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的教学模式探究
2023-10-19方一舟
周 琢,方一舟
(1.安徽师范大学 皖江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8;2.景德镇学院, 江西 景德镇 333400)
一、相关概念介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兼顾技术与艺术层面。 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便是服务于地方经济,以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 在当今用户反馈促进行业深刻变革、 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技术学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凸显学科优势,突破边缘地位,提高社会认知度是数媒专业管理者面对的实际问题。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数媒专业管理者不仅需要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构建牢固的专业技术基础和艺术修养,还要思考如何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社会需求、融入职业岗位。
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很多相关专业课程在教学和实训环节都会涉及到设计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设计心理学针对设计过程及用户研究等相关工作环节, 探究设计学基础理论与思维方法, 着力于学生在设计中建构心理学的研究思维培养, 教学目的则强调学习者将设计与心理学规律相融合, 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1]
在用户至上的新媒体时代,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重心完全置于技术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与传统媒体相比, 以 “自媒体、 微信公众号、APP” 为代表的新概念媒体更加讲求针对用户,贴近用户和直达用户。 只有面向用户,针对用户心理进行分析,提炼用户真正需求,并将其融入多媒体技术的学习中, 才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未来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方向。
二、数媒专业教学模式局限性分析
目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用实践型课程占据了主体位置。 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团队会组织开展课程实训、阶段性训练、期末实训、校企联合实训等多种形式,着力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由于课程体系中设计心理学的教学效果弱化, 使得现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局限性。
(一)教学过程解读的单向化
目前现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均是针对学习者实践能力的正向培养, 缺乏从用户的角度去解读分析产品设计过程。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容易犯主观主义的错误。[2]由于学生脱离了行业约束和市场规律, 完全以个人想法为设计指导思想,这样一来,看似优秀的作品一旦碰上了糟糕的使用性和阅读性, 远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那短暂的热情之火就会瞬间熄灭。
(二)教学活动评价体系的单一化
在实训作品的评价环节,现行的评价机制仍旧比较单一,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其意见和经验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但是市场告诉我们, 一件优秀的作品是由用户来评价的。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引导者,在帮助学生构建专业技能体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但作品是否优秀合理则不能仅从技术的角度进行评价。 作为面向用户的媒体类专业,需要将用户思考、观察、使用习惯等内容引入到评价体系中,这些内容是目前现行评价体系中最缺失的。
(三)设计心理学教学模式开展的局限性
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涉及到的设计心理学知识点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虽然部分院校数媒专业开设了独立的设计心理学课程, 但其教学内容缺乏课程情境构建的样本, 远离了其他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活动, 与专业课程体系中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存在时间隔断, 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中产学研结合与转化较弱
教学过程解读的单向化,教学活动评价体系的单一化, 使得数媒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产学研结合较弱, 专业技能与生产力之间的转化存在明显不足。 信息智能时代,知识与智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生产要素, 产学研三者的结合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要想提高数媒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缩小院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就要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注重教学活动转化为实践技能的研究。
三、 设计心理学引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
在对设计心理学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时,过多地进行理论教学,而存在案例引入不够、教学内容不够生动形象、 教学活动脱离实际情况的问题。 如果过多地进行案例分析, 则理论难以深入,学习者不能从本质上认知心理学规律,生产力转化过程会受到影响。 此外,数字媒体专业不同专业课程涉及的用户心理认知活动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 有些课程实践偏向于用户的观察习惯, 有些课程实践则偏向于用户的思维理解习惯。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学生实践中引入设计心理学的能力, 根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不同课程特点,对设计心理学进行内容拆解,实施分主题分模块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是值得尝试的。
(一)提炼专业课程特点,推进设计心理学课程内容建设
为了更好地进行设计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首先需要完成设计心理学教学内容的重建与分配工作。 笔者以数媒专业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组织本专业教师团队开展专题研讨, 分析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 探究不同课程产品与用户心理的交集。 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笔者根据大量设计心理学、 用户心理学相关书籍文献资料,结合本专业不同课程特点,本着“内容丰富、教学有趣、情境真实”的基本构建原则,重新编写符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分配教学主题,设计心理学实验与实训内容,推进设计心理学课程内容建设。
(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推动数媒专业建设
为了让设计心理学不同教学模块能够真正与对应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提高教学效果,在新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中, 设计心理学将不再设置为一门独立课程, 而是将课程教学模块根据与其他专业课的关联程度分配到专业课的实训教学环节中。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从用户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动机等方面分析认知心理,并进行多媒体产品的策划与设计, 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尝试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帮助学习者在实例中充分参与来获得教学体验、 感受和经验并进行小组交流与分享。 最后通过小组汇报答辩提升为理论成果, 将理论和经验投入到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
