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县中塌陷"的生成机理与破解策略*

2023-10-19茹宗志刘晓敏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优秀教师生源生态

茹宗志 刘晓敏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陕西 宝鸡 721013)

21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在教育领域表现为,城乡普通高中之间特别是大中城市与县域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之间的差距明显增大,县中优质师资和生源流失严重,“县中塌陷”问题日益严峻。2021年末,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县中提升计划》),提出要“全面提高县中教育质量,促进县中与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奠定基础,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县中提升计划》的出台,为县中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同时,如何使县中从“塌陷”中突围走向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及今后时期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县中问题的教育生态学审视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综合运用生态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而产生的新兴科学,即“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和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2]2的新兴科学。1976年,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这一概念,强调教育的复杂性和公共性。他将教育看作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都处于彼此联系之中,并将教育放置于更广泛的社会联系之中,研究教育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学校教育需要紧密结合外部教育生态系统,共同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3]。后经众多学者研究,教育生态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4-5]。20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就教育与教育生态因子的关系、教育与校园生态环境的关系、教育与人类生态环境的关系、共荣共存教育生态系统理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限制因子定律、花盆效应、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教育生态位原理、教育生态链法则、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和教育生态的边缘效应等原理[2]198,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县中问题一直受学界关注。近年来,“县中衰落”不是个别现象[6],县中面临优质生源和教师流失、教育质量下降、学校公信力减弱的困境,出现了“县中塌陷”现象。“县中塌陷”问题不是个例,而是中小城市县中的普遍境遇。县中教育生态链涉及因素众多。纵向而言,县中教育是我国中等教育的一个阶段,向前承接义务教育,向后接轨高等教育,是连接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横向而言,县中教育受政策、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县中作为一县的教育高地,承载着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学生改变命运的希望。县中如果“塌陷”,那么造成的影响不仅是个体上升通道的堵塞、区域教育结构的坍塌,还有可能导致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和崩溃。“县中塌陷”是一个复杂问题,单一的县中教育无法解决,需要从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的站位出发,把握教育普遍性和县中教育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处理好教育系统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县中教育系统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生态系统相关性,具备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中介、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各要素之间复杂关联、互相影响,符合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规律。将“县中塌陷”问题置于教育生态学的理论视角下加以审视,能更好地把握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为县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性环境,帮助县中教育走出“塌陷”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县中塌陷”的表征

“县中塌陷”是对县级政府领导、管理或举办的完全中学教育面临困境的一种形象化表述,具体是指县中教育作为连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支撑作用乏力,其主要表现为县中优秀教育资源不断流失、教学质量不断下滑、教育公信力持续下降三方面。

(一)优质教育资源流失

这里的优质教育资源主要指优质教师与学生资源。优质教师资源流失和学生资源流失是“县中塌陷”最突出的表现。优质教师资源是学校得以发展的关键资源,其多寡、优劣直接反映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高低。近几年,县中优质教师资源普遍流失严重,在入口端表现为县中越来越难以招聘到高水平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面临“优秀教师留不住、优秀师范毕业生招不来”的窘境;在出口端表现为大量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或主动或被动地向省、市级高中流动,县中的教师队伍结构被破坏。学生资源是学校得以发展的核心资源,生源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优质生源能够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使学校收获高收益和高声望。基于优质生源对学校绩效的重要评价作用,各层级高中每年都会发生激烈的“生源抢夺大战”,通过实施一定的减免优惠政策吸引优质生源。而县中受经费紧张等条件的限制,在与地市或省级高中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加之受高考移民、择校、跨区域招生和“超级中学”虹吸效应的影响,初中的尖子生大多流向比县中条件更好的高层级高中,县中招收优质生源的空间被严重挤压。以往优质生源积聚到县中的现象不复存在,近两三年西部某县中考前200名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流向了省会城市或地级市优质高中[7]。2020年,某县中考前150名的学生中只有82人留在县中就读[8],就读比例只有54.67%,县中优质生源流失现象严重。

