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矩阵环境下创新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3-10-18禄璟陈捷
禄 璟 陈 捷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在推进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等方面都对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1]。“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与“一体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2],通过“学中做,做中学”能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但此教学模式是由“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改进而成的,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满足教学手段及时更新、学生继续教育的需求。本研究通过分析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探索在移动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将其实际运用于传统课堂。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计算机为框架,主要包含Windows系统、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硬件和基础网络等。一般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的转变、学生的差异、师资的不同、校企合作的不全面等均会对教学效果和学生信息化素质的提高产生影响。
1.1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基础差异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程[3-5]。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生源日益多元化,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差异进一步凸显,这种差异会对教师的教学辅导和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进行无差异性的教学,会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因教学内容与以往所学知识重叠而失去探索学习的兴趣;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不得法,会导致其学习过程发生恶性循环。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多元性和自主能动性。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利用好学习平台,实现教学的人机交互,以帮助不同基础的学生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这成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关键目标。
1.2 教学资源的缺乏与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
教学资源与教学质量是密切相关的,缺乏教学资源往往会对教学质量产生负面的影响。“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往往存在师资缺乏和硬件资源不足[6,7]的问题。一方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要求统一教学进度,教师授课时间短且任务重,面临着极大的授课量,但部分教师易形成教学惯性,照本宣科,授课效率低下,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另一方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练习,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高校对师资队伍的培训不及时,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此外,由于计算机硬件组装资源与平台相对缺乏,使得学生无法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知识,对相关方面缺少学习动力,从而降低了其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与应用的自主能动性。
1.3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当下信息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而“以教师、课堂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普遍滞后于社会的实际要求。传统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缺乏直观感受,不能吸引学生,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无法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此外,传统观念认为公共课是通识课程,企业不是教学的主要参与者,缺乏校企的深度合作,导致校企合作趋于形式化,企业的根本需求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反馈,企业的核心技能和最前沿的资源也不能与高校充分对接,不利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应进一步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对接,将企业的需求和资源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充分对接,互促互融,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生态环境。
2 全矩阵环境下创新合作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
创新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将校企合作优势、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相结合的学习方式[8]。这一创新合作方式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6]。创新合作教学模式不是校企合作、传统学习方式和E-learning的简单结合,而是教学过程中的个体间能够形成真正的合作互动,进而提高教学效率[9]。
2.1 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合作模式设计
引入校企合作与多个学习平台相结合的创新合作教学模式,在全矩阵环境下,对本校41个专业共10 000多名一年级学生(共有两届学生)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创新合作教学,即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思科网院、学习通与5Y学习平台、中国大学慕课(MOOC)等学习平台和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相结合,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新性地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合作教学模式,旨在更新传统教学理念,以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构建长期的校企合作平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互联网创新思维,如图1所示。
图1 全矩阵环境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运用
2.1.1 设计学前任务
根据多个学习平台特性,制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与教案,校验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将教学目标分解为有序列的学习任务,导入包含每章节知识点的慕课或微课、互动问题与建议等学习辅助资料,细化章节学习与作业形式,形成过程性量化评估标准并纳入创新评价中,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与课程学习等过程的学习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10]。
2.1.2 创新课堂
