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信息行为研究中的共情理论:现状与展望
2023-10-19刘洋朱立芳
刘洋 朱立芳
摘要:[目的/意义]旨在为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相关科研人员、健康教育工作者等提供借鉴,并为共情与信息行为领域的交叉研究提供理论背景和基础。[方法/过程]采用系统性综述的方法对77篇共情理论相关的国外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将相关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共情理论模型对文献内容进行总结。[结果/结论]提出用户共情的信息行为研究框架,并从用户、信息、技术3个维度研究用户共情的信息行为。随着共情在用户信息行为学的应用,共情的信息功能也会逐渐得到更多的探索和开发。
关键词:共情理论;系统性综述;用户信息行为
分类号:G203
引用格式:刘洋, 朱立芳. 国外信息行为研究中的共情理论:现状与展望[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23, 8(4): 316-328[引用日期]. http://www.kmf.ac.cn/p/354/.
信息参与行为、健康信息行为、健康心理环境下的信息行为等主题是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内容,共情作为对他人情绪信息的分享途径,给予用户极大的参与空间,并打破了信息交流的时空限制,成为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创造信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通过共情可以随时产生信息交融,从这个意义上说,用户共情还是一种自我驱动的过程。信息共情被理解为一种用户之间通过信息共享进行情感联系的交互能力,与用户之间人际沟通过程中的其他更传统的方面(如亲和力、承诺和联系)有所区别,信息共情是一种建立在信息和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用户相互联系的形式[1]。通过共情,用户可产生自下而上的信息传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情绪信息的感染,第二个阶段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识的用户信息分享[2]。当人们看见他人处于一定的信息影响时,感觉输入会自动激活个体的信息传递系统,从而产生一致的信息,这是用户通过共情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基础形式。
共情作为人们信息生活的一部分[3],与之相关的探究共情能力的议题亦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通常情况下,共情有助于成功进行信息交流以及建立有效工作关系和网络关系[4]。共情常被用来建立融洽的人际交流关系,为可信的信息建立基础[5]。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交媒体的发展,虚拟社区等线上信息平台已然兴起,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习惯表现出新的特点,加上用户本身具备快速捕捉环境中情绪信息并对其做出自动反应的能力[6],共情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健康信息行为的研究趋势。用户共情过程中的情绪信息感染过程使信息感受得以共享;情绪模拟过程,则反映有效信息体验的情绪因素;情绪调节过程,被用来调动接收信息后的感同身受的状态[6]。共情在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信息专业人士制定一套共情互动的指导方针或原则只是初步的和试探性的,有待进一步研究[7]。深入、持续研究共情有利于进一步把握人们信息获取与利用的方式,强化社会化媒体下的信息建设,完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
国外应用共情理论的文献虽然很多,但由于共情理论的内涵较为宽泛,构成维度多样,使得已有研究的主题背景与用户信息行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国内对共情理论在信息行为中的应用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且主要集中于教育、计算机和工商管理等领域。为了开拓共情理论在信息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亟需对现有共情理论的研究进行归纳。
鉴于此,笔者采取系统性综述的方法对国外与共情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对现有研究中涉及的用户共情机制进行总结,在信息领域的视角下剖析共情这一信息行为,揭示共情在国外实证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明晰用户之间的情绪类信息传播过程机理,从而为该理论在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贡献如下:①为深入研究共情在各类领域下的用户信息互动中的作用提供理论背景;②讨论共情在用户信息行为中作为一种关键人际沟通技能的重要性;③为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人员、信息专业人士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1 理论基础
1.1 共情理论
共情,即一种替代的、自发的情感分享,可以通过目睹其他用户的情绪状态、听到他人的情况甚至阅读来激发。共情有时被描述为一种自身的情感,即我们感受到的是我们认为属于他人情感的东西。因此,用户共情被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是情感与认知的结合[8]。
共情理论认为,用户发生的情感信息共享是共情的基础[9]。情绪共享指的是当用户周围出现他人的动作、表情、声音等外部信息时,用户对其有所知觉,并激活大脑中相应的情感部位,从而不自觉地模仿,产生同样形态的表征共享[10],这是信息在用户之间传递的一种过程。研究表明,共情能力越强的用户,其情绪共享的能力也更强[10],而模仿、知觉、想象等表现均可以产生情绪共享[11],即用户共情的能力越强,其信息传递能力也随之越强。情绪共享过程的典型代表是情绪感染[12]。研究发现,用户不仅仅会与他人产生情绪感染,在观看图片上的动作和表情时也可以激活大脑中相关的情绪中枢[11,13]。可以说,情绪共享过程是一种信息在用户之间传递的过程,包含了激活大脑认知以及与他人的行为达到一致的过程。但情绪共享具體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源头的产生仍不明晰,也没有一个用户之间能动认知的过程。因此,情绪共享理论只是共情的基础,是共情的条件之一。