(二)教学质量不断下滑

教学质量是对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直接评价,是衡量一所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讲,教学质量包括教学过程质量、教学结果质量和教学保障质量三种[9]。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以教学结果质量为核心,重点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然而,因为质量本身难定义、难测量的特点,所以可以量化的高考分数、升学率和重本率就成了评价高中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几年,衡量县中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出现明显下降,升学率和重本率断崖式下跌,县中育人能力式微,面临“坍塌”的风险。调查数据显示,一些精英大学的生源比例具有显著差异,来自地级市高中的生源高达78.1%,来自县中的生源仅占21.9%[10]。云南省的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绿春县和红河县2011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分别为1人、6人、10人、1人和6人[11]。G省参加座谈的8个县近10年来只有一名学生通过专项计划被北京大学录取,除此之外没有一个人能考上重点高校[8]。甚至在一些县中,没有一名学生达到一本大学投档线[12]。这些数据表明,县中的教学质量已大不如前,与省市级高中教学质量差距明显。

(三)教育公信力持续下降

教育公信力是指教育组织机构的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公信力是学校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学校吸引优秀教师和优秀生源、产生正面影响力的重要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重点高中制度,县中集全县优质教育资源于一身,加之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和特殊的教育管理与资源分配方式,县中教育质量迅速提高,帮助无数农村学子圆了大学梦。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自身不断向好发展,社会公众根据学校的行为做出价值判断,对学校的信任程度日益加深,学校和社会公众两个主体长期交互作用共同促进县中教育公信力不断提高。需要明确的是,教育公信力的形成过程是长期的,而破坏过程却是短暂的[13]。随着近几年一些县中的升学率、重本率连续下降并长期在低位徘徊,县中长期积攒的以高升学率和高重本率为基础的教育公信力逐渐被破坏。其具体表现为:县中的信用水平降低,社会公众对县中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考入重点大学目标的信任度降低;县中拥有的信用资源相对贫乏,县中在师资、生源、经费、保障上相较于省市级高中处于明显劣势;县中赢得社会公众信任的能力降低,在追求素质教育和思维创新的时代,县中引以为傲的以牺牲大量时间、强调反复记忆练习来换取高考分数的“县中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高中教育的需要,失去了在高考中获胜的砝码,县中和社会公众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此外,“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也使社会公众从主观感受上认为县中教育前途堪忧,对县中教育丧失了信心。

三、“县中塌陷”的教育生态学机理分析

县中教育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外受复合生态环境的制约,内受生态系统中各个生态因子的影响,系统内外不间断地、平衡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是实现县中教育生态系统有效运转的前提,其生态链运行如图1所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县中的生态占位和发展诉求发生了变化,县中教育生态系统内外部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生态链条被阻塞,生态系统稳定的结构和功能被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这无疑是导致“县中塌陷”的根本原因。

图1 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生态链运行图

(一)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输入不足

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链是通过外部的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的输入,以及内部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转化和人才的输出构架起来的。生态输入是县中教育生态链能够流畅运行的动力源,直接影响县中教育生态链的运行成效。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的外部生态输入主要涉及教学场地、运动场地、仪器设备,办学经费投入、人力资源投入,政策支持、管理方式、技术知识等生态要素(图1),其中在办学经费、人力资源和政策支持方面表现为严重输入不足。

1.办学经费输入不足

县中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县级财政投入,事业收入(包含择校费、学杂费和住宿费)和社会力量捐资。县级财政投入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些县域本身经济发展水平低,还承担着城镇化的重任,税收体系单薄,财政运转困难,无力在教育领域注入更多资金,往往只负责县中在编教师的工资,而在基建、修缮、更新设备等方面很少注入资金,基本依靠学校自收自支、自筹经费维持办学[14]。在事业收入中,择校费、学杂费和住宿费是县中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不同等级学校收取的择校费、学杂费和住宿费有所差异。自中央对高中教育实行“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后,择校生逐渐被取消,县中通过收取择校费筹集办学经费的渠道被阻塞,虽然国家设立了生均经费补助制度,但是远远不能弥补因全面取消择校费而带来的经费缺口,无法满足县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学杂费和住宿费与县中在校生人数呈正相关,而随着县中教育的衰落,学生大量流失,学校通过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筹措教育经费的金额逐渐降低,难以为县中教育经费提供有力支撑。社会力量捐资是社会个体或群体自发、自愿、非义务的一种道德行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力量对学校教育事业的认可程度。相较于教育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的“示范中学”,县中接收到的社会力量捐资较少,且大多是个体捐赠,捐资金额一般不会太大;并且社会力量捐资不稳定,无法为县中提供长期的、不间断的教育经费支持。