采用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网络教学资源、仿真教学软件和配套练习题目等“线上课堂”创新地融入面对面教学的“线下课堂”。尝试在课前鼓励学生利用教材、思科ITE与学习通、5Y学习平台等学习知识和反馈共性问题,在课堂中以教师集中讲授疑难重点、逐一跟踪解答与学生帮扶带、小组互助等形式结合,课上课下利用5Y学习平台完成配套知识点练习,巩固学习习惯和成效,预习下阶段的知识点。通过这种“线上+线下”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从枯燥的传统课堂中解放,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与深度,学生更关注学习本身和成效。例如,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部分硬件学习环节,为弥补教学过程不可逆和教学条件限制的缺陷,采用思科ITE在线慕课视频和仿真模拟软件,通过模拟操作拆装机过程,让学生沉浸式体验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掌握拆装机的核心技巧,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内在驱动力,利用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内化,充分保障学生学习的质量,巩固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质。
2.1.3 创新教法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思科ITE与5Y学习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反馈,将传统课堂通过网络资源或微课形式前移,而真正的课堂转变为师生互动和深度拓展,教师的教法更倾向于引导式、交流式、实时式的讨论法与集中讲授法相结合,以师生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化。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网络资源与学习平台,自主选择拓展教材和课堂内容预先学习,“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针对重难点或拓展知识进行答疑,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在课后通过思科ITE、学习通与5Y学习平台等多种移动网络学习平台,“温故而知新”,自主选择观看在线慕课、微课等重难点视频,并与教师通过平台或移动终端等线上形式及时沟通,提高师生间的交流与学生学习的内化。
2.1.4 创新评价
基于思科ITE与学习通、5Y学习平台等在线测试反馈与课堂过程反馈相结合,以学习平台的实时学习数据及线下线上等互动表现,结合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的要求,将思科ITE成绩的10%+平时成绩的30%(考勤、5Y学习平台的成绩、课后作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一级(College Computer Test-1,CCT-1)成绩的60%计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总评。结合多个学习平台与面对面课堂的多元化创新评价,可以更及时地跟踪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状况以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与方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自查自省。同时,思科网院的学习调研与跟踪,能记录全校范围内的学生“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并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全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2.1.5 创新合作
基于思科网院学习平台,师生得以拓展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了解计算机与网络行业的前沿资讯,持续更新的计算机与网络相关专业资源缓解了教师对继续教育专业权威性的担忧和教材与设备等教学资源冗余的情况,使教师的授课内容更贴合社会与行业需求;同时,以3D动画的视频形式还原硬件设备的构造、交互性操作,厘清设备安装流程,降低安全隐患,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通过思科网院与院校的有机合作,引入其优质的行业资讯与企业资源,使校企合作更加有效,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与专业拓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支持。
2.2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效果评价和讨论
通过对全校41个专业共10 000多名学生(共有两届)进行采样,分别以传统教学模式与创新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再进行对比与研究。
如图2所示,在使用创新合作教学模式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之后,在本次统计的41个专业中,有24个专业(设为I组)的CCT-1的考试通过率有所提高,而另外17个专业(设为D组)的CCT-1的考试通过率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创新合作教学模式能够适应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同时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通过分析发现,I组的平均通过率从88.21%显著提高至94.85%(P=0.014),而D组的CCT-1的平均通过率从93.08%下降至88.87%(P=0.077),下降并不显著(图3)。以上结果进一步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前文提及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通过创课、创教和创评相结合的创新合作教学模式,弥补“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调动教师的能动性与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学生对计算机领域知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互促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图2 各个专业CCT-1考试通过率
图3 不同教学模式对CCT-1通过率的影响
此外,造成创新合作教学环境下部分专业CCT-1通过率略有下降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各专业间的差异性、师生能动性有所欠缺等影响了教学。在创新课堂、创新教法、创新评价与创新合作等各个阶段,应对学生给予及时的过程监督与指导,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改善师生交流互动的方式,增进师生关系。同时,教师也需与时俱进,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知识储备,有效改善和优化理论与教学实践。因此,在采用创新合作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专业的差异性,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各专业进行有机结合和拓展,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3 结语
目前,关于创新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多聚焦在理论归纳推演,较少进行充分的实证研究和分析[11]。“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信息化的关键。本研究针对部分高校的一门课程进行研究,但研究成果能否推广到其他通识课程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本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以深化创新课堂、创新教法、创新评价与创新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与尝试,但在校企合作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联合校、行、企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与转化、资格证书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培养拥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以便有效地实施与推广到更多的其他课程、专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