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排课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23-10-18王耀坤杨楠林俊堂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课表教务管理系统

王耀坤,杨楠,林俊堂

(新乡医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党的二十大对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高等医学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较强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医学人才[1],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而课程表是落实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表的编排是否遵循高等医学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是否科学合理地安排和执行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效果和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

1 高等院校排课现状

1.1 实施二级排课管理模式

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和专业设置不断增多,导致课程数量增加,这些因素给教务人员的排课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很多高校的排课方式已由一级排课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二级排课管理模式[2]。所谓二级排课管理模式是学校教务处统筹负责全校的排课任务,控制好排课工作的时间安排,集中二级学院反馈的问题和要求,协调好各二级学院排课之间冲突,排课具体细节由二级学院实施。在二级排课管理模式下,教学管理权限在一定程度上向下放手,简化了管理流程,不仅减轻了教务管理部门的压力,同时能使排课信息沟通更加顺畅[3]。另外,学院排课的教务工作人员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较为熟悉,更了解本院系教师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有特殊要求的课程能够做到及时调整,使制定的课表更加符合教学实际,从而使课程安排更加人性化。

1.2 运用教务管理系统平台

目前,高校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信息系统就是教务管理系统[4],排课任务主要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具体实施。教务管理系统给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很大便利,对提升高校教务管理水平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排课效率,减少排课过程中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课程冲突,对维护教学秩序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务管理系统涵盖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师信息、课程信息、学生信息等大量数据,这些信息在教学管理方面极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登录系统查看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学生也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课表,有效保障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能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性化需求,提升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

2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排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场地与师资队伍紧缺

近年来,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虽然各方面硬件设施相比之前已有很大改变,但现有的教学资源还不能满足逐年增加的学生需求,特别是教学场地的紧缺,成为制约最优化排课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场地的紧张往往会导致部分课程采取合班上课,而课堂人数过多势必影响教学效果,也增加了排课的难度。另外,学校在本科教学的教师资源相对不足,生师比越来越大,小专业的部分课程仅有1~2 名教师授课,一旦主讲教师因公出差或进修,课程则需要调整学期开设或者由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代课,这既耽误教学的整体运行进度和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影响人才培养计划执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师资队伍的紧缺也会造成同一位教师带多个教学任务,在排课中协调教师的可用时间上存在很大困难,这不仅增加了教师人均工作量,也压缩了后期课表调整的空间[5],不利于学校进行最优化排课。

2.2 医学课程排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医学教育的特点与其他高等教育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课程性质的不同。医学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门数较多,每门课程既有关联又相对独立,所以在排课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主次和先后次序。其次,医学课程普遍存在课时量多的问题,尤其是专业必修课和实验课,比如内科学、外科学、药理学、机能学实验等,这些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实验教学,不仅在排课时占用节次较多,而且在时间安排上多是间断性地穿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使得排课工作更加繁重和复杂。同时,部分实验课授课教师为来自临床的医生,经常因为有手术或门诊坐诊,排课时需要协调临床教师和学生共有的时间,加大了排课的难度。另外,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课程编排一般由学校教务处负责,研究生课程的编排由研究生处负责,然而本科生与研究生却共用学校教学资源和授课教师,两部门的分开排课使得学校教学资源无法统一协调,容易造成教室和教师的冲突,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排课前期充分考虑和规避。

2.3 教务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

教务管理系统虽然在高校排课过程中提供了诸多便利,但目前的系统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各方面的要求,甚至在某些功能上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当前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一般从软件公司购买,系统里各项模块仅仅是最基础的功能,这就导致系统与实际需求脱节,后期需要结合自身院校特点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二次开发[6]。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学校由于部分专业课程上课人数较多,仅使用系统中排课模式无法满足排课的实际需求,经过多次系统排课实践,在系统中重新开发了大课排课模式,大课排课又分集中排课和分散排课,主要针对合班较多的专业课和多个教室授课的实验课,目前系统虽然能够按照此模式完成排课任务,但是在这期间摸索了较长时间,浪费了排课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系统还存在人机界面不友好、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导出的数据格式混乱、手机移动终端未开发等问题,这都直接影响了教务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

2.4 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有待提升

医学高校课表的编排是由学校统一组织、统一开展的,排课结果一般情况不受教师主观意愿的影响,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有些教师由于身体等原因,需要将自己的授课内容安排到楼层较低的教室,有些教师希望安排在前几节课等。如何在保证教学正常运行的同时兼顾到教师个性化需求,这是各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普遍存在而且难以解决的问题。

3 排课遵循的基本原则

对于排课而言,需要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室、班级、时间等多方面因素[7],需要找到几种因素合理分配的最优组合。因此,在排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3.1 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办学定位和特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性文件[8],它决定了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结构,并对学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做了全面安排。人才培养方案是经过专家反复论证所制定的,一旦方案确定下来就要严格执行。负责编排课表的各级教务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权威性和核心地位,深入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掌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和学分等相关内容,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编排课程表,不得随意变动,确因特殊情况需修改的,则应由当事人提出申请,通过之后再进行部分修改,并且修改内容应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的严谨性,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排课理念

排课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高校教务工作人员要始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排课全过程,在编排课表时要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具体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和学生跨校区、教学楼上课,使课表更好地服务于师生,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师而言,一般会有进修、个人身体等原因导致上课时间受限,这就需要排课人员从整体出发,注重细节,在不影响学校整体教学运行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教师的需求,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编排的课表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合理安排课程间隔、接受能力、教学场地就近分配等因素,帮助学生均衡地开展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3.3 符合教学和学生认知规律