2.人力资源输入不足

教师和学生是县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优秀教师和学生输入不足是影响县中教育生态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原因。优秀教师输入不足主要指与省市“示范中学”相比,县中引入优秀教师和优秀师范毕业生困难,目前县中新进教师以二本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毕业生为主,骨干教师、国家公费师范生和硕士研究生较少[15],缺少素质优良的新鲜血液。一方面是受县中优秀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的影响,县中福利待遇偏低、晋升空间小,毕业生留县任教意愿低;另一方面在于国家公费师范生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各地人才引进的重点,县中相较于城市重点中学竞争力明显不足。优秀学生是县中的核心资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县域人口流动速度和迁移水平提高,一些经济条件优越、文化资本深厚的县域家庭纷纷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流动,这带走了部分优秀生源,导致县中优秀生源减少;此外,民办中学的崛起和壮大、跨区域掐尖招生也是使县中招收到初中优秀生源的比率大大降低的原因之一。

3.政策资源输入不足

纵观我国的法律法规供给,虽然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政策资源将重点放在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而对高中教育特别是对县中教育的关注较少。近几年,尽管国家已经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的通知》《加强县域高中建设,坚决制止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行为》等促进县中发展提升的相关文件,明确了县中教育在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处于法律层面的专门政策仍在不断探索完善之中,缺乏高位阶的高中教育法或规范政策;加之一些部门人才观念狭隘,联合学校利用高中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缺位的漏洞,通过夸大宣传和不当竞争,严重挤压县中生存空间,造成县中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不断流失。县中发展提升计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什么作为《县中提升计划》的突破口,怎样处理好县中教育与其他教育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何因地制宜、有步骤地落实县中发展提升计划还存在一系列政策缺口。

(二)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运转失衡

县中教育生态系统运转过程失衡是指系统内部各生态因子“共生、共适、共进”功能衰弱,脱离“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循环发展轨道,陷入越发展越失衡的负循环发展状态。优秀教师资源流失既是“县中塌陷”的重要外在表现,也是造成县中教育生态系统负循环运行的逻辑起点。县中优秀教师流失的本质是具备一定条件的县中教师向发展态势较好的中心城市重点学校单向度流动。县中教师流动主要受福利待遇、工作满意度和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在福利待遇方面,县中教师绩效总量偏少,不能享受乡村教师津贴[15],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窘迫地位;在工作满意度方面,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县中教师对学生发展、校长领导力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期望认同落差均大于城市高中教师,其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城市高中教师[16];在个人偏好方面,城市拥有更便利的生活条件和更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具有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比各方面条件均处于弱势的县中更具有吸引力。县中教师的“趋城性”流动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县中优秀教师流失,一方面会加剧优秀学生资源流失,引发学生“转学”等现象;另一方面也会给县中的教学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县中的优秀教师不断流失导致县中教师队伍结构出现断层,呈现新手教师和年长教师多、中青年骨干教师少的“沙漏型”结构。优秀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相较于新手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相较于年龄较大的教师具有饱满的教育热情,对教材、学情的把握更加精准,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获得更好发展。优秀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一旦大量流失,势必造成县中教学质量下降,在以教学结果质量评价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中,教学质量的下降会导致作为教学结果质量显性评价指标之一的升学率、重本率也随之下降。升学率、重本率是社会公众对县中教育的信任媒介,县中的教育公信力就是通过县中长期的高升学率、高重本率不断积累起来的。县中的教学质量下滑,升学率、重本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县中教育在高考中失去了竞争优势,不具备让大多数学生通过县中教育实现进入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的能力,社会公众对县中教育的信任程度降低,县中教育公信力急剧下降;县中教育公信力下降又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学生,加剧优秀教师资源和优秀学生资源流失。如此循环往复,使县中教育生态系统陷入优秀教育资源流失—教学质量下降—教育公信力下降—优秀教育资源进一步流失的负循环中(图1)。