1.2 共情模型
如图1所示,人们具备共情相关机制[14](mechanism,简称M),P1(person1)被某一情节所感动,在观影后与P2(person2)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emotional experience,简称EE),原本未对那一情节有太多感触的P2在P1的情绪分享过程中,在分享过程中也是自我认知(cognitive,简称C)。大脑对这一信息进行调节,从而产生对P1类似的看法,即认同、感同身受(empathy,简称E)。其中P2对P1分享信息的认知调节过程即一种控制共情的机制。在那之后,P1、P2继续与更多人分享自己对于那一片段的感受,直至第n个人(路径:P1-P2-Pn),当他的认知调节机制做出的反应是不认同,即无法感同身受时,共情在用户之间的持续也会受到影响(impact,简称I,路径:C-E)。这种用户之间的情绪分享过程是刺激驱动的自动化过程,而认知调节过程会对情绪分享过程产生调节作用,两个过程既彼此独立又互相作用,以确保用户社会适应的灵活性。类似于认知调节这种控制共情的机制,也是决定用户之间共情是否持续的关键因素。
2 数据采集流程
本研究构建的工作流程:对共情领域的文献进行搜索、筛选和评估。文献搜索主要采用英文关键词“empathy theory”“empathy experience”和“empathic information behavior”在Science Direct、SAGE、Springer、Wiley以及侧重于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 Emerald数据库中进行搜索,限制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出版时间为2012—2021年,语言类型为英文。基于前文所述的共情的信息行为,笔者确定文献纳入/排除标准:①发表在同行评审的英文期刊上的论文纳入;②会议论文、综述、评论、社论等文章被排除在外;③在研究设计上应用了共情理论,仅提到该现象或理论的文章被排除在外。为避免遗漏重要文献,对得到的60篇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追踪,并通过谷歌学术补充数据,最后增加35篇文献,共得到文献95篇。
之后,對筛选的论文进行质量评估。质量评估的标准为:①发表在同行评审的期刊或会议论文集上的英文论文;②模型和假设的提出是否有足够的文献依据;③研究设计是否契合研究目标;④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是否合适,有无操作不当;⑤研究结论是否明确可靠[15]。经过评估后,最终保留77篇高质量的相关论文。
在2012—2021年间,“共情领域”引用量超过30的文献所处的期刊中,出版量前10位的期刊见图2。在排名前10位的期刊中,有5种属于“医学信息学”,3种属于“心理学”,还有2种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出版量最高的期刊是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其主题和学科范围广泛,包括医疗保健的评估和实施以及健康教育。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Hormones and behavior、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3本期刊专注于信息行为和认知的研究。Psychoneuroendocrinology、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本期刊专注于人群心理健康、心理发展、行为与心理关系的研究。此外,Nurse education today是护理科学期刊,主题是护理、助产学和跨专业医疗保健教育的讨论。
3 共情信息行为应用领域
梳理以上77篇文献,可以将共情的应用领域划分为社会信息行为、心理信息行为、健康信息行为和管理信息行为。
3.1 社会信息行为
在社会学领域,使用虚拟现实来帮助用户建立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共情行为,给予无法用语言表达信息的用户另一条信息传递的途径已经普及[16]。研究表明,许多成功的信息交易都有共情的帮助[17],如在用户咨询时的运用[18]以及建立有效的用户工作关系和网络[19]。共情时常被视为社会生活中建立融洽关系和有效沟通的基础[5]。对于在图书馆和其他社会环境中实践的信息专业人士以及从事信息研究的学术研究用户和教育工作用户来说,关注共情的意义更为重要[7],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愈发明显。因为信息环境不仅包括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还与在线网络信息环境融合,尤其是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以及信息管理领域[7],用户体验到的社会互动中的共情也会逐渐增多。
在线环境的产生深刻影响着用户之间的互动,尤其是信息专业人士与其客户之间社会互动的性质,这也意味着共情对于用户信息服务行业来说更加重要。研究表明,随着情感和认知因素比重的增加,社会心理学领域愈发重视信息传播,并注重在用户信息体验中使用共情[20]。社会领域的研究强调共情是一个向用户提供信息帮助的关键因素[7]。研究表明,很多艺术家更喜欢在自己的实践领域工作,因为他们需要来自志同道合的社会人士的共情来支持自己的艺术创作[21]。因此,共情可以为信息行业用户提供最大利益,并在用户所需的社会环境内积极整合信息服务,促进信息行业进一步发展。
3.2 心理信息行为
在心理领域,用户共情更多地体现在教师以及心理师群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产生共情,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助于教师得到更多有关教学成果以及学生心理活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针对不主动表达的学生群体,可以借助共情获取困扰他们的信息,同时,共情也应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诊断。
