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临床CBL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2023-10-19李奔辉郑建军

科技风 2023年26期
关键词:原发性模态肝癌

于 泳 花 村 许 凤 李奔辉 郑建军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医学影像科 江苏盐城 224000;2.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1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是一种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1],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仍较高。为了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采用高效、合理、规范的个体化综合诊疗策略变得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肝脏解剖复杂、肿瘤异质性明显以及诊疗手段多样,原发性肝癌的理论与实践教学面临很多挑战。

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设备及先进扫描序列的不断发展,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2]。这种技术无辐射,具有高组织分辨率,可进行多方位多序列参数成像,并能提供形态与功能的综合成像信息。这些特点为原发性肝癌临床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通过应用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观察肝脏解剖结构、病灶血供丰富程度、精确定位肿瘤以及肿瘤与周围脉管的关系等。将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与临床CBL教学法相结合有助于显著提高学生在原发性肝癌诊疗中的实践技能和影像判断能力,此外,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临床实践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临床CBL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1 原发性肝癌临床教学现状

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教学中,传统授课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涉及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以至教学内容繁复且缺乏系统性[3]。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不典型,涉及的知识点多样,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类型复杂,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多样性也使得教学难度加大。因此,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为提高原发性肝癌临床教学质量,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检查手段至关重要。

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结合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医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技能。CBL教学法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和治疗策略。

通过将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与CBL教学法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过程中的实践技能和影像判断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原发性肝癌的全面诊疗过程,从而改善临床教学效果,这也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培养医学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2 多模态MRI成像技术联合临床CBL教学模式应用于原发性肝癌临床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2.1 原发性肝癌的CBL教学模式

CBL教学法,即基于案例的学习法,源自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临床真实案例为核心,设计与案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4]。其核心理念为:“以病例为导向、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5]。与LBL、PBL相比,CBL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协作、主动学习和沟通能力,具有明显优势。然而,针对原发性肝癌的CBL教学存在挑战,因肝脏解剖复杂,仅靠传统影像学平扫图像难以清晰理解肝癌分级分期、血供活性、病灶与脉管关系、手术方式选择等,影响学生学习掌握率及治疗决策。

2.2 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CBL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为解决CBL教学法在原发性肝癌教学中的局限性,本研究尝试将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与CBL教学法相结合。多模态MRI技术能提供清晰详细的肝脏解剖信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肝癌分级分期、血供活性、病灶与脉管关系及手术方式选择。将多模态MRI技术融入CBL教学法,实现原发性肝癌教学的“真实、全面、深入”目标,对实践教学具有以下益处:

2.2.1 提升学生对肝脏解剖结构的认知能力

多模态MRI技术提供清晰肝脏解剖图像,有助于学生直观了解肝脏解剖位置、形态、大小等基础知识。此外,多模态MRI技术还展示肝脏与周围结构关系,如胆道、血管等,有助于学生后续诊断治疗过程中做出准确判断。通过多模态MRI图像学习,学生更好地掌握肝脏解剖学知识,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2.2.2 加深学生对原发性肝癌病理特征的理解

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等知识是学生临床实践重要基础。多模态MRI技术在呈现肝脏结构的同时,还能显示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特征,如病灶大小、形态、血供等。学生通过多模态MRI图像的学习和讨论,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特征,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2.2.3 增强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多模态MRI技术与CBL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典型原发性肝癌病例进行详细分析,从病史、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最终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2.2.4 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多模态MRI技术与CBL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进行病例分析和讨论,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对方的长处,以共同提升对原发性肝癌诊治知识的掌握水平。此外,这种教学模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面对不同观点时能够保持开放和谦逊的态度,学会理性地分析和评价。

2.2.5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多模态MRI技术与CBL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其真实、全面、深入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原发性肝癌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这种教学模式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进。

2.2.6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模态MRI成像技术等先进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将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与CBL教学法相结合,医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医学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3 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CBL教学中的实践

作为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基地,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向学生详细阐述多模态MRI成像技术的概念及应用方法,让学生对该技术有初步的认识。课堂中,以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为切入点,展示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和治疗等多方面的知识点。精选典型的原发性肝癌病例,简要介绍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并提醒学生预习教学内容。利用CBL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肿瘤科、外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多角度出发,分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因、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深入学习与探讨。学生完成典型病例的报告书写后,提交给教授点评。之后,根据诊断报告,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指出遗漏和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完善,并巩固所学内容。

我们已初步将此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规培医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与CBL教学模式相结合,以典型原发性肝癌病例为基础,充分发挥了多模态MRI成像技术的敏感性和直观性,既丰富了学生的临床基础知识,也训练并养成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在教学和实践中,我们采用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与CBL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可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多模态MRI成像技术提供了丰富、详细、高质量的图像资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原发性肝癌的解剖结构、病理特征和生理过程,提高对疾病临床表现的认识,加深对疾病本质的理解。其次,CBL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会相互合作、交流和思考,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最后,通过多学科、多角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培养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运用,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与CBL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模态MRI成像技术的直观性和可视化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抽象的医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CBL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仍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如学生适应新教学模式所需的时间、教师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等。为确保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与CBL教学模式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教师需要在引入新教学模式前,通过课前沟通、讲座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及CBL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2)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医学院校可针对教师开展多模态MRI成像技术及CBL教学模式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鼓励教师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以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3)完善教学资源:为使学生能充分利用多模态MRI成像技术进行学习,教学单位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如购置先进的影像设备、搭建完善的影像数据库等,以支持教学的进行。

(4)实施教学评估与反馈:教师应在实施多模态MRI成像技术联合CBL教学模式后,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与优化。同时,通过定期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以便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有望克服多模态MRI成像技术联合CBL教学模式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备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医学人才。

3 结论

结合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与CBL教学模式于原发性肝癌临床教学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展示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直接反映病变特征、大小、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这有助于将抽象概念具体化,构建形象化的病灶画面,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指导。通过真实病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也能深刻地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并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CBL教学模式的讨论分析环节有助于锻炼学生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成果。

然而,将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与CBL教学模式应用于原发性肝癌临床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对于学生而言,从传统被动式教学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CBL教学模式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差异可能影响CBL教学讨论的积极性与效率。对于教师而言,除了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外,还需要具备清晰的逻辑思辨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相关诊疗经验。在实施该教学模式前,教师需要进行病例筛选、课堂引导和教学内容梳理等多方面的准备工作,以满足更高的综合能力要求。

综上所述,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与CBL教学模式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并培养具备临床思维的医学人才。为了克服存在的挑战,我们需要在学生适应能力、教师综合能力、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估与反馈等方面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原发性模态肝癌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由单个模态构造对称简支梁的抗弯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