(三)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输出式微

人才是县中教育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输出成果,经县中教育生态系统输出的人才主要包含重点本科院校人才、普通本科院校人才、普通专科院校人才、从县中毕业进入社会就业的人才(图1)。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输出式微是指县中教育生态系统培养出的普通专科院校人才和进入社会就业人才比例升高,重点本科院校人才和普通本科院校人才比例下降,县中教育实际培养出的优秀人才数量与社会要求县中培养优秀人才的数量形成差异性失衡。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输出式微,一方面受县中教育生态系统运行转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作用于县中教育的其他影响因子密不可分。

1.传统功利读书观对现行教育观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推崇读书立身、读书发家,如“学而优则仕”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价值观,这种“读书才有出路”的观念对现代教育观仍有重要影响。大众认为,只有通过读书上重点大学、获取高学历才能上升到社会的较高层次,实现阶层的跨越;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高中毕业生与大学毕业生之间收入差距显著[17],同样的条件就业单位更倾向于聘用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这种偏颇的“文凭崇拜”和“分数崇拜”功利价值观念强化了县中教育的筛选功能,要求县中教育具备能让大批学生升入重点本科院校的能力。而县中由于内部办学条件薄弱、优质教师和学生资源流失、综合教育质量下降和外部生态输入不足、其他学校恶性竞争等影响因素的限制,其人才培养质量无法达到让县中绝大多数学生都上好大学的社会公众预期。社会公众对县中的育人能力存疑,信任度降低,加剧了县中的“塌陷”。

2.评价机制不健全

评价机制不健全,基于分数的教育竞争存在公平隐患。“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考试制度虽然具有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的功能,能够在程序公平中削弱权力、资本和社会声望对教育机会的影响,但是唯分数的评价制度也是引发各种教育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关键点。高考的评价制度以高考分数为核心,而因分数的获得和认定存在考试招生标准、工具和程序性的缺陷,及其对分数准确性、有效性的影响,因此使原本“面向人人”的政策在落地操作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政治、经济、权力因素,严重影响了其“人人”具体所指社会群体的客观性[18]。高中教育中,教育资源、教育过程、教育结构不公平带来的地域差异和层级差异会对分数平等带来更为具体的制约。具体而言,县中大多位于中小型城市,与经济条件发展较好的大中城市高中相比具有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的地域差距,与省市级“示范高中”相比具有难以逾越的层级差距。县中缺乏充足的教育经费支持、优质师资支撑和过硬的技术条件保障,在软硬件支持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县中培养“高分”人才乏力。以分数为核心的评价机制放大了县中教育的缺点,造成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生态输出式微。

3.教育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路径狭窄

教育体系不完善,高等教育发展不协调,人才培养路径狭窄。我国实行的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轨并行”的分支型学制。学生在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后,面临第二次教育“分流”,分别流入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19]。学术型大学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多办学历史悠久、学科专业发展体系健全、人才培养模式成熟,而高等职业教育最初主要依托“三改一补”政策发展而来,其中“三改”的院校都是非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仅有“一补”是原来发展较好的中等专业学校[20]。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运营模式和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待加强,社会认可度不高,发展相对薄弱。高等教育各类院校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普通高中教育的甄别选拔功能,社会公众仍然将升入普通高等学校看作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这一社会认知加剧了高考竞争,而县中囿于物资设备、人力资源、教育经费等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的限制,优质师生资源流失严重,整体办学水平较低,输出“高分”人才困难。

四、“县中塌陷”的破解路径

“县中塌陷”是由于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的输入、转化、输出过程不畅引起的,因此,化解县中困境应从县中教育生态系统运行链入手,疏通生态链运行的关键节点,加强其对内外环境的适应性,从而促进县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保持县中生态流通道畅通,营造支持性的教育生态环境

源源不断的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信息资源输入是县中生态链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发挥好统筹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各方面资源尤其是能量资源的投入,为县中营造支持性的教育生态环境。