共情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还体现在信息咨询方面,在用户进行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中要求心理治疗师能够很好地和用户达到共情,接收用户的情绪信息,从而展开治疗。心理学家认为共情在心理治疗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如果要挑出一个因素来预测心理治疗的效果,那么无疑是共情”[2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共情已经受到各个学派的肯定,共情与心理治疗的确切因果关系还在被探索,人本主义治疗学派创始人C. R. Rogers[23]强调,在治疗师与用户产生共鸣却又不沉溺其中的整个信息共享和信息掌控的过程中,共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见,对共情的度的把握在用户的心理治疗领域尤为重要。
3.3 健康信息行为
在健康领域的关键研究中,普遍认为卫生和信息专业人士及其用户在面对面和在线互动中培养共情,是成功治愈或应对健康问题的必要条件[24-25]。使用虚拟现实来培训医务人员的共情能力,快速提取患者病情的关键信息也已经普及[26]。所有相关研究都强调倾听和接受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例如,在心理健康相关研究中,有学者认为,患者的经验往往成为被忽视的关键信息来源。在用户表达此类信息时,专业人士利用共情的技巧可以有效减少用户的社会耻辱感及相伴而生的压力[24]。例如,医护人员在照顾患者时,对患者所经历的痛苦表示同情。通过共情,医生和护士得到患者更多的信息,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给患者提供帮助,而患者也希望医护能更快更全面地接收到他们想要传达的信息(能够表达以及无法表达的)。同时,共情作为护理的基本要素[27],与护理过程密切相关[28]。护理用户共情的特点是护士能够接收到患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包括患者能够表达出来和无法表达出来的感受、经历[29]。用户的信息传递过程在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而共情在建立积极的护患关系和提供高效的护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0]。对患者的疾病经历表示理解的护士会发现他们的友好关系得到了加强[31]。对用户沟通的研究表明,护士共情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32],共情是用户互动的关键[33-34],应被视为提供高质量护理的重要临床指标[35]。
医护工作者运用一些共情的技巧可以有效增进彼此的了解,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从用户信息行为的角度研究虚拟环境中共情的性质和作用,其主要体现在电子健康领域,其中,在线健康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对用户共情的研究已经成为信息领域的新兴焦点[25]。主动倾听是信息获取的基本做法,这也是共情的步骤之一,医护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的主动倾听、不打断对方说话等行为都是有效沟通的方式。肢体语言也是信息传递的另一重要途径,擅长共情的用户可以从对方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获取有效信息,迅速了解患者目前最需要的治疗并做出判断。
3.4 管理信息行为
共情是一种能力,通过共情行为可以感觉对方的信息世界就像是你自己的[23]。研究认为,这种能力是一种潜在的、有用的管理用户信息的措施[37]。管理者需要与员工建立关系,获取员工内心的信息,感知员工的世界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且不被这些信息所扰乱,不被这些情绪所束缚——简而言之,要与员工产生共情[23]。管理者的工作是将所有用户信息考虑进自己最终的决策中。要做到这一点,管理者需要在工作场所培养和展示出共情的能力。
管理者不能过度受用户情绪信息的影响,以至于管理者失去客观性。用户在定义自己的共情水平时,应该强调自己感知信息的能力,即能够客观、超然地对待来自下属传达的信息,并能够高效提取和整合用户信息,这也是管理者利用用户共情进行有效管理的关键。
用户共情在管理学领域还存在一些挑战。尽管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用户互动的基础都是共情[38],但目前关于用户共情作为管理措施进行运用的文章、理论发展或实证研究相对较少。虽然在卫生保健[39-40]、人类服务[41]和咨询[42-44]等领域均有关于共情的可用材料,但将用户共情问题纳入管理实践的实质性工作却很少,这些都有待未来对共情的继续研究。
4 用户共情信息行为研究框架
作为信息传递中用户交流的一种形式,用户共情行为与其他的用户信息行为存在着一些共性与差异,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在此,笔者分别从用户、信息、技术3个维度研究并阐述用户共情这一信息行为,提出用户共情的信息行为研究框架,如图3所示:
4.1 用户维度
用户行为背后体现的是人的思想意志,用户通过信息生产、信息采纳、信息交流等行为实现共情,是共情过程的重要一环。
(1)用户需求实现。 用户信息行为基于用户需求,而用户需求在不同群体中具有不同的体现。共情、同情心和信任被广泛认为是用户的基本价值观。共情使用户能够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感受和观点。用户寻求并更喜欢与有能力但具有正确人际关系和情感技能的其他用户互动,共情能够很好地帮助用户实现这种互动,并使互动过程更加顺畅。
(2)用户心理共鸣。通过对用户心理动机等方面的剖析,有助于揭示信息行为的内在机理,从而更好地理解用户行为。用户间如何相互理解?毫无疑问,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无意识表达和非语言行为的处理:用户无意识地通过行动表达其情感,并与他人进行心理上的感情信息传递,以建立共享的心理物理背景[45]。用戶关注这些非语言信息行为,使用它们来对他人的心理信息进行认知推断[46]。这两个过程有助于用户之间实现心理共鸣,从而实现对另一个人行为背后的意义和意图的理解。