高校在排课的过程中要秉承科学合理的原则,所谓科学性就是遵循教育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合理性指课程表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科学合理的课表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表的编排应当根据课程性质错开排课,比如文理穿插、必修课与选修课交替进行、理论课与实践实验课交替安排。考虑到学生大脑皮层机能活动规律,一般将难度大、重要的专业理论课安排在上午1~2 节,并尽量排在周二、周三、周四这些时间段,周一和周五安排较容易的课程,使学生科学用脑,增强排课的科学性。

3.4 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学课程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排课考虑的重要因素。排课要根据专业性和需求性的强弱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尽量做到小班课安排在小教室,大班课安排在大教室,根据上课人数来确定相符合的教室,避免出现教室容量与学生上课人数不匹配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减少闲置与浪费。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同一专业的学生在学期内有相对固定的教室,以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4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排课模式的实践策略

4.1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课堂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教室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场所,因此,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都依赖于优秀的教学资源。高校要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要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建设更多更好的智慧化教室,为缓解资金压力,高校可考虑逐年建设。二是如果教室资源在短期内难以增加,就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教室资源,采取理论课合班授课,所谓合班授课是指将相同专业不同班级或不同专业相同课程根据教室最大容量集中授课。排课前的合班决定了排课成败。尤其是医学院校,很多相近专业的课程相互有交叉,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学校共有33 个大教室,每个教室可容纳280 名学生上课,根据学校分班人数情况,在排课时可进行8 个班级的合班操作,同时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招生班级数,排课时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以8 个班为单位进行合班,麻醉学与精神医学专业合班,眼视光医学与儿科学专业合班,护理学和助产学专业合班,药学和临床药学专业合班,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专业合班等,在排课时优先考虑将相同或相近专业班级进行合班授课,这样能使现有的教室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在排课过程中,教务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全校各类教室类型及分配情况,按照上课人数和课程特点匹配相适应的教室,避免小班占用大教室上课的情况,造成教室资源的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室利用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是缓解排课压力的重要举措。高校可通过提高福利待遇、优化人才引进政策、聘请兼职教师等方式扩大教师队伍,贯彻落实国家规定的生师比,减少教师多班级授课轮次,减轻教师的授课负担。师资队伍的扩大,一方面,可以缩减教学班规模,减少合班班级数,有利于授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问题,增加课堂互动频率,教师也可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个性化中班或者小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资源的增多方便在课表编排过程中协调教师时间,增大后期调整课表的空间,缓解教师担任多个教学任务的压力。

4.2 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探索个性化排课模式

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可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特点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分批次排课和本研一体化排课,探索个性化排课模式,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学校针对课程门数多容易造成后期课程无法编排问题,采取了分批次排课方式来解决,即多专业、多学时的专业必修课和实验课优先排课,专业较少和学时不多的课程为第二批次,单专业上课或学时较少的课程为第三批次,基础与临床讨论课为第四批次,见表1。

表1 排课批次示例Table 1 Example of class scheduling batches

从表1 中可以看出,生理学与医学免疫学等课程是多学时、多专业含实验学时的课程,英语、体育等通识教育课为学校全部专业授课课程,此类课程排在第一批次,第三批次和第四批次大多数是单专业授课的课程,可进行插空编排,相对灵活,分批次排课大大缓解了排课压力,保证所有课程能够在系统中完成编排。同时,为了协调学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排课问题,学校主要采取两种方案,一种是以本科教务管理系统为主,在本科生排课前期锁定一部分教室供研究生排课专用,待排课之后将研究生排课数据导入本科教务管理系统中;另外一种方案是研究生排课按照申请教室方式在教务管理系统中进行,由本科教务管理人员审批教室,这种方式也能很好地将学校教学资源统一分配。然而,这仅仅适用于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少的情况,如果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大,高校需考虑建立一套本研一体化的信息系统。

4.3 提高软件、硬件投入水平,完善教务管理系统

完善的教务管理系统对于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不可或缺的。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使用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软件公司积极对接,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务管理系统,系统中各个模块的设计要充分结合相关制度,保证在制度修订时能够及时在系统中调整。同时管理部门可定期收集学院教师对软件的意见和建议,并将需求反馈给有关技术人员,及时修正软件功能,鼓励和支持教务管理人员参与其中,确保开发的功能能够适应排课要求,以提高软件和实际工作的贴合度。同时,高校除需要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外,还需要继续加强软件、硬件设施的建设,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尤其是要完善校园网络的建设,以避免学生在选课时出现网络问题,为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保障,进一步提升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

4.4 遵循人性化排课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排课工作应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在不违背课表科学性的基础上,照顾教师的需求。首先,要充分考虑教师的特殊情况,比如怀孕的女教师或者离学校较远的教师应尽量少安排每天的首尾两节课,年轻教师的课程可安排集中一些,以便腾出时间进修学习;考虑到身体因素,老教师的课程节次可安排分散一些,以便有时间休息,教室优先选择低楼层。其次,教师每天授课次数不要太多,防止教师出现教学疲劳而影响教学效果,同一课程优秀教师的课应该排在前头,以方便其他年轻教师听课学习。最后,若教师有其他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总之,高校教务工作人员要始终明白一个原则,教学管理的本质是服务师生,只有做好师生的服务工作,才会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表教务管理系统
学生出招解决”日课牌“问题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如果我是校长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运用VBA自动生成子课程表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以培养方案为核心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探索与实践