1.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强化县中经费保障能力

加大县中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强化县中经费保障能力,确保县中能获得系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经费投入。首先,实行多级政府教育经费分担机制。改革“以县为主”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实行“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县级政府”共同分担的教育经费机制,推动县中教育经费责任重心上移,提高县级以上政府的分担比例,加大对经济发展薄弱地区的教育财政转移力度,切实提升县中整体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减小地方财政水平对县中教育的影响。其次,增强公共投入的均衡性,设立县中发展专项资金。我国普通高中的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城市多、县域少”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严重挤压了县中的生存发展空间。需要调整不同层次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增强对县中的教育投入。同时要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制度,根据县域资源供给能力和县中办学成本,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经费不足的县中予以扶持,缩小县中和省市优质高中的经费差距。最后,拓宽县中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在强化政府责任的基础上,县中要充分发挥办学主体的能动性,通过创办校办产业、吸引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建立促进教育发展基金等多元化渠道自筹经费,以保证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的经费输入充足。

2.加大人力资源投入,稳定县中优秀资源

在人力资源输入方面,一是要通过国家引导和地方政府推动吸引优秀教师留县任教。在国家引导层面,要优化国家公费师范生培养体系。以落实国家公费师范生任教服务合约为契机,疏通市县镇交流通道,以“浮动培训”的方式促进优秀毕业生下沉县中[15],培养智慧型教师[21],为县中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地方政府推动层面,地方政府要充分重视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对特殊优秀人才可以采取“一人一议”方案,强化人才引进政策的激励效应;同时,在物质激励的基础上,增加对人才的人文关怀,通过情感牵引提高优秀人才对县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刚柔并济的实质性举措吸引优秀人才留县任教。二是要通过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规范招生秩序减少优秀生源外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是导致人口外流的重要因素。要保障县中优秀生源,就要发挥县城的战略支点作用,通过引进、培育、吸纳经济带动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吸引本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促使县域经济不断向好发展;同时不断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增强县域吸引力,减少由于县域人口向外流动造成的优秀生源流失。此外,还应规范招生秩序,平衡各层级学校生源素质。各级政府要严格贯彻“公民同招”的要求,处理好不同层级高中之间的关系,禁止优势高中违规、变相争抢生源,严格实行不提前招生、不跨区域掐尖招生、不设立初中直升班的“三不”招生办法,落实阳光招生工作,稳定县中优秀生源,减少由于招生秩序混乱带来的县中优秀生源流失。

(二)遵循县中生态位演进规律,构建一体化资源共享生态格局

生态位是指有机体在多维环境空间所占据的地位,随着有机体的发育,它们原有的生态位会发生改变。县中作为我国高中教育的基本单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发挥好基层高中的教育功能,就要维持好其生态位空间,使县中与其他高中互利共生,构建一体化资源共享生态格局。

1.积极创设条件,让县中优秀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留住县中优秀教师是保证县中教育生态系统高效运转的前提条件。职业幸福、发展空间和福利待遇是影响县中优秀教师去留的重要因素。在提高职业幸福方面,要通过提高县中教师专业胜任力、塑造县中教师专业尊严、给予县中教师专业保障、强化县中教师专业地位、加强县中教师专业规约来提高县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满足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优势需要[22]。在提高发展空间方面,地方政府和县中要积极作为,为县中优秀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展现他们能力的平台,包括增加县中优秀教师参加校外培训的机会、适当增加县中优秀教师参评正高级职称的名额等措施,拓展县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空间,打破县中教师职称晋升局限。在提高福利待遇方面,要切实提高县中教师的福利待遇,可以通过建立教师福利待遇定期增长机制来保障县中教师薪资实现递增,同时增加县中教师工作量报酬的比重,留足高额奖励,激发县中教师的工作热情,让县中教师在生活保障方面没有后顾之忧。在强化外部支持的同时探索柔性的集体融入内部扶持办法,促使教师情感充沛,发挥同事间正向促进效应,使教师在“留得住”的基础上“教得好”,提升县中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2.打破城区高中和县域高中教育壁垒,构建一体化教育格局