(3)用户社交关系。共情是许多亲社会性人际关系行为的基础[47]。在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与共情相关的研究显示[47],共情在维持用户亲社会行为的连续性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并且共情还有助于提升用户相关的社会能力、社交能力和亲社会行为,帮助用户适应社会。共情对用户社会工作实践尤为重要[48]。用户共情可以更好地平衡用户的社会角色,提升社会工作效率。从事社会工作的用户可以利用用户共情信息更好地为客户群体服务。在网络信息环境中,根据信息交易发生的环境或行业的性质不同,共情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关键的用户人际交往技能。用户共情是一个内在的人际过程[49],因为假如用户没有社交伙伴,信息就无法在用户中传递,那么就会导致没有用户需要共情。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共情是一个用户互动的社会过程,依赖于两个人的适应能力[50]。
4.2 信息维度
(1)信息网络空间。多个用户之间相互共情,在信息的有效传播基础上,可形成相关的信息网络空间。一个用户能否成功地与另一个用户共情,部分取决于被共情者的开放性或抵抗力,即是否愿意分享自我信息给其他用户[51-53]。用户共情的另一概念化表达:用户共享情感,即一种共同情感,是用户共享信息的行为,它与积极的人际关系结果相关[54],并被定义为激励用户参与亲社会行为的途径[38,55]。因此,共情也是用户处理好网络空间人际关系的工具。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在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信息传递服务需求日益迫切,共情可以使信息在用户相互之间传递,使得为用户进行信息服务的过程更为高效,单纯的信息共享和传递显然已难以适应用户社交的需要,用户共情的信息空间建立势在必行。在共情的辅助下,将用户个体的信息网络空间与社交信息传递更有效地结合,形成有序、有层次的统一体,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2)信息关系构建。共情的基础即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情绪或情感初始在用户脑海中产生,而后转化为信息,通过共情在用户之间传递,并在社会网、互联网中传播;当信息从用户的主观意识向客观世界中转化,经人脑加工感受他人的情感后,升华为社交信息情感并产生更大的价值。以上过程可以通过共情实现并建立用户之间的信息关系,当然,针对共情用户信息行为的相关研究,还需要更多的原始数据,形成相应的信息网络构建的研究体系。
(3)信息知识组织。信息关系分析能够揭示信息在不同形态下的表现,而信息对于用户的价值体现则需要有效的传播体系。信息知识组织包括主观知识客观化和客观知识主观化两种类型[56]。用户可以通过共情实现信息知识组织并参与到此信息转化过程之中,其主观知识在第一个用户与其他共情用户之间流动,通过吸收与利用信息实现对客观知识的主观化,用户共情后通过生产与加工所得信息实现知识的主体化,由此实现用户之间的深层次交流。
4.3 技术维度
(1)虚拟现实技术拓展。建立用户共情是多样化创新建设的前提和基础[57]。在计算机领域,用户共情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虚拟现实技术、社交机器人等。在环境学领域中培养共情,探索更加可持续的方式开发海洋资源和土地资源,及时解读大自然发出的信息含义,并与自然建立可持续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趋势[57]。
(2)社交机器人信息理解。用户共情为社交机器人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在人机交互这种静态的信息行为中,用户共情有助于社交机器人理解用户行为信息并得出结论。提高接受度的关键是设计出更具有社会性的机器人,而其社会性主要体现在是否可以唤起用户的社会认知机制。用户共情理论有助于提升机器人的认知技能,从而唤起用户的社会认知机制。用户共情有助于机器人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与用户互动,并以用户可感知的方式传达意图,信息行为研究中的一个严峻的挑战是机器人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能力的发展,这本质上是将用户之间的信息扩散迁移到人机交互之中。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机器人如何获取并准确理解用户信息,及时做出相应反馈,是人机交互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交机器人情绪交流。用户共情行为有利于社交机器人参与用户情感交互的过程。用户共情在人机交互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用户共情可以密切影响用户情感体验[15-16],这也是为什么相比于中立的机器人,用户更青睐表现出共情行为的机器人[17]。基于此,设计出具有用户共情功能的社交机器人对用户大有裨益。用户共情为社交机器人的技术实现提供理论支持。用户共情通常被用来建立融洽的关系,为可信的交流建立基础,人机交互中核心的技术需求是对话系统,共情理论的应用有利于用户与机器人之间产生更为高效的对话。在用户交互中,不仅涉及显式信息交换,而且涉及隐式信息(如情感信息)的传递。因此,用户共情理论的应用将有利于人机之间的情绪交流,实现人机高效的信息传播。
在新的信息时代,右脑(直觉)过程比左脑(逻辑)过程更为明显,而用户共情对于激发创造性、想象力和概念性工作的發展至关重要[58-59]。研究认为,为信息专业人士及其客户提供共情感非常重要,这与新信息时代的进步有关[60]。而社交网络平台等新兴趋势则为创新提供了机会,而共情与计算机的有效结合则增强了用户创新互动的能力[61]。
4.4 信息—技术—用户整体维度
尽管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共情也处于虚实融生的共情状态,加上数字孪生、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逐步实现了在数字世界里复刻现实世界的共情社会。当前,共情理论的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仍在探索中,从用户、信息、技术的统一和整体来看,用户信息行为均与传统环境下具有显著差异,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
(1)共情角色识别。由于人以共情的角色存在于信息世界中,用户对于角色具有强烈共情感,数字孪生技术能够为用户创造和现实本体相同的共情化身。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身份,达到共情的新高度。在信息世界中,用户行为在共情世界里与真实场景进行对应,不仅有助于把握用户需求以提升用户感受,也可对真实世界中的用户信息行为提供技术支持。