表1 设计心理学模块对应课程一览表
1.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学习评价标准
在学科竞赛的作品评价流程中,一件作品往往需要经过专业内选拔、 校内选拔和更高级别赛事组委会评审专家组评审等多级审核。 在审核过程中,本专业教师、其他专业教师、外校专家学者甚至行业内专家都会作为评价者参与其中。 这样多极化、多元化的评价过程能够更好地反映用户心理,因而更具科学性、权威性。(图1:学科竞赛作品评价流程图)
图1 基于模块教学的体验式教学活动情境
图2 学科竞赛作品评价流程图
为了让专业课程评价制度摆脱单一化的局限性, 其教学评价过程也要吸收采纳学科竞赛评价制度的优势,设置更完善的评价标准,组织多元化的评价者参与其中。 为了检验设计心理学教学内容与学习模式的有效性, 项目团队制定了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引入主题实训、专业学科竞赛、申报科研项目等多级评价标准,组织教师点评、模拟答辩、作品展示、小组评议等多种评价活动,设置授课教师、校外导师、学生、社会用户等多级评价者, 强调用户评价意见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 将设计心理学课程内容真正落实到人才培养体系中。[2]
表2 设计心理学参与的新课程评价体系
2.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在设计心理学课程建设工作中,教学工作者也要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新技术提升专业课程与心理学规律融合的教学效果。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讲求技术的先进性,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潮流。 因此,设计心理学的教学模块和教学活动安排也应根据专业课程特点, 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设计制作声画并茂的教学课件, 通过学院核心课程网站和平台软件(例如:腾讯课程、钉钉课程、学习通、ZOOM 和中国大学MOOC 平台) 充分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
四、 设计心理学引入专业课程教学的优点分析
(一)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长期以来坚持正向的课程设置, 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使得部分院校忽视了媒体产品在实践开发过程中的用户反馈环节。目前新媒体市场向毕业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了解用户心理与喜好,在设计心理学规律指导下设计出的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开设设计心理学是有必要的,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创新专业教学模式
1.基于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
设计心理学教学活动将课程教学内容拆分成多个学习模块, 以专题学习的形式融入多门专业课的实训教学环节, 在不占用课时数的前提下,完成针对性较强的相关单元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模块化教学, 精选若干个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案例作为实训任务,布置给每个小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应项目的作品设计。[7]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得学与用密切结合,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变单向传输式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6]
2.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入式教学
设计心理学的教学过程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剖析案例, 使学生了解所学的心理学规律和设计学思维与产品设计流程是如何整合为一个真实系统的, 加深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帮助学生顺利自主完成多媒体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3.基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式教学
通过课程实训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有的实践环节均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学生通过小组策划、用户分析、产品设计、意见收集、作品修改、产品答辩等流程完成整个实训活动,从而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7]
4.基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互动式教学
采用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对设计过程进行研讨, 并鼓励学生参与到各项学科竞赛与教科研项目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开放式教学
设计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种媒体门户网站和平台, 注册优酷、 抖音等平台账号,积极展示实训作品与竞赛作品,引入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机制,扩大用户群体范围,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4]
(三)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的优化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环境中,教学评价使评价观念由关注学习者的专业学习效果向关注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转变, 其评价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片面的甄别和选拔, 而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设计心理学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施, 对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心理学元素与实施情境等因素, 且教学评价要求评价内容更加多元化,评价手段更加多样化。
在设计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模块式的教学模式使得专业课程评价主体发生转变, 评价维度更加多元化,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客观,教学活动更能够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
表3 设计心理学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对比图
五、结语
当智能时代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门槛越来越低的时候,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要在什么地方取得突破呢? 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主动系统地学习设计心理学, 帮助学习者确立这样的认知理念:“用户的体验完全取决于设计者对他们的了解。 ”无论是设计平面作品、动画作品,还是主题网站、微课,都必须要分析用户心理,让用户从设计中受益, 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必要且有用的。
科学合理的开设设计心理学并组织好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理解智能时代对新媒体产业的影响, 明确新媒体设计产业链的新兴设计岗位对设计人才知识架构的新需求;理解工业设计、科学心理学的定义、思维、工作方法对设计学、设计产业链产生的影响与变革, 了解设计心理学的学习目标与未来从业行业之间的关联。 最重要的是从专业素养构建的初始阶段, 帮助学生建立用户心理思维模式,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