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大单元视域下语文单篇课文教学的实施路径
2023-10-20赵和平
赵和平
摘 要 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路径。在新课改背景下,单篇课文教学是否还有必要,如何组织单篇课文教学?本文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为例,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评价的开展等方面探讨对大单元视域下语文单篇课文教学实施路径。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 单篇教学 实施路径
凝练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提出“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很多一线教师以大单元教学为主,即整合单元课文,在大任务的统领下,设计教学活动,完成单元教学;还有一些教师打破单元局限,通过跨单元组文,甚至突破教材限制,达到通过大单元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其实,学习任务群重点不在“群”,“整合”亦只是方法,通过“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素养才是目的。无论是大单元教学还是单篇教学,只要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在语言、思维、审美等素养方面得以提升,就不违背新课标理念。
一、厘清大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之间的联系
高中语文教学终极目标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教材单元只是载体。《语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教学与单元教学》指出,“不应把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仅仅当作一种教学模式或者方法,而应该作为一种‘单元整体教学思想’来理解”。在教学中不能把大单元完全等同于教材单元,“大”不仅只体现在篇幅内容多、容量大,它是一种整体教学观和学习观,更注重思维的提升。
新课标颁布后,大单元教学成为趋势,“单篇教学仍然是一线课堂教学的常态。然而,新课标背景下的单篇教学应与以往的教学有所区别”。传统单篇教学以单篇课文知识讲授为主,学生思维大多停留在“这一篇”。而新课标理念下的单篇教学则要体现整体观、单元观,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比如学习《促织》一课,传统教学基本上把教学重点放在文言的学习上。统编教材则把它和《变形记》编为一课,强调文章的“小说性”,学习时除文言知识外,还要“注意主要情节的起伏和人物情感的变化,体会人物的生存境况,进而理解‘变形’中寄寓的社会批判意味”。
可见,大单元教学和单篇教学在理念上是相通的,不应独立开来。大单元教学和单篇教学均要符合新课标精神,遵循教学规律,培养学生价值观,塑造品格。无论大单元教学还是单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单篇课文是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与支撑,二者相互补充,有机统一。比如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在教学时,既要考虑单元的整体性,又要顾及单篇的延伸性。《屈原列传》和《过秦论》,内容艰深、艺术性强,如果采用大单元教学,学生很难理解,无法深入把握文章艺术。当然,单篇课文教学必须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构建整体观,服从于学习任务群和体现人文主题。
二、大单元视域下单篇课文教学的实施路径
新课标背景下的单篇教学仍然是一线课堂教学的常态。只要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标精神,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与传统单篇教学有所区别就不该否认。这里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为例,探讨大单元视域下语文单篇课文教学的实施路径。
1.立足新课标,依托教材,确立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关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教材单元导语、课文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几个维度。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单元主题是“探索与创新”,在教材中所处位置为必修下第三单元。新课标指出,通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教材单元导语明确:“本单元主要通过学习知识性读物,掌握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学习提示”要求:“阅读时应关注加莱道雄是如何让公众了解他的工作,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研究的原理与探索过程的。”“单元学习任务”明确:“要通过学习,感受科学工作的艰辛和乐趣,体验学术研究的独特魅力,了解‘发现’与‘创造’背后的思维方式。”基于上述要求,可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是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內容,积累阅读知识性读物的经验。二是细读文本,体会作者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科学研究的探索过程的叙事艺术。三是探究作者科学发现和创造背后的思维方式,激发探索兴趣,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以上三个教学目标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具化,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然后才是思维、审美与文化传承。本文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是符合单元目标的,本课目标是单元目标的细化。从本质上来讲,语文单篇教学不能脱离单元教学,单篇教学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2.情境导入,活动引领,激发学生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在设计《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情境时,通过研读教材发现,加莱道雄小时候观察鲤鱼的趣事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为他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奠定了基础。为此,选取一张一个小男孩观察水中金鱼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有观察鱼的经历吗?你们在观察时大脑里想到了什么?”学生很积极地回答,有的想到鱼为什么能在水里呼吸,有的在想人类在鱼的眼里是什么样子,有的感慨自己要像鱼一样自由自在多好啊……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回答,气氛热烈。这一情境,不仅与课文密切相关,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设计多样、有效的教学任务和活动,成为一线语文教师探索的重点课题。依据新课标,“语文活动主要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和活动能够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深入学习。因此,在设计《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时,注重活动创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如下两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把握文章事理,体会作品理性之美。