(2)共情的全面感知。用户通过共情的方式全面感知真实的世界,由于数据模态不断涌现,信息维度逐步增加,共情的方式不断迭代,以达到对周围环境平滑理解的级别。然而,如今此类技术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让用户与这个世界全方位共情,可以提升用户与信息的交互感,进而为促进用户信息行为带来技术层面的突破。
5 挑战与展望
5.1 共情的挑战
(1)共情信息行为不受约束。共情属于一种心理信息交互反应,但共情也可被视为一种信息在用户之间传递的行为,在信息行为学中用户的情感不受自我的控制,共情可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共情与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结合必然会面临着一些问题,在信息行为学中用户的一些情感是不受自我控制的,这就涉及用户是否能够自主地去支配自己的共情感受。首先,共情是用户通过接收他人的语言、面部或肢体信息,去体验他人正在经历(或之前经历过)的感觉、情绪、想法、信念和欲望,从而来理解他人意图的能力[62]。既然共情是一种能力,那么这就意味着不是人人都具备的,共情包含高级的情绪感知、信息判断等信息处理过程,用户的这种能力也会有高低之分。所以要做到用户之间都能产生共情,还需要提高用户对共情能力的重视,否则用户之间借用共情达到互相理解的境界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共情信息行为参差不齐。用户的共情能力高低不同,用户间都能相互共情并自主传播信息的愿景还无法实现,这是共情在信息行为学中作为一种信息传递行为所要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此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存有争议,即用户通过努力一定能达到共情吗?虽然共情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才能发生,但意料之外的是,关于这一重要主题的实证文献本质上是孤立的,对于共情如何在用户的社会互动中以动态的方式发挥作用几乎没有实证研究深入探索出有意义的结果[50],所以,共情的形式目前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即用户的信息和情感达到何种交流能算是共情还没有准确的定义。并且,决定用户的行为是否是共情取决于传递信息时的人际环境和很多其他外部因素,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思维是复杂的,在人脑已有的成熟等式中加入社会伙伴的信息必然会增加一层复杂性,所以用户之间普遍共情也只是一个设想。
(3)共情信息传播结果的差异性。用户之间的共情并非在任何场景都有利,合理使用共情才能避免信息传播不利的一面。在信息行为学中,每个用户的行为都具有其独特性和自主性,所以共情在每个用户身上体现出差异性。当然,还不确定共情是否带来的都是有利的一面,共情的一个问题是它很容易被操纵。有研究表明,陪审团成员运用共情所带来的结果就不太理想,受害者情绪的变化很可能会影响共情的程度和方向,从而改变判决。
当共情在一些重要时刻影响了理性判断时,这就不是一种好的趋势。甚至于当每个用户都学会了共情,那么他们对于每个用户的共情程度能保证一致吗?目前的研究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用户对那些与其相似的人有更大的共情。当大家都开始学会运用共情,那么很多涉及社会公平的问题也可能变得更为复杂。共情所带来的结果并不都是有利的,这时就需要结合用户的信息行为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帮助判断并界定何时使用共情才会尽可能带来好的结果。面对种种挑战,研究人员必须运用更富有创造性的方法,以加深对情绪信息传达行为这一重要主题的理解。
5.2 共情在信息行为领域的发展前景
(1)共情的信息交换能力,有助于促进人机交互的发展。共情在信息行为学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待成为用户和社交机器人之间成功交换各类信息所需的基本技能[63],其中包括与社交机器人进行结合,使机器人更好地与用户之间传递信息。首先,拟人化特征本身并不影响用户对人工智能设备的接受和信任。然而,感知共情和信息交互的质量在拟人化特征与用户接受程度之间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当类人人工智能设备能够表现出与人类消费者的共鸣和互动时,它的被接受度明显更高,这揭示了在服务型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设备中发展信息交互和共情行为的重要性[64]。并且,用户在日后使用社交机器人的意愿更容易受到人机交互的两个维度(共情和信息共享)的影响,管理者通过分析这些维度的重要性,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新的机遇,将共情更好地应用于社交机器人,从而在未来将社交机器人提供的服务定位上升至一个新的层次[65]。
(2)共情的信息学习能力,有助于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共情与信息结合后推动用户在医疗保健领域更加重视基本技能的学习,并更主动地去承担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责任。以共情为基础去推动群众学习基本医学技能,并利用信息数字化技术促进传播,最终提升大多数用户的相关技能,而这些医学技能是用户进行自我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后续的研究,应进一步观察和衡量共情与用户信息行为结合后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影响,这将有助于改变大众的认知,使共情更受重视[66]。例如,群众接种COVID-19疫苗的动机与群体免疫信息和共情的心理息息相关,此种动机更可能是两者的因果促进而产生。在COVID-19的背景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共情促进了保持身体距离和戴口罩动机的产生[67]。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在未来,共情在用户信息行为学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国家健康事业的完成度,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十分有益的。
(3)共情与信息的共融,有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用户共情与信息行为学的完美融合,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同时,利用自身的共情能力进行信息方面的沟通,这对提高青少年的人际信任,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68]。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在信息学中的生物感觉类信息的自动收集和嵌入,可以有效地帮助用户进行共情,从而更好地开展社交[69],但这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还未得到大面积的实践。因此,未来的工作应该继续在更大和更多样化的用户中,在更多样化的环境中,探索信息和共情相关的现象,并向更多用户普及和宣传共情能力的重要性。
6 结论
共情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情绪体验,被引入信息行为学領域,可以更好地帮助擅于共情的用户进行人际沟通和信息传递活动[70]。国外共情的实证研究较多且其应用情境多样,但国内应用共情的领域相对没有那么丰富,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系统性综述的方法对国外应用共情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了共情可以发挥较大作用的领域,以及在信息行为学领域所要面临的挑战和可以带来的机遇。
随着用户共情在信息行为学领域的应用,共情的信息功能会逐渐得到更多的探索和开发,包括社交机器人、和谐社会关系、医学与人工智能等都会因为共情的加入而变得不同。当然,共情在拥有光明前景的同时,面临的挑战也无处不在,这也是值得信息行为学领域对共情展开更多实证研究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依据综述内容详细阐述了共情在各个领域的现实作用,认为共情在信息行为领域存在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为信息专业人士日后应用共情提供了清晰系统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Cavanagh M F. 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 public library reference service as epistemic practice[D].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9.
[2] HARRIS J C. Social neuroscience, empathy, brain integration, and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J]. Physiology & behavior, 2003, 79(3): 525-531.
[3] 康丽娟, 张新宇. 共情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 2012, 10(35): 3346-3348. (KANG L J, ZHANG X Y. Research progress on empathy[J]. General nursing, 2012, 10(35): 3346-3348.)
[4] TAYLOR R S. Question-negotiation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in libraries[J].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2015, 76(3): 251-267.
[5] Pfeil U, Zaphiris P. Patterns of empathy in online communic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San Jose: ACM, 2007: 919-928.
[6] Preston S D, de Waal F B M. Empathy: its ultimate and proximate bases[J].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002, 25(1): 1-20.
[7] Miller F, Wallis J.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role of empathy i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a literature review[J]. Information and data literacy, 2016, 52(2): 185-202.
[8] KEEN, S. A theory of narrative empathy[J]. Narrative, 2006, 14(3): 207-236.
[9] LIU Y, FEI H, ZENG Q, et al. Electronic word-of-mouth effects on studio performance leveraging attention-based model[J]. 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2020, 32: 17601-17622.
[10] DECETY J, LAMM C. Human empathy through the lens of social neuroscience[J]. The scientificworld journal, 2006, 6: 1146-1163.
[11] DE VIGNEMONT F, SINGER T. The empathic brain: how, when and why?[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6, 10(10): 435-441.
[12] DECETY J, JACKSON P L. The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human empathy[J].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reviews, 2004, 3(2):71-100.
[13] GROSBRAS M-H, PAUS T. Brain networks involved in viewing angry hands or faces[J]. Cerebral cortex, 2006, 16(8): 1087-1096.
[14] BREITHAUPT F. A three-person model of empathy[J]. Emotion review, 2012, 4(1): 84-91.
