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精神激励我们继续奋斗
2023-10-19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文/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位于吕梁山区的山西省兴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和八路军120 师主战场之一。这里走出了无数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铸就了“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吕梁精神。
晋绥边区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在华北敌后早期创建的四大抗日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晋绥革命根据地从1937 年9月至1949 年9 月,经历了整整12年的漫长岁月,根据地包括晋西北、晋西南和绥远大青山三个地区。到解放战争时期,晋绥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到共辖75 个县(旗)市,面积约16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在革命战争年代,晋绥根据地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晋绥革命根据地是阻敌西进的屏障,是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在延安的党中央的前卫阵地,是党中央通往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要道。解放战争时期,它是党中央在西北前线作战的重要的后方物资保障基地,也是党中央到西柏坡进行战略转移的一个中转站。晋绥边区为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自建馆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2017 年6 月21 日,在山西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吕梁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时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晋绥干部会议旧址
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
敌后战场的重要战略基地
晋绥革命根据地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西临黄河,与陕甘宁边区隔河相望;东至同蒲铁路,与晋察冀革命根据地、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相连;南达山西最南端的风陵渡;北接中国北疆的百灵庙、乌兰花一带,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是华北敌后主战场之一,也是保卫党中央及陕甘宁边区的坚固屏障。八路军在根据地与地方党组织一起,在地方武装、广大民兵的配合及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战斗的胜利,牵制并歼灭了大量日军,打破了日军渡黄河西犯的企图。
为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分割、包围和封锁,中共中央于1942 年1月作出“建立通过敌人封锁线的秘密交通线”的指示,晋绥边区相继开辟了北、中、南三条秘密交通线,护送了延安和各根据地之间往返的许多书籍、枪支、弹药、药品、医疗器械、通信器材等军需物资1000余吨,并接送了中央领导人和党的重要干部、各抗日团体人员、国际友人、民主人士等2800 多人安全到达目的地,传送延安与各抗日根据地之间党内的重要文件、信件、密电码等。此外,这里还曾建立过一条从延安经过晋西北到大青山转乌兰巴托的国际交通线。晋绥边区成为党中央联系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要道。
解放战争时期,在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由内线防御转入内线反攻时,陕甘宁、晋绥两区军事和后方工作实现统一,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机关移驻晋绥吕梁,统筹军事、后方任务,为人民解放军西北战场取得重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全国各大战场先后取得重大胜利、中国革命将要取得全国胜利的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于1948年春率党中央机关离开陕北东渡黄河,进入华北腹地指挥全国范围的战略大反攻。3 月23 日至4 月12 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由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向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转移时路经山西,26 日到达晋绥边区领导机关所在地兴县蔡家崖,在此发表了著名的《在晋绥边区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强调了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问题,第一次全面总结和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政策,第一次提出了土地改革工作的总路线、总政策,明确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念,对新中国的建立进行初步构架。4 月2 日,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的部分人员进行谈话,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完整深入的阐释,提出了党的新闻工作的方向和原则,至今依然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
回望青史问初心,跑好历史接力赛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作为边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载体,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和晋绥军民12 年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晋绥边区旧址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有效保护。早在1952 年,晋绥边区政府旧址就被公布为革命纪念地;1962 年在旧址成立了专职保护机构——晋绥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1965 年5 月24 日,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旧址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 年以来,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基地及党史教育基地。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主要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贺龙等同志的路居、旧居,晋绥干部会议会址、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旧址、“六柳亭”、贺龙元帅骑马式大型汉白玉石雕像等。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自创建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情厚爱,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视察。2008 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拨出专款,重新规划了新馆址。2011 年,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新馆落成,占地面积20677 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974 平方米,展陈面积6600 余平方米,收藏陈列了反映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的图片、文字、实物等珍贵文物史料4300件,通过展板、蜡像、声光电等现代化形式,全面展现了中央领导人走出陕北,东渡黄河,从临县碛口镇走进山西,经兴县、岢岚、繁峙等地区走向西柏坡,走向新中国的整个历史过程,再现了晋绥边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战的光辉历史,反映了毛泽东、贺龙、关向应、林枫、续范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根据地领导人的丰功伟绩。目前馆内收藏有毛泽东的笔砚等文物,不少图片实物弥足珍贵,为全国少有或独有。
2017 年,纪念馆对主馆进行了科学规划布展,将陈列展览分为六大部分,展陈面积达到6630 平方米。展厅第一部分为晋绥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主要介绍了晋绥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形成和历史贡献。第二部分为晋绥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斗争,主要讲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晋绥边区进行过的重大军事斗争情况。第三部分为晋陕联防、保卫党中央,主要展示陕甘宁与晋绥的两次联防,以及中共中央西北局在晋绥吕梁的革命活动。第四部分为根据地的全面建设,详细介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晋绥边区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及群众工作。第五部分为光辉的历程、前行的足迹,主要展示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边区的革命活动及斗争历史。第六部分为不忘初心、走向未来,展陈内容为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对边区及边区人民的关怀与扶持,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发展寄予的殷切希望和提出的明确要求。吕梁人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2017 年6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从北京到吕梁一下飞机,就驱车近两个小时来到位于吕梁兴县蔡家崖村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敬献花篮仪式在纪念馆广场上举行,习近平总书记缓缓走上前去,悉心整理花篮缎带,红色缎带上的“晋绥边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 个字分外醒目耀眼。面向革命烈士群雕,习近平总书记深深三鞠躬,表达了对晋绥革命烈士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敬仰。
