习成效。

五、结束语

面对数字时代复杂的信息环境以及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开展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教育实乃刻不容缓。高校图书馆作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部门,要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素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