[15] 姜婷婷, 陳佩龙, 许艳闰. 国外心流理论应用研究进展[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1, 11(5): 4-16. (JIANG T T, CHEN P L, XU Y R.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application of flow theory abroad [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2021, 11(5): 4-16.)
[16] ADEFILA A, GRAHAM S, CLOUDER L, et al. MyShoes-the future of experiential dementia training?[J]. The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train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 2016, 11(2): 91-101.
[17] WAGAMAN M A. Social empathy as a framework for adolescent empowerment[J]. Journal of social service research, 2011, 37(3): 278-293.
[18] 刘洋,吴佩,万芷涵,等.用户微表情信息表征研究综述[J].知识管理论坛,2023,8(3):215-227. (LIU Y, WU P, WAN Z H, et al. A review of user micro-expression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on[J].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um, 2023,8(3):215-227.)
[19] PICKERING M J, GARROD S. Alignment as the basis for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J].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computation, 2006, 4: 203-228.
[20] 张旭东,刘洋.组态视角下元宇宙图书馆用户接受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3(03):73-85. (ZHANG X D, LIU Y.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ser acceptance to metaverse libr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iguration [J].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2023(3):73-85.)
[21] 吴江,刘涛,刘洋.在线社区用户画像及自我呈现主题挖掘——以网易云音乐社区为例[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22,6(7):56-69. (WU J, LIU T, LIU Y. Mining online user profiles and self-presentations: case study of NetEase Music Community [J]. Data analysi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2022, 6(7):56-69.)
[22] BOZARTH J D. The art of “beingin psychotherapy[J].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2001, 29(1/2/3): 167-203.
[23] ROGERS C R.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therapeutic personality change[J].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1957, 21(2): 95.
[24] POWELL J, CLARKE A. Information in mental health: qualitative study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users[J]. Health expectations, 2006, 9(4): 359-365.
[25] GRAY N J, KLEIN J D, NOYCE P R, et al. Health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ur in adolescence: the place of the internet[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5, 60(7): 1467-1478.
[26] ZIELKE M A, ZAKHIDOV D, HARDEE G, et al. Developing virtual patients with VR/AR for a natural user interface in medical teaching[C]//Proceedings of 2017 IEE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ious games and applications for health (SeGAH). Perth: IEEE, 2017: 1-8.
[27] MCEWAN M, WILLS E M. Theoretical basis for nursing[M].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21.
[28] KUNYK D, OLSON J K. Clarification of conceptualizations of empathy[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01, 35(3): 317-325.
[29] WU Y. Empathy in psychotherapy: using conversat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therapists empathic interaction with clients[J]. Southern Africa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anguage studies, 2019, 37(3): 232-246.
[30] WADE G H, KASPER N. Nurs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instructor caring: an instrument based on Watsons theory of transpersonal caring[J].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06, 45(5): 162-168.
[31] TYNER R. Elements of empathic care for dying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J]. The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985, 20(2): 393-401.
[32] DERKSEN F, BENSING J, KUIPER S, et al. Empathy: what does it mean for GPs? a qualitative study[J]. Family practice, 2015, 32(1): 94-100.
[33] PEPLAU H 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in nursing: a conceptual frame of reference for psychodynamic nursing[M].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91.
[34] DOWLING M. From Husserl to van Manen. A review of different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07, 44(1): 131-142.
[35] NEUMANN M, BENSING J, MERCER S, et al. Analyzing the “nature” and “specific effectiveness” of clinical empathy: a theoretical overview and contribution towards a theory-based research agenda[J].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09, 74(3): 339-346.
[36] REICH S M. Connecting offline social competence to online peer interactions[J]. 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culture, 2017, 6(4): 291.
[37] SOMOGYI R L, BUCHKO A A, BUCHKO K J. Managing with empathy: can you feel what I feel?[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13, 13(1): 32-42.
[38] HOFFMAN M L.Empathy and moral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caring and justic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1.
[39] IRVING P, DICKSON D. Empathy: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quality assurance, 2004,17(4): 212-220.
[40] NORTHOUSE P G, NORTHOUSE L L. Health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M].New York: Appleton and Lange, 1992.
[41] DERKSEN F, BENSING J, LAGRO-JANSSEN A. Effectiveness of empathy in general practice: a systematic review[J]. 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2013, 63(606): e76-e84.
[42] CLARK A J. Empathy: an integral model in the counseling process[J].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2010, 88(3): 348-356.
[43] GREASON P B, CASHWELL C S. Mindfulness and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the mediating role of attention and empathy[J].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2009, 49(1): 2-19.
[44] TRUSTY J, NG K-M, WATTS R E. Model of effects of adult attachment on emotional empathy of counseling students[J].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2005, 83(1): 66-77.
[45] ZAKI J. Empathy: a motivated account.[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4, 140(6): 1608.