晋绥边区政府旧址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纪念馆新馆展厅。参观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不时驻足凝视,询问有关细节。他指出,来到这里深受感动、深受教育。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移步来到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参观。司令部小院内绿柳成荫,正面是一排黄土高原特有的6 孔窑洞,西面是晋绥军区礼堂和警卫室,院中有贺龙亲手种植的柳树。1948 年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渡过黄河后路居在司令部。接着,习近平总书记步入军区礼堂和毛主席路居窑洞参观。在小院里,当年在晋绥边区参加过对敌斗争的老战士老同志代表等候着总书记。年逾八旬的老战士们身着八路军军装,胸前佩戴勋章纪念章,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列队来到总书记面前,挺胸抬头,向习近平总书记敬军礼,“总书记好!”“主席好!”“感谢您远道而来!”……习近平总书记同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一一握手,问候道:“你们好!”“谢谢你们!”“你们辛苦啦!”并同老战士们亲切交谈。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晋绥边区老战士老同志们的贡献,祝他们健康长寿、晚年幸福,并同他们合影留念。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讲道:“吕梁我是第一次来,我心里一直向往着晋绥根据地……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使在场每个人都深受感染和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到来的喜讯,传遍了整个村里,干活归来的乡亲、放学的娃娃、下班的人们闻讯而来,自发等候在纪念馆大门外。高大伟岸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雷鸣般的掌声顿时响起,“总书记好!”“总书记辛苦了!”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习近平总书记迎上前去同乡亲们握手,向大家致意。总书记的平易近人、对吕梁老区的亲切关怀,久久温暖着老区人民的心。
牢记嘱托,推动纪念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始终牢记并积极践行以“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为内涵的吕梁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晋绥边区红色资源,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为山西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为更好弘扬吕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不断探索,狠抓创新发展,围绕晋绥革命历史的宣传宣讲工作,深入开展意见建议征集活动,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直面整改,宣传教育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一是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储备。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持续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干部职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及时组织全馆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及重要文件精神,将理论学习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与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部署相结合,努力形成新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是扎实做好讲解工作,不断提升讲解专业水平。将晋绥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红色小故事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穿插于讲解词中,使讲解内容更具感染力和时代价值。推荐专业能力突出的同志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外出授课,服务全市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努力提升业务能力与素养,活化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多次组织开展“学业务、比技能、赛服务”专题活动,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全市举办的红色讲解员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以自学、领学、外出实地参观、宣讲等方式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聘请多位国家及省内知名专家教授,系统深入地为干部职工讲授中共党史与吕梁精神内涵,进一步提高了全馆宣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是全力做好对外接待工作,不断强化服务效能。 从2017 年至今,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的客流最高纪录日接待量超过7000 人次,已经成为传承晋绥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热门打卡地。多年来,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始终坚持以初心守初心、以使命担使命,根据参观团体的个性需求,为来馆游客提供专业、贴心的服务。2022 年起,开通微信公众号“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启用网上预约平台,进一步打通了对外衔接的渠道,全年平台实现累计预约3 万多人次,年均接待人数达60 余万人次,接待讲解达1200 余批次,接待服务工作受到一致好评。
四是多渠道多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对外影响力。为推动红色旅游工作发展,更好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多年来,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与全国各地许多党政机关、学校、驻地部队、企事业单位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以及拍摄影视专题片、短视频、抖音等活动共计1200 多次。结合重大节假日,开展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组织优秀讲解员走进校园宣讲红色故事,开展了多场红色历史知识竞赛等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为建立文化共建长效机制,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已与60 余家党政机关单位、高校等签订了共建协议,共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等,成为党员干部群众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及主题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独特平台。
五是着力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强化担当精神。充分认识用足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对照全国一流纪念馆定位,坚持目光向外、提高站位,参与推进蔡家崖晋绥文化景区创建,积极主动献言献策,配合完成规划方案的制定。以红色资源为依托推出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红色文化精神内涵,赋予红色文化资源新的时代价值,全力打造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红色品牌。以纪念馆为核心、红色一条街为承载、北坡为拓展的新的红色教育路线逐步形成。
今后,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殷嘱托,紧紧围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一目标任务,立足独特的红色文化优势,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和导向,将吕梁精神作为传家宝,转化为落实各项工作的动力和追求,转化为推动纪念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续写吕梁精神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