县中教育生态系统负循环运转受教育资源和时空区隔的限制, 要扭转县中教育生态系统失衡的局面,就要深化全省高中教育一盘棋的思想,加强省域总体规划。一方面,要探索合理的校长轮岗、教师轮岗制度,促进校际师资均衡。就校长轮岗而言,要建立能上能下的校长轮岗制度,丰富校长的办学治校经验,提高校长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实现校长管理智慧的共享及办学质量的提升[23]。就教师轮岗而言, 要在保障教师基本权益的基础上,采取政策鼓励、自愿交流的原则,探索城区高中和县域高中教师的双向流动机制,实现优秀教师资源共享。针对优秀学科教师紧缺问题,可以探索“巡回走校制”实现对口帮扶,缓解县中教师供给不足难题,保障不同层级高中教师在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基本均衡。另一方面, 要搭建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校际信息均衡。在信息时代背景下, 可以通过省级政府牵头、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配合、学校负责的组织方式设立虚拟教研室, 构建多校联合、多师联动的教育教学共同体,更新教学理念,锻炼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方法, 促进城区高中和县域高中双向沟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用数字化手段打破时空区隔,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用共享。在一体化教育格局中全面提高县中的教育教学质量, 从而提高县中教育的公信力, 实现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运转。

(三)发挥教育生态链协同效应,促进县中教育生态平衡稳定发展

县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县中教育生态链的顺畅、稳定运行,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建设是影响教育生态链运行的重要因素,应以更正观念和完善制度为先导,发挥教育生态链协同效应,助力县中输出高质量人才。

1.完善高考评价,转变升学教育观念

高考评价作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键连接点,其评价方式对整个高中阶段教育具有指导性作用,直接影响着社会大众的教育观念和教育需求;同时,社会大众的教育观念和教育需求也会反作用于教育系统,影响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方式变革。要减少升学教育观念对高中育人的负面影响,保障县中教育生态系统输出端流畅,一方面要完善高考评价制度,另一方面要转变社会教育观念。具体而言,一要全方位提升高考评价的功能。改革以分数为核心的高考评价体系,发挥高考评价作为立德树人重要载体的功能;以“新高考”改革为契机,推动高中升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和育人方式的变革;秉承“人性回归”的教育理念,引导社会大众跳出传统“学而优则仕”的窠臼,正视读书考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走兼顾共通性和独特性的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之路[24]。使高中教育兼顾国家人才培养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满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特色化发展,不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突出教育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二要转变“文凭社会”的价值取向。改革社会用人制度,扭转政府、企事业单位偏重高学历人才和重点大学毕业人才的用人风气,注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考评,科学核定招聘岗位所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科学设岗、科学聘用,营造有利于人才多样化发展的社会就业氛围。

2.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拓宽人才培养路径

我国的高职院校是由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的多种类型学校共同发展而来的[25]。这类学校办学历史较短,办学类型复杂,社会认可度较低。在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不够均衡的背景下,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羸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考竞争,并通过教育资源分配差异传导至县中,造成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生态输出式微。因此,要注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建设,使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比肩,拓宽人才培养口径,让高中毕业生愿意选择职业技术院校,从生态输出端提高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首先,国家要给予高等职业教育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打破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利用乡村振兴机遇驱动县域职校学生县域就业[26]。其次,继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不能将高等职业教育拘束在专科层次上,要融通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27],实现职业教育中高本人才贯通培养[28]。最后,加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建设,凝练专业方向,提升专业水平,增加高等职业院校与技术先进的规模以上企业合作的机会,培养高精尖专业人才,提高其社会认可度。

“县中塌陷”是一个复杂问题,只有捋顺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链条,把握影响链条运行的关键节点,使作用于县中教育生态系统的各影响因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正向促进功能,在价值取向上形成共识,在前进方向上保持一致,才能形成镶嵌、链接、互补、共生的教育合力,“县中塌陷”的困局才能得到根本扭转。

猜你喜欢

优秀教师生源生态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生态养生”娱晚年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寻找属于自己的可能
——记全国优秀教师朱阿娜
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