本教学活动在于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积累阅读知识性读物的经验,为下一研讨活动提供学习支架。
活动二:探究表现特点,领悟科学叙事之妙。
设置四个问题:一细读鲤鱼和鲤鱼“科学家”的故事,探讨作者的叙事特点,感受物理学家是如何通过科学叙事来体现自己的科学思考的。二阅读童年趣事二,思考“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这句话和加来道雄最终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有何关联?三阅读高中阶段作者自述建造电子感应加速器的部分,圈划其中一系列的数字或与数字相关的短语,思考从这些文字中你读到了什么?四加来道雄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你认为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应具备的优秀品质是什么?第一个问题又设置三个小问题:①在鲤鱼和鲤鱼“科学家”的眼里,“世界”是怎样的?②这个故事引发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思考?③和你听过的其它故事相比,加来道雄讲的故事给你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本活动是教学的重点,意在通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体会作者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研究的探索过程的叙事艺术,以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作者科学发现和创造背后的思维方式,激发探索兴趣,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3.以生为本,任务驱动,发散学生思维
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个性发展。实践证明,“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的学习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意义重大。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能够让学生思维得到提升。
以学习活动二第一个问题为例。“在鲤鱼和鲤鱼‘科学家’的眼里,‘世界’是怎样的?”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在激烈讨论时,要进一步追问,“这个故事引发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思考?”此时,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科学家探索之路的美,也明白了科学家应具备哪些科学精神。最后,顺势提问,“和你听过的其它故事相比,加来道雄讲的故事给你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感受?”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不同的叙事艺术,感受语文学习不一样的美。这里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系列具有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发散思维,提升语文素养。
4.课后评价,发展自我,提升学生素养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实施教学时,各环节的设计均应具有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而且有对应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有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等多样的评价方式,“在具体过程中,纸笔测试、现场观摩、调查访谈、交流对话、小组讨论、自我反思等多种评价方法都是实际有效的,可供灵活选择,从而达到预设的评估效果,并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和可信度”。这里主要谈谈课后测试评价。
在设计《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时,根据本文特点及教学需要,采取测试的评价方式,设置两道题,对学生进行评价。
①作为青少年,我们怎样才能解决中国科技“卡脖子”问题?这个问题的前提,是给学生提供以下素材:
“2018年,一家中国公司(中芯國际)向荷兰阿斯麦公司(ASML公司)订购1台极紫外光光刻机,计划2019年交付。然而,由于美国政府一再施压与阻挠,阿斯麦公司至今未向中国公司交货。2020年,中国科学院将包括光刻机在内的35项‘卡脖子’技术清单,作为科研任务清单”。2022年8月17日,习主席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②选取学习生活中的一种现象进行观察,尝试用科学的叙事手法表达你对这一现象的思考。要求:先对现象进行概括,再阐释自己的看法,400字左右。
这两道评价题目,一个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强化精神引领,体现立德树人目标。一个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学会科学叙事,培养学生语言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二者相互补充,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新课标精神。
综上所述,单篇课文教学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不能被忽视。单篇教学是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的有力支撑点,我们应在单篇教学设计时立足新课标和教材,充分考虑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评价等要素,在情境任务的驱动下,以目标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驱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高语言、思维和审美等水平,从而达到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作者通联:贵州遵义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