[46] YADEN D B, HAIDT J, HOOD JR R W, et al. The varieties of self-transcendent experience[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17, 21(2): 143-160.
[47] EISENBERG N. Empathy-related emotional responses, altruism, and their socialization[J]. Visions of compassion: western scientists and Tibetan Buddhists examine human nature, 2002, 135: 131-164.
[48] GERDES K E, SEGAL E. Importance of empathy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integrating new science[J]. Social work, 2011, 56(2): 141-148.
[49] ZAKI J, BOLGER N, OCHSNER K. It takes two: the interpersonal nature of empathic accuracy[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 19(4): 399-404.
[50] MAIN A, WALLE E A, KHO C, et al.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of empathy: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J]. Emotion review, 2017, 9(4): 358-366.
[51] GREENSON RALPH R. Empathy and its vicissitud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1960, 41: 418-424.
[52] HOLLAN D. Being there: on the imaginative aspects of understanding others and being understood[J]. Ethos, 2008, 36(4): 475-489.
[53] HOLLAN D. Emerging issues in the cross-cultural study of empathy[J]. Emotion review, 2012, 4(1): 70-78.
[54] MARCO IACOBONI M D. Face to face: the neural basis of social mirroring and empathy[J]. Psychiatric annals, 2007, 37(4): 236.
[55] VAN NOORDEN T H J, HASELAGER G J T, CILLESSEN A H N, et al. Empathy and involvement in bullying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5, 44: 637-657.
[56] 蔣永福. 图书馆与知识组织——从知识组织的角度理解图书馆学[J].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9, 25(5): 19-23.(JIANG Y F. Libraries and knowledge organization——understanding library sc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organization[J].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1999, 25(5): 19-23.)
[57] LIU Y.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in empathy establishment: foresee the future[C]// 2020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s. Beijing: IEEE, 2020: 188-193.
[58] SHEN L, FENG Y. CDL: curriculum dual learning for emotion-controllable response generation[EB/OL].[2023-03-12]. http://export.arxiv.org/abs/2005.00329v3.
[59] XU C, ZHAO J, LI R, et al. Change or not: a simple approach for plug and play language models on sentiment control[C]//Proceedings of the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ancouver: ACM, 2021, 35(18): 15935-15936.
[60] MILLS J, LODGE D. Affec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librarian-user interaction[J]. Library review, 2006. 55(9): 587-597.
[61] OREILLY T. What is Web 2.0: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J]. Communications & strategies, 2007(1): 17.
[62] CORRADINI A, ANTONIETTI A. Mirror neurons and their function in cognitively understood empathy[J].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13, 22(3): 1152-1161.
[63] BIRNBAUM G E, MIZRAHI M, HOFFMAN G, et al.What robots can teach us about intimacy: the reassuring effects of robot responsiveness to human disclosur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 63: 416-423.
[64] PELAU C, DABIJA D-C, ENE I. What makes an AI device human-like? the role of interaction quality, empathy and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anthropomorph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ccepta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service industr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21, 122: 106855.
[65] DE KERVENOAEL R, HASAN R, SCHWOB A, et al. Leveraging human-robot interaction in hospitality services: incorporating the role of perceived value, empathy,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to visitors intentions to use social robots[J]. Tourism management, 2020, 78: 104042.
[66] HOWICK J, REES S. Overthrowing barriers to empathy in healthcare: empath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J].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2017, 110(9): 352-357.
[67] LIU Y, SHI J, ZHAO C, et al. Generalizing factors of COVID-19 vaccine attitud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 summary generation and topic modeling approach[J]. Digital health, 2023, 9: 20552076231188852.
[68] YING G, JIN Y, BAO C, et al. Research on screening of empathy information based on image recognition and data mining[J]. IEEE access, 2020, 8: 153192-153201.
[69] CURRAN M T, GORDON J R, LIN L, et al. Understanding digitally-mediated empathy: an exploration of visual, narrative, and biosensory informational cues[C]//Proceedings of the 2019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Glasgow: ACM, 2019: 1-13.
[70] XI N, CHEN J, GAMA F, et al. The challenges of entering the metaverse: an experiment on the effect of extended reality on workload[J]. 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 2023, 25(2): 659-680.
Research on Empathy Theory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Abroad: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Liu Yang1 Zhu Lifang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2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320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e aim is to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s for researchers and health educators in the field of user information behavior,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basis for the crossover study of empathy and information behavior. [Method/Process] This atudy uses a systematic review method to sort out 77 foreign empirical studies related to the empathy theory, sort out and analyze the relevant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status, and summarize the literature content combined with the empathy theory. [Result/Conclusion]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framework of user empathy is proposed, and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user empathy is studied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user,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empathy in user information behavior, the information function of empathy will also be explored and developed.
Keywords: empathy theory